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七钟面之谜 - 第七章 “疾如风”造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 “疾如风”造访
  要找到比尔并没什么困难。疾如风第二天早上驱车进城——这一次一路平安——然后打电话给他。比尔马上接起电话,提议一起吃午餐、喝午茶、吃晚餐、跳舞等等。这一切提议疾如风一听之下立刻一概予以拒绝。
  “不过一两天之后,我会来跟你虚度一些光阴,比尔。可是目前我有事在身。”
  “噢,”比尔说,“真是无聊透顶。”
  “不是那种无聊的事,”疾如风说,“一点也不无聊。比尔,你认不认识个叫杰米·狄西加的?”
  “当然。你自己也认识。”。
  “不,我不认识。”疾如风说。
  “你认识,你一定认识。每个人都认识老杰米。”
  “抱歉,”疾如风说,“就这一次我好像不在你所说的每个人之中。”
  “噢!可是你一定认识杰米——脸色粉红的家伙。看起来有点像个笨小子。不过他其实跟我一样有头脑。”
  “你别这么说,”疾如风说,“他走起路来一定自己觉得头重脚轻吧。”
  “你这是在挖苦?”
  “这还算不上什么挖苦。杰米·狄西加做什么?”
  “你这话怎么说,他做什么?”
  “难道你身在外交部就把你搞得连自己国家的语言都听不懂了吗?”
  “噢!我明白,你是说,他有没有工作?没有,他只是一天到晚悠哉游哉的。为什么他一定要做什么?”
  “这么说,他是钱比头脑多?”
  “噢!我可不会这么说,我刚才告诉过你,他比你所想的还有头脑。”
  疾如风沉默下来。她感到越来越怀疑,这位大少爷似乎不怎么可能是同道。然而那垂死的人首先讲出的话却是他的名字。比尔的声音突然适时地传过来。
  “龙尼一向看重他的头脑。你知道,龙尼·狄佛鲁克斯。
  狄西加是他最好的朋友。”
  “龙尼——”
  疾如风停了下来,犹豫不决。显然比尔对他的死亡毫不知情。疾如风突然首度感到奇怪,怎么早报上没有那件悲剧的消息。那当然是报纸不会错过的热门消息。有一个可能的解释,而且只有一个解释,警方为了他们自己知道的理由,保守秘密。

  比尔的话声继续传过来。
  “我很久没见过龙尼了——自从上次到你家去度周末以后。你知道,可怜的老杰瑞·卫德就是那时候昏死过去的。”
  他顿了顿,然后继续下去。
  “那件事倒有几分不愉快。我想你听说了吧。疾如风——
  你还在听吗?”
  当然我在听。”
  “哦,你这么久都没说一句话。我以为你挂了。”
  “不,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她该不该告诉比尔有关龙尼死去的事?她决定不说——
  那不是电话中说的事。不过不久,她必须跟比尔见次面。目前——
  “比尔?”
  “喂。”
  “我明天晚上可以跟你一起吃饭。”
  “好,然后跳舞。我有很多话要跟你谈。老实说我一直有点受到打击——运气坏透了。”
  “哦。明天再告诉我吧,”疾如风有点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现在,先告诉我杰米·狄西加的住址吧?”
  “杰米·狄西加?”
  “我是这样说的没错。”
  “他住在泽明街——是泽明街或是另外一条街?”
  “把你的甲级头脑发挥一下吧。”
  “是泽明街。等一下,我把门牌号码告诉你。”
  一阵停顿。
  “你还在吗?”
  “我一直都在。”
  “哦,这些鬼电话线路靠不住。号码是一零三。记住了吧?”
  “一零三。谢谢你,比尔。”
  “不错,可是,我说——你要这个干什么?你说过你并不认识他。”
  “我是不认识他,不过半小时之内我就认识了。”
  “你要去他那里?”
  “不错,福尔摩斯。”
  “可是——呃,他可能还没起床。”

