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桉树林——蓝羚羊——集合信号——突然袭击——卡涅梅——空中过夜——马班古鲁——吉乌拉姆考——储备水——抵达卡泽赫
  这个地区干旱少水,粘土质的土地在太阳的烘烤下龟裂出条条缝缝,看上去分外荒凉。零零落落可以发现骆驼商队走过的一些痕迹。一堆堆人和牲畜的骸骨被蛀噬得七零八散,与尘土混在一起。
  往前走了半个钟头后,肯尼迪和乔钻进一片桉树林。他们目光戒备,手指扳着枪机,仔细搜索着,谁也不知会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乔虽不是位枪手,但拿起枪来倒也运用自如。
  “肯尼迪先生,走一走倒挺不错。只不过这个鬼地方太不好走了。”乔跌跌撞撞地踩着满地的石英石碎块,说。
  肯尼迪向他打了个手势让他站住别出声。要知道,打猎不带狗,需多费许多气力。不管乔多么灵巧,也不可能有短毛垂耳猎犬或猎兔狗那么灵敏的鼻子。
  在一条尚剩下几洼死水的河床里,十几只大羚羊正在饮水。这群温雅的动物仿佛预感到有危险,显得十分不安。每饮一口水,它们都要敏捷地昂起美丽的头,掀动鼻孔,顺着猎人站的风向,使劲闻闻空气。
  乔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肯尼迪绕过几簇树丛,走到射程之内开了火。转眼间,羚羊群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一只公羚羊肩部挨了一枪,倒下死了。肯尼迪急促奔向猎获物。
  这是一只南非大羚羊,身子是近似发灰的浅蓝色,肚子和大腿内侧的颜色雪一样白,真是头漂亮的动物。
  “这一枪打得真是地方!”猎人欢呼道,“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动物。我要把皮好好剥下保存起来。”
  “啊!您真想这么做吗,肯尼迪先生?”
  “当然啦!瞧瞧,多好的毛啊!”
  “但是,弗格森博士决不会答应带这么个额外负担的。”
  “说的对,乔!不过把一只这么漂亮的动物整个扔掉,实在让人心里不痛快。”
  “整个扔掉?不,肯尼迪先生,不是全扔掉。我们要取下它身上最有营养的好肉。如果您允许的话,我来干完这活,保证干得和令人尊敬的轮敦屠宰行业工会会员一样好。”
  “朋友,你喜欢干就干吧。不过你要知道,我作为猎人,剥张猎物的皮不比杀它难。”
  “肯尼迪先生,我完全相信这点。好吧,如果不使您为难的话,请捡3块石子搭个灶,再捡点儿好枯树枝。几分钟后,我就得用您烧红的木炭了。”
  “放心吧,用不了多大一会儿。”肯尼迪应道。
  他立即着手搭灶。几分钟后,灶里就燃起熊熊烈火。
  乔从羚羊身上弄下一打排骨和几块最嫩的里脊肉。它们很快就变成了美味可口的烤肉。
  “塞缪尔-弗格森会对这些东西感到高兴的。”猎人说。
  “肯尼迪先生,您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当然是想你干的事,想你的烤羚羊排啦。”
  “完全不是的!我在想,如果我们回去找不到气球了,该是什么样子。”
  “瞧你说的!想哪儿去了!你想要博士扔下我们吗?”
  “当然不想啦。但是如果不巧气球脱锚了呢?”
  “不可能。再说,弗格森不会没有办法再把气球降下的。他躁纵气球相当有一手。”

  “但是,如果风把气球吹跑了呢?如果气球没法回到咱们这儿来呢?”
  “得了,乔,别再胡思乱想了。你那些乌七八糟的假设尽让人扫兴。”
  “嗳,先生。这个世上发生什么事都很正常。既然什么都可能发生,还是应该多想想……”
  乔的话音刚落,空中传来一声枪响。
  “哎呀!”乔失声大叫。
  “是我的马枪!我听得出它的声音。”
  “是信号!”
  “我们有危险。”
  “也许是他。”乔猜测道。
  “快走!”
