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人性的记录 - 第十八章 另一个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关于埃奇韦尔男爵及卡洛塔-亚当斯案件的侦讯。我不打算一一详述了。关于卡洛塔的案子,庭上裁定是过失死亡。关于埃奇韦尔男爵的案子,决定延期裁定。要等到有关认定和医学证据提供以后。根据肠胃化验结果分析,死亡时间是饭后一小时左右”就是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有可能是在早一些时侯。
  关于卡洛塔假扮简-威尔金森一事,方不许泄露一点消息。报上已将通缉的管家相貌描述登在报纸上,方面印象都以为那管家是通缉的凶手。他所说的简-威尔金森来访一事纯属捏造。至于说那女秘书的证实管家所说的话,字未提。各种报纸都用很大篇幅报道这件凶杀案,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我知道,时候,普一定忙得不可开交。我很着急,洛采取一种丝毫不动的态度。有时候,觉得他可能真是老了一这种疑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虽然他找了一些借口,听起来并不使人信服。
  他这样解释道:“到了我这年纪,烦事能免就免。”
  “可是。波洛,的好伙计,不要想自己老了啊!”我抱怨他道。
  我觉得他需要鼓励。我知道——激励疗法,种现代说法。
  “你精力旺盛,如当年。”我真挚地说,波洛,正值壮年,当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只要你愿意,会一出马,将这案子漂漂亮亮地侦破了。”
  波洛回答说,他宁愿坐在家中破这个案子。
  “可是,波洛,你不能那么做。”
  “当然,不能完全那么做。”
  “我觉得,我们什么都没干;而贾普却样样都在做。”
  “这正合我意。”
  “可这不合我意。我要让你做些事情。”
  “我是在做啊!”
  “你在做什么?”
  “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我的猎狗嗅出猎物的痕迹啊。”波洛眨着眼睛说。
  “我是指那个好贾普。为什么有猎狗,自己还要叫呢?贾普会将你所喜欢的出去活动,花费体力所得到的结果拿给我们。他做事有各种便利,而我没有。我有把握,他不久就会有好消息带来。”
  不错,经过不断侦查,贾普是在一点一点收集资料。巴黎之行毫无结果。但过了几天。他又来了,看样子很得意。
  “工作进展得很慢,”他说。“但最终我们有点结果了。”
  “恭喜你,我的朋友。又发生了什么?”
  “我发现有一位金发女郎在那天晚上九点的时候,在尤斯顿车站的衣帽间寄存了一只手提包。我们把亚当斯小姐的手提包拿给他们看,他们确认是那一只。那一只是美国制造的,所以和我们常用的有一点不同。”
  “啊!尤斯顿!那是去摄政门最近的一个大站。毫无疑问。她在那儿的洗手间里化好装,然后将手提包存在那儿。那么,她什么时候去取包的呢?”
  “在十点半钟。那个服务员说,是同一位女士取的。”
  波洛点点头。
  “我还得到了其它的消息。我有理由确信十一点的时候,卡洛塔-亚当斯在滨河街的一家叫雷恩斯。科纳的饭店里。”
  “啊!这是个好消息!你怎么知道的?”
  “唔,其实是偶然发现的。你想,报上登过文章提到那个镶宝石字母的金匣子。有个记者写到那个——是谈到女演员服用麻醉剂之风盛行的。常见的那种周末版浪漫材料。致命的金匣子装着致命的东西——一位大有前途的年轻女子的惨剧!里面提出疑问。她死前在哪度过的那一夜,以及她感觉如何等等。
  “那么,好像是一位科纳饭店女招待读到了这篇文章。她记得那天晚上她曾伺候过一位女士,女士手里拿着那个匣子。她还记得上面刻着C-A。她很兴奋,就与她所有的朋友讲这件事,也许某个报馆会出钱买她的消息。

  “一位年轻的记者不久就访问到这个消息了,今天的《趣闻晚报》上就会登出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一位天才女演员死前之景——等待,等待那个根本没来的人,以及女演员自己觉得与同性朋友关系不好之类的话。波洛先生,你是了解这类无聊文字的,是不是?”
