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113度——博士的反省——无望的寻找——氢氧喷嘴熄灭了——122度——沙漠冥想——夜间漫步——孤独——昏厥——乔的计划——再缓期一天
  昨天一整天,“维多利亚号”飞了不到10英里的路。但是,为了维持气球的悬浮,却消耗掉了162立方尺的气体。
  星期六早上,博士发出了出发的信号。
  “氢氧喷嘴只能烧6个小时了。”他告诉大家,“如果6个小时内我们还找不到水井或泉水的话,只有上帝才知道我们会怎么样了。”
  “主人,今天早上没多少风呀!”乔说,“不过,也许等一会儿,风会大起来。”看到弗格森那掩饰不住的忧郁神情,他又补充道。
  希望又落空了!空中死一般的寂静,一点风也没有。在热带海洋中,这种寂静会把船死死地滞留住,使它无法航行。天气热得越来越让人无法忍受了,挂在帐篷里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高达华氏113度(45摄氏度)。
  乔和肯尼迪并排躺着闭目养神。他们拼命想睡上一觉,就是迷糊一阵也是好的,只要能不去想眼前的处境就行。这种迫不得已的安闲更使他们度日如年。一个人无法用工作或具体事物来摆脱自己的心事时,是最值得同情的。可是现在,没有任何事可以做,也没有任何事值得去试,总之,什么事也没有。既然无法改善处境,只能安于听命了。
  他们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干渴的痛苦。白酒根本不能平息这种对水的迫切需要,相反,倒使得口更渴了。非洲土人把白酒称为“老虎奶”,的确是恰如其分。剩下的水几乎不到2品脱,每个人都眼巴巴地盯着这一点宝贵的水,但是,谁也不肯用它来湿湿嘴唇。在一个无垠的沙漠里,2品脱水该有多重要啊!
  这时,弗格森博士已陷入深深的反省中。他暗暗问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慎重;这几天,为了使气球悬浮在空中,白白分解了不少水;当初要是把这些水留下来不是更好些吗?当然,他们是行了一点路,可是,即使飞得再远一点,又有什么用呢?既然这一带缺水,在这个纬度,少行进60英里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终于起风了,在那儿和在这儿还不是一样?如果刮东风的话,这儿的风可能还小些呢!但是,在希望的驱使下,弗格森仍想前进!不过这样的话,这2加仑水就要白费了。要知道,这些水足够在这片沙漠维持9天的时间,而且这9天中很可能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啊!因此,或许应该留住这些水,有必要上升时就扔掉些压载物;不过以后下降时,就得白白损失一些气球里的氢气了。气球里的气可就是气球的血液,气球的生命啊!这些想法在他的头脑中绕来绕去。他低着头用双手捂着头,整整几个小时没有抬起来。

  “不行,必须作最后一搏!”将近10点钟时,他下定决心似的自言自语道,“就这一次了,应该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一股气流带我们离开这儿!就拿我们最后一点储备水冒冒险吧!”
  在两位同伴打盹的时候,弗格森加热了气球里氢气的温度。气球在气体膨胀的作用下,渐渐变圆,最后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笔直向上升去。博士从100尺的高度一直找到5000尺的高空,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空中一丝风也没有,气球一点儿没有前进,仍然停留在起飞点的上空。整个空中仿佛死一般的寂静。
  最后,供给分解的水终于用光了。由于断气,燃烧嘴熄灭了,本生电池也停止了工作,“维多利亚号”渐渐瘪了下来,缓缓地落在升起前吊篮原先压过的沙面上,位置一点都没变。
  天已是中午时分,博士测出他们所在的方位是东经19度35分,北纬6度51分,距乍得湖500英里左右,距非洲西海岸400多英里。
  在气球接触地面的时候,肯尼迪和乔从昏沉沉的麻木中摆脱出来。
  “我们不走了吗?”苏格兰人问。
  “是的,必须停下来。”塞缪尔-弗格森语气严肃地说。
  同伴们立即明白了他这句话的意思。由于一路上地势越来越低,现在的地面高度与海拔高度相同,因此气球不需要氢气膨胀,刚好保持平衡,处在绝对静止状态中。
  吊篮内,旅行家们的重量被相同重量的沙子所代替,他们全都下到了地面上。大家心事重重,不愿开口,一连几个小时,谁也没说一句话。乔为大家准备了饼干和干肉饼作晚餐,每人勉强吃了一点,最后各自喝了一口热水,就草草结束了这顿沉闷的饭。
  夜间,没有人值班,但谁也睡不着,天气又闷又热。第二天只剩下半品脱水了,博士把这点水留了起来,3人决定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它。
  “我透不过气了。”过了不大会儿,乔就叫了起来,“比刚才热多了!我说呢,难怪这么热。”他看了看温度计说,温度计显示为华氏140度(60摄氏度)!
  “沙子热得烫死人,就像刚出炉似的。”猎人附和道,“这个天和着了火差不多,连块云彩也没有,真要让人发疯了!”
  “我们别绝望。”博士安慰道,“在这个纬度,这么热一阵子后,难免要来场暴风雨,而且说来就来,快得很。尽管天空静得让人难受,要不了一个小时,可能就会变化很大。”
  “算了吧,弗格森,如果变天,总得有点兆头吧!”肯尼迪反驳道。

