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七钟面之谜 - 第八章 杰米的访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章 杰米的访客
  写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到二十分钟左右之前。那时,杰米·狄西加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知道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对他说些不熟悉的话。
  他睡意甚浓的脑子一时试着想适应当前的情况,但是失败了。他打了个呵欠,翻身又睡。
  “一个年轻的女士来见你,先生。”
  这个声音执拗不去,准备永无休止地重复下去。杰米·狄西加不得不屈服,面对这不可逃避的情况。他张开眼睛,眨了眨。
  “啊,史蒂文斯?”他说,“再说一遍。”,“一个年轻的女士来见你,先生。”
  “噢!”杰米尽力想了解情况,“为什么?”
  “我说不上来,先生。”
  “是的。我想大概是吧。是的,”他想了想,“我想你大概是说不上来。”
  史蒂文斯猛然迅速地抓起床边的一只托盘。
  “我去给你换些茶来,先生。这些凉了。”
  “你认为我应该起床,同时——呃——见那位女士?”
  史蒂文斯没有回答,不过他的背脊挺得非常僵直,杰米看出了他的意思无误。
  “噢!好吧,”他说,“我想我大概还是起来见她的好,她没报出她的姓名?”
  “没有,先生。”
  “嗯。她可不会是我的姑妈珍美吧?因为如果是她,那我要是起床可就完了。”
  “那位女士不可能是任何人的姑妈,先生。除非是个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
  “啊哈,”杰米说,“年轻而且可爱。她是不是——她是什么样子的?”
  “那位年轻女士无疑地是十足的有教养,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史蒂文斯用法文说出“有教养”三个字。
  “可以可以,”杰米亲切地说,“你的法文发音非常好,史蒂文斯,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比我的发音好多了。”
  “感激你这么说,先生。我最近在学法文。”
  “真的?你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史蒂文斯。”
  史蒂文斯自豪地微微一笑,离开房间。杰米躺着,企图回想有哪一个年轻、可爱而十足有教养的女孩可能会来找他。
  史蒂文斯端着重新泡好的茶,再度走进来,杰米啜饮着,感到愉快、好奇。
  “我希望,你给了她报纸等等吧,史蒂文斯。”他说。
  “我给了她晨报和杂志,先生。
  一声门铃把他引了出去。几分钟之后,他回到房里。
  “又一位年轻女士,先生。”

  “什么”?
  杰米双手抱头。
  “又一位年轻女士,她不说出她的名字,先生,可是说有重要的事。”
  杰米睁眼凝视着他。
  “这可非常古怪,史蒂文斯。非常古怪。你听着,我昨晚几点回来?”
  “正好清晨快五点,先生。”
  “而我——呃——我看起来怎么样?”
  “就只是有点愉快,先生——再没什么了。还唱着爱国歌曲。”
  “多么奇怪的事。”杰米说,“爱国歌曲,啊?我真无法想象我在清醒的时候会唱爱国歌曲。一定是——呃——多喝两杯刺激出爱国心来了。我记得,我是在‘芥末和荷兰芥菜’酒廊庆祝。不像名字上听来那么清白的一个地方,史蒂文斯。”
  他停顿下来,“我在怀疑——”
  “什么,先生?”
  “我在怀疑我是不是在上述的刺激之下,在报纸上登了个广告找个女管家或者什么这一类的女婆娘。”
  史蒂文斯咳了一声。
  “两个女孩出现,看来是古怪。我以后可别再上那家酒廊了。”
  他边说边迅速穿好衣服。十分钟之后,他已准备好面对未知的客人。当他打开客厅的门时,他第一个看到的是一个皮肤微黑、身材苗条,他完全不认识的女孩。她站着,身子倚在壁炉边上。然后他的目光移向一张皮面大扶手椅,他的心跳了一下。罗琳!
  首先站起来同时有点紧张地开口的是她。
  “你见到我一定非常惊讶。不过我不得不来,我稍后会说明。这位是艾琳·布兰特小姐。”
  “疾如风——通常人家都这样叫我。你或许听比尔·艾维斯里提过我。”
  “噢!的确,当然我听过,”杰米尽量适应情况地说,“坐,坐,我们喝点鸡尾酒或什么的。”
  然而两个女孩都不想喝。
  “老实说,”杰米继续说下去,“我才起床。”
  “正如比尔所说的,”疾如风说,“我告诉他我要来见你,他说你还没起床,”“哦,我现在起床了。”杰米鼓舞地说。
  “皇关于杰瑞的事,”罗琳说,“而现在又跟龙尼有关——”
  “你说‘现在又跟龙尼有关’是什么意思?”
