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卡拉瓜——乌克雷维湖——岛上的一夜——赤道——飞越乌克雷维湖——瀑布——看地形——尼罗河源头——本加岛——安德里-德博诺的签字——英国战旗
  第二天早上,3人从5点钟起开始做重新上路的准备工作。乔用斧子砍断象牙取下锚。头一天,他很幸运地找到了博士失落的这把斧子。重获自由的“维多利亚号”载着这三位旅行家以每小时18英里的速度向东北飞去。
  第二天晚上,博士根据星星的高度精心测定出他们所在的方位是赤道下面南纬2度40分,也就是说,距离赤道160地理里。气球飞过许多村庄,丝毫不理会下面村民因它出现而发出的叫喊声。飞行中每到一个地方,博士都把地形概貌画下来。气球从鲁邦埃山的山坡上横飞过去:这些山坡差不多同乌萨加拉山顶峰一样陡峭。后来在坦加山,他们遇到了卡拉瓜山最初的几条支脉。根据博士的判断,卡拉瓜山脉必定是月亮山的分支。古老传说中把这些山当作尼罗河的摇篮,看来,这与事实很接近。因为,这些山毗邻乌克雷维湖,而乌克雷维湖被认定为是尼罗河的发源地。
  气球抵达卡夫罗,这个当地最大的商业中心的上空。这时,博士终于望见了远方地平线上的乌克雷维湖。1858年8月3日,斯皮克上尉隐约看见的这个湖,多少年来让人们花费了大量气力和时间来找它。现在,它终于展现在三位旅行家的眼前了。
  弗格森-弗格森觉得非常激动。这儿是他这趟旅行的主要考察点之一,现在他差不多已经触摸到了。他举起望远镜仔仔细细察看这个神秘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怕漏掉什么。他的眼中依次显现出如下场景:
  总的看来,土地较为贫瘠,几乎没有几块洼地被耕种过;地面布满了高度差不多的小丘,但越靠近湖地面越平展;大麦田取代了水稻田;这里生长着当地酿酒用的车前草和“姆瓦尼”——当地充当咖啡的一种野生植物;一个约有50所圆顶茅屋的集镇。茅屋顶覆盖着一种带花的茎杆。该集镇就是卡拉瓜的首邑。
  3位旅行家很快发现这里的人都长得相当漂亮。看到气球飞来,他们那棕黄色的脸上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一些奇胖无比的女人在田间地头上困难地行走着。博士告诉伙伴们,这种胖是每天坚持吃凝侞的缘故,因为,这个地方的人非常喜欢胖女人,他们认为女人越胖越美。听了博士的介绍,猎人和乔十分惊奇。
  中午时分,“维多利亚号”来到南纬1度45分的地方。1点钟时,风把他们吹向湖的上空。
  这个湖曾被斯皮克上尉命名为维多利亚尼昂扎①。气球所处的这块湖面,估计有90英里宽。斯皮克上尉曾在湖的南端发现一群小岛。他称它们为孟加拉群岛。他当时一直深入到湖东岸的穆昂扎。在那儿,他受到了当地苏丹的热情款待。上尉对这部分湖进行了三角测量。但是,他既无法搞到小船过湖,也无法去最大的乌克雷维岛上看看。这个岛人口非常稠密,整个岛由3位苏丹统治着。退潮的时候,它就成了一个半岛。
  ①“尼昂扎”是当地语“湖”的意思。
  “维多利亚号”更靠近湖的北部,这令博士深感遗憾,他原想测定一下湖南部的轮廓。灌木丛生,荆棘满地的湖岸简直被密密麻麻的浅褐色蚊子遮盖得严严实实。这个地方无法住人,故尔没人居住。成群成群的河马懒洋洋地躺在芦苇荡中,或躲在白花花的湖水里。
  从高处望去,乌克雷维湖的西部湖区水面宽广,犹如大海。湖两岸之间的距离相当远,看来难以建立联系。另外,这里的风暴既凶猛又频繁,因为在这片高旷的盆地里,风可以恣意逞凶。
  现在,气球变得难以躁纵了。博士一直怕气球会被吹往东面。好在这时来了一股气流带着气球径直往北飞去。晚上6点钟,“维多利亚号”停在了距岸边20英里的一个荒岛上,方位是南纬0度30分,东经32度52分。

