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
  毁灭
  他曾经风光无限,转瞬间却成了刀下亡魂。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测,只有历史才是最公正无私的。
  凭借顽强的毅力,巴尔沃亚执着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他离梦想越来越近。出人意料的是,这成功却再次使巴尔沃亚遭受了灭顶之灾。
  阿维拉一直在密切关注巴尔沃亚的一举一动,当然,这不会是关切。也许是叛徒的出卖,巴尔沃亚建立自己王国的计划被阿维拉知晓了。出于嫉妒,也是为了阻止巴尔沃亚再次成功,阿维拉开始紧锣密鼓地打击巴尔沃亚。他给巴尔沃亚写了一封表面上情感真挚的信,假意邀请巴尔沃亚在远征前回一趟达连附近的阿克拉市,共同商谈大计。
  阿维拉的邀请对渴望得到兵力支援的巴尔沃亚来说不失为一次好机会,他需要扩充兵力,整顿人马,因此他欣然应邀赴约。
  巴尔沃亚回来了,靠近城门时遇到了一支迈着正步走来的迎接队伍。在这支队伍里,他看见了多年的战友弗朗西斯科?皮扎诺——他们曾经出生入死,还一起发现了“南海”。巴尔沃亚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冲上前去拥抱这个值得信赖的人,却被他死死地钳制住了。那一刻,他明白自己上当了,但一切都晚了!
  皮扎诺之所以背叛朋友,不过是想取巴尔沃亚这个先行者而代之,独自一人拥有黄金国,让自己名留千古。
  不久,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总督就行使了自己的权力,一场不公正的审判发生了:1519年,巴尔沃亚与他忠心的伙伴们因叛国罪被送上了断头台。巴尔沃亚的眼睛,那双人类第一次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眼睛,永远地、不甘心地合上了。
  苏丹野心
  1453年,千年帝国的轰然倒塌,缔造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庞大帝国,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1451年2月5日,精明的皇太子、21岁的穆罕默德接到父亲,即苏丹穆拉德二世去世的消息后,没有与麾下的大臣和谋士商量,便果断地只身策马狂奔120里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他渡海直奔加利波里后,才向亲信宣布父亲去世的消息。
  尽管穆罕默德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要确保自己成功登上皇帝宝座,就必须消除一切篡位隐患。他在王国的首都亚得里亚堡驻扎了一支精锐之师后,便开始消灭任何会威胁自己的嫡亲竞争对手,甚至命人将自己未成年的弟弟在浴池里淹死,再将凶手处死。这是他的第一个政治行动,他的魄力和凶残表露无遗。
  所有的残暴都能从性格和心理中找到痕迹。看看穆罕默德这个人吧:他有一双美丽而忧郁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鹰钩鼻,从外表上看既像一个勤劳的工人,又像一个勇敢的士兵,但更像是一个强悍的外交家。他热情却又奸诈,学识渊博、精通拉丁文、喜欢艺术、对恺撒大帝等罗马伟人的传记有强烈的兴趣,却又阴险毒辣,杀人如麻。
  作为恺撒大帝的忠实粉丝,一登上苏丹宝座,穆罕默德就立誓要超越他的父辈,拜占庭这个世界古城就是他成就霸业的第一个目标。拜占庭是欧洲几千年来文化的中心,更被尊奉为圣地,象征着整个欧洲的荣誉,是任何希望建功立业的帝王都觊觎的目标,更何况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穆罕默德呢?他不仅要占领拜占庭,还要将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皇冠上的最后一颗珍宝也据为己有。因此他继承土耳其苏丹之位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能力和高明的外交手段,这让拜占庭人惶惶不安。
  战争的阴影逐渐扩大,拜占庭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立刻向周围的意大利、罗马、威尼斯、热那亚等国家请求支援。当时,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一直都是水火不容,并且希腊正教的牧首拒不承认罗马教皇基督教最高牧师的地位。但面对土耳其的强大攻势,两教先后在斐拉拉和佛罗伦萨举行宗教会议,决定两教合一,并全力帮助拜占庭抗敌。不过,由于战火并未蔓延到拜占庭,这个决议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希腊正教的一些教会相继否认这一条约。

  但很快,穆罕默德的强势展现出来,拜占庭和罗马不得不重新重视这个协议。1451年12月,罗马教皇特意派使节到拜占庭共同研究两教和解的相关事宜,并昭告世界:进攻拜占庭,就是对整个基督教的蔑视。
  同月的一天,金碧辉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在这里,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举行了盛大的和解庆典,君士坦丁十一在拜占庭贵族的簇拥下出席了这场盛大的庆典。
  数不尽的蜡烛将宽敞的教堂大厅照得灯火通明,人们紧紧地挨着彼此,共同祈祷,等待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的到来。罗马教廷的使节伊斯多鲁斯和希腊正教的牧首格里高利并排站在圣坛前,一起做弥撒,友好和睦。在东正教教堂里,同时也在拜占庭这个基督教圣地上,教皇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了,教堂上空还响起了同时用拉丁语和希腊语演唱的赞美诗。这一切似乎表明,东西两派互不相容的宗教信仰终于融合在一起,历经长时间分裂的基督精神终于重新汇集在一起了。