  “他昨天中枪了。”
  “什么?”杰米大叫。
  疾如风二度叙述她的故事。杰米听得有如入了梦境一般。
  “老龙尼——中枪了,”他喃喃说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在一张椅子的扶手上坐了下来,想了一两分钟,然后以平静、沉着的声音说:
  “有件事我想我该告诉你。”
  “什么事?”疾如风鼓舞地说。
  “杰瑞·卫德死去的那天,在过去把消息告诉你的路上,”——他向罗琳点下头——“龙尼在车子上跟我说了些什么。也就是说,他开始要告诉我什么。他想要告诉我什么,他起了个头,然后他说他答应了人家,不能再说下去。”
  “答应了人家。”罗琳若有所思地说。
  “他是这样说的。当然我没逼他再说下去。不过他一直怪怪的——怪得要命。我有个印象他是在怀疑——哦。事有蹊跷。我听他这样告诉过医生。可是,事实并不然,一点迹象都没有。所以我想我大概看错了。后来,一切证据显示——
  贩,好像是个非常明朗的案子。我想我的疑心全都是胡思乱想。”
  “可是你认为龙尼仍然在怀疑?”疾如风问道。
  杰米点点头。
  “这正是我现在所认为的,我们自从那次之后没有人再见过他。我相信他是独自在搞什么——企图查出杰瑞死亡的真相,更进一步说,我相信他查出来了。所以那些恶魔才枪杀他。然后他企图传话给我,但是只能说出那两句。”
  “七钟面。”疾如风有点颤抖地说。
  “七钟面,”杰米沉重地说,“无论如何,我们有这个可以着手。”
  疾如风转向罗琳:
  “你刚才正要告诉我——”
  “噢!是的。首先,关于那封信。”她对杰米说。
  “杰瑞留下了一封信?艾琳小姐——”
  “疾如风。”
  “疾如风发现了。”罗琳几句话说明了信被发现的情况。
  杰米仔细听着,非常感兴趣。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那封信。
  罗琳从她皮包中把信拿出来,递给了他。他看着,然后望着她:“这可以帮我们说明:杰瑞要你忘掉什么?”
  罗琳眉头困惑地微皱起来,她说:
  “现在要确切记起来这么困难。我有一次拆错了信,把杰瑞的信打开了。是用廉价的纸张写的,我记得,而且字迹很像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写的。信头上有个‘七钟面’某地地址。我知道不是写给我的信,所以我就没看,把它再装回信封里去。”
  “你确信?”杰米非常温和地问道。
  罗琳第一次笑出声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承认女人是好奇。但是,你知道,那甚至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信,是一张人名和日期表。”

  “人名和日期。”杰米若有所思地说。
  “杰瑞好像不怎么在意,”罗琳继续说,“他只是笑了几声。
  他问我是否听说过黑手党。然后说要是有个像黑手党的组织开始在英格兰出现那可就怪了——不过英国人并不大采用这种秘密组织。‘我们的罪犯,’他说,‘没有逼真的想象力。’”杰米双唇挤出了一声口哨。
  “我开始明白了,”他说,“七种面一定是某个秘密组织的总部。如同他在给你的信上所说的,他开始以为只是个玩笑。
  但是显然那并不是玩笑——他就这样说过,还有,他那么迫不及待地要你忘掉他所告诉你的;这只可能有一个原因一一如果那个组织怀疑你知道它的活动,你也会有生命危险,杰瑞了解这项危险,他非常担忧——替你感到担忧。”
  他停了下来,然后平静地继续说:“我有几分认为我们都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我们继续追究下去。”
  “如果——?”疾如风愤慨地叫了起来。
  “我是在对你们两位说。我就不同了。我是可怜的老龙尼的朋友。”他看着疾如风,“你已经尽心了。你已经把他的话带到给我。不,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牵扯进来,你和罗琳。”
  疾如风以询问的眼光看着另一个女孩。她自己已经下了坚定的决心。但是她当时没表露出来。她不希望把罗琳·卫德推入危险境地。但是罗琳娇小的脸上立刻显出愤慨的面容。
  “你竟然那样说!难道你认为我会甘心置身事外——他们杀害了杰瑞——我亲爱的杰瑞,这世界上最好、最仁慈,最可亲的哥哥。在这世界上唯一属于我的人!”
  杰米不自在地清清喉咙。他想,罗琳真了不起,简直了不起。
  “听我说,”他为难地说,“你不该说什么孤单单一个人在世界上等等之类的傻话。你有很多朋友——太乐于尽他们的能力帮忙你了。懂我的意思吧?”
  可能罗琳是听懂了,因为她突然脸一红,开始掩饰她的困惑,紧张地开口。
  “就这么办,”她说,“我要帮忙。没有人能阻止我,”“我也是一样,当然。”疾如风说。
  她俩都看着杰米。
  “是的,”他缓缓地说道,“是的。的确。”
  她们以探询的眼光看着他。
  “我只是在想,”杰米说,“不知道我们怎么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