  两位猎手急忙收拾起烤好的猎物,沿着来时肯尼迪一路上做的记号往回赶。密密的矮树丛挡住了视线,他们无法看到“维多利亚号”,不过,他们知道不会离得太远。
  这时,传来了第二响枪声。
  “事情紧急了。”乔说。
  “听!又响了一枪!”
  “看样子,他像在自卫。”
  “快点!”
  他们拼命奔跑。一出树林,他们首先看到“维多利亚号”还在原来的地方停着,博士仍然待在吊篮里。
  “到底出了什么事?”肯尼迪问。
  “我的老天呀!”乔大叫一声。
  “你看见了什么?”
  “那边,一群黑人在袭击气球呢!”
  果然,2英里之外的地方,30个左右身影正挤在埃及无花果树下,指手画脚,又是叫喊,又是蹦跳,有几位已上了大树,正往树顶上爬。看来危在旦夕。
  “我的主人性命难保了。”乔叫道。
  “喂,乔,冷静点。瞅准喽,我们得干掉这其中的4个黑家伙。上!”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跑了一英里。这时,吊篮里又响了一枪。这一枪击中了一个爬上错索的家伙。一具失去性命的躯体从一个树枝掉到另一个树枝,最后挂在离地面20尺高的地方,四肢在空中摇来摆去。
  “喔唷!”乔停下脚步,惊讶地说,“这个畜生挂在哪儿了,怎么会掉不下来呀?”
  “管它呢,”肯尼迪答道,“快跑!快跑!”
  “喂!肯尼迪先生。”乔放声大笑地说,“它是用尾巴挂住的,确实是用尾巴!原来是只猴子!这不过是群猴子!”
  “总比是人好多了。”肯尼迪边回话,边向吱吱乱叫的猴群冲了过去。
  这是群令人生畏的狒狒,凶猛而粗暴。他们的鼻子和嘴像狗,看上去很可怕。不过,几声枪响就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它们。这帮鬼脸模样的畜生很快四处逃窜,地上留下了好几具它们同类的尸体。
  转眼间,肯尼迪攀牢了绳梯。乔爬到埃及无花果树上,摘掉了锚。吊篮一直降到他跟前。乔毫不费力地爬了进去。几分钟后,“维多利亚号”升到空中,在和风的吹动下向东驶去。
  “真是一场突然袭击!”乔说。
  “我们还以为你遭到土人的围攻了呢。”
  “幸好只是一群猴子!”博士答道。
  “亲爱的弗格森,从远处可看不大出来。”
  “近处看区别也不大。”乔附和道。
  “不管怎样,”博士接着说,“猴子的这种攻击也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在猴子的反复摇晃下,锚被拉了出来,谁知道风会把我带到哪儿去?”
  “肯尼迪先生,还记得我当时怎么给您说的吗?”

  “乔,你说的对。不过,对是对,当时你正在烤羚羊排。我呢,看见它就已经嘴馋了。”
  “这我完全相信,”博士答道,“羚羊肉确实美味可口。”
  “您可以品尝品尝,先生,桌子摆好了。”
  “肯定品尝。”猎人说,“这些肉片有种特别的野香味,可不能忽略了哟。”
  “噢,那我就吃一辈子羚羊肉,最好再能有杯掺糖水的烈酒助助消化。”乔嘴里塞得满满的,说。
  他马上去准备那种刚刚提到的饮料,因为,大家都喜欢品尝。
  “直到现在,一切都还相当不错。”他满意地说。
  “何止不错,是非常好。”肯尼迪更正道。
  “哦,肯尼迪先生,您还后悔陪我们来吗?”
