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二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美妙的夜晚——乔的烹调手艺——谈论吃生肉——詹姆士-布鲁斯的故事——露营——乔的梦想——气压表下降——气压表上升——出发前的准备——飓风
  饱餐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晚饭,并痛痛快快地享用了大量的茶和烈酒后,三位旅行家在合欢树清凉的树阴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当然,肯尼迪从不同的方向踏遍了这小块绿洲,并仔细搜索了每一簇灌木丛。最后,旅行家们确认,他们是这块人间天堂中唯一的生物。他们舒展手脚躺在铺盖上,放心大胆地度过了祥和的一夜。这一夜使他们忘却了刚刚经历过的苦难。
  第二天是5月7日,太阳最大限度地释放着光芒,然而,阳光还是无法穿透厚厚幕帘似的树叶。由于这儿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博士决定暂时留下等有了合适的风再动身。
  乔从吊篮里搬来了他的行军灶。他一心一意做起各种美味佳肴,向大家展示他那高超的烹饪技艺。他哗哗地用着水,再也不必担心浪费了。
  “一会儿忧愁悲伤,一会儿欢天喜地,多么奇特的轮转交替啊!”肯尼迪感慨万分,“绝后又逢生,苦尽甘又来,穷极骤富裕,人生何其怪!唉!我那时几乎都疯了!”
  “亲爱的肯尼迪,”博士安慰他,“如果不是乔,你也就不会在这儿大谈什么人生的变幻不定了。”
  “谢谢你,忠诚的朋友!”狄克-肯尼迪说着,把手伸给乔。
  “没什么可谢的。”乔回答说,“肯尼迪先生,说不定哪一天你会救我的。不过,我可宁愿不再碰上这样的事。”
  “说起来,我们的天性也真够脆弱的,因为芝麻粒大的事,自己就垮了!”博士说道。
  “主人,您的意思是说,喝不上水是芝麻粒大的事?应该说,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呀!”
  “毫无疑问是这样,乔。人不吃东西要比不喝水活的日子长。”
  “这我倒相信。再说,万不得已时,人可以逮到什么吃什么,甚至吃自己同类的肉,尽管这种饭留在肚子里不好消化,可到那时,不吃也得吃!”
  “不过,野人并不认为吃人肉是不好的事。”肯尼迪说。
  “对嘛,所以他们是野人呀。他们还习惯吃生肉哩。这种习俗真让我恶心!”
  “的确让人恶心,所以最初来非洲考察的旅行家们讲述此事时,才会没有人相信。”博士证实道,“当初,那些旅行家报告说,非洲好多部落吃生肉。可是,人们普遍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詹姆士-布鲁斯意外经历了一件特别的事。”

  “先生,您给我们讲讲吧,反正我们有时间。”乔请求说。他舒展着双手和双脚,在清新的草地上躺着,心里非常惬意。
  “好吧,我就讲讲:詹姆士-布鲁斯是苏格兰斯特灵郡①人。他在1768年到1772年间,走遍了直到提亚那湖的整个阿比西尼亚去寻找尼罗河源头。后来,他返回了英国。1790年,他才发表了他的游记。当时,他的报导受到了人们的极度怀疑。顺便说一句,我们的游记以后发表了,肯定也会受到怀疑。阿比西尼亚人的风俗习惯与英国人的差别极大,以至于没人愿相信他的话。在详述非洲人的生活时,他提到非洲人吃生肉。这件事招致了所有人的反对,说他明知道不会有人去验证,所以只管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布鲁斯是位非常有胆量,同时又非常急躁的人,这些无端怀疑使他气极生怒。一天,在爱丁堡的一个沙龙里,一位苏格兰人当着他的面又拿这件事开玩笑。这位怀疑论者明确表示,有关吃生肉一事,既不可能也不真实。布鲁斯听后,什么也没有说。他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带了一块按非洲方式撒了盐和胡椒粉的生牛排,他对那位苏格兰人说:‘先生,既然您怀疑我说的事,就是对我的莫大侮辱。您认为这事做不到,那您完全错了。因此,为了向所有在场的人表明您错了,您必须马上把这块生牛排吃了。要么,您就得把您说过的话给我解释清楚。’苏格兰人害怕了,最后,只好一脸苦相地把生牛排吃了下去。而这时,镇定自若的詹姆士-布鲁斯又补充了一句:‘先生,既然承认事情不是真的,至少您就不要再坚持事情不可能。’”
  ①英国苏格兰中部城市,中央区首府。
  “真是绝妙的反击。”乔夸赞道,“那个苏格兰人要是得了消化不良症,也只能怪他咎由自取了。如果我们回到轮敦时,有人怀疑我们的旅行……。”
  “那么,乔,你怎么办?”
  “我会让那些怀疑论者们把‘维多利亚号’撕碎了吞下去,而且还不放盐和胡椒粉!”
  乔的方法把大家都逗笑了。一个白天就这样在愉悦的谈话中度过了。随着精力的恢复,大家又产生了希望,有了希望也就有了勇气,过去的很快就过去了,未来就在面前。
  乔一点儿不想离开这个迷人的避难地,声称这是他梦想中的王国,觉得在这儿就和在家似的。在他的一再央求下,博士为他测算了这块绿洲的精确方位。乔郑重其事地在他的旅行图表上记下:东经15度43分,北纬8度32分。

