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别撒娇,撒娇必挨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两天,一个清官,也是作家,揭发我用小说《李可乐抗拆记》“凭空想象拼命往地方政府身上泼粪水”。当时我正在写《人人都是外地人》,往制造高房价的政府身上泼脏水,由于都是脏水,一时分脏不均,就没顾得上他。另一个原因,我以为连狗都尊重互联网精神的时候,还有人使用“不明真相的人们” “混淆视听、弥天大谎” “城管只是待遇低,为了活命才索拿卡要”这样的句子,很可能出于反讽手法。
  后来才知道这位临湘市姜副市长不是反讽,他真怒了。他先表示对我的小说十几处零容忍,再定位我是卖国贼,最后质问出版审查部门怎么通过我的小说......加之此
  时正好有匿名人士写举报信要求有关部门对我采取行动,以及一个神秘读者给我发短信咨询后,短信内容却于次曰出现在一家党报上。事情变得好玩起来,配合一下。如下:
  副市长指出,李承鹏写钉子户“被精神病”真是弥天大谎,是随意往政府脸上抹黑。其实在拆迁中,政府最多只是让警察把为首钉子户“请”进派出所“训诫”一下,虽偶尔有自焚,但“被精神病”万万不可能发生。原因在于,城管部门与精神病院不属于同一个系统。
  这是一个奇特的逻辑。我承认当时我笑了。不是一个系统就弄不出个精神病来,副市长其实是在举报各部门联合执法能力低下。这让长期致力于精神病一条龙服务的北大教授孙东东、专治一切精神病上访户GDP上亿的“安元鼎”公司、说“中国有一亿两千万精神病患者”的统计局专家,都很没面子。所以等到他一针见血指出:现在当官的也都怕制造冤情啊,精神病院院长也是官,怎会为虎作伥呢,谁不怕丢了乌纱帽......这一段,我倒没笑,却听到笑声。因为,乌纱帽先笑了。
  副市长回忆:精神病院接受病人有严格规定,必须由病人的直系亲属签字方能接纳。我在园林部门工作的时候,单位上有一位同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最严重时挥刀砍人。我们单位很想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但他的家人不肯签字,眼看精神病砍人,可当时我们出于人性考虑,只好作罢,还出钱派专人二十四小时盯他,现在都没能将他送进精神病院......可见李承鹏说随便精神病就是造谣。

  在他治下,连精神病砍人都不能送进精神病院。这个副市长可太纯了。你纯,纯得在胎盘时期泡的都不是羊水,而是纯净水。
  和纯作家相比,我确实是一个特别庸俗的作家,写过李可乐跟女友在七天酒店开房,风闻嫖娼者可能被抓去修高速路,听到查夜导致内裤外穿......副市长看到此节很不开心,说:像高速路这么高精尖的国家重点工程,怎么敢把思想那么不纯洁的嫖客派上一线,万一破坏分子埋下一颗地雷岂不让全世界震惊?岂不是正好让国际人权组织有把柄质问中国,把劳改劳教人员送去修路,人权何在?你看,副市长还在举报扫黄打非办工作不力,使用“劳改” “劳教”这两个中国式人权的词汇。
  他进一步指出:大街上搭帐篷是不会被城管当成违章建筑的;消防队是不会向居民索要点汽水钱的;有关部门是不会要求群众在遥远的指定地点“散步”的;菜刀实名制后,钉子户是不会用捕鼠夹和爆竹跟拆迁队对抗的......
  我才想起差点被他绕进去。他翻来覆去就是想指出:该小说情节夸张、过度想象。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病句,我写的是小说,不是人民日报;是文学,不是文件。可见官当久了,想象也是罪,所见文体只分两种:一、红头文件;—、街头摇传。
  令人动容的是,副市长说:如果任凭李承鹏之流的“公众人物”凭想象随意抹黑政府,只会加剧百姓和官员的对抗,激化社会矛盾,搞得官民结仇,引发社会动荡不安,给国家带来灾难,给百姓带来苦难,并且让老美、老曰等反华势力们偷着乐。

