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偈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常听到一些朋友说,不要总对这个国家说三道四,你这么不喜欢这里,怎么不离开这里。看来,这些朋友把爱一个国误会成爱一个妞了。不喜欢一个妞当然就该离开以免耽误对方。可是爱一个国就要说三道四,这才让它变得更好。就像你抱怨小区下水道总是堵,物业冲过来说,你这么不喜欢这里,干吗不滚到其他小区。这就不好玩了。
  还有一些朋友爱说,难道出去当二等公民吗?是的,我们在国内是一等公民,一等就是六十年没见过选票,—等还清房贷已是两鬓如霜,一等公交得四十分钟,好容易挤上去却被挤成照片,出了事死亡名单上名字却被省略号一一“等”掉的公民。
  我这么说很容易被当成西奴。其实我顶顶看不起西奴,我觉得中国没有西奴,只是因为有太多的房奴学奴医奴车奴,才貌似好多西奴。我觉得总惦记着西奴,恨不得
  做个小纸人天天用针扎、生活里简直不能没有西奴的人,才是西奴。西奴,息怒,我是不会移民的,经过这么多年教育,我已清楚地认识到移民的悲惨遭遇。
  首先,我已失去在国外创业的能力。虽说一两千美金就可注册一公司,可遗憾的是,按我们乍到生地的传统总得混个“地头熟”的传统,那里并没有街道办主任可供塞一塞红包皮,请阿瑟在唐人街吃个麻婆豆腐都算行贿,工商税务的亲戚全然不能罩着你,卫生部门严格得跟联合国核检一样,别说地沟油,隔夜沙拉也罚得你没底裤。投资移民要给本国人提供十个就业机会,但不可以用乡下表亲身份证冒充,更不能用智障工人,犯了事,你妈是希拉里也罩不住。咬牙去刷盘子吧,偏偏美国青年酷爱刷盘子,身手奇快,一脸殷勤的样儿,不小心就碰一总统的儿子上岗竞争,简直看不出是皇二代,洗刷刷一会儿就把我秒了。

  我流落街头,也没什么乞讨的能力,我已融不进美国的流浪大军,那些流浪汉眼神淡定,要么会拉小提琴要么会画画儿,最不济也会扮个小丑把桔子扔得穿花似的。我从小学奥数、总结中心思想、练团体操、做肉体背景板,才艺确有不逮......最重要是那些流浪汉一脸从容,而我两眼焦灼、三心不定、四肢僵硬、浑身的不法分子气息,总幻觉城管踹摊,风吹草动就要拔腿而逃,很可能被FBI当恐怖分子抓起来。
  虽然我也有成为富人的小概率,可一看乔布斯私生女被曝光都不见有关部门出来辟谣,盖茨被起诉垄断经营,发改委也不出面保驾护航。顿失当富人的勇气。从政最不划算,不说随时被选民拎出来质问,玩个拉链门都要被调查,也不准备个把文工团女演员联欢联欢,这样当官,就太没乐趣。
  重要的是我已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喝不惯不含舍利子的牛奶,吃不惯不添加断肠散的方便面,特别呼吸不惯PM2.5不超标的空气。那里的空气真是太糟糕了,吸一口肺都变绿。街区太安静了,走八英里常见不着一个人,有时候都担心会不会遇上狼。娱乐匮乏,别说包皮个二奶,有些州零点时分酒吧都得关门。没有春晚、《同一首歌》、感动美国,连个盗版碟都买不到,更别说上网看看官员的群P视频。

  反正我是不会移民的。国外太故步自封,一条法规居然执行了二百年。我的祖国风起云涌,多好玩,社会新闻每天一个小亮点,每周一个大亮点,每月一个爆炸点,明天有爆炸新闻已不再是新闻,以何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爆炸才是新闻。总之,那边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这边是好脏好乱好快活。国外活的是尊严,但国内活出的是派头。虽然这里的食品、饮用水、空气是毒了一点,习惯就好,久而久之,人人就修炼成欧阳锋了。
  等到死了,墓地居然是永久的,这让习惯二十年使用权的我在地下情何以堪,怎能入土为安。当然,最最受不了的是——在国内我们天天骂美国政府,到了美国,人们还是天天骂美国政府。国内媒体天天批评奥巴马,到了美国,媒体还是天天批评奥巴马。国内的专家嘲笑华尔街,在美国,连华尔街自己都在嘲笑华尔街。花那么多钱,我都搞不清到底是移民到了美国,还是偷渡回了中国。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微博试探民意,“给你一千万,你移民吗”,不料大部分群众没觉悟,纷纷说要移。只有少数朋友深明大义:给我一千万也不移。因为有一千万还
  不如捐个村官,两年就可赚上一个亿。我觉得给我十个亿,也不移,有十个亿比美国总统活得还滋润,修个比白宫还豪华的办公楼,养一些比兔女郎还风骚的女孩儿,网罗些比CIA还狠的条子,再圈养些比泰森还能打的城管,出门警车开道,套牌奔驰军车,要是撞了人,告诉他“我爸是李刚”,不,告诉他“老子刚撞死了李刚”。
  总之我是不会移民的。我知道人人揣着一颗移民的心,只因为人人有一份遗民的感受。可是别移,一是因为你既贫穷又卑微根本没条件移,最多只能梦移。重要的是,你看每回开会,下面黑压压一片全坐着外国人他爸和他妈,你移出去还是受气。所以我们坐等他们移,只当他们去卧底去祸害美国,以他们的能力不一会儿就把那里搞乱套了,那里乱套了这里清静了,中国就霸业了,民族就雄起了,到时候我们只需做的是,严防死守美籍华人来移。
  所以不管过得再苦逼,也别移,这其中的道理,先圣其实早就打过一个偈语,此所谓:贫贱不能移。
  也是历任领袖纲领性指出的:坚定不移......
  30/11/2011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