  就在人们虔诚地祷告,唱赞美诗的时候,教堂外面的一间修士室里正在激烈地争吵,这简直就是对两教和解的一种讽刺。希腊正教的修道士盖纳蒂奥斯强烈谴责罗马公教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这使刚刚建立起来的和平又毁于一旦。两派的隔阂不断加深,双方互不相让,都不肯轻易屈服,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支援拜占庭战船和士兵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话,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次纷争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不再赘述,总之恺撒大帝的粉丝一直没闲着:强势的准侵略者在战争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前,总是竭尽全力维持所谓的和平,制造一种和平的假象来麻痹对手。穆罕默德在登基盛典上接见拜占庭的使者时,不仅尽力向他们示好,还虚情假意地以真主、穆罕默德教祖、天使、《古兰经》的名义起誓,保证遵守和君士坦丁十一的约定。但在暗地里,这个阴险狡诈的人却不动声色地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双边中立协议,消除了自己在攻打拜占庭时的威胁,并着手一切准备。
  首先要切断拜占庭的粮路。当时,博斯普鲁斯海峡只有亚细亚一岸是土耳其的领土,因此拜占庭可以从其他水路进入黑海运粮,而位于欧洲一岸的鲁米坐?希塞尔附近最狭窄的地段就是拜占庭运粮的必经之路。于是,穆罕默德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要塞。虽然按照当时的协议,任何国家都不得在欧洲一岸修建工事,但在穆罕默德的强权下,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仅仅一夜之间,数以万计的工人被派到欧洲一岸。为了得到足够的石块,他们拆除了周围所有石制的房屋,包括流传已久的圣米迦勒教堂。除此之外,为了供应工人的伙食,他们还将周围的庄稼洗劫一空。
  为了早日切断拜占庭的水路,这个工程由穆罕默德亲自监督完成。软弱的拜占庭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土耳其违背誓约,断绝自己的粮路。很快,穆罕默德就成了海上霸主,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此后,穆罕默德索性撕开了虚伪的面具,那些要通过公海要塞的船只,都免不了要遭受他所谓的和平宣言中的炮轰,战争由此开始。
  1452年,穆罕默德昭告天下,他要攻打拜占庭,并四处征集士兵。截止到1453年4月5日,他已经纠集了一支数万名人的军队。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骑着马戎装飒爽的穆罕默德。
  在帅旗升起前,出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穆罕默德命人在地面上铺了只有在祈祷时才用的地毯,朝麦加虔诚地叩了三个头。然后,他身后的万余名士兵也纷纷效仿他,朝同一个方向跪下叩头,异口同声地向真主祷告,请求真主保佑他们取胜。

  随后,穆罕默德站起来,一个谦卑祈祷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贪婪的侵略者。他一声令下,整个队伍顿时熙熙攘攘,土耳其攻打拜占庭的战争正式开始了。
  前所未有的重炮
  一个先进的时代急于引领世界,而那个旧的时代却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势必会做垂死的挣扎,一场先进与落后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在土耳其强大的兵力面前,拜占庭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城墙。
  拜占庭位于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要塞博斯普鲁斯海峡。它呈三角形,北邻金角湾,沿岸是高高的城墙和塔楼;南濒马尔马拉海,沿岸也是城墙和塔楼;西面的陆地上也有两道城墙,城外则是深邃的护城河。拜占庭依山傍海,易守难攻。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的城墙有更古老的历史。现在的城墙先是由狄奥多西二世于公元五世纪修建;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命人沿着城墙修筑了一道墙;到查士丁尼皇帝时期,城墙被继续扩建和加固。在历代皇帝的努力下,这座城墙终于成了拜占庭的一道屏障,它由平行的两层和三层建筑构成,上有凹形的眼口和垛口,前有护城河,后有用方石垒砌的坚固的塔楼,气势恢弘。无论是蛮夷部落的密集攻势,还是土耳其的人海战术,都丝毫无损这座坚固的城池。即使是在穆罕默德时期,任何先进的武器也只能对它望洋兴叹:撞槌冲击,它纹丝不动;新式火炮轰炸,它仍然岿然不动,任何一颗小石头都是那么坚固。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座满是常青藤的城墙遗址上一睹它往日的丰姿。在坚固无比的狄奥多西城墙的保护下,拜占庭在很长时间里都很安全,这也是穆罕默德最初失败的重要原因。
  1453年4月,土耳其军队在护城河搭建浮桥,企图用云梯攻入城墙,最终被城内的拜占庭人击败,伤亡惨重。离开陆地阵地后,土耳其战船被早已在此布下铁锁的拜占庭人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根本就靠不了岸。
