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
  毁灭
  他曾经风光无限,转瞬间却成了刀下亡魂。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测,只有历史才是最公正无私的。
  凭借顽强的毅力,巴尔沃亚执着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他离梦想越来越近。出人意料的是,这成功却再次使巴尔沃亚遭受了灭顶之灾。
  阿维拉一直在密切关注巴尔沃亚的一举一动,当然,这不会是关切。也许是叛徒的出卖,巴尔沃亚建立自己王国的计划被阿维拉知晓了。出于嫉妒,也是为了阻止巴尔沃亚再次成功,阿维拉开始紧锣密鼓地打击巴尔沃亚。他给巴尔沃亚写了一封表面上情感真挚的信,假意邀请巴尔沃亚在远征前回一趟达连附近的阿克拉市,共同商谈大计。
  阿维拉的邀请对渴望得到兵力支援的巴尔沃亚来说不失为一次好机会,他需要扩充兵力,整顿人马,因此他欣然应邀赴约。
  巴尔沃亚回来了,靠近城门时遇到了一支迈着正步走来的迎接队伍。在这支队伍里,他看见了多年的战友弗朗西斯科?皮扎诺——他们曾经出生入死,还一起发现了“南海”。巴尔沃亚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冲上前去拥抱这个值得信赖的人,却被他死死地钳制住了。那一刻,他明白自己上当了,但一切都晚了!
  皮扎诺之所以背叛朋友,不过是想取巴尔沃亚这个先行者而代之,独自一人拥有黄金国,让自己名留千古。
  不久,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总督就行使了自己的权力,一场不公正的审判发生了:1519年,巴尔沃亚与他忠心的伙伴们因叛国罪被送上了断头台。巴尔沃亚的眼睛,那双人类第一次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眼睛,永远地、不甘心地合上了。
  苏丹野心
  1453年,千年帝国的轰然倒塌,缔造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庞大帝国,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1451年2月5日,精明的皇太子、21岁的穆罕默德接到父亲,即苏丹穆拉德二世去世的消息后,没有与麾下的大臣和谋士商量,便果断地只身策马狂奔120里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他渡海直奔加利波里后,才向亲信宣布父亲去世的消息。
  尽管穆罕默德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要确保自己成功登上皇帝宝座,就必须消除一切篡位隐患。他在王国的首都亚得里亚堡驻扎了一支精锐之师后,便开始消灭任何会威胁自己的嫡亲竞争对手,甚至命人将自己未成年的弟弟在浴池里淹死,再将凶手处死。这是他的第一个政治行动,他的魄力和凶残表露无遗。
  所有的残暴都能从性格和心理中找到痕迹。看看穆罕默德这个人吧:他有一双美丽而忧郁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鹰钩鼻,从外表上看既像一个勤劳的工人,又像一个勇敢的士兵,但更像是一个强悍的外交家。他热情却又奸诈,学识渊博、精通拉丁文、喜欢艺术、对恺撒大帝等罗马伟人的传记有强烈的兴趣,却又阴险毒辣,杀人如麻。
  作为恺撒大帝的忠实粉丝,一登上苏丹宝座,穆罕默德就立誓要超越他的父辈,拜占庭这个世界古城就是他成就霸业的第一个目标。拜占庭是欧洲几千年来文化的中心,更被尊奉为圣地,象征着整个欧洲的荣誉,是任何希望建功立业的帝王都觊觎的目标,更何况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穆罕默德呢?他不仅要占领拜占庭,还要将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皇冠上的最后一颗珍宝也据为己有。因此他继承土耳其苏丹之位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能力和高明的外交手段,这让拜占庭人惶惶不安。
  战争的阴影逐渐扩大,拜占庭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立刻向周围的意大利、罗马、威尼斯、热那亚等国家请求支援。当时,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一直都是水火不容,并且希腊正教的牧首拒不承认罗马教皇基督教最高牧师的地位。但面对土耳其的强大攻势,两教先后在斐拉拉和佛罗伦萨举行宗教会议,决定两教合一,并全力帮助拜占庭抗敌。不过,由于战火并未蔓延到拜占庭,这个决议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希腊正教的一些教会相继否认这一条约。

  但很快,穆罕默德的强势展现出来,拜占庭和罗马不得不重新重视这个协议。1451年12月,罗马教皇特意派使节到拜占庭共同研究两教和解的相关事宜,并昭告世界:进攻拜占庭,就是对整个基督教的蔑视。
  同月的一天,金碧辉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在这里,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举行了盛大的和解庆典,君士坦丁十一在拜占庭贵族的簇拥下出席了这场盛大的庆典。
  数不尽的蜡烛将宽敞的教堂大厅照得灯火通明,人们紧紧地挨着彼此,共同祈祷,等待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的到来。罗马教廷的使节伊斯多鲁斯和希腊正教的牧首格里高利并排站在圣坛前,一起做弥撒,友好和睦。在东正教教堂里,同时也在拜占庭这个基督教圣地上,教皇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了,教堂上空还响起了同时用拉丁语和希腊语演唱的赞美诗。这一切似乎表明,东西两派互不相容的宗教信仰终于融合在一起,历经长时间分裂的基督精神终于重新汇集在一起了。