  暗叹副市长警惕性之高,要是升成市长,夜夜趴在国境线上,国防部连警犬都省了。要是升成省长,火星人绝对遭殃。要是升成001号首长,织女座和猎户座基本提前碰撞,宇宙粒子重新组合,除了暗物质外只有人民日报和正确的小说。早知道我一本小说有这么大当量,就该把英语学好去祸害美国。那时,制裁和C形包皮围圈对我国有毛用,扔我四本小说就灭了丫,也无需FGW提油价打别国飞机,我撕个把章节过去,第五航母舰队不一会儿就灰机了。
  最后他呼吁人民应理解政府:其实拆迁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是被逼无奈才被开发商绑架的,政府一直在补贴人民,可是人们明白‘开发商怕拖、政府怕闹’,便掐住政府的软肋。少数钉子户胃口极大,政府为了防止骗补偿就二十四小时设卡,那情节犹如抗战时防鬼子进村的味道(这比喻有创意)。有个老上访户纠缠多年,派出所同志立功心切才把他关起来。没想到这个人好面子从楼上跳下去,害得政府赔了一大笔钱。还有个政府秘书长,多年兢兢业业的拆迁专家,一个蛮不讲理的老奶奶居然把裤子脱了拉屎。情急之下秘书长忍不住扇了她一耳光。无奈之下书记忍痛解了他的职。他的丢官,让拆迁户们都喊冤(市长说的这邪恶奶奶一定是天山童姥)......
  大概就是这样。看了这些,还跟那个一身正气揭发官场潜规则以至于被调走的官侠联系起来?你该知道,这官员并不是因揭发潜规则被调走的,而是演砸了。中国的一些小官就是这样,跟对了一个大官,就扶摇直上;不小心演砸了,就扫地出门。此时腹诽多多,很是想反,可偏偏还幽怨徘徊在门口......左屁股坐在门内,右屁股坐在门外,由于屁股决定脑袋,就分裂了。你看,自称清官的他在报纸上揭发官场潜规则,可是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潜规则。一个官员真名不敢提,只显摆了些官场掌故,“官场签名大有玄虚,横着可以不办,竖着肯定办,空心句号暗示百分之百办不成”......你当中国官场在上幼稚园图画课?靠象形文字这种初级密电码圈钱?这么说,贪官都觉得你在污辱行业水准。

  这不叫揭发潜规则,这叫撒娇。别撒娇,撒娇必挨刀。
  我很好奇,这个叫姜宗福的作家兼前副市长怎么说服自己相信政府是因为无奈而穷才强拆的?怎么说服城管官员出身的自己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拒绝女色引诱以及他全家一个月仅靠七百元讨生活?怎么说服自己相信,李承鹏写了本《抗拆记》,就是在打着民生的幌子博眼球,借骂政府出名,挣码洋......而他出书前几天才注册了博客,通共三篇都在宣传书,连骂我的文章的开头都必先把封面贴在前面,则不是在博眼球? !
  好吧。我先承认我确实是在博眼球,其实啊我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为出名挣钱不惜选择骂政府这条狡猾而效率奇高之路,真是名利双收啊!现在轮到你了,如我没猜错,读到此处,你一定很纠结。因为说自己一点没博眼球,实在有违常伦,说自己博了眼球,又跟你之前的剧本不一致。算了,清官,我先帮你承认你从未博过眼球,你那么志存高远,配你博的只能是地球。
  忽然间,我的眼球被副市长新书的封面给狠狠博了一下,这本“自古以来第一本原生态官场实录”的书透露出来的正义和清廉,真让我无地自容,上面印了两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字:
  一、官民同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百余家主流媒体持续正面报道中......
  你怎么做到的这样深情地把自己骗倒,且还达到了高潮?撒娇不可耻,连撒娇都能达到高潮才可耻。
  22/02/2011
或许您还会喜欢: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