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三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尼日尔河河套地区——洪博利山①的神幻景象——卡布拉——廷巴克图——巴尔特博士的计划——廷巴克图的没落——天意难违
  ①位于马里境内南部。
  星期一,天空阴沉沉的。弗格森博士兴致勃勃地给他的同伴讲述了许多有关他们所经过地区的细节。地面相当平坦,前方没有任何妨碍他们前进的高山峻岭,唯有这可恶的东北风令博士不安。风迅猛地刮着,使他们渐渐远离了廷巴克图。
  尼日尔河一直向北上行到延巴克图后,犹如一股喷泉射出的水柱,在地上划出一个大大的弧线,掉头分成一条条支流,心花怒放地流入大西洋。这个河套地区,土地条件变化很大,一会儿是肥壤沃土,一会儿是不毛之地。玉米地过去是荒芜的平原,接着又是大片长满灌木的旷野。各种各样的小鸟、鹈鸪、野鸭、翠鸟,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激流两岸和洼地上。
  下面,时不时地出现一个图瓦雷格人的营地。他们躲在皮帐篷下休息,而女人们却在外面忙着干活。她们嘴里叼着大烟斗,边怞烟边挤骆驼奶。
  到晚上8点左右,“维多利亚号”已经往西飞了200多英里。这时,3位旅行家亲眼目睹了一幅神奇的景色:
  几道月光透出云缝,划过雨帘洒落在绵延不断的洪博利山脉上。没有比这些玄武岩山峦更奇特的了。在阴暗的天空衬托下,它们显示出神奇的轮廓,像是传说里中世纪某个大城市的废墟。这种感觉和黑暗中令人吃惊地看到眼前出现北冰洋的浮冰时一样。
  “看呀,这简直是‘尤多尔夫的奥秘’中的一个景色。”博士说,“安娜-拉德克利芙①也未必能勾勒出比这个山景更可怕的场面了。”
  ①1764-1823,英国女作家,《尤多尔夫的奥秘》是她在1794年的作品。
  “我的天!”乔叹道,“我可不愿晚上一个人在这个幽灵出没的地方遛达。主人,您看,如果不是太重的话,我就把这整个景致搬回苏格兰,放到罗蒙湖边上去,肯定会很合适,而且肯定有大批游人蜂拥而至。”

  “可惜我们的气球不够大,不能实现你的奇想。现在,我觉得方向似乎变了。好极了!这方土地的神灵实在可爱,他们向我们吹来了东南风。这风正好把我们送上想走的路。”
  果然,“维多利亚号”重新向北飞去。5月20日早晨,气球飞过尼日尔河支流上空。这里大大小小的河流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蜘蛛网般的水网。许多运河里还长满了茂密的青草,像一块块草肥水美的牧地。在这儿,博士找到了巴尔特走过的路线。当年,巴尔特博士就是从这儿上船顺河而下去到廷巴克图。这段尼日尔河宽800托瓦兹,河两岸全是罗望子树和十字花科植物。成群结队的瞪羚蹦蹦跳跳,弯弯曲曲的犄角在高草中时隐时现。岂不知,虎视眈眈的钝吻鳄静静地伏在草丛深处,正等候着它们的到来呢。
  长长的驮驴和骆驼队,载着从热内运来的货物在树下缓缓而行。功夫不大,在一个河湾处出现了一些房顶倾斜的矮房子。这一带地区的土台子上和房顶上都堆放着干草。“这就是卡布拉!”博士高兴地欢呼道,“它是廷巴克图的码头。从这儿到那个城不足5英里了!”
  “看来您很满意,先生?”乔问。
  “我的小伙子,何止满意,是高兴!”
  “那好,这么说,就是一切如愿了。”
  果然,下午两点钟时,这颗沙漠明珠展现在旅行家们的眼前。神秘的廷巴克图和雅典、罗马一样,以前曾有过许多学者贤人,文化气息非常浓厚。
  弗格森根据巴尔特本人画的平面图核查了城里的每一处。他发现地图绘制的非常精确。
  城市在浩瀚的白沙平原中呈一个大大的内接三角形状,三角形的顶点冲北刺入沙漠的一角。城的周围一片荒芜,上面稀稀落落长着一些野生谷物,矮小的含羞草和委靡不振的灌木。
  空中俯瞰,气球正下方的廷巴克图城外貌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堆游戏用的弹子和骰子。街道相当狭窄,路两旁全是些用土坯建造的平房、草屋和芦苇棚。这些房子有些是圆锥形的,有些是方形的。平台上懒洋洋地躺着一些手握长矛或火枪,身穿鲜艳长袍的居民。这个时候,街上一个女人也没有。