  “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到这消息了。”
  “唔,是这样,我与《趣闻晚报》的记者关系不错。他们报馆里有一位挺聪明的年轻记者要向我打听另一个案子的消巨,无意中就透露了这个消息。所以我就立刻赶到科纳饭店——”
  是的,我就是以为该这么做事的。我为波洛感到一阵惋惜。贾普正在多方面直接收集材料——虽然可能遗漏有价值的详细情况。而波洛却坐等着过时的消息,心中还满知足的。
  “我见了那女子——但我没觉得她讲的有任何疑问。她可以找出卡洛塔-亚当斯的照片,但她说她没特别注意那女子的相貌。那女孩说,她很年轻。皮肤褐色,身材纤细,衣着讲究。她还戴着一顶新帽子。我真希望女招待多看看那女士的脸,少看一点她的帽子。”
  “亚当斯小姐的脸是不容易认的,”波洛说,“她的脸多变,敏感,而且有一种浮动的东西。”
  “我想你是对的。我不喜欢分析这类事情。那位女招待说她身着黑衣,随身带着一个手提包。那女招待之所以注意这个包,是因为她觉得很奇怪,一位衣着如此考究的人怎么带着这么个手提包走来走去。她要了一份炒蛋、一杯咖啡。不过那女招待认为她是在消磨时间,等着什么人。她戴着一块手表,不住地看着表。当女招待拿给她账单的时候,注意到了那个匣子。客人打开提包,将匣子取出来,放在桌子上看。她将盖子打开,又关上了。她带着得意的、梦幻般的表情。满脸笑容。因为那匣子非常可爱,所以女招待特别注惹到了。她说;‘我真想有一个匣子,上面用红宝石镶着我自己的名字。’”
  “很显然,卡洛塔-亚当斯付了账以后又在那坐了一会。最后,她又一次看看表,好像最终决定不再等了,就走出去了。”
  波洛皱着眉头。
  “那是一个约会”,他低声说道,“但是约会的人没来。过后卡洛塔-亚当斯又见到那个人了吗?或者是她没见到他就自己回家了,然后又想给他打电话?我真希望自己知道,啊,但愿我知道。”
  “波洛先生,只是你的假定。神奇的幕后人物。那位幕后人物是虚幻的。我并不认为她没在等人——那是可能的。她也许和什么人约好了,她同男爵的事情圆满解决后,在那里见他。那么,们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一时失去理智杀了他。但她并非一个会长时间失去理智的人。她在车站换好外装。取出化妆箱去赴约。然后所谓犯罪后的‘反应’开始出现,对自己的行为后怕了。而她的那位朋友又没来,整个地崩溃了。那个朋友可能知道她晚上去摄政门。她觉得已露马脚,把那小匣的麻醉晶取出来。不管怎样,不会愿意被绞死的,是显而易见的事。”
  波洛怀疑地用手摸着鼻子。又去摸他的胡子。他很自豪地抚弄着自己的胡子。
  “关于那位神秘的‘幕后人物’,惜没有证据,贾普仍顽固地趁机大发议论,我还不能证明她与男爵的关系。但我会找到证据的一那只是时间问题。我得说,对巴黎之行极为失望,毕竞九个月前的事是太久远了点儿。我在那里仍派了个人继续查询。也许会有新发现的。我知道你不会这样认为。你知道吗?你是个顽固不化的家伙。”

  “你先侮辱我的鼻子,在又是我的头脑!”
  “只不过是比喻而已,贾普安慰他道,并不含有恶意。”
  “要是回答的话”,我插嘴道,“是‘不会接受。’”
  波洛看看他,又瞧瞧我。迷惑不解的样子。
  “还有什么吩咐吗?”贾普在门口滑稽地问。波洛很宽容地对他笑了笑。
  “吩咐?没有。倒是有一个建议。”
  “呃?是什么?说吧。”
  “我建议你将案子的事告诉司机。看看案发那天晚上有谁载过客人。或是一趟,或是两趟。去过摄政门附近的花园。是的,大概会是两趟。至于说时间,大概是在十点四十分左右。”
  贾普警觉地用眼睛盯着他,活像一条机警的猎狗。
  “原来是这个主意。是不是?”他说道,“好吧。我来做。没有什么坏处的——你说话有时是很有道理的。”
  他刚一离开,波洛就一下子站起来,非常起劲地刷着他的帽子。
  “我的朋友,别问我什么问题了。还是把清洁剂递给我吧。今天上午,有一点炒蛋弄脏了我的背心。”
  我将清洁剂递给了他。
  “这一次,”我说道,“我不用问了。看起来很明显的。但你真这样认为吗?”
  “我的朋友啊,现在我正全心打扮呢。如果让我说的话,你的领带,我实在不敢恭维。”
  “这可是一条好领带呢。”我说道。
  “当然了,过去曾是。只是旧了,老了,如同你说我老了一样。换了吧,求你了。将右边的袖子再刷一刷。”
  “难道我们要进官觐见国王吗?”我讥讽道。
  “不是。但是今天上午报上讲,默顿公爵已经回默顿府了。我知道他是英国贵族社会中的顶尖人物,我想去表达敬意。”
  波洛可不是什么社交人物。
  “我们为什么要去拜访默顿公爵呢?”
