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二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奇怪的嘈杂声——夜袭——肯尼迪和乔在树上——两声枪响——“快来人哪!”——用法语回答——清晨——传教士——营救计划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博士没有能确认出他们是在什么地区。气球羁留在一棵大树的上空。黑暗中,博士依稀辨出模糊的树团。根据往常的习惯,他值从9点开始的这一班。午夜时,肯尼迪来替换他。
  “肯尼迪,你要多留点神,注意观察。”
  “怎么,有什么新鲜事吗?”
  “没有。不过,我还是认为下面有模模糊糊的嘈杂声。我现在不太清楚风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多加小心总没坏处。”
  “你听到的也许是哪种野兽的叫声吧?”
  “绝对不是!我觉得完全是另一码事。总之,哪怕有一点不对劲,你也要马上叫醒我们。”
  “你放心好了。”
  博士不放心地再一次认真听了听,什么动静也没有,于是,他钻进被窝,很快睡着了。
  天上乌云密布,但空气中没有一丝风。“维多利亚号”尽管只靠一只锚固定着,仍一动不动地悬在树的上空。
  肯尼迪倚着吊篮,照看着冒着火焰的氢氧喷嘴,同时,不断打量这寂静的夜空。他使劲往地上察看,心里忐忑不安,总有种预感,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有时,眼前似乎闪现几丝模糊不清的光亮;一时间,他甚至相信自己清清楚楚地看到了200步开外的地方有一丝微光出现,可是只闪了一下,之后,再也没有了;他心里犯嘀咕,肯定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待久了,眼睛产生了错觉。肯尼迪稳了稳神,又狐疑不定地注视着黑暗。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呼啸声传到了他的耳中。
  “是野兽的叫声,还是知更鸟的啼声?人的嘴里能发出这种声音?”
  肯尼迪明白情况十分严重,正准备叫醒同伴。但是,转而一想,不管是人还是兽,这会儿还离得远着呢。他着手检查了一遍身边的武器,然后,目光警惕地又观察起附近的动静。时间不长,他觉得隐隐约约看见下面有些模糊的黑影正向他们的这棵大树悄悄逼近,借着云缝中透下的一缕月光,他清楚地认出一群物体正在黑暗中移动。他立即想起了碰到狒狒的事,便转过身来推推博士的肩膀。博士马上醒了。
  “轻点儿,我们小点声。”肯尼迪压低声音道。
  “出什么事了吗?”
  “是的,我们把乔叫醒再说。”
  乔一起身,猎人立即把自己刚才看见的事讲给了他们听。
  “又是那种该死的猴子?”乔半信半疑。
  “有可能。不过,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防着些。”
  “我和乔顺着绳梯下到树上去等着。”肯尼迪说。
  “那好。趁这段时间,我把一切收拾妥当。我们说走就走,气球随时可以很快飞起来。”博士又说。
  “行,就这么定了。”
  “我们下吧。”乔说。
  “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你们千万别开枪。在这种地方,我们如果叫人知道了,可没什么好处。”
  肯尼迪和乔点头作答。他们无声无息地悄悄沿着绳梯下到树上,然后,立即在勾住锚的大树杈上占据好了有利位置。他们隐身在茂密的树叶中一声不吭,动也不动地认真听了几分钟。这时,响起某种东西摩擦树皮的沙沙声。乔一把抓住苏格兰人的手,说:

  “您听见没有?”
