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输出了价值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月26日这天,我不小心看到一则新闻:
  罗马尼亚当地时间4月21日,尼罗市场管理方对市场实行了强拆。罗马尼亚华人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潘继东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怒斥责:“法院还没宣判的时候就把它拆掉了,这本身就是犯法,市场老板在操纵政府。”
  据了解,1998年尼罗市场里本有两千多家华人店铺,拥有“永久使用权”。但尼罗集团却强行要求华商搬迁至每间租金高达30000欧元且只有十年使用权的红龙市场。更甚者,尼罗集团只赔偿华商每间店铺3000—5000欧元,即华商从永久使用的店铺换租到位置偏僻的红龙市场,还要付给管理方余下的25000—27000欧元现金。从去年n月底始,尼罗市场上演了撤物业管理,警察强行封店、拉货、驱赶商户等闹剧,后更是停水、停电甚至撤出清洁和保安人员。随后罗马尼亚有关部门称接到了举报,尼罗市场部分商铺存在偷漏税及假冒商品、卫生、消防隐患等问题,2010年4月21日下午五点左右突然实施了强拆,据描述,“用那个大型挖掘机推倒压过去就像坦克一样的,几个小时就推平了”。闻讯赶来的数十名市场华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私有财产被毁于一旦,无言以对,唏嘘不已。
  潘继东说:“我们也劝着大家不要有过激的行为,毕竟我们在别人的地盘上。”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认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眼红被中国产品占领市场,不断制造贸易争端,目的是转嫁金融危机。”

  我的读后感:
  我是仔细看了两遍,才确认本次强拆发生在罗马尼亚而不是中国。
  一、这么漂亮的歼灭战,罗马尼亚一定抄袭了中国。情节和战术都很眼熟:高价修,低价拆,差价高达五倍。撤掉物管,停水停电,出动警察,及至“接到群众举报,部分商铺果然存在偷漏税及假冒商品、消防隐患,有关部门趁势封铺”,简直深得联合执法之真传。一直说中国盗版着世界,这次终于轮到世界盗版中国,一直纠结中国没跟世界接轨,世界却主动跟中国接轨了。4月26日是“知识产权日”,切题的日子。
  二、由于缺乏实战经验,罗马尼亚有关部门并未做到炉火纯青。从战略上,红龙市场从2003年就开建,可直到2010年才强行拆掉尼罗市场,这就闲置了资金,浪费了利息,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从战术上,仍有很多拆迁细节值得向中方学习,比如:第一波该由警车开道,第二波派黑帮持械驱散不明真相群众,第三波则是大型挖掘机闪电作业,不给钉子户任何反应时间,第四波为救护车(显示出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然后是殡仪馆的车(有利于争抢尸体迅速焚化),远处还有武警维持秩序......的一条龙服务。罗方只派了点警察和几辆铲车,不专业,不严谨,没有及时组织专家论证物业税的合理性和国家建设的迫切性,更没及时组织民意调查和舆情评论员,在舆论上压倒对手、理论上挤压对手。

  三、作为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香火,罗马尼亚施工队在气场上与我们还是较为相近,几小时前那些女华侨还在商铺里卖丝巾和中国服装,不过回家打了个盹,回到商铺只剩残砖剩瓦了。可深层次分析,这次强拆居然要花几个小时,导致群众大量围观,看得出还没摸索出城管部队这种高效准确的建制,要是有城管,女华侨上趟厕所,轰的一声商铺就秒了。尚嫌不足的还有细腻感,整个现场乱糟糟的。不像河北那家,半小时回来,屋子连块碎砖都不在了,但房顶上原本插着的国旗居然没动过,证明中国铲车师傅知道个人是可以铲掉的,而国家却不能铲掉。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铲车师傅屡屡创造技术大比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连根针都拎得清。
  四、整起事件,那个叫潘继东的侨领是很有意思的。他的正式身份是华人维权委员会负责人,难道罗马尼亚方面还没把维权列为敏感词吗?居然还允许成立维权委员会。他说:“法院还未宣判,怎能强拆?这太不符合司法程序......”让我怀疑他是不是1949年前就出国了。
  五、他又说:“我们也劝大家不要有过激的行为,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他的意思是,要在国内就可以有过激行为了,国内的强拆,不会出现精神病也不会出现父子被烧伤烧死,不会出现老太太自行摔下土沟被泥土淹没以及一个妇人试图爬上铲车不慎滑下,被履带辗轧......当然在潘继东的指挥下,本次事件中方保持高度的冷静和克制,没有上访,没有千人下跪,更没有让掷燃烧瓶、自焚等绝招流失海外,充分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们不能活得很有尊严,也要被拆得很有尊严。

  六、至于拆除这么大一个市场居然没有发生伤亡,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这证明罗马尼亚有关部门还是忌惮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导致拆迁作风偏软。比如你看,在国外还可以找大使馆,在国内只有找殡仪馆。
  七、目前,中国使馆正就强拆展开交涉并持续关注。我看到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有很多爱国志士群情激昂,纷纷要求派一支军队打到罗马尼亚去,中国人不可辱,中国人财产不可外人侵犯!我想,中国人确实是不许外国人辱,中国人只许中国人自己辱。中国人的房产不可外人侵犯,中国人房产只准自己强拆。
  八、我认为,军队就算了,报仇雪恨不如派城管和贪官,给我三千城管,一夜收复台湾,给我五千贪官,一周搞垮美利坚。
  九、口号是:世界给CHINA—个机会,拆呢还世界一个惊喜,地球给CHINA—把铁铲,拆呢敢把火星拆遍。
  我们,终于输出了价值观。
  27/04/2010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北京北京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九九四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定了我要做的,我定了我要睡的,我就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就是国家的栋梁了。 [点击阅读]
国史大纲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钱穆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6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