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七钟面之谜 - 第二十八章 嫌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八章 嫌疑
  时间正好是约定的十二点正,疾如风和罗琳走进了大花园的铁门,把那部西班牙车留在附近一个修车厂里。
  库特夫人惊讶地跟这两个女孩打招呼,不过显然很高兴,立即坚邀她们留下来吃午饭。
  欧路克坐在一张大扶手椅里,一见到她们立即开始生气蓬勃地跟半听着疾如风解说车子所出毛病的罗琳谈知。
  “而我们说,”疾如风结尾说,“那个畜生正好在这里出毛病可真是非常幸运!上一次它在星期天一个山脚下叫做‘小孤村’的地方出了毛病。我可以告诉你,那地方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孤村。”
  “这拿来当电影片名可真是好极了。”欧路克说。
  “纯洁村姑的出生地。”袜子提示说。
  “奇怪,”库特夫人说,“狄西加先生哪里去了?”
  “他在弹子房里,我想,”袜子说,“我去找他来。”
  她离去,不到一分钟,鲁波特·贝特门出现,态度如往常一样,一本正经。”
  “什么事,库特夫人?狄西加说你在找我。你好,艾琳小姐——”
  他中断下来跟两个女孩打招呼,罗琳立即掌握时机。
  “噢,贝特门先生!我一直想见见你。教我当一只狗脚掌一直痛时该怎么办的人不就是你吗?”
  秘书摇头。
  “一定是别人,卫德小姐。不过,事实上,我正好知道──”“你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罗琳插嘴说,“你无所不知。”
  “人应该随时吸收现代的知识,”贝特门一本正经地说,“现在关于你的狗的脚掌——”
  德伦斯·欧路克低声对疾如风说:“这家伙就像那些在周刊上写短文的人一样。一般并不都懂得‘如何让铜护栏保持明亮’、‘甲虫是昆虫世界里最有趣的昆虫之一’、‘芬加利斯印地安人的婚姻习俗’等等之类的。”
  “事实上,是一般知识见闻。”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欧路克说,同时虔诚地加上一句话:“感谢上天我是个受过教育的人,却对于任何主题都一无所知。”
  “我知道你们这里有高尔夫球轻击比赛场。”疾如风对库特夫人说。
  “我带你去打,艾琳小姐。”欧路克说。
  “我们来向那两位挑战,”疾如风说,“罗琳,欧路克和我想跟你和贝特门先生到高尔夫球轻击场去较量一下。”
  “去吧,贝特门先生。”库特夫人在秘书显出犹豫不决的神色时说,“我确信欧斯华先生不会有事找你的。”
  四个人一起走上草坪。
  “非常聪明的办法吧?”疾如风对罗琳低语说,“这都该归功于我们女孩子的圆滑手段。”

  比赛在将近一点钟时结束,胜利属于贝特门和罗琳。
  “不过我想你会同意我的说法,搭档,”欧路克说,“我们打得比较有运动员风范。”
  他和疾如风一起走在后头一点。
  “黑猩猩打得很小心——他不冒任何险。而我则孤注一掷。而且这是一句很好的生活格言。你不认为吗,艾琳小组?”
  “你从没因孤注一掷而惹上麻烦吗?”疾如风笑着问道。
  “当然有。不下百万次。不过我还是奉行这句格言。当然,能把我击垮的只有绞刑执行人的绳套。”
  这时,杰米·狄西加从屋角逛过来。
  “疾如风,真是想不到,太好了!”他欢呼道。
  “你错过了秋季大赛。”欧路克说。
  “我去散步,”杰米说,“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
  “我们用双脚走路过来的,”疾如风说,“那部西班牙车摆了我们一道。”
  她把车子抛锚的经过情形说了一遍。
  杰米同情、专注地听着。
  “运气不佳,”他允诺说,“要是得花不少时间走回修车厂,我午饭之后用我的车子送你们过去。”
  这时锣声鸣起,他们都进了屋子。疾如风暗自打量着杰米。她注意到他的话声中带着不寻常的狂喜意味,令她有种事情进行顺利的感觉。
  午餐之后,他们客气地向库特夫人辞行,杰米自告奋勇,开车送她们去修车厂。一上路,两个女孩便同时开口问道:
  “怎么样?”
  “噢,相当好,谢谢。由于吃了太多饼干,有点消化不良。”
  “可是,出了什么事?”
  “我来告诉你。为了任务而牺牲奉献,害得我吃了太多的饼干。不过,我们的英雄畏缩了吗?不,他并没有。”
  “噢,杰米,”罗琳谴责地说。他的心一软。
  “你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杰米说。
  “噢,一切。我们不是做得很好吗?我是指,我们把黑猩猩和德伦斯·欧路克缠住打高尔夫球。
  “我为你们缠住黑猩猩向你们道贺。欧路克或许算不了什么,轻易就可打发掉——但是黑猩猩可就大大不同了。那小子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他——是上周‘周日新闻集锦’上刊登的字谜里的一个字。一个十个字母组成的意思是无所不在的字。Ubiquitous这个字可把黑猩猩形容到家了。你走到那里都无法不碰上他——而更糟的是你从来就无法听见他走近的声响。”
  “你认为他具有危险性?”
  “危险性?当然他没有危险性。黑猩猩怎么会有危险性。