  肯尼迪只有一件事觉得惋惜,那就是在这个微型树林中,没猎可打。照他的看法,这儿什么都好,就是野兽少了点。
  “不过,亲爱的肯尼迪,”博士又说,“你怎么转眼就忘了呢?你不记得那只雄狮和那只母狮了?”
  “嗨!那不值一提!”他带着一个真正的猎人对被打死的动物不屑一顾的样子,说,“不过,在这块绿洲上出现狮子,毕竟可以使我们猜到,我们离肥沃地区已不远了。”
  “你这个证据可不怎么样,肯尼迪。像这种动物,如果受饥渴驱使,常常可以跑很远一程路。今天晚上,我们最好多加小心,另外,再点上几堆篝火。”
  “这么热的天还点篝火?”乔很不情愿,“不过,如果真有必要,那就点吧。可是,万一把这么美的一棵树烧着了,我会觉得良心很不安的。要知道,它对我们有过多少用处啊。”
  “你说的不错,乔。我们要特别小心,别把树烧了,这样,别的人有一天也能根据这棵树找到沙漠中的这块救命之地。”
  “先生,会当心的。您认为别人知道这块绿洲吗?”
  “肯定知道。这是经常出入非洲中心的那些骆驼商队的歇息地。不过他们的拜访不会使你高兴的,乔。”
  “这附近也有那些可怕的尼阿姆-尼阿姆人吗?”
  “当然了,那是这里所有居民的通称。而且,生活在相同气候下的同一种族的人,风俗习惯也是相同的。”
  “呸!”乔厌恶地唾了一口,“这事毕竟很正常!如果野人有了绅士的趣味,那野人和绅士还有什么区别?相反,那些诚实的人会不用请就把苏格兰人的牛排给吞吃了,甚至连那位苏格兰人也会给搭上。”
  出于这番非常明智的考虑,乔去搭了一些夜里用的柴堆,并尽可能把柴堆搭小点。所幸的是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一夜平安无事,每人轮流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天气仍没有变化,依然是晴空万里。气球悬在那儿一动不动,空中连一丝风也没有。博士又担忧起来。如果旅行不得不这样拖延下去,吃的东西很快就会不够了。前两天因缺水差点儿渴死,难道现在又要被逼到饿死的地步?可是,看到气压表上的水银柱明显下降,他又心安了一些。许多迹象明显表明,最近天气要发生变化。他决定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以便一刮风马上可以飞走。于是,供气箱和水箱全都装满了水。

  之后,弗格森着手恢复气球的平衡。这么一来,乔又不得不牺牲很大一部分宝贵的金矿石。随着身体的恢复,乔的私心杂念又萌生了。他满脸的苦相,迟迟不想执行主人的命令。博士见状,给他指出气球带这么重的东西不可能飞起来,要水还是要金子,两条路由他选。乔不再犹豫了,立即动手把他那些宝贵的石头扔掉了许多。
  “这些金子留给后来的人吧。”他不无心疼地说,“在这儿发现一笔财宝,他们一定很惊奇的。”
  “嗨!要是凑巧哪位博学的旅行家碰到了这些金矿石呢?……”
  “亲爱的肯尼迪,你相信好了,他肯定非常吃惊,而且,会把他的意外发现写上好几页拿来发表。总有一天,我们会听说非洲沙漠里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金矿。”
  “这都是乔干的好事。”
  一想到或许会愚弄某位学者,乔的心里好受了些,脸上不觉地露出了笑容。
  一切准备就绪。余下的时间里,博士眼巴巴地等待着空气发生变化。然而,气温在继续升高,要不是待在绿洲上的树荫下,人会热得受不了。温度计在阳光下显示,气温高达华氏149度(69摄氏度)。天在下着一场名副其实的火雨。这一天的温度是他们旅行以来最高的了。
  晚上,乔像头一天一样准备了篝火。在博士和肯尼迪值班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将近凌晨3点时,正在值班的乔发现温度骤然下降,空中很快布满了乌云,天也变得更黑了。
  “快起来!”乔喊醒两位同伴,“快起来!起风了!”
  “终于等到了!”博士观察着天空说,“还是一场暴风呢!我们快上‘维多利亚号’!”
  他们到的正是时候,在飓风的狂吹下,气球几乎贴了地,吊篮被拖在沙地上跑。万一部分压载物不巧被抛出了吊篮,气球就会离地而去。果真如此的话,根本不可能再找回来,整个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幸亏敏捷的乔飞快跑来,死死按住了吊篮。这时,气球已经贴住了沙地,随时可能被划破。博士立即来到他习惯的位置上,点燃氢氧喷嘴,同时扔掉多余的重物。
  3位旅行家最后望了一眼绿洲上被飓风刮弯了腰的树木。气球很快升入离地200尺高的气流中。转眼间,“维多利亚号”在漆黑的夜空里消失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一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天下精灵铸三戒,地底矮人得七戒,寿定凡人持九戒,魔多妖境暗影伏,闇王坐拥至尊戒。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魔多妖境暗影伏。※※※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后会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的议论纷纷。比尔博不但非常富有,更是个特立独行的奇人。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