  “我想见他。”
  我从他那能问到的就是这些了。待我换了装束,合了波洛的口味,我们就出发了。
  在默顿府,门房问波洛是否预约过。波洛说没有。门房拿过去名片,很快又返回说,他的主人很抱歉,因为今天上午他很忙。波洛立即坐在一把椅子上。
  “好的,”他说道,“那我就等着吧。等几个小时都行。”
  然而,根本不用等了。大概打发不速之客的最好办法是马上见他,所以波洛被请人去见他要见的绅士。
  公爵大约有二十七岁。因为很瘦弱,他看起来并不讨人喜欢。他长着一头难以形容的头发,两鬓秃秃的。还有一张小小的、刻薄的嘴,以及空洞、梦幻般的眼睛。房间中有好几个十字架,和各种宗教艺术品。在一个宽大的书架上,摆着的书籍,除了宗教作品以外,什么都没有。他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个公爵,倒像个不中用的年轻杂货商。我知道,他是在家自己接受教育的,是一个相当幼稚的孩子。这就是一个落入简-威尔金森陷阱的人!真是可笑到极点了。他的态度很傲气,他与我们说话的态度,也略欠客气。
  波洛先说话道;“您可能听说过我的名字。”
  “我没听说过。”
  “我研究犯罪心理。”
  公爵沉默不语。他坐在写字桌旁,桌上摆着一封未写完的信。他不耐烦地用笔敲着桌子。
  “您为什么想见我?”他冷冷地问道。
  波洛坐在他对面,背靠窗子。而公爵面对着窗子。

  “我目前正着手调查埃奇韦尔男爵被杀一案。”
  那张瘦弱且顽固的脸上,肌肉一丝未动。
  “是吗?我不认识他。”
  “但是,我想,您认识他的太太——简-威尔金森小姐。”
  “是的。”
  “您知道她非常希望她丈夫死去吗?”
  “我实在不知道这类事情。”
  “爵爷,我要直截了当地问您了,您是不是很快要与简-威尔金森小姐结婚了?”
  “如果我决定与什么人定婚,报纸上会登出来的。我认为您的问题太鲁莽了。”他站起来说道,“再见。”
  波洛也站了起来。他低着头,显得很窘迫。他摇着头,结结巴巴地说;
  “我并不是——我——我请您原谅……”
  “再见。”公爵又一次略提高声音说道。
  这回,波洛是作罢了。他做出绝望的姿态,我们便离开了。这种逐客方式让人下不来台。
  我为波洛感到难过。他平素那种轰炸式质问行不通了。
  在默顿公爵面前,一位伟大的侦探比一只黑甲虫还微不足道。
  “进行得真不顺利。”我同情地说,“这个人真是顽固不化。你究竟为什么要见他呢?”
  “我想知道他是否要和简-威尔金森结婚。”
  “她是这样说过的。”
  “啊!她是这么说。但是,你要注意到,她属于那种为达目的,什么话都会说的人。她也许决定要嫁给他,但是他——可怜的人——可能还未看出实情。”
  “不过,他可是不客气地将你逐出门了。”
  “他回答我的样子,如同回答记者一样。是的。”波洛笑着说,“但我清楚了。我清楚了目前的情形。”
  “你怎么知道的?通过他的态度?”
  “不是。你看他在写一封信吗?”
  “是的。”
  “那么好,我在比利时当警察的时侯。曾发现倒认文字是很有用的。他在那封信上写什么,要不要我给你念念,我最最亲爱的简”所崇拜的、美丽的天使。我如何来形容你对我的重要?你受了这么多的苦!你美好的天性——”
  “波洛!”我叫道,得这种方法不地道,阻止他。
  “他就写到这,那美好的天性——惟有我知。,
  我感到很不自在。他倒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种天真的喜悦。
  “波洛,我喊道,你不该那样,看他人私人信函。”
  “黑斯廷斯,专门讲傻话。说我。不该做,件已经做了的事不可笑吗?”
  “这不是儿戏。”
  “我没在玩游戏。你知道的。这是严肃的,斯廷斯。不管怎么说,不该用这么个词——做游戏。别再这么说了。我觉得这词早不用了。年轻人听了会笑话的。是的,果你说‘做游戏’或是‘不公平’,孩子们听了会笑你的。”
  我缄默不语。波洛做出这种事,可不能轻松地接受。
  “根本没有必要,”他说道,如果你对他说你受简-威尔金森之托去了埃奇韦尔男爵那里,就会用另一种态度待你的。”
  “啊!我不能那么做。简-威尔金森是我的主顾。我不能将主顾的事说给其他人听。我是受秘密委托的。说了可就没有名誉了。”
  “名誉?”
  “是的。”
  “但她要嫁给他了,不是吗?”
  “那不等于说她在他面前没有一丝秘密了。你关于婚姻的观念是很古老的。不能那样,你所建议的,我不能那么做。我得顾到自己做侦探的名誉。你知道,名誉可是个严肃的词。”
  “唔,我想这个世界要由各种名誉构成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