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
  哥伦布让欧洲人陷入了一股狂热的掘金浪潮,正式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却也将数之不尽的无辜的人推进了痛苦的深渊。
  1493年,当“大西洋海军元帅”哥伦布结束240天的远洋航行凯旋归国时,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消息不仅使西班牙沸腾了,甚至连整个欧洲都大为震惊。
  为了犒赏哥伦布的壮举,西班牙的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决定在巴塞罗那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很多人为了一睹英雄的英姿,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的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
  凯旋队伍最前面的10名赤体纹身的印第安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红色的皮肤,头上插着鲜艳的羽毛,脸上戴着怪异的面具,手里提着漂亮的鹦鹉,这种打扮让所有的西班牙人大开眼界。不仅如此,还有那灵巧漂亮的鹦鹉、憨厚笨重的貘,玉米、烟草、椰子等,这些都是西班牙人见所未见的。但这些罕见的玩意并不是国王和官吏们最关心的,他们最感兴趣的反而是他们最常见的东西——黄金。
  哥伦布带回来了几小箱黄金,是他从土著手里换来或抢来的,仅仅是一些小饰品、小金锭,或一些金末,根本就不值钱。
  其实哥伦布发现的岛屿压根就没有太多的黄金。但这个想象力丰富的家伙,竟然执拗地认为自己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对那些岛屿上有大量的黄金深信不疑。他在向国王汇报时充分发挥了自己惊人的想象力,说这些黄金只是他带回来的样品而已;那些新岛屿上不仅有丰富的金矿,而且金子几乎就在地表,很容易就能挖到金灿灿的黄金。他还夸大其词,说新岛屿的南边还有一个黄金国。在那里,黄金不过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金属,甚至比西班牙的铅还要廉价,连国王们饮水喝酒的杯子都是用黄金做的。
  哥伦布真挚而兴奋地吹牛,感染了所有人,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国王全神贯注地听着这一切,为了黄金,他很快便组织了第二次远航。
  有了哥伦布的“现身说法”,关于遍地黄金、轻易就能成为富翁的黄金国的消息在西班牙被传得沸沸扬扬,愈加离奇。这些人被发财梦冲昏了头,当他们听到第二次远航的消息后,全都争先恐后涌到了远航的出发地巴罗斯和加地斯。
  这些满脑子贪念的人臭味相投,汇聚成了一股污浊不堪的人潮。他们从全国四面八方奔来,其中虽然有真正的探险家和达官贵人,但更多的是穷人、窃贼和强盗,甚至是杀人犯,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共同的目标把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达官贵人希望升官发财;穷人渴望从沉重的债务和妻子喋喋不休的唠叨中解放出来,到黄金国实现自己的财主梦;盗贼们、罪犯们则寄希望于逃脱法律的制裁,飞黄腾达,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这样,西班牙的危险人物和罪犯、歹徒齐聚于此,都是因为他们所看不见的一个理由——贪欲。

  这群疯狂的乌合之众完全被哥伦布的花言巧语迷失了心智,他们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挥起自己的铁锹,就能轻而易举得到一个闪耀着诱人光芒的金矿,就能飞黄腾达。连达官贵人都抵挡不住富贵梦的诱惑,更不用说那些一穷二白的人了。
  为了第一时间把黄金运走,一些富人带了很多佣人和牲口。而那些没能登上远洋航船的人毫不气馁,他们千方百计出海。尤其是那些胆大妄为的冒险家,竟然将政府的法令置之脑后,铤而走险自己出海。
  所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到达那片未知的海岸,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
  他的名字叫巴尔沃亚
  这股强劲的掘金狂潮将巴尔沃亚这个普通的士兵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他的称得上伟大的事业由此开始。
  人们的希望化作了泡影——新发现的岛屿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上连黄金的影子都没有。
  土著身上少量的金饰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将土著人抢劫一空后,这群人穷凶极恶地在岛上四处游荡,伺机抢劫。印第安人整日惶惶不安,备受压迫却敢怒不敢言,而岛上的总督也不胜其烦:尽管西班牙海船带来了新的货物,但随船而至的这群恶徒,根本就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无恶不作,不断地滋生事端。
  总督寄希望于通过分给他们土地、牲口和印第安人奴隶,使他们安定下来,从而稳定社会秩序。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因为无论是贵族骑士,还是强盗罪犯,他们到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黄金而一夜暴富,而不是在这里过平庸而安稳的生活。所以疯狂的“淘金者”丝毫不关心自己的土地,也从不过问耕耘收获,他们只能从折磨印第安奴隶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短短几年里,当地的印第安女人都被这群狂暴之徒虐杀殆尽了。
  除此之外,他们将剩余的时间耗在了赌场上,很快便背上了沉重的赌债。为了还债,他们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包括最后一件蔽体的衣服,甚至还有人因此而丧命。
  情况愈发混乱,但人们依旧没有清醒。从1509年开始说起:西班牙两位赫赫有名的冒险家阿隆索?德?奥赫达和迭戈?德?尼古萨在斐迪南国王的授权下,在巴拿马地峡附近和委内瑞拉建立了殖民地,他们称这里为“黄金的卡斯蒂利亚”。这是个非常诱人的字眼,却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欺骗了大量做发财美梦的人,法学家恩西索就是其中一个。他狂热地追求黄金,在别人的鼓吹下,为了这块殖民地倾囊付出。令人失望的是,他不仅没有从被寄予了极大希望的“黄金的卡斯蒂利亚”获得一斤半两的黄金,反而陷入了无休止的营救中。那些去拯救的人,不是在与土著的争斗中丧命,就是被活活饿死。尽管如此,已经走投无路的恩西索为了拯救自己的财产,不得不重整旗鼓,再次扬帆远行。1510年,恩西索学士决定招揽人员组成船队,去支援他的另一块殖民地。这一次,他孤注一掷。