  穆罕默德被困住了。在开战的几个月,甚至可以追溯到他计划攻占拜占庭的几年里,穆罕默德为了摧毁这座坚固的防线夜不能寐,即便做梦也在琢磨这个问题。他的桌子上堆满了工事的图纸和进攻的样图,包括每一个小丘,每一块洼地,每一条河流,处处都考虑得细致入微。但所有的调查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土耳其现有的臼炮都不是狄奥多西城墙的对手。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只有用比臼炮炮筒更长、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加上比石头更硬、更重、攻击力和摧毁力更大的弹头才能摧毁它。换句话说,只有发明一种全新的重炮,才有可能撼动拜占庭的城墙。对此,穆罕默德表示,只要能制造这种武器,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高的酬劳,自然吸引了众人的瞩目,催生了惊人的创造力。
  一名男子自告奋勇向穆罕默德承诺,他能制造出新的攻击大炮。这名男子名叫乌尔巴斯,来自匈牙利。虽然他是一名基督教徒,并且他才效力君士坦丁十一不久,但穆罕默德优厚的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对金钱、权力的强烈占有欲以及对理想的狂热追求,使他奋不顾身地投奔到穆罕默德麾下,用自己的技艺和创造力为他效力,并创造自己人生的另一个辉煌。他在穆罕默德面前发誓,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就能创造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超级火炮。
  对穆罕默德来说,制造新型火炮才最重要,他自然不会在乎这个条件。他承诺,他会尽一切所能为乌尔巴斯提供金钱和人力,并用上千辆车子把矿砂全都运到亚得里亚堡。铸炮工人夜以继日,三个月后,一个新的黏土模坯终于问世了。当火红的铁水被浇在模坯上冷却后,一个新的重炮——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炮筒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确保安全,在进行第一次发射实验前,苏丹在全城颁布了公告,要孕妇特别注意安全。
  如乌尔巴斯承诺的那样,这个重炮的威力非常惊人。随着一声连巨雷都逊色几分的炮声响起,如闪电般闪亮的炮口射出一颗巨大的石弹。顷刻间,一堵城墙被击得灰飞烟灭。穆罕默德的血液沸腾了,立刻下令用这种新的重炮来武装炮兵部队。
  从外表上来看,这种大炮像是一门巨大的“掷石器”,但实际上,它是现代大炮的雏形,算得上是近代大炮比较成熟的形状了,被后来的心有余悸的希腊历史学家称为大炮。
  虽然大炮制造出来了,但穆罕默德又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如何使这门巨龙般的重炮顺利地穿过整个色雷斯,并运到拜占庭的城墙前。
  穆罕默德先是派遣了一队队骑兵在前面开路,清除了所有可能破坏大炮的人,他们或是被驱赶,或是被投入狱中。之后,他命令几千名土方工人来维修道路。为了尽快将坑坑洼洼的道路铺平,以便运输大炮,他们不分昼夜地挖土施工。
  金属炮筒则被放在一辆装有防御装置的巨车上,50对并列行走的公牛拖着它前进。车的底部是轮轴,50名车匠和木匠随侍左右,在车前进的过程中,不停地更换车底下的滚木,并在滚木上涂润滑油,加固支架,搭建桥梁等。此外,还有200名壮丁在车旁边护驾,扶着这个摇摆不定的炮筒。
  利用原始的滚轴方法,一支庞大的炮筒运输队缓缓前进,极其艰难地越过了山岭和草原。接着,二三十个一模一样的炮筒也用同样的方法抵到了目的地。一路上,庞大的队伍吸引了无数好奇的人,他们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如战神般的铁铸的巨大怪物,不停地在胸前划着十字。
  两个多月后,二三十门黑漆漆的新型大炮对准了拜占庭,随时可以对它发起进攻,这进攻将是惊天动地的。正是从这时开始,重炮队正式被载入战争史册,而拜占庭的千年城墙和奥斯曼帝国的新型重炮对抗的帷幕也被拉开了。
  重炮的威力极其惊人,城墙一旦被弹头击中,立刻粉身碎骨,被击中的一隅稀里哗啦地倒下去,形成一个缺口。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要出现六七次。在重炮持续不断的轰击下,曾经固若金汤的拜占庭的城墙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最后终于被撕裂,低下了它高贵的头。
  拜占庭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的人民只能趁天黑悄悄地用木栅栏和亚麻布团把城墙的缺口补上,但这些东西根本无法与坚硬的石块相比,曾经坚不可摧的城墙再也不能保护他们。城墙的背后是只有8000人的军队,而等待他们的是奥斯曼帝国浩浩荡荡的15万大军,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拜占庭人无力反抗,除了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大军在自己的土地上恣意妄为,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人们不断祈祷,妇女们带着孩子来到教堂,整日跪在施匹利迪翁的圣体前,希望得到他的保佑。而将士们则不分昼夜在瞭望台勘察,密切关注海面的情况,期望看到罗马和威尼斯的救援部队的踪影。尽管海上已经满是土耳其的战船,但救援人员的到来会让他们稍微安心一些。
  一般来说,对拜占庭的这种困境,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基督教国家都应该鼎力相助,兑现他们对拜占庭冠冕堂皇的承诺:向拜占庭挑战,就是挑战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权威!遗憾的是,援助实在太有限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