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月亮山——绿色的海洋——扔下锚——牵引气球的大象——猛烈开火——厚皮动物之死——原野间搭烤炉——草地上就餐——陆地上过夜
  星期一,早上6点左右,太阳跃出了地平线。乌云四散,柔风吹拂着熹微晨光,空气格外凉爽。
  散发着清香的大地重新映入了几位旅行家的眼帘。一直在对流气团中转来转去的气球几乎没有离开老地方。博士一边让氢气收缩,一边降低气球,以企找到往北去的气流。他费了很长的时间,仍没有结果。风吹动“维多利亚号”向西飞去,一直到了望见月亮山的地方。月亮山呈半环状,怀抱着半个坦噶尼喀湖。远方近似青色的地平线上,清楚地显现出较为平缓的山峦。可以说,它是到非洲中部去的探险家们难以逾越的一条天然屏障。一些孤峰披着长年不化的积雪。
  “我们现在到了一个从未有人勘察过的地区。”弗格森博士开口说道,“伯顿上尉向西行进了很远,但是没能抵达这座名山下。他甚至否认有这么一座山,尽管他的同伴斯皮克向他肯定过。他断言这是斯皮克想象出来的。诸位朋友,对我们来说,这座山的存在不会再有任何疑问了。”
  “我们飞过去吗?”肯尼迪来了兴致。
  “但愿别飞过去。我想找到一股能把我们再带向赤道的顺风。如果需要的话,我甚至打算等一等。事实上,我将把‘维多利亚号’当作一艘船来躁纵,逆风时就把锚抛下去。”
  不过,博士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在试了各种不同的高度后,“维多利亚号”终于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东北飘去。
  “我们的方向正对头。”博士查了查罗盘说,“现在我们离地面将近200尺,考察这个地区再合适不过了。斯皮克上尉去寻找乌克雷维湖时,是更靠东些沿着卡泽赫北面的直线走的。”
  “我们要这样飞很长时间吗?”肯尼迪问。
  “也许吧,我们的目标是要推进到尼罗河源头的岸边。这样算来,要到达由北方出发的探险家到过的最远点,我们还必须飞600多英里。”
  “那么,我们不能着陆,活动一下腿脚再飞吗?”乔问。
  “是要着陆的,再说,我们必须节省食物。喂,勇敢的肯尼迪,途中你可要给我们提供些新鲜肉哟。”
  “弗格森老友,只要你想要,随时供应!”
  “我们还要把水箱的水补充一下。谁知道我们会不会被带到没水的地方去?有备无患总好些。”
  中午时分,“维多利亚号”飞到东经29度15分,南纬3度15分的地方。气球穿过乌约夫村的上空。该村是乌尼央维基最北的边界,离乌克雷维湖不远。不过,在气球上还看不见该湖。
  靠近赤道居住的部落好像比较开化些。这些部落分别由一些权力无边的独裁君王统治着。部落最稠密的地区构成了卡拉瓜省①的地盘。
  ①位于现在的刚果境内。
  三位旅行家决定下来,一遇到合适的空地就着陆。他们准备多停些时候。再说,气球也需要仔细检查一下。氢氧喷嘴的火头调小了。从吊篮里抛出的锚很快就掠着了茫茫草原上的阔叶高草。凭高俯瞰,草原就像是一块平展展的草坪,但实际上,这块草坪上的草足有七八尺深。
  “维多利亚号”如同一只巨大的蝴蝶,擦着草地轻轻飞过,甚至连草都没压弯。一眼望去,地上没有任何障碍物,真像一片岩礁不存的绿色海洋。

  “看来,我们得这样飞很久了。”肯尼迪说,“瞅不见哪儿有树能挂住锚。我想,打猎恐怕也要落空了。”
  “等一下吧,亲爱的肯尼迪。草比你还高,你是不可能在这种地方打猎的。我们最终会找到一块好地方。”
  这确实是一次愉快的漫游,一次十足的海上航行。这片大海是那么的绿,几乎透明,在风的吹拂下时时漾起微微的波浪。吊篮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划艇,正在这片海洋中劈波斩浪。一群色彩艳丽、欢快地歌唱着的飞鸟,从阔叶高草中不时惊起。垂下的锚隐没在这片花海中,犁出一道浅浅的痕迹。如同水上泛舟激起的微波一样,这道浅痕在锚的后面转眼消失了。
  突然,气球猛地震动了一下。锚显然勾住了这片大草坪遮盖下的一块石头的缝隙。
  “勾住了!”乔欢呼道。
  “好极了!快放绳梯。”猎人迫不及待地吩咐。
  话音未落,下面传来一声尖叫。紧接着,3位旅行家情不自禁地失声惊呼起来。
  “这是什么?”
  “叫声好奇怪!”
  “瞧!我们在往前进!”
  “脱锚了吗?”
  “啊,不对!锚还勾着呢。”乔拉了拉锚索,说。
  “莫非石头会走?”