  “听见了。是什么东西在靠近。”
  “会不会是条蟒蛇?您有一次无意中发现过这种嘘嘘声……。”
  “不会!倒像是人。”
  “我也宁愿是野人。那些爬行动物让我头皮发麻。”乔自言自语地说。
  “声响越来越大了。”过了一会儿,肯尼迪又低低地说。
  “是的!有人在往上爬。”
  “你守着这边,我负责另一边。”
  “好吧。”
  气球停泊的这棵树是棵高大的猴面包村。一根粗壮的主枝从茂密的枝叶中笔直伸出。肯尼迪和乔就待在这根树枝上。稠密的树叶使周围更加黑暗。不过目光敏锐的乔还是辨清了来人。他凑到肯尼迪的耳旁,指着树的下部,说:
  “黑人。”
  这时,几句低低的交谈声甚至传到了两位旅行家的耳朵里。乔端起了枪。
  “等一下。”肯尼迪说。
  一些野人当真在爬猴面包树。他们不知道是怎么从四周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个像蛇一样悄悄地往树枝上爬,虽然动作缓慢,但非常稳当。尽管小心翼翼,动作隐蔽,然而,他们身上那股恶臭的油脂味,仍使他们露出了马脚。
  时候不久,在另一根几乎与肯尼迪和乔藏身的地方一样高的树枝上露出了两个脑袋。
  “注意,开火!”肯尼迪吩咐。
  刹时间,寂静的黑夜里响起两声炸雷般的枪响,紧接着,听到有人发出痛苦的哀叫。眨眼的功夫,所有的黑人全不见了踪影。
  可是,在这哀嚎中,竟然响起了一种奇怪的呼喊声。简直出乎意料,让人不可思议!有个人明明白白地在用法语高喊:
  “快来人哪!救救我!”
  肯尼迪和乔全惊呆了。他们立即爬回吊篮。
  “你们听见了吗?”见他们回来,博士忙问。
  “清清楚楚!这神奇的喊声是:快来人哪!救救我!”
  “看来有位法国人落到这些野蛮人手中了。”
  “一位旅行家吗?”
  “也许是一位传教士。”
  “不幸的家伙。”猎人叫了一声。“他们正折磨他,杀死他呢!”
  博士也掩饰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说:
  “相信准是这么回事。一位无辜的法国人落到了这些野蛮人的手中。不想尽办法把他救出来,我们决不离开这里。听到我们的枪声,他肯定已经意识到意外的救星来了,这种干涉是天意,所以,我们不能让他的这最后一线希望落空。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
  “完全同意。这也正是我们的想法。弗格森,我们随时听候你的吩咐。”
  “那么,我们来想想办法吧,这样天一亮,我们就能下手,争取把他救出来。”
  “可是,我们怎么赶开那些可恨的黑鬼呢?”肯尼迪问。
  “从刚才把他们吓跑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他们显然不认识发火的武器,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不过,必须等到天亮再行动,况且,我们还要根据地形考虑营救计划。”

  “这个不幸的可怜人不会离得太远,因为……”乔说。
  “快来人哪!救救我!”呼喊声又响了起来,但声音弱了些。
  “这些野蛮的家伙!”心急如焚的乔叫道,“可是,如果他们今天晚上把他给杀了,怎么办?”
  “你听到了,弗格森。”肯尼迪抓住弗格森博士的手,问,“他们会不会今天晚上把他杀了?”
  “这不大可能,朋友们。据我所知,那些野蛮的部落一般都是在大白天里杀他们的囚犯,因为,他们需要太阳!”
  “我利用黑夜偷偷地靠近那个不幸的人,怎么样?”
  “我陪你去,肯尼迪先生!”
  “得了,得了,朋友们!我知道你们心灵高尚,勇敢无畏,说到做到,但是,你们的做法会使我们大家都非常危险,而且,还会使我们想救的人受到更大的伤害。”
  “为什么?”肯尼迪问,“那些黑人已经害怕跑走了呀。他们不会再来了!”
  “肯尼迪,求求你,听我的吧。我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万一你不小心让他们抓去,就一切全完了!”
  “但是,那位可怜的人正等待着,希望我们去救他呢!可是,他却得不到任何回答!没人来救他!他一定以为是自己产生了错觉,以为什么也没听见……!”
  “我们可以让他放心。”
  弗格森说完,站起了身。他在黑暗中,把手合成喇叭状,用法语全力高喊:
  “不管您是谁,不要绝望!有三位朋友在关心您呢!”
  话音未落,立刻招来一阵可怕的喊叫声。毫无疑问,那位可怜人的答话被盖住了。
  “他们在杀他祭神。他们要杀死他啦!”肯尼迪叫道,“我们的干涉,只不过是加速了他的死期罢了。必须马上动手!”
  “怎么,肯尼迪?天这么黑,你打算怎么干?”