  看上去这又是一次绝好的逃亡机会。为了躲避债主和总督严密的监视,失败的淘金者和失意的赌徒选择再次踏上逃亡的路。但这一次,他们没能如愿。债主们察觉到他们的企图后,恳求总督严密监视这些负债人,严禁他们离岛。这样,恩西索的船只能在港口停泊,他们的美梦破灭了。
  对这些债务缠身的人来说,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偿还高山似的重债。而现在,随着恩西索的船队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他们就这样与逃亡的唯一机会失之交臂却无能为力,他们绝望了。
  恩西索的船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出发,开往“黄金的卡斯蒂利亚”。在被风鼓满的帆的带领下,船离小岛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苍茫的天际,旅程就这样静静地展开了。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
  但这种安静的气氛被一个“天外来客”——一只凶猛的小狼狗破坏了。它不听任何人的命令,也没人知道它的主人是谁,更不知道它是怎么混到船上的。现在小狗烦躁不安地在船上来回走动,像在寻找什么。终于,它在一个大木箱前不动了。这个大木箱是最后一天被运上船的,里面应该装的是食品,表面上看来和普通木箱差不多,只是体积稍微大点。船员仔细地打量这个木箱,根本就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呢?正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名男子突然从箱子里出来了。此人35岁左右,全副武装——头戴盔甲,手持盾牌,身背长剑,这架势酷似几百年前的十字军,他的名字叫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巴尔沃亚是赫雷斯?德?洛斯?卡瓦雷洛斯的贵族,热衷于一切冒险活动。早年他曾为追随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航海而自降身份,心甘情愿做一名普通士兵。遗憾的是,他的第一次探险可谓荆棘丛生,几次迷航、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才艰难地抵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在岛上,他的勇气和毅力得到了总督的青睐。总督不仅赏赐他很多土地,还想培养他成为出色的殖民地开拓者,但总督最后失败了。
  和所有的探险者一样,巴尔沃亚对农垦丝毫不感兴趣。只短短几个月,他就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之后他不仅丢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因农场经营不善而负债累累,穷困潦倒。
  就在巴尔沃亚走投无路之际,恩西索拯救了这个濒于崩溃的灵魂。巴尔沃亚在船队航行的最后一天悄悄躲在一个空食物箱里,终于逃离了牢笼。船上混乱不堪,这个普通的木箱根本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直到船远离了小岛,巴尔沃亚确信自己已经安全了才现身。与此同时,债权人正在四处寻觅他的身影,那些和他同样处境的人也只能在政府的严密监视下痛苦过活。

  在这次冒险中,巴尔沃亚第一次证实了自己过人的胆识。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恩西索并不欢迎他这个“不速之客”,这位保守的法学家无法容纳这个不劳而获而且身份不明的人。作为殖民地的行政长官和警察总监,恩西索毫不留情地命令巴尔沃亚:经过下一个海岛时无论岛上情况如何,他都必须上岸。
  就在巴尔沃亚几乎绝望的时候,在航船驶向下一个海岛的途中发生了一次意外,这使这个好运气家伙又一次顺利过关。
  事情是这样的:船员在海上看到一只坐满人的小船,这简直太令人惊奇了。
  当时,只有一些大船才敢冒险在这些不知名的海洋上行驶,并且大都是一些“熟面孔”,而眼前的这艘船不仅非常小还坐得满满当当,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只小船的指挥竟然是弗朗西斯科?皮扎诺,他们是从“黄金的卡斯蒂利亚”回来的。一开始,恩西索以为他们擅离职守,但事实却并不如此:他们不是叛变者,而是“黄金的卡斯蒂利亚”幸存的征战者。也就是说,征战失败了,“黄金的卡斯蒂利亚”再也不存在了。
  从幸存者的口中,恩西索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战争失败后,指挥官奥赫达驾船逃走了,只留下两艘双桅小帆船。这根本就不能容纳滞留在岛上的所有征战者,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直到又有70人陆续死去,这些幸存的征战者们才踏上了回国的路。没想到刚到海上,一艘船就发生了意外,现在就剩下包括皮扎诺在内的35名幸存者了。
  听完这些话后,前去支援的人已经对“黄金的卡斯蒂利亚”不抱任何信心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把握去适应那湿热的气候和抵抗土著的毒箭。
  照这样看来,似乎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原路返回。这时,巴尔沃亚站了出来,他讲述了自己跟随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航海的经历,并信心百倍地告诉他们:本人对美洲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他说,那里一个叫达连的地方附近有一条“黄金河”,土著友好和善,他们完全可以去那里开辟一片新天地,为什么非要回到贫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呢?
  生存和法律产生了矛盾,唯一的结果是巴尔沃亚的胜利:他与全体人员达成了共识,他们一起开往位于巴拿马地峡的达连,用血腥的屠杀换来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整个人群顿时沸腾了,他们在达连定居下来。为了感激上帝的恩赐,他们将这座新城市命名为“达连古老的圣马阿马丽亚”。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