  草丛中,的确出现一大片蚤动。不多久,一个长长的弯弯曲曲的东西从草丛里露了出来。
  “蛇!”乔叫道。
  “蛇!”肯尼迪一边喊,一边给他的马枪上膛。
  “不对!是象的鼻子。”博士更正道。
  “什么,弗格森?是一只象?”肯尼迪思忖着,端起了武器。
  “等一等,肯尼迪,等一等!”博士连忙叫住猎人。
  “的确不错!这个蠢货拖着我们走呢。”
  “而且,它的方向正对。乔,它正往我们要去的方向拖。”
  大象快步往前移动,不多久到了一块空地上。这一来可以看清大象的整个身躯了。博士从它巨大的个头辨认出这是一只优种公象。它的嘴上长着两颗曲线优美的白牙。这对牙可能有8尺长。锚的爪正好牢牢地钩在两颗象牙之间。
  大象试图用鼻子弄断把它与吊篮连在一起的锚索,然而,一切努力均无济于事。
  “前进!勇敢点!”乔欣喜若狂地大呼小叫,使劲吆喝着这只奇特的“辕马”,“这又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比用马强多了!有象听您的使唤呢。”
  “可是,它在把我们往哪儿带呀?”肯尼迪挥了挥手中的枪问。他真想放上一枪。
  “亲爱的肯尼迪,它正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耐心点儿吧!”
  “就像苏格兰农民说的:‘Wigamore!Wigamore!’”乔兴高采烈地叫道,“走啊!走啊!”
  大象发疯似地奔跑起来,鼻子左右甩动着,特别是它往前跳的时候,总要扯得吊篮猛地乱晃一阵。博士手里拿着斧子准备着,如果有必要,马上砍断锚索。
  “不过,不到最后时刻,我们不把锚丢下。”他说。
  大象拖着气球跑了一个半小时,仍没显出丝毫疲惫的样子。这种厚度的庞然大物很能跑。它就像块头和行进速度都差不多的鲸一样,一夜之间可以跑很远很远的路。
  “其实,”乔说,“它就是我们用鱼叉叉住的一条鲸,所以,我们只要学着用捕鲸人捕鲸时用的手段就行了。”
  可是,地面自然条件的改变迫使博士不得不改变移动的方式了。
  在草原北面约3英里的地方出现了一片“卡马尔多”树密林。现在使气球与它的“司机”分手,成了当务之急。

  肯尼迪理所当然担负起使大象在奔跑中停下来的任务。他端起了马枪。要想成功地击中大象,他处的位置可不大有利。第一枪打到了象的颅骨上,可是子弹就像打在钢板上似的给撞扁了。大象看上去没有丝毫反应,听到子弹的射击声,它的步伐反而更快了,速度变得像飞驰的赛马一样。
  “真见鬼!”肯巴迪愤愤地说。
  “多硬的脑袋!”乔惊讶地叹道。
  “我们再来试试打几粒尖头子弹。”肯尼迪说着,仔细地往他的马枪里装上子弹,接着开了一枪。
  大象发出一声可怕的叫声,但跑得更快了。
  “好吧,”乔说着拿起一支枪来,“肯尼迪先生,我该来帮您一把,要不然,完不了。”
  两粒子弹同时击中了大象的双肋。
  大象停了下来,扬了扬长鼻,接着又飞速向树林跑去。它晃着大脑袋,鲜血开始泉涌般从伤口流出来。
  “肯尼迪先生,咱们接着打吧。”
  “不仅接着打,而且要不停地打。”博士补充说,“我们离树林只有20托瓦兹远了!”
  又响了十几枪。大象拼命一窜,吊篮和气球噼啪乱响像散了架似的。博士手中的斧子也被这一晃,撞得跌落到了地上。
  这时,情况变得十分危急。牢牢固定在吊篮里的锚索解也解不开,用旅行刀又割不断。就在气球靠近树林,大象扬头的一刹那间,眼睛挨了一枪。它停下来,身子摇晃一下,跪倒在地上。这一下,它的肋部正好朝着猎人。
  “再给心脏来一枪。”猎人说着,射出了马枪里最后一粒子弹。
  大象发出了垂死的哀嚎。它又挺起身子站了一会儿,甩了甩长鼻子,然后重重地倒了下去。它那对好看的象牙,有一根在它倒地时拖断了。大象终于死了。
  “它的象牙断了一根!”肯尼迪叫道,“在英国,100斤重的象牙值35畿尼①呢!”“那么值钱吗?”乔一边问,一边顺着锚索滑到地上。
  ①英国旧时金币名,1畿尼等于21先令。
  “亲爱的肯尼迪,惋惜有什么用。”弗格森博士说,“我们是象牙商吗?我们来这儿是发财的吗?”