  “不错!”博士答道,“我觉得气压表有点下降了。”
  “鬼才相信你的话呢!弗格森,我们就像断了翅膀的鸟,算是被钉牢在这个鬼地方了。”
  “不过,亲爱的肯尼迪,还是有些不同,我们的翅膀仍然完好无损。我还指望着它再为我们服务呢。”
  “唉!风呀,风!”乔喊道,“只有风才能带我们找到小河或水井。有了风,我们就什么也不缺了。我们吃的东西足够,只要有了水,我们再等上它一个月也没问题!唉!干渴的确能要人的命!”
  口干舌燥,再加上这片眼睛躲也躲不开,看也看不完的沙漠,3人感到心烦意乱。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起伏,没有沙丘,连一块能让人看上一眼的石头也没有。这平荒大漠让人沮丧,甚至使人产生一种被称为“沙漠病”的不适症。湛蓝天空和茫茫黄沙显得死一般沉寂,令人感到无名的恐惧。在这火烧一般的空气中,整个大地如同一盘焰焰火炉,上面的热气看起来微微抖动。望着这片深远的宁静,人人心灰意冷,看不到任何希望能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变,因为“无边”也就意味着“永久”。
  3位旅行家在这种干燥高温的天气下,因干渴缺水,精神开始有点迷乱,眼前时不时地产生了幻觉。他们的双眼瞪得溜圆,目光也变得呆滞无神。
  夜幕降临时,博士决定快步走走,以此来克制这种令人不安的情绪。他打算用几个小时走遍附近的这块沙地,不是想找什么,只是想活动活动。
  “来吧,”他招呼道,“相信我好了,这会对你们有好处。”
  “不行了,我一步也走不动了。”肯尼迪回答说。
  “我还是睡觉的好。”乔说。
  “可是,朋友们,不管是睡觉还是休息,对你们都非常有害。你们应该动起来摆脱麻木状态。喂,来吧。”
  然而,博士的建议没有得到任何响应。于是,他只好在夜晚满天星斗的闪烁下,独自一人走了。一开始,他走起来很艰难,步子踉踉跄跄,就像是一个身体衰弱,或不习惯走路的人一样,但是,他很快就认识到这种锻炼对他的身体健康很有益。他往西走了好几英里。正当精神已经振作起来时,突然,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双腿发软。这块广阔的僻野顿时使他产生一种无名的恐惧。弗格森觉得自己仿佛是几何学中的一个点,一个无穷大的圆的中心。换句话说,什么也不是!“维多利亚号”完全消失在了黑暗中。弗格森-弗格森博士,这位总是那么镇定自若,勇敢无畏的旅行家,竟被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心理攫住了!他想掉头回去,然而,腿怎么也迈不动;他大声呼唤,但甚至没有招来一点回响。他的声音如同石沉大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空间里。弗格森终于支持不住了,他孤零零地躺在这片寂静无声的沙漠中失去了知觉。

  午夜时分,弗格森博士在忠实的乔的怀抱中恢复了知觉。原来,乔见主人久久未归,十分担心,就顺着博士在沙面上留下的清晰脚印找了过来,结果,发现了昏迷过去的主人。
  “主人,您怎么了?”乔焦急地问。
  “没什么,亲爱的乔,不过是一时的虚弱罢了。”
  “的确,先生,不会有什么事的。”乔安慰道,“您能站起来吗?您靠着我,咱们回‘维多利亚号’去。”
  博士倚着乔的胳膊,踏上刚才来时的路。
  “先生,您这样做可不大谨慎,不能这么冒险。”说完,他又笑着开了句玩笑:“您可能会遭抢的。好了,先生,咱们认真谈谈吧。”
  “你说吧,我听着。”
  “咱们一定得想出个办法。情况明摆着,再这样下去拖不了几天的。到那时,如果风还不来,我们就没命了。”
  博士没回答。
  “这样吧!现在需要有个人出来为大家的命运作出牺牲。很显然,这就是我。”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计划?”
  “我的计划很简单:带点儿吃的东西。一直往前走,最后总会到某个地方,这点毫无疑问。我不在的时候,如果老天爷帮忙,送来了顺风,你们也不必等我,只管飞走好了。至于我嘛,如果能走到一个村庄,我就用您给我写下的几个阿拉伯字来应付。到那时,要么我带人来救你们,要么就是把命丢在那儿了。您认为我的计划怎么样?”
  “你这是发疯,乔。不过,你这种勇敢精神值得赞赏。你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你不能离开我们。”
  “先生,不管怎么说,总得做点什么呀。我这个计划对你们没有一点损害。我再给您说一遍,你们用不着等我的,除非万不得已,风一直不来。相信我好了,我会成功的!”
  “不行,乔!不行!我们不能分离!那样做只会让我们苦上加苦。事情该怎么样是不可避免的,命中注定以后又将是另一种样子,所以,我们还是耐心等待吧。”
  “好吧,先生。不过,我要预先告诉您,我再给您一天的时间,我不想多等。今天是星期天,确切地说是星期一了,因为已经是凌晨1点。如果星期二我们走不成,我就要去碰碰运气了,我是铁了心要这么做的。”
  博士听后没有回答。很快,他们回到了吊篮。博士挨着肯尼迪躺了下来,肯尼迪也许没睡着,但他闭着眼,静静地躺着,一声不吭。
或许您还会喜欢: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