  旅行家们用锚钩住了一棵树。这时天色将晚,风早已平息,他们安心地乘着气球,停留在树的上空。至于下到地面去,根本不可能办到,甚至联想都不要想。这个地方同湖沿岸一样,成群结队的蚊子乌云般密密遮住了地面。乔到树上去了一趟,回来时身上就被叮满了疙瘩。不过,乔对此并不恼火,他认为从蚊子这方面来说,叮人是很正常的。
  但是,博士可不如乔那么乐观。他把锚索尽可能地放得长些,好躲开发着令人讨厌的叫声正往上飞的这些无情昆虫。
  博士测了测湖的海拔高度。和斯皮克上尉当年测定的一样,该湖的海拔高度为3750尺。
  “这么说,我们是在一个岛上啦!”乔惊讶地说。他抓痒抓得手都酸了。
  “我们能绕湖转一圈看看就好了。”猎人遗憾地说,“瞧瞧这儿,除了这些可爱的小昆虫,看不见一个活着的。”
  “湖里到处都是岛。”弗格森博士答道,“真的说起来,这些岛其实都是淹在水中的那些小山露出的山顶。不过,我们很幸运,在这儿遇到了一个歇脚处,因为湖沿岸住着的尽是些残暴的部落。既然老天爷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恬静的夜晚,你们就睡吧。”
  “弗格森,你不睡一会儿吗?”
  “不睡了,我合不上眼,要想的事太多,睡意都没了。诸位朋友,明天如果顺风,我们就笔直往北飞。那时,我们也许能发现尼罗河源头。那个神秘的地方还不曾有人到过呢。离大河源头这么近,我是不可能睡着的。”
  至于肯尼迪和乔,对科学的关注丝毫不影响睡眠。他们在博士的看守下,很快沉入了梦乡。
  4月23日星期三,凌晨4点钟,天空呈浅灰色。“维多利亚号”起航了。此时夜幕正艰难地步出浓雾笼罩着的湖面,可是很快,一阵急风就把雾吹散了。“维多利亚号”在空中摆动了几分钟,最后径直向北飞去。
  弗格森博士高兴地拍了拍手。
  “我们的路没错!”他喊道,“今天、明天或以后的某一天,我们将看到尼罗河了!朋友们,现在我们在穿越赤道!我们正在进入我们的北半球!”
  “哦!”乔惊讶地问道,“主人,您认为赤道从这里穿过吗?”
  “就是从这里,我可爱的孩子!”
  “好极了!主人,请您别见怪,我觉得抓紧时间喝点酒庆祝庆祝才合适呢。”
  “这主意不错!去拿杯酒来!”博士笑着回答,“乔,你理解宇宙学的方式倒也一点不傻。”
  他们就这样在“维多利亚号”上举行了跨越赤道线的仪式。
  气球快速地飞着,西边显现出较为平缓的低坡。其实,那就是乌干达和乌索加地势较为隆起的高原。风速越来越大了,几乎达到每小时30英里。
  湖波汹涌,大浪滚滚,犹如海涛咆哮,在湖面上溅起朵朵白色浪花。波涛喘息间,深水处涌起的一些大浪仍久久不肯落下。博士根据观察,断定湖水很深。气球从湖上快速飞过时,他们只隐约看见一二条做工粗糙的独木舟飘荡在水面上。
  “这个湖由于地势高,显然是非洲东部各大河流的天然源头。”博士说,“老天爷把这个湖支流的水化为水蒸汽带走,又把水蒸汽化为雨水还给了湖。我觉得,尼罗河的源头应该是它,这大概不会错了。”
  “等着瞧吧。”肯尼迪回了一句。
  将近9点,气球飞近了西岸,那里看上去林木葱宠,荒无人烟。就在这时,风向微微转向了东方,不久,湖的东岸就隐约可见了。这条湖岸弯度很大,在北纬2度40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拐角。湖的彼岸耸立着许多陡峭的山峰。山峰间,一条蜿蜒幽深的峡谷中流淌着一条奔腾的河流。
  弗格森博士一边躁纵着气球,一边目光贪婪地审视着这个地区。

  “你们看哪!”他叫道,“朋友们,你们看哪!阿拉伯人的传说没有错!他们谈到过这条河,乌克雷维湖水就是打这条河流向北方的。的确有这么一条河。现在,我们正沿着这条河往下去。而且,河的水流速度正好和我们的移动速度一样快!我们脚下淌的这股水流肯定会掺和到地中海的波涛中去!这就是尼罗河!”