  “哦!真该死!要是天亮了该多好!”乔懊丧地说。
  “那么,如果天亮了,你准备怎么做?”博士用一种奇怪的语气问。
  “弗格森,再简单不过了。”猎人回答说,“我下去,开枪把这些恶棍赶跑不就完了。”
  “你呢,乔?”弗格森又问乔。
  “我嘛,主人,我会干得谨慎些,设法通知法国人,让他知道往哪个方向逃。”
  “你打算怎么告诉他往哪个方向逃呢?”
  “用我在飞行中抓住的这只箭。我在上面系个纸条,或者用更简单的办法,到时候扯开嗓门向他喊就行了,反正黑人听不懂我们的话。”
  “诸位朋友,你们的办法都行不通。对这位要逃命的不幸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设法骗过那些要杀他的人,使他们放松警惕,否则他是逃不出来的,就是出来了,也难说不被杀死。至于你,亲爱的肯尼迪,你想利用你的无比勇敢和武器对他们造成恐惧心理来救人。你的计划或许能成功,可是,如果失败,连你也完了。到那时,我们要救的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了。不行!我们必须采取别的办法,要使一切条件都对我们有利。”
  “如果这样,最好马上动手。”猎人建议。
  “也许吧!”弗格森重重地回答。
  “可是,主人,您又怎么能驱散这片黑暗呢?”

  “等着瞧吧,乔!”
  “啊!要是您做了这么件了不起的事,我马上宣布您是世界上顶顶有学问的科学家。”
  博士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两位同伴都激动地望着他。这种非同寻常的局面使他们深受刺激,两人觉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不大一会儿,弗格森又开口了:
  “我的计划是这样:我们有200斤压载物,因为我们带的沙袋从未动过。我想,这位俘虏肯定被折磨得骨瘦如柴了,他的体重最多与我们的差不多。带上他后,如果需要上升得快些,我们仍然还要扔掉60斤左右的压载物。”
  “你到底打算怎么做?”肯尼迪问。
  “肯尼迪,是这样:你好好想想,假如我最终把这位囚犯救了上来,并且把与他的体重相等的压载物扔掉,那么就没有改变气球的平衡;可是,如果为了躲避这群黑人,想使气球升快些的话,就必须运用比氢氧喷嘴加热更直接的办法;所以必要时,扔下这些剩余的压载物,肯定我们会一下子飞起来。”
  “这是明摆着的!”
  “对。但是这个计划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以后降落时,我必须把按比例与我扔掉的压载物相等的氢气放掉。当然,气球里的氢气对我们来说是很珍贵的,但是当关系到救一个人的性命时,也就不能惋惜放掉些气了。”
  “你说的对,弗格森,为了救人,我们应该不惜牺牲一切!”
  “那好,我们动手吧。把沙袋摆到吊篮边上,要能一下子扔下去。”
  “可是,天这么黑,怎么……?”
  “黑暗正好可以掩护我们的准备工作。而且等我们干完活,黑夜也该过去了。注意把所有的枪放在我们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很可能要开枪。我们的马枪放一枪,两只猎枪放4枪,两只手枪放12枪,总共17枪。就是说,我们可以在15秒内打出去17枪。当然,或许我们不需要放这么多枪。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乔回答。
  沙袋摆得整整齐齐,武器也装好了弹药。
  “很好。”博士说,“密切注意周围的动静。乔,你负责扔沙袋;肯尼迪,你来救人。但愿我发出命令之前什么事也别发生。乔,你先下去把锚取下来,然后马上回到吊篮来,越快越好。”
  乔立即顺着锚索滑下去,几分钟后返了回来。恢复自由后的气球仍然悬在空中,几乎一动不动。
  趁这段时间,博士检查了混合箱里是不是有足够的气需要时能供上氢氧喷嘴用;这样,短时间内就不必消耗本生电池了;之后,他把两根分开放的导线从水箱中拉出。这两根线是分解水用的;接着,他翻了翻旅行包,从中掏出两截尖头碳棒,分别接在每根导线的顶端。
  两位朋友迷惑不解地看着他做这一切,但什么话也没说。博士作好布置后,直起身站到吊篮中间。他每只手拿起一根碳棒,然后,把它们的顶端往一起一碰。
  两根碳棒之间突然火花一闪,发出了一道强烈耀眼的光芒。一束巨大的电光霎时划破黑暗的夜空。
  “唉呀,主人!”乔大吃一惊。
  “别说话!”博士低语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