  他是个笨蛋。不过,如同我刚刚所说的,他是个无所不在的笨蛋。他甚至不像一般人需要睡眠。事实上,说得直率—点,那小子真是烦死人了。”
  然后,杰米以有点苦恼的态度描述昨晚上发生的事。
  疾如风可不怎么表示同情。
  “我不知道到底你自以为是在干些什么,在这里到处偷偷摸摸的。”
  “七号,”杰米简短有力地说,“我在找的是七号。”
  “你认为你能在这屋子里找到他?”
  “我认为我可能找到线索。”
  “而你并没找到?”
  “昨晚没有──没找到。”
  “可是今天上午,”罗琳突然插进来说,“杰米,你今天上午真的找到了什么。我从你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
  “哦,我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找到了什么。不过我在闲逛时──”“我想,你所谓的闲逛并没逛离屋子多远。”
  “够奇怪的了,是并没多远。我们姑且说,是在屋子里头绕圈子。呃,如同我所说的,我不知道我找到的是否能算得上什么。不过,我确实是找到了这个。”
  他以魔术师般敏捷的手法,取出了一个小瓶子,递向女孩子们。里面是大半瓶的白色粉末。
  “你想那里面装的是什么?”疾如风问道。
  “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杰米说,“对于侦探小说的读者来说,这些字眼既熟悉又富有启示性。当然,要是结果是一种新型专利牙粉,那我就懊恼了。”
  “你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疾如风猛然问道。
  “啊!”杰米说,“那是我的秘密。”
  这一点,无论她们再怎么哄骗、辱骂,他都坚不吐露。
  “修车厂到了,”他说,“让我们祈祷那部勇猛的西班牙车没有受到什么屈辱。”
  修车厂的先生递出一张五先令的帐单,含含糊糊地说是什么螺丝松了。疾如风甜甜一笑,讨了修理费。
  “有时候想想,我们都不愁钱用倒是蛮好的。”她喃喃对杰米说。
  三个人一起站在路上,一时沉默下来,每个人各自想着心事。
  “我知道了。”疾如风突然说。
  “知道什么?”
  “知道我想要问你——而差点忘掉的。你记不记得巴陀督察长找到的那只手套——被烧了一半的手套?”
  “记得。”
  “你不是说过他试戴在你手上吗?”
  “是的——有点太大了。这跟戴它的是个大块头的想法相符。”
  “我费心想的可完全不是这一点。不要管它的大小。当时乔治和欧斯华爵士都在场吧?”
  “在。”
  “他大可以给他们任何一位试戴吧?”

  “是的,当然——”
  “可是他并没有。他选上了你。杰米,难道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狄西加先生睁大眼睛凝视着她。
  “抱歉,疾如风。可能我的脑袋瓜子没像往常一般运作,不过我一点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你不明白吗,罗琳?”
  罗琳摇摇头,以好奇的眼光看着她说:“有任何特别的意思吗?”
  “当然有。难道你不明白——杰米的右手吊了绷带。”
  “啊呀,疾如风,”杰米缓缓地说,“现在想想倒真是古怪;
  我是说,那只手套是左手。巴陀提都没提。”
  “他不想引起注意。让你来试戴可以避免引起注意,而且他谈到手套的大小,好引开大家注意那是只左手。但是这当然表示向你开枪的人是左手执枪。”
  “这么说,我们得找左撇子了。”罗琳若有所思地说。
  “不错,而且我再告诉你们另外一件事。那正是巴陀在查看高尔夫球杆的目的。他是在找左撇子用的球杆。”
  “老天爷!”杰米突然说。
  “什么事?”
  “哦,我想大概是没什么,不过有点古怪。”
  他细说前一天在喝午茶时的对话。
  “这么说欧斯华·库特爵士左右手都可灵活运用?”疾如风说。
  “不错。而且我现在想起了那天晚上在‘烟囱屋’——你知道,杰瑞·卫德死去的那天晚上——我在看着他们打桥牌,懒洋洋地想着有某个人出牌好别扭——然后了解到原来是因为那个人用左手出牌。当然,那个人一定是欧斯华爵士。”
  他们三个人面面相觑。罗琳摇摇头。
  “欧斯华·库特爵士那样的人!不可能。他有什么必要从中得到什么?”
  “看来似乎荒唐,”杰米说,“不过——”
  “七号有他独特的行径,”疾如风柔声引述说,“假使这正是欧斯华爵士发财的真正途径呢?”
  “可是配方就在他自己工厂里,他何必要在大宅第演出那出闹剧。”
  “这可能有各种解释,”罗琳说,“跟你说到欧路克先生时所执的论点一样。他得把嫌疑从他身上引开到别处去。”
  疾如风急切地点头。
  “一切符合。嫌疑会落到包尔和女爵身上。有谁会想到去怀疑欧斯华·库特爵士?”
  “我怀疑巴陀在怀疑他。”杰米缓缓地说。
  一项记忆在疾如风脑海里骚动。巴陀督察长从那百万富翁外套上弹下一片常春藤叶子。
  巴陀是否一直在怀疑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