  “是尼罗河!”肯尼迪重复道。弗格森-弗格森的激情也感染了他。
  “尼罗河万岁!”乔高呼。他高兴时总要不由自主地喊点什么万岁。
  时不时地可以看见一些巨大的礁石阻碍着这条神秘河的水流奔泻。水泛起白浪,加快了速度,形成了一个个瀑布。博士的预见在这儿得到了验证。只见成百上千条激流,一路上溅起千万堆白雪,从周围的高山上倾泻而下,最后汇入瀑布。冒出地面的无数条细流,相互交错、融合,争先恐后地向下流淌,最后全都奔入这条新生河。它正是汇集了干百条细流,最后才成为一条有名的大河。
  “这正是尼罗河。”博士满怀信心地肯定道,“这条河名字的来由,如同它的发源地一样曾激起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人说河名来自希腊文,有的说来自科普特文①,还有的认为来自梵文②。不过,现在这些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毕竟已经把它源头的秘密告诉了我们,尽管有点不是那么情愿。”
  ①希腊科普特族的文字。
  ②一位拜占庭学者发现“Neilos”是由一组数字组成的名词。N代表50,E为5,I为10,L为0,O为70,S为200。这些数字的和正好是一年的天数。
  “可是,”猎人说,“怎么才能证明这条河就是北面来的旅行家们察看过的那条河呢?”
  “只要再有一个小时的顺风,我们就会有一些确凿无疑、谁也驳不倒的证据了。”博士充满自信地回答。
  群山分开了,仿佛是故意把大片的土地让给众多的村庄、芝麻田、甜高粱地和甘蔗园。看到气球飞来,该地区所有部落的人都显得很不安,表现出了明显的敌对情绪。他们猜到这3位旅行家是外国人而不是神,所以他们似乎非常气愤,而不是崇拜,就好像旅行家们不是来追溯尼罗河源头的,而是偷他们什么东西的,因此,“维多利亚号”不得不保持在火枪射程之外的空中飞行。
  “看来,在这儿着陆很困难。”苏格兰人说。
  “哼!这些倒霉的土著人,”乔回答道,“连和咱们谈话的乐趣都享受不到。咱们就是不给他们。”
  “不过,我还是需要降下去的呀,”弗格森博士答道,“哪怕只有一刻钟也行。否则,我就无法察看我们探险的成果了。”
  “真的非降下去不可吗,弗格森?”
  “是的,即使不得不动枪,也得降下去!”
  “这事我喜欢。”肯尼迪抚摸着他的马枪,答道。
  “您想降下去就降下去吧,主人。”乔一边说,一边作战斗准备。
  “一手拿枪,一手搞科学,以后这种事还多着呢。”博士说,“有位法国学者也遇到过这种事。当时他正在西班牙的山区里测量地球子午线。”
  “放心吧,弗格森,你就信赖你的两位保镖好了。”
  “先生,我们开始下降吗?”
  “还不到时候呢。我们甚至要往上升一些,好弄清楚这地方的确切地貌。”
  氢气膨胀了。还不到10分钟,“维多利亚号”已经在距地面2500尺高的高空中翱翔了。
  从这里,3位旅行家弄清了这些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小河如何最后汇入了大河中。这些小河大部分是从西方众多山冈之间,从肥沃的原野里流出来的。
  “我们的位置距刚多科罗不到90英里。”博士边在地图上作标记,边说,“距从北方来的探险家们的目的地不到5英里。行了,我们现在开始小心降落。”
  “维多利亚号”立即下降了2000尺。
  “朋友们,现在准备好碰碰运气吧。”

  “准备好了。”肯尼迪和乔异口同声地答道。
  “太好了!”
