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精神不是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人让我谈谈因向单位提出“同工同酬”就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关了好几年,逃出来又被抓回去的武钢职工徐武的事情。我恍然想起当地一条著名广告语:思想有多远,精神就病得有多远。一名普通职工居然有思想,居然思想中央才可以思想的“同工同酬”。你不精神病,谁精神病?还有一些朋友好奇为什么一家钢铁厂也有自己的精神病院。我对这些精神病说,铁道部还有自己的公安和法院......这个国就是一个大的精神病院,每个人都战斗在各行各业精神病的第一线。
  我看过徐武逃出来后找友人帮忙跑路的那段视频。他能从李连杰、成龙电影模仿用湿衣服缠住铁栅栏拧弯,点得清1600元和2000元的区别,知道这两年才修起来的高铁,还知道广东舆论环境更开明,甚至电话可能有人监听......觉得他真可能不是精神病。可后来我幡然醒悟,很可
  能因为我也是精神病,而精神病不能互证不是精神病。
  在武钢跨省行动专案小组同志眼中,徐武就是精神病,偶尔的正常思维,只是一个资深精神病抽空装出来的。在一个很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打了工却只收到白条的地方,有人居然奢侈地提出同工同酬,怎可能不是精神病?得了病不配合治疗还想去上访,还要找记者做深度调查,这人简直是超级精神病。
  这里的精神病是有渊源的。我小时候在新疆哈密,有个教物理的万老师,聪明而热情,对科学有执著的信念。因为工宣队长那初中毕业的妹妹当了物理老师,他就批评:这个女孩子连交流电和直流电都搞不清,给学生做实验时怕是要弄出人命来的哟。后来他就失去了岗位。他不服,告到上面,然后就被铁路医院诊断出精神病。那时我还很小,很喜欢看他鼓捣出好多电磁电路的玩意,凭空闪闪发光,很好看。放到现在的电视节目里他就是中国达人,可那时他是中国病人。他被抓走那天,不仅不悔思自己的错误还挥舞着手大喊“直流电和交流电是不同的”......两年后的一个春节,万老师放出来了,一连几天不出门。我爸奇怪,敲门不开。踹开房门闻到煤气扑鼻而来。新疆冬天,人们是用镔铁炉烧煤碳取暖的,可是他烧煤而没开气窗......当时我爸见他不动,伸手去拉,腿就掉下来,他不仅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几天慢烘之下连身体都烘干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了一句话:进去是窦娥,出来是疯子。
  差不多同一个时代,赫鲁晓夫说过,凡怀疑苏联伟大光明未来的,就是精神病。证明你有病,他才能保证正确;否定别人的合法性,他就永远合法。更有新意的是,那时,著名的喀山精神病院不归卫生部管,归内务部所属的喀山监狱管,编制属于警察体系,这真是人事组织上的一大创意。你以为里面是医务人员,其实是司法人员,你以为在治疗,其实在镇压。在几任领袖的关心下,前苏联除了八十所普通精神病院外,还建造八所独立的精神病院,专门收留问题重大的病人,治疗手段是电击、鞭打、背诵领袖语录、交代罪行以及不准睡觉。为进一步配合克格勃执行任务,又创造了一个“政治精神病”的学术名称,就是说,精神病不再是病理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消息慢慢传出,国际上很不满,1983年世界精神病学会召开大会,苏联人风闻该学会将以故意虐待病人开除自己的会籍,为了不给西方反动势力以可乘之机,在大会刚要宣布此决定时,苏联专家抢先一步宣布退出了世界精神病学会,成功地瓦解了敌人的阴谋。想象当时苏联专家骄傲地离开会场的背影,活像一队整齐划一的精神病。他们回到国内,向元首汇报了此行成果,元首开心地嘉奖勋章一枚,说捍卫了社会主义的坚强意志......此时,哈哈大笑的元首也很像精神病。

  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病院不再是一个医疗机构而是一种惩罚手段,这个手段是一劳永逸的。如果说你偷盗了东西,需得人赃俱获;说你是谋杀犯,或许有好心人拿出当时你不在现场的证明。但说你是精神病,你必须精神病,别人无法证明你不是精神病,否则他也是精神病,精神病怎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最后这句话是武钢公安同志说的,充满了逻辑上的传承性。
  我觉得我国的精神状态确实出了一些问题,从上到下活得都不是很开心,下面的自不必说,你看新闻联播里那些人,表面容光焕发,内心其实披头散发。官场才是最凶残的精神病院,说不定哪天他们自己也被精神病。我问过一些官员,他们也长吁短叹,说:徐武还可以逃,官场这盘根错节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哪里逃?忽然明白他们为何要把子女送到国外,为何忽然连砍自己很多刀再从十八楼跳下来了,此时他们必须成为精神病。专家说中国目前有一亿二千万精神病患者时,我觉得还是太保守了,几千万公务员可能都是潜在的核心精神病人。

  为了让病友们轻松一下,这里讲一个故事:一些记者在武汉试图采访徐武家人,可是酒店里忽然就出现很多举止怪异的人。一名上海记者跟我通着电话时忽然就发现手机有浓重的回音。忽然又发现席间说笑的“第二天让徐武父母举横标”的事,居然被武钢公安知道。记者们开始还想查内奸,后来才醒悟,不是自己人有内奸,是手机得精神病了......那些公安躲在墙壁另一侧用同步器隔空偷听,
  化装成保安却忘了取下高档的雷朋墨镜,还开着高级的陆虎越野,为不引起注意假装在餐厅一角议论天气预报,互相煞有介事地聊“咳,今儿星期四是礼拜几啊”,那场面,多精神病。
  就是,天天把别人弄成精神病的,最终自己也会成精神病。
  06/05/2011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