  “听说这儿的女人很漂亮。”博士说,“你们看这3座清真寺的尖塔。它们是众多寺院中仅存的3个了。廷巴克图已完全失去往日的辉煌,走向了没落!在城区三角形的顶端,耸立着桑科尔大清真寺。绘着精美图案的拱顶支撑着寺里一排排游廊。离桑科尔大清真寺稍远些,在圣-龚古区的附近,是西迪-叶海亚清真寺和几栋两层的房子。别想着能找到什么宫殿和纪念性建筑物。这里的酋长只是个普通的商人,所以,他的官邸不过是个商行罢了。”
  “我好像看到了一些颓垣断壁。”肯尼迪说。
  “那是1826年富拉尼人给毁掉的。那时的城市要比现在大三分之一呢。廷巴克图从11世纪起就是人人觊觎的对象。它先后曾归图瓦雷格人、桑海人①、摩洛哥人和富拉尼人所有。该城曾是一个重要的文明中心。16世纪时,城里有位学者,如艾哈迈德-巴巴就拥有一个收藏了1600部手稿的私人藏书室。可惜这座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中非的一个贸易货栈。”
  ①住在马里尼日尔河河套地区的一个民族。
  的确,这座城市似乎被人们漫不经心地遗弃了。到处显露出衰败城市惯有的杂乱无章,污秽不堪。郊区堆积着大片大片残砖破坯等废弃物。除了集市广场上的小丘外,它们就是这块平原上唯一起伏不平的地块了。
  当“维多利亚号”从上空路过时,城里出现一阵蚤动,鼓声顿时响起。然而,恐怕连当地仅存的一位学者也没来得及观察这个新奇的现象,气球就在沙漠来风的吹送下,又飞回尼日尔河蜿蜒水道的上空了。很快,廷巴克图就变成了他们旅行中仅仅能回忆到的一个景点。
  “现在,就看老天把我们往哪儿带了!”博士说。

  “但愿能往西去!”肯尼迪期望道。
  “唔!管它顺原路返回桑给巴尔,还是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我都不在乎!”乔大大咧咧地说。
  “乔,不管到那儿去,首先得有这种能力。”
  “难道我们缺乏这种能力吗?”
  “小伙子,我们缺的是气。气球的升力在逐渐减小。要想它把我们带到海岸,就得特别节省气体。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得扔掉压载物。看来,我们太胖了。”
  “主人,这都是无所事事的缘故!整天像个懒汉似的躺在吊床上消磨光阴,当然要长膘变重了。没想到,我们竟做了一次懒汉旅行!等回去时,大家一定会发现我们肥肥胖胖的不像个样子。”
  “真不愧是乔的想法。”猎人插话说,“不过,出水才见两腿泥,你怎么知道老天爷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命运?我们的旅行还远没结束呢。弗格森,你认为我们会到非洲的哪个地方?”
  “肯尼迪,对你的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风向变幻不定,我也拿不准。说到底,如果我们能到塞拉利昂和波唐迪克之间的海岸,我会感到非常运气的。在那儿很大一块区域里,我们都可以遇到朋友。”
  “能和他们见面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是,我们至少现在是在往想去的方向飞吧?”肯尼迪说。
  “不完全是,肯尼迪。你瞧瞧磁针,我们又在往南去,也就是说,我们正顺着尼日尔河去它的发源地。”
  “如果源头不是已经发现的话,这倒是一个少有的考察机会。”乔俏皮地说,“主人,咱们就不能发现其他的源头了吗?”
  “乔,不能。不过,放心吧,但愿我们不至于到那儿。”
  夜幕降临时,博士扔掉了最后一袋压载物。“维多利亚号”又上升了一些。氢氧喷嘴尽管已开到了最大火力,维持气球高度仍有些勉为其难。“维多利亚号”这时已位于廷巴克图以南60英里的地方。可是第二天博士醒来时却发现他们到了尼日尔河畔,离德波湖不远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