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偈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常听到一些朋友说,不要总对这个国家说三道四,你这么不喜欢这里,怎么不离开这里。看来,这些朋友把爱一个国误会成爱一个妞了。不喜欢一个妞当然就该离开以免耽误对方。可是爱一个国就要说三道四,这才让它变得更好。就像你抱怨小区下水道总是堵,物业冲过来说,你这么不喜欢这里,干吗不滚到其他小区。这就不好玩了。
  还有一些朋友爱说,难道出去当二等公民吗?是的,我们在国内是一等公民,一等就是六十年没见过选票,—等还清房贷已是两鬓如霜,一等公交得四十分钟,好容易挤上去却被挤成照片,出了事死亡名单上名字却被省略号一一“等”掉的公民。
  我这么说很容易被当成西奴。其实我顶顶看不起西奴,我觉得中国没有西奴,只是因为有太多的房奴学奴医奴车奴,才貌似好多西奴。我觉得总惦记着西奴,恨不得
  做个小纸人天天用针扎、生活里简直不能没有西奴的人,才是西奴。西奴,息怒,我是不会移民的,经过这么多年教育,我已清楚地认识到移民的悲惨遭遇。
  首先,我已失去在国外创业的能力。虽说一两千美金就可注册一公司,可遗憾的是,按我们乍到生地的传统总得混个“地头熟”的传统,那里并没有街道办主任可供塞一塞红包皮,请阿瑟在唐人街吃个麻婆豆腐都算行贿,工商税务的亲戚全然不能罩着你,卫生部门严格得跟联合国核检一样,别说地沟油,隔夜沙拉也罚得你没底裤。投资移民要给本国人提供十个就业机会,但不可以用乡下表亲身份证冒充,更不能用智障工人,犯了事,你妈是希拉里也罩不住。咬牙去刷盘子吧,偏偏美国青年酷爱刷盘子,身手奇快,一脸殷勤的样儿,不小心就碰一总统的儿子上岗竞争,简直看不出是皇二代,洗刷刷一会儿就把我秒了。

  我流落街头,也没什么乞讨的能力,我已融不进美国的流浪大军,那些流浪汉眼神淡定,要么会拉小提琴要么会画画儿,最不济也会扮个小丑把桔子扔得穿花似的。我从小学奥数、总结中心思想、练团体操、做肉体背景板,才艺确有不逮......最重要是那些流浪汉一脸从容,而我两眼焦灼、三心不定、四肢僵硬、浑身的不法分子气息,总幻觉城管踹摊,风吹草动就要拔腿而逃,很可能被FBI当恐怖分子抓起来。
  虽然我也有成为富人的小概率,可一看乔布斯私生女被曝光都不见有关部门出来辟谣,盖茨被起诉垄断经营,发改委也不出面保驾护航。顿失当富人的勇气。从政最不划算,不说随时被选民拎出来质问,玩个拉链门都要被调查,也不准备个把文工团女演员联欢联欢,这样当官,就太没乐趣。
  重要的是我已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喝不惯不含舍利子的牛奶,吃不惯不添加断肠散的方便面,特别呼吸不惯PM2.5不超标的空气。那里的空气真是太糟糕了,吸一口肺都变绿。街区太安静了,走八英里常见不着一个人,有时候都担心会不会遇上狼。娱乐匮乏,别说包皮个二奶,有些州零点时分酒吧都得关门。没有春晚、《同一首歌》、感动美国,连个盗版碟都买不到,更别说上网看看官员的群P视频。

  反正我是不会移民的。国外太故步自封,一条法规居然执行了二百年。我的祖国风起云涌,多好玩,社会新闻每天一个小亮点,每周一个大亮点,每月一个爆炸点,明天有爆炸新闻已不再是新闻,以何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爆炸才是新闻。总之,那边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这边是好脏好乱好快活。国外活的是尊严,但国内活出的是派头。虽然这里的食品、饮用水、空气是毒了一点,习惯就好,久而久之,人人就修炼成欧阳锋了。
  等到死了,墓地居然是永久的,这让习惯二十年使用权的我在地下情何以堪,怎能入土为安。当然,最最受不了的是——在国内我们天天骂美国政府,到了美国,人们还是天天骂美国政府。国内媒体天天批评奥巴马,到了美国,媒体还是天天批评奥巴马。国内的专家嘲笑华尔街,在美国,连华尔街自己都在嘲笑华尔街。花那么多钱,我都搞不清到底是移民到了美国,还是偷渡回了中国。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微博试探民意,“给你一千万,你移民吗”,不料大部分群众没觉悟,纷纷说要移。只有少数朋友深明大义:给我一千万也不移。因为有一千万还
  不如捐个村官,两年就可赚上一个亿。我觉得给我十个亿,也不移,有十个亿比美国总统活得还滋润,修个比白宫还豪华的办公楼,养一些比兔女郎还风骚的女孩儿,网罗些比CIA还狠的条子,再圈养些比泰森还能打的城管,出门警车开道,套牌奔驰军车,要是撞了人,告诉他“我爸是李刚”,不,告诉他“老子刚撞死了李刚”。
  总之我是不会移民的。我知道人人揣着一颗移民的心,只因为人人有一份遗民的感受。可是别移,一是因为你既贫穷又卑微根本没条件移,最多只能梦移。重要的是,你看每回开会,下面黑压压一片全坐着外国人他爸和他妈,你移出去还是受气。所以我们坐等他们移,只当他们去卧底去祸害美国,以他们的能力不一会儿就把那里搞乱套了,那里乱套了这里清静了,中国就霸业了,民族就雄起了,到时候我们只需做的是,严防死守美籍华人来移。
  所以不管过得再苦逼,也别移,这其中的道理,先圣其实早就打过一个偈语,此所谓:贫贱不能移。
  也是历任领袖纲领性指出的:坚定不移......
  30/11/2011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