  “还没起床?”
  “我想八成还没有。我是说,如果不是不得已谁愿意起床?
  就这个角度去看吧。你不知道我每天早上十一点到这里来有多么费力,还有如果我迟到了,那条老鳕鱼的脸色有多吓人。
  你一点也不知道,疾如风,这种生活有多难受——”
  “你明天晚上再把一切告诉我吧。”疾如风匆匆说道。
  她挂上话筒,斟酌一下情况。首先她望了一眼时钟,差二十五分十二点。尽管比尔熟知他朋友的起居习惯,她倒相信狄西加先生现在应该已经起床,适合接见访客。她坐上计程车前往泽明街一零三号。
  一位标准的退休绅士的仆人替她开门。他面无表情,彬彬有礼,一张伦敦那一地区常见的脸孔。
  “这边请,小姐?”
  他引导她上楼,进入一间极为舒适,摆着皮面大扶手椅的客厅,另一个女孩沉坐在一张奇形怪状的大扶手椅里,比疾如风年轻几分。
  “我该通报什么名字,小姐?”
  “我不报上姓名,”疾如风说,“我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见狄西加先生。”
  一脸严肃的绅士一鞠躬,退了下去,无声无息地把门带上。
  一阵停顿。
  “今天上午天气不错。”金发女孩怯生生地说。
  “很不错的天气。”疾如凤同意说。
  又一阵停顿。
  “我今天早上从乡下开车过来。”疾如风找话题说,“我以为又会有讨厌的雾,结果没有。”
  “是的,是没有起雾。”另一个女孩说。她加上一句说:
  “我也是从乡下过来。”
  疾如风更汗细一点地看她。她为另一个人在场感到有点困扰。疾如凤是个不喜欢谈话时有旁人在场干扰的人,她知道在她能谈起自己的话题之前,必须先把这第二位访客摆脱掉。她想跟狄西加谈的不是个可以在陌生人面前提出的话题。
  现在,正当她更仔细地看着那个女孩时,一个不寻常的想法在脑子里兴起。可能是吗?不错,这个女孩是正守着重丧,从她穿着黑色丝袜的足踝可以看出来。这时猜测,不过疾如风深信她的想法正确,她深吸一口气。

  “听我说,”她说,“你可不会是罗琳·卫德吧?”
  罗琳的双眼大张。
  “是的,我是。你真是聪明。我们从没见过面吧?”
  疾如风摇头。
  “我昨天写信给你。我是疾如风布兰特。”
  “真谢谢你把杰瑞的信寄给我,”罗琳说,“我已经回信感谢你。我没料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我告诉你为什么我来这里,”疾如风说,“你认识龙尼·狄佛鲁克斯吗?”
  罗琳点头。
  “他那天去找我,龙尼——你知道。他后来又去见了我两三次,他是杰瑞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知道。呃——他死了。”
  罗琳惊讶得张开嘴巴。
  “死了!可是他好像一向都那么健康。”
  疾如风尽可能简明地向她叙述前一天的事件。罗琳脸上浮现惊恐的表情;
  “那么是真的了。是真的了。”
  “什么是真的?”
  “我所想的——我这几个星期来一直在想的,杰瑞不是自然死的。他是被人杀害的。”
  “你想过?”
  “是的。杰瑞从来不会吃药物帮助他睡眠。”她发出一声怪笑,“他睡得太好了,不需要。我一直认为古怪。而且他也认为——我知道他认为。”
  “谁?”
  “龙尼。而现在发生了这件事。现在他也被杀害了。”她顿了顿然后继续说:“我今天来的目的就在此。你寄给我的那封杰瑞的信——我一看过之后,就试图找到龙尼。可是他们说他离开了。所以我想到来见见杰米——他是龙尼另一个要好的朋友。我想或许他会告诉我该怎么办。”
  “你的意思是说——”疾如风停顿下来,“关于——七钟面。”
  罗琳点点头。
  “你知道——”她话一出口,又停了下来。
  这时杰米·狄西加正走了进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