  乔查看了一下锚。它仍然牢牢地卡在那颗完好无损的象牙上。弗格森和肯尼迪跳到了地上,膨胀一半的气球在大象的躯体上方摇来摆去。
  “多出色的大象!”肯尼迪欣赏地说,“多大的块头!我在印度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象呢!”
  “亲爱的肯尼迪,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非洲中部的象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象了。由于安德森和卡明两伙人在开普敦周围地区乱杀滥捕,大象都迁移到了赤道地区。以后我们在赤道附近会经常遇到成群成群的大象。”
  “我想,我们暂且品尝一点儿大象肉,怎么样?”乔建议,“我保证用这只大象身上的东西给你们收拾出一顿美味佳肴来。肯尼迪先生去打一二个小时的猎。弗格森先生去检查‘维多利亚号’。我呢,就趁这段时间来烧菜。”
  “安排得挺不错。”博士赞同地说,“就这么办。你爱怎么烧就怎么烧吧。”
  “至于我嘛,”猎人开玩笑地说,“我就去用掉这两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吧。这可是承蒙乔俯允我支配的哟。”
  “朋友,去吧,不过要多加小心,别走远了。”
  “放心吧。”
  于是,肯尼迪带着枪,一头扎进了林子。
  这时,乔动手忙起他的事来。他首先在地上挖了一个2尺深的坑,里面填上枯树枝。这东西地上到处都有,其中许多都是大象在林中经过时弄断的。这一点从那些大象脚印上可以看出来。坑填满后,他在坑上面堆起两英尺高的一个柴垛,把火点着。然后,他转身走到距树林10托瓦兹远的地方。大象的尸体就倒在那儿。他灵巧地切下靠近象鼻根部这一段最粗的象鼻。这一部分象鼻约2尺宽,是肉质最嫩的。另外,他又切下一只象掌。他选的这些,其实都是大象身上最好吃的东西,就像野牛里脊、熊掌或野猪头一样。

  当柴堆烧完后,乔把坑里的灰烬和木炭扒出来。这时,坑里的温度很高。他用有芳香气味的树叶把象鼻和象掌分别精心包好,放入这个临时烤炉中,埋上热灰。随后,他在上面又堆起一个柴垛。等到这堆柴烧尽后,肉正好烤熟了。
  乔从他的烤炉中掏出烧好的晚餐。他把这些香味扑鼻的肉放在绿叶上,摆到一块优美宜人的草坪中。之后,他又从吊篮里拿来了饼干、烈酒、咖啡,还从旁边的小溪里舀来些凉爽清澈的溪水。
  摆放整齐的这“桌”盛宴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乔并没因此得意忘形,他认为吃起来才会更加令人高兴呢。
  “既不累,又安全。这趟旅行太美了!”他满意地唠叨着,“饭按钟点开;吊床随时可睡,还想要什么?可是,这位亲爱的肯尼迪先生竟然还不想来!”
  旁边,弗格森博士正专心致志地细心检查气球。“维多利亚号”看上去没有受到暴风骤雨的损害。塔夫绸和球囊外表涂的马来橡胶都出色地经受住了考验。测过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并计算了气球的升力之后,博士满意地发现氢气一点没少,气球外壳至今仍然一点不透水。
  算来,旅行家们离开桑给巴尔才五天。干肉饼还没有动,饼干和罐头肉也足够维持一段日子的。剩下的只有储备水需补充。直管和蛇形管看上去没任何问题。幸亏中间装了橡胶接头,这些管子才能经得起气球来回摆动的折腾。
  博士检查完后,就忙着整理笔记。他把周围原野的景致画成一幅相当不错的草图:上面有一望无垠的草原,“卡马尔多”树林和飘浮在巨象尸体上空一动不动的气球。
  2个钟头后,肯尼迪回来了,随身带回一串肥肥的山鹑和一条直角大羚羊腿。这种大羚羊是羚羊中最灵活的一种。乔马上去收拾,准备再把这几道菜添上。
  “晚餐准备好了。”不大会儿,乔扯着他那付好嗓子,高声招呼道。
  这时,3位旅行家才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坐了下来。象掌和象鼻的确鲜美可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像往常一样,3人首先为英国干了杯。之后,这片世外桃源上空第一次散发出了芬芳的哈瓦那雪茄的香味。
  肯尼迪吃得多,喝得也多,话更是比谁都多。他有些忘乎所以了。他一本正经地向博士朋友建议,在这片林中用树枝搭间小屋定居下来,开创一个非洲鲁滨逊王朝。
  尽管乔自告奋勇,愿意充当星期五的角色,可是建议再也没有了下文。
  整个原野显得那么祥和,那么僻静,博士决定在陆地上过夜。乔绕宿营地用枯树枝围了一个大火圈。这道火篱就成了抵御猛兽袭击的屏障,因为,受到大象肉香的吸引,鬣狗、美洲狮、豺一直在附近转来转去。夜里,肯尼迪好几次不得不抓起他的马枪,向这些胆大包天的来访者开枪。不过,这一夜最终还是平安无事地过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