  很快,“维多利亚号”沿着大河的河床,以几乎不到100尺的高度向前飘去。在这一地段,尼罗河的高度是50托瓦兹。这时,两岸村子里的土著人乱哄哄地焦躁起来。在北纬2度的地方,河水形成一个落差约10尺的瀑布,所以,这儿无法过河。
  “这正是德博诺先生指出的瀑布。”博士说道。
  到了下游,大河变宽了,河里布满了小岛。弗格森-弗格森睁大眼睛,贪婪地盯着这些小岛,久久不舍得移开。他似乎在四处寻找一个基准点,不过还没找到罢了。
  几位黑人驾着独木舟在气球下面追赶。肯尼迪见状,朝他们放了一枪,算是给个警告。虽然子弹没有伤到他们,但还是逼得他们尽快地返回了岸边。
  “一路平安!”乔戏谑地向他们喊道,“如果我是他们,我可不会拿着性命开玩笑再回来,我会被这个乱喷雷电的怪物吓坏的。”
  就在这时,弗格森博士突然抓起望远镜,对准卧在大河中心的一个小岛。
  “4棵树!”他大喊一声。“快来看,那边!”
  果然,岛的顶端孤零零地立着4棵大树。
  “是本加岛!没错,正是它!”他又补充道。
  “噢!那么,我们还干点什么?”狄克-肯尼迪问。
  “我们下到那儿去。但愿能成!”博士坚定地回答。
  “可是,好像岛上有人住呀,弗格森先生!”乔提醒道。
  “乔说的对。如果我没弄错的话,那儿聚着20来个土著人呢。”肯尼迪证实道。
  “赶走他们不就行了,这没什么难的。”弗格森博士回答。
  “那好,说干就干吧!”猎人说。
  现在正是太阳当头的时候,“维多利亚号”渐渐靠近了小岛。
  岛上的居民属玛克多部落。看到气球逼近小岛,他们拼命大喊大叫,其中一位黑人还向空中挥动着他那用树皮做的帽子。肯尼迪瞄准那顶帽子开了一枪,帽子顿时变成了碎片。
  这一下,黑人全都慌了神,他们拔腿向大河跑去,很快游到对岸去了。不久,从河的两岸射来雹子般的子弹和雨点般的利箭。然而,这丝毫伤不到气球,它的锚早已勾住一块岩石的缝隙。乔顺着锚索溜到地面。
  “放绳梯!”博士高喊,“肯尼迪,跟我来!”
  “你要干什么?”
  “我们下去,因为我需要你当证人。”
  “好吧,我来了。”
  “乔,你要严加警戒。”
  “放心吧,先生。一切交给我好了。”
  “肯尼迪,来吧。”博士说着,双脚已踏上了地面。
  他带领同伴朝岛顶端高峻突兀的岩石走去。到了那里,他东张西望了一会儿,接着在荆棘中搜来搜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甚至两只手都被刺得鲜血直流。突然,他一把抓住猎人的手,说:
  “你瞧!”
  “有字!”肯尼迪不由得叫了一声。
  的确,岩石上清楚无误地刻着两个字母:A-D-
  “A-D-!”弗格森博士口中重复道,“安德里-德博诺!这就是那位旅行家的亲笔签名!他沿着尼罗河往上走得最远。”
  “这当然不容置疑啦,弗格森老友。”
  “现在,你相信了?”
  “是尼罗河!这一点,我们不能怀疑。”
  博士立即着手把这两个珍贵的字母按原来的大小和形状分毫不差地记了下来。事毕,他向这两个字母望了最后一眼,说: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气球上去吧!”
  “那么咱们得快点。你瞧,有几个土著人正准备过河呢。”
  “现在,我们不在乎了!让风把我们往北送上几个小时吧。这样,我们就能抵达刚多科罗,甚至能和我们的同胞握上手了。”
  10分钟后,气球威风十足地向空中升去。与此同时,博士展开了一面英国国旗以庆祝这次岛上的考察成功。
或许您还会喜欢: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