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寂寞女神”李清照(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寂寞女神”李清照(2)不久,山东青州等地被金人占领,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上了漂泊无定的生活。于是,他们十几年来收藏的金石文物也不得不丢弃,他们把最珍贵的金石文物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而留在青州老家的那些都被金人一把火烧了。南渡第二年,流亡的李清照行至乌江镇时,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清照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公元1129年,赵明诚得了一场疟疾,不治身亡。自此之后,李清照开始了她孤独寂寞的后半生。1129年8月,刚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独自逃难,一个孤寡妇人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在乱世中苦苦坚持。1134年,李清照流亡到金华。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国运维艰,愁压心头,她又有什么心思去游玩呢?她长叹一声,写下了一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国已破,家已亡,斯人已逝,一路行无定所,到处物是人非,愁愁愁,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她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但是她看到的却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打击志士、迫害忠良,李清照又陷入更深的忧伤之中。赵明诚死后,居无定所、身心憔悴的李清照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刚结婚之后,张汝舟对她也算是彬彬有礼,照顾得颇为周到,但很快就原形毕露了——他的目的竟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李清照视这些文物为生命,怎么可以轻易给人,而张汝舟则因此恼羞成怒,撕破文人的面孔,对李清照冷眼相对,拳脚相加。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如何肯与这种人同床共枕,无奈之中,李清照冒着鱼死网破的危险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虽然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段经历无疑在她心灵深处划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在讲求从一而终,一女不事二夫的宋代,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读书女人无疑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歧视和谴责。李清照再婚又离婚,让她背上了“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的帽子。尽管诗人对此无怨无悔,但是,坚持独立人格,追求纯真爱情的她,如何会不孤独,不寂寞,不忧愁呢?暮年的李清照守着一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可怕的孤独寂寞向她袭来。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以一介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但在那个社会,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她有的是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没有机会上阵杀敌,也没有机会上朝议事,甚至也没有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只有独自一人愁。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人生感悟】或许是她境界太高、心气太高、才情太高,高得远远超出了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她的一生注定寂寞。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