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间失格 - 《人间失格》读后感——那个下午,我在旧居割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读《丧失为人资格》
  1、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自戕
  妈妈,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我厌倦了,早就厌倦了,从我出生的那天开始,我厌倦了爱情、友情和所有一切感情,在我眼里,它们是那么的虚假矫饰,令我作呕;妈妈,我是个孤独的人,我不想说话,也不愿思考,我的灵魂早已不翼而飞,我活着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妈妈,在这一刻我想到了死,那是唯一能让我得到救赎的方式,我对这肮脏的人世间已经不存任何希望,堕落的脚步每时每刻不曾停顿。妈妈,请您宽恕我最后一次的任性*,因为我已经活得筋疲力尽;妈妈,现在这个放任自流的孩子终于要坚强一次了,千万不要为我流下哪怕一滴眼泪,但请在我的墓上洒满洁白的花瓣。
  2、 在怒奔的火车头-阴-影下看岸边日落,山景黄昏孤影幻化
  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1909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北津轻郡贵族家庭,父亲是当地首要人物,母亲体弱多病,不能亲自抚养孩子,所以在十个孩子中排行第九的太宰治自小他由姑母及保母照顾,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缺位让太宰治从小心思纤细而敏感。太宰治在初中时后开始创办同人刊物,从此决心以文学为业。大学时期太宰治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同时开始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曾与艺妓同居,毕业后走向消极,其间四次自杀未遂,三十九岁时与最后一位爱人相约投水自尽。以晚期的《斜阳》与《人间失格》为人称道,被誉为战后日本文学的金字塔作品。
  3、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个城市永远是那么的潮湿,一年里有十个月在下雨,单薄的衣裳抵挡不住这刺骨的风。我拎着最后的半瓶酒跌跌撞撞,没走两步就要撕心裂肺地咳几下。猛然间我的双腿无力,跪倒在地,空气肮脏的灰尘进入我那被烟草熏黑的肺里面,顿时袭来一阵恶心,我想伴着我的呕吐物一起入眠。现在的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幸福,也没有任何不幸。我丧失了为人的资格。我已经完全被人世间除名了。我今年二十一岁,白发明显增多,在一般人看来,我已是四十岁以上的年龄了。
  4、我曾是梦想的殉道者,现在却成了自我的终结者
  他们都说,我是像神一样纯正的孩子。
  但我却祈求天使与我同床。我要尽我所能地作践这个世界,作践自己。
  我善于揣度,能猜到每个人的内心。也正因如此,我只能像个小丑一样的苟活于人世。
  我孤独敏感,任何蛛丝马迹都能左右我的悲喜。
  我攥拳而笑,令人不寒而栗。
  心底的魔,早已将我准确撕裂。
  5、地狱即景,怒放的恶之花
  相信没有一个人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会不为所动,因为那分明是一个滴血灵魂的自白,它融合了世间所有的消极、麻木以及一切丑恶。那是无论怎样的经历和自省都没法抹去的一道污迹,他坦诚赤裸地剖析自己的内心,让人不得喘息,没法回避。灵肉分离是人存于世唯一的方式,他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义无反顾的数次摒弃自己的生命。于他而言,生命既是痛苦,是负罪,又何谈珍贵?
  他赤裸着跌入急湍漩涡之中,仿佛再一次进入母亲的腹中,如此温暖,安逸。甚至没跟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道一声晚安,甚至露出了此生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仍像神一样纯正。
或许您还会喜欢: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