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爱的路上好好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爱的路上好好走她们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她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他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他喜欢她的温柔大方,她欣赏他的成熟体贴。结婚两年了,婚前花前月下的浪费少了,柴米油盐的算计多了,两人过着程序般鲜有变化的日子,琐碎而平淡,不再有当初的新鲜和刺激。每天回到家,他都在电脑前专注地编写程序,对她的撒娇和问话漫不经心。不是他不爱她、不关心她,而是他觉得他们已经不分彼此,他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爱猜疑仿佛是女人的天性,她怀疑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已经不爱她了。这也不能全怪她,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像婚前那样浪漫那么有**了,渐渐地她感觉到无边的失落包围了她,她甚至觉得他们的爱情正在逐渐枯竭。她对这种生活渐渐感到麻木,每晚只是聊QQ、玩游戏,丈夫还以为是她童心未泯,也没有管她,而她更加以为丈夫对她漠不关心。她正是在QQ上认识伟的,在虚拟的世界,言语没有太多的约束,他们聊文学,聊人生,聊彼此的生活,越聊越投机,而她也像发泄似地把她对丈夫的不满一股脑儿倒给伟,伟则给她温柔的安慰。慢慢地,他们都觉得对方是自己苦苦寻觅而寻不到的那个人,这就是网恋吗?她不相信自己会被这个虚拟世界的感情缠绕,但是伟的才华和柔情让她迷醉,而这些恰恰是老实敦厚的丈夫所不懂的。虽然她对丈夫有很多抱怨,可仍感觉像是自己背叛了丈夫。每天晚饭,她都是纠结中度过,丈夫有时会觉察出她的心事,关心地问:“身体不舒服?”她则略带慌张地摇头。那天晚上,丈夫依旧在电脑前忙个不停,她也在犹豫之后打开了电脑,登录QQ。“宝贝,我又想你了。我们可以见见面吗?”这是伟第六次提出见面。“我会令你失望的,我长得丑,身体有点残疾。”其实,她不丑也不残疾,只是她怕自己一不小心走错路,所以每次都是以“残疾”为借口而不跟伟见面。她刚敲过去,伟就回复了:“我不在乎你是否青春年少,不在乎你是已婚还是未婚,更不在乎你的美丑,我看重的是你的才华和温柔贤惠,我只想真真切切地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一句‘我爱你’。”这样甜蜜而有诗意的话语让她无法安坐下去,反正早晚要有个了结,索性今晚就去见了。打定主意后,她决定今晚就赴约。她并不希望她和伟之间能有多少故事,可她还是忍不住地精心打扮了一番,还穿上那双漂亮的细高跟鞋。丈夫听说她要出去,也没有多问,送她到门口后,就转身回到了电脑前。她一步一停顿地下楼,犹豫着到底去还是不去,丈夫虽然不像婚前那样对她无微不至,却也没有亏待她,如此拼命地工作,说到底也是为了她。她这样边走边想,一不小心一脚踏空,摔倒在地,慢慢地站起来,她向楼上望了望,家里的灯还亮着。她本想转身上去,但一想到伟那些让人难以拒绝的恳请,她一咬牙,忍痛瘸着脚上了出租车。来到他们约好的那个咖啡厅,她扫一眼——他们约定的那个位子还没有人,想必伟还没到。她一瘸一拐地走过去,坐了下来。突然,有人从背后戳了她一下,她一回头,看到了一张成熟也帅气的脸,以及一个灿烂迷人的笑容,不用说,这就是伟。“你的脚怎么了?”刚坐下来,伟就问她。她想,他一定是看到了她一瘸一拐的样子,便想把路上摔倒的事告诉他,但是莫名其妙地,她想跟他开一个玩笑,低着头说:“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残疾’。”在她抬头的那一瞬间,她看到了他眼里一闪即逝的惊讶和失望。虚拟世界的东西,到现实中往往会变样。尽管他们已对对方了解了不少,但是面对面的交谈却没有像电话里、网络上那样酣畅淋漓,反而始终有一种陌生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不说话了,只是喝着自己杯中的咖啡。分别时,伟还是彬彬有礼地问:“要我送你吗?”她也客客气气地回了一句:“谢谢,不用。”两人连再见都没有说,因为各自都知道,是不会“再见”了。坐在出租车里,看着车窗外变换着的万家灯火,她想起了丈夫那句曾经宽慰她的话:“我会让你一直很幸福的。”突然,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回到家时,丈夫责怪她:“怎么这么不小心?”她默不做声,只是泪水悄悄滑落下来。丈夫扶她在沙发上,拿来药酒蹲在地上给她来回擦着那肿胀的脚踝。他安慰她说:“放心吧,不会落下残疾的!”她心头一惊,猛然问道:“如果我真的摔成残疾了,你会怎样?”他傻呵呵地答道:“那我就自认倒霉,给你做一辈子的拐杖。”她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只是猛地扑进丈夫的怀里,丈夫的爱没有甜言蜜语,但却是如此厚重和实在。【人生感悟】当感情从恋爱步入婚姻,生活也往往由**还原为平淡。这不是因为爱情变了质,而是因为平淡、寂寞、安静——便是生活和爱情的本质。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