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用生命和爱来歌唱(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用生命和爱来歌唱(1)上帝有时候就是不公平的,他给了大多数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却也给了极少数人残缺的开始——他们的生命因此而变得艰难。但是,很多健康的人都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他们的一生,而某些人虽以残缺开始,却用自己的一颗坚强的心,使他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上帝其实也是公平的。10个月大时,她被医生诊断出患了罕见的先天性脊肌萎缩症,这个病残酷地宣判她一生将无法行走,不要说站,即便坐也不能持久,甚至躺着,身体也无法伸展,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也绝对会有父母无法接受孩子是个终生残疾。在她一岁多时,父亲因为嫌弃她是个残疾孩子,丢下她们孤儿寡母,一个人跑了。很多人劝她母亲把她扔了算了,不然要一辈子受她拖累。但她的母亲没有这么做,而是坚定地说:“孩子不是来这世间受罪的,我既然把她生下来,就有责任把她的病治好,如果中国治不了,我们就到外国去治。”然而,一个单身母亲独自养活一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养活她这个“药罐子”似的孩子。为了挣钱给她看病,母亲辞掉了稳定但却工资少得可怜的工作,一个人跑到外面打工——因为这样她可以同时做两份工作,可以挣800多块钱,这对于没有技术的她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母亲的那点钱相对于女儿的医药费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女儿的药一个疗程就要一千多块钱。不是母亲不够爱自己的女儿,只是,母亲穷尽十八般武艺,还是挣不来给女儿治病的钱。后来,母亲打听到开餐馆挣钱多,情急中借钱盘下了一个餐馆。可是,好像上帝在跟她们作对,母亲接手餐馆,就碰上餐馆门前修路,餐馆的生意大受影响。惨淡经营两个月后,生意冷清到她连房租都付不起,母亲只好将餐馆低价转手。那段时间,母亲的心像被一把利刃刺穿一样地痛,每当想起自己这些年一个人带着女儿的辛苦和窘境,母亲都会下意识地去抱抱女儿,摸摸女儿的脸,女儿那稚嫩光滑的脸和灿烂的笑容,是她活下去的理由——她不能把女儿孤单地留在这世上受苦。但是,女儿的病仍然像魔鬼一样折磨她们母女。因为怕女儿的腿慢慢萎缩而不能走路,母亲每天都用绳子把她绑在铁架子上,强迫她站立。站立时的疼痛让她呼天喊地地惨叫,叫得撕心裂肺,母亲却像没听见一样——不是她狠心,是她没有办法,不这样的话,女儿即便活着,也是个“活死人”。女儿痛,母亲的心更痛——一个母亲看着女儿受苦却不能帮,比让她死了更痛苦。一天到晚的学习、打针、吃药和近乎残酷的锻炼,这是她要活下去而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残忍”,但是这样痛苦、漫长的生活让她心生厌烦,她感觉她的生活,甚至她的存在都没有一点儿乐趣,而未来——她根本不敢想象未来将会怎样。母亲依然为了她而忙碌奔波,每天都忙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母亲实在是太累了!看着为她受苦受累的母亲,看着自己无法动弹的身体,她开始自责:如果不是我的拖累,妈妈就不会这么辛苦,甚至爸妈根本就不会离婚!为了解脱母亲的痛苦,也为了解脱自己的痛苦,她9岁时曾经吞下了项链,然后躺在地毯上等死。幸亏母亲及时发现,把她送到了医院,她才没有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