  就在人们虔诚地祷告,唱赞美诗的时候,教堂外面的一间修士室里正在激烈地争吵,这简直就是对两教和解的一种讽刺。希腊正教的修道士盖纳蒂奥斯强烈谴责罗马公教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这使刚刚建立起来的和平又毁于一旦。两派的隔阂不断加深,双方互不相让,都不肯轻易屈服,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支援拜占庭战船和士兵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话,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次纷争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不再赘述,总之恺撒大帝的粉丝一直没闲着:强势的准侵略者在战争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前,总是竭尽全力维持所谓的和平,制造一种和平的假象来麻痹对手。穆罕默德在登基盛典上接见拜占庭的使者时,不仅尽力向他们示好,还虚情假意地以真主、穆罕默德教祖、天使、《古兰经》的名义起誓,保证遵守和君士坦丁十一的约定。但在暗地里,这个阴险狡诈的人却不动声色地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双边中立协议,消除了自己在攻打拜占庭时的威胁,并着手一切准备。
  首先要切断拜占庭的粮路。当时,博斯普鲁斯海峡只有亚细亚一岸是土耳其的领土,因此拜占庭可以从其他水路进入黑海运粮,而位于欧洲一岸的鲁米坐?希塞尔附近最狭窄的地段就是拜占庭运粮的必经之路。于是,穆罕默德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要塞。虽然按照当时的协议,任何国家都不得在欧洲一岸修建工事,但在穆罕默德的强权下,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仅仅一夜之间,数以万计的工人被派到欧洲一岸。为了得到足够的石块,他们拆除了周围所有石制的房屋,包括流传已久的圣米迦勒教堂。除此之外,为了供应工人的伙食,他们还将周围的庄稼洗劫一空。
  为了早日切断拜占庭的水路,这个工程由穆罕默德亲自监督完成。软弱的拜占庭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土耳其违背誓约,断绝自己的粮路。很快,穆罕默德就成了海上霸主,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此后,穆罕默德索性撕开了虚伪的面具,那些要通过公海要塞的船只,都免不了要遭受他所谓的和平宣言中的炮轰,战争由此开始。
  1452年,穆罕默德昭告天下,他要攻打拜占庭,并四处征集士兵。截止到1453年4月5日,他已经纠集了一支数万名人的军队。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骑着马戎装飒爽的穆罕默德。
  在帅旗升起前,出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穆罕默德命人在地面上铺了只有在祈祷时才用的地毯,朝麦加虔诚地叩了三个头。然后,他身后的万余名士兵也纷纷效仿他,朝同一个方向跪下叩头,异口同声地向真主祷告,请求真主保佑他们取胜。

  随后,穆罕默德站起来,一个谦卑祈祷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贪婪的侵略者。他一声令下,整个队伍顿时熙熙攘攘,土耳其攻打拜占庭的战争正式开始了。
  前所未有的重炮
  一个先进的时代急于引领世界,而那个旧的时代却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势必会做垂死的挣扎,一场先进与落后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在土耳其强大的兵力面前,拜占庭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城墙。
  拜占庭位于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要塞博斯普鲁斯海峡。它呈三角形,北邻金角湾,沿岸是高高的城墙和塔楼;南濒马尔马拉海,沿岸也是城墙和塔楼;西面的陆地上也有两道城墙,城外则是深邃的护城河。拜占庭依山傍海,易守难攻。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的城墙有更古老的历史。现在的城墙先是由狄奥多西二世于公元五世纪修建;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命人沿着城墙修筑了一道墙;到查士丁尼皇帝时期,城墙被继续扩建和加固。在历代皇帝的努力下,这座城墙终于成了拜占庭的一道屏障,它由平行的两层和三层建筑构成,上有凹形的眼口和垛口,前有护城河,后有用方石垒砌的坚固的塔楼,气势恢弘。无论是蛮夷部落的密集攻势,还是土耳其的人海战术,都丝毫无损这座坚固的城池。即使是在穆罕默德时期,任何先进的武器也只能对它望洋兴叹:撞槌冲击,它纹丝不动;新式火炮轰炸,它仍然岿然不动,任何一颗小石头都是那么坚固。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座满是常青藤的城墙遗址上一睹它往日的丰姿。在坚固无比的狄奥多西城墙的保护下,拜占庭在很长时间里都很安全,这也是穆罕默德最初失败的重要原因。
  1453年4月,土耳其军队在护城河搭建浮桥,企图用云梯攻入城墙,最终被城内的拜占庭人击败,伤亡惨重。离开陆地阵地后,土耳其战船被早已在此布下铁锁的拜占庭人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根本就靠不了岸。
  穆罕默德被困住了。在开战的几个月,甚至可以追溯到他计划攻占拜占庭的几年里,穆罕默德为了摧毁这座坚固的防线夜不能寐,即便做梦也在琢磨这个问题。他的桌子上堆满了工事的图纸和进攻的样图,包括每一个小丘,每一块洼地,每一条河流,处处都考虑得细致入微。但所有的调查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土耳其现有的臼炮都不是狄奥多西城墙的对手。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只有用比臼炮炮筒更长、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加上比石头更硬、更重、攻击力和摧毁力更大的弹头才能摧毁它。换句话说,只有发明一种全新的重炮,才有可能撼动拜占庭的城墙。对此,穆罕默德表示,只要能制造这种武器,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高的酬劳,自然吸引了众人的瞩目,催生了惊人的创造力。
  一名男子自告奋勇向穆罕默德承诺,他能制造出新的攻击大炮。这名男子名叫乌尔巴斯,来自匈牙利。虽然他是一名基督教徒,并且他才效力君士坦丁十一不久,但穆罕默德优厚的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对金钱、权力的强烈占有欲以及对理想的狂热追求,使他奋不顾身地投奔到穆罕默德麾下,用自己的技艺和创造力为他效力,并创造自己人生的另一个辉煌。他在穆罕默德面前发誓,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就能创造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超级火炮。
  对穆罕默德来说,制造新型火炮才最重要,他自然不会在乎这个条件。他承诺,他会尽一切所能为乌尔巴斯提供金钱和人力,并用上千辆车子把矿砂全都运到亚得里亚堡。铸炮工人夜以继日,三个月后,一个新的黏土模坯终于问世了。当火红的铁水被浇在模坯上冷却后,一个新的重炮——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炮筒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确保安全,在进行第一次发射实验前,苏丹在全城颁布了公告,要孕妇特别注意安全。
  如乌尔巴斯承诺的那样,这个重炮的威力非常惊人。随着一声连巨雷都逊色几分的炮声响起,如闪电般闪亮的炮口射出一颗巨大的石弹。顷刻间,一堵城墙被击得灰飞烟灭。穆罕默德的血液沸腾了,立刻下令用这种新的重炮来武装炮兵部队。
  从外表上来看,这种大炮像是一门巨大的“掷石器”,但实际上,它是现代大炮的雏形,算得上是近代大炮比较成熟的形状了,被后来的心有余悸的希腊历史学家称为大炮。
  虽然大炮制造出来了,但穆罕默德又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如何使这门巨龙般的重炮顺利地穿过整个色雷斯,并运到拜占庭的城墙前。
  穆罕默德先是派遣了一队队骑兵在前面开路,清除了所有可能破坏大炮的人,他们或是被驱赶,或是被投入狱中。之后,他命令几千名土方工人来维修道路。为了尽快将坑坑洼洼的道路铺平,以便运输大炮,他们不分昼夜地挖土施工。
  金属炮筒则被放在一辆装有防御装置的巨车上,50对并列行走的公牛拖着它前进。车的底部是轮轴,50名车匠和木匠随侍左右,在车前进的过程中,不停地更换车底下的滚木,并在滚木上涂润滑油,加固支架,搭建桥梁等。此外,还有200名壮丁在车旁边护驾,扶着这个摇摆不定的炮筒。
  利用原始的滚轴方法,一支庞大的炮筒运输队缓缓前进,极其艰难地越过了山岭和草原。接着,二三十个一模一样的炮筒也用同样的方法抵到了目的地。一路上,庞大的队伍吸引了无数好奇的人,他们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如战神般的铁铸的巨大怪物,不停地在胸前划着十字。
  两个多月后,二三十门黑漆漆的新型大炮对准了拜占庭,随时可以对它发起进攻,这进攻将是惊天动地的。正是从这时开始,重炮队正式被载入战争史册,而拜占庭的千年城墙和奥斯曼帝国的新型重炮对抗的帷幕也被拉开了。
  重炮的威力极其惊人,城墙一旦被弹头击中,立刻粉身碎骨,被击中的一隅稀里哗啦地倒下去,形成一个缺口。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要出现六七次。在重炮持续不断的轰击下,曾经固若金汤的拜占庭的城墙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最后终于被撕裂,低下了它高贵的头。
  拜占庭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的人民只能趁天黑悄悄地用木栅栏和亚麻布团把城墙的缺口补上,但这些东西根本无法与坚硬的石块相比,曾经坚不可摧的城墙再也不能保护他们。城墙的背后是只有8000人的军队,而等待他们的是奥斯曼帝国浩浩荡荡的15万大军,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拜占庭人无力反抗,除了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大军在自己的土地上恣意妄为,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人们不断祈祷,妇女们带着孩子来到教堂,整日跪在施匹利迪翁的圣体前,希望得到他的保佑。而将士们则不分昼夜在瞭望台勘察,密切关注海面的情况,期望看到罗马和威尼斯的救援部队的踪影。尽管海上已经满是土耳其的战船,但救援人员的到来会让他们稍微安心一些。
  一般来说,对拜占庭的这种困境,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基督教国家都应该鼎力相助,兑现他们对拜占庭冠冕堂皇的承诺:向拜占庭挑战,就是挑战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权威!遗憾的是,援助实在太有限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