  “我本想看看谁阻止得了我!”猎人神情坚定地答道。
  已经是下午4点。“维多利亚号”遇到了一股较强气流。地势不知不觉间升高了。气压柱标明气球在海拔1500尺的高度上。这时间里,博士不得不把氢气膨胀得相当厉害,以保持气球的高度不变,氢氧喷嘴因此就得不停地喷着火焰。
  将近7点钟,“维多利亚号”漂浮到了卡涅梅盆地的上空。在猴面包树和葫芦树的树丛中隐藏着一个个村庄,博士立即认出这块方圆10英里大小的广阔开垦地。乌戈戈国一位苏丹①的王宫就在这儿。乌戈戈国的文明发展也许不那么滞后,很少有卖自己家庭成员的。但是人畜仍然同住,一起生活在没有框架的圆形茅屋里。这种茅屋活像个干草垛。
  ①伊斯兰教国家的君主。
  过了卡涅梅,大地逐渐干燥起来,地面净是石子。但一小时后,在离姆达布鲁有段距离的一块肥沃的洼地里,草木又恢复了勃勃生机。随着夜晚的到来,风平息了,大气层仿佛睡着了。博士徒劳地在不同的高度寻找气流。最后,看到大自然这般寂静,他决定在空中过夜。为安全起见,他索性把气球上升1000尺左右。“维多利亚号”纹丝不动地停在了空中。静说中,美妙的繁星之夜来临了。
  狄克-肯尼迪和乔安稳地躺在自己的铺上,很快坠入了梦乡。博士依然值第一班。午夜时分,苏格兰人替换了他。
  “哪怕出现一点小意外,也要喊醒我。”博士向肯尼迪交待说,“尤其是眼睛别离开气压表,它可是我们的罗盘!”
  夜里冷了起来,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达到27度(14摄氏度)。
  随着夜幕的降临,动物们的音乐晚会开始了;饥渴把它们从洞袕赶了出来。青蛙亮出它那女高音般的嗓子,声音大的比豺的尖叫声还要高一倍;与此同时,狮子那庄严的男高音支撑住了这支富有生气的乐队的和音。
  清晨返回工作位置后,弗格森博士马上查看了他的‘罗盘’。他发现,风在夜间变了方向。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里,“维多利亚号”向东北偏航了30英里左右。现在,它正经过马班古鲁的上空。马班古鲁是个多石的国家,到处是大块大块美丽光滑的黑花岗岩石。高高隆起的岩石使地面凸凹不平。许多相似于卡纳克①峭石的圆锥状山包星罗棋布,犹如一座座德洛伊教祭司的石桌坟。水牛和大象的堆堆白骨到处可见。树木很少,东边才有片黑森森的树林。林中隐藏着几个村落。
  ①古埃及底比斯的阿蒙神神庙,是一综合性的巨大建筑群。

  7点钟左右,下面显现一块面积约2英里大小的圆形岩石。它的形状像一个大乌龟壳。
  “我们没走错路。”博士说,“这儿就是吉乌拉姆考,我们去那儿歇一会儿。我打算把储备水更换一下。它可是用来供给氢氧喷嘴的,是不可缺少的。试试看,我们能勾住哪儿。”
  “树太少了。”猎人答道。
  “我们试试。乔,把锚扔下去。”
  升力逐渐减小,气球接近了地面。锚在地上迅速地移动,不久,一只爪子卡进一条岩石缝里。“维多利亚号”停下不动了。
  不要以为博士会在停歇时把火完全熄掉。气球的平衡是以海拔高度为零时计算的。海拔高度不同,气球的平衡条件就要发生变化。既然地势一直抬高,最后达海拔600至700尺,如果气球的平衡条件仍按海拔零度时计算,它就要越飞越低,最后比地面还要低得多。因此,需要依靠把氢气膨胀到一定程度,才能维持气球在空中掉不下来。只有在完全无风时,博士才让吊篮降到地面上。这时,气球因少了大量压重的重物,可以不靠氢氧喷嘴的帮助而停在空中。
  地图标明,在吉乌拉姆考的西坡上有一些大水潭。乔拿着桶独自去了那里。这个桶可以盛10加仑水。他毫不困难地找到了水潭。那地方距一个荒废了的小村庄不远。他把桶盛满水,马上返回了气球。整个过程不到三刻钟。一路上,他除了遇上几个大的捕象陷阱外,没见到任何不平常的事。他甚至险些掉进一个捕象陷饼中。那里面躺着一具已经被蛀噬一半的大象骨骼。
  他这次出去带回一种猴子特别喜欢吃的欧楂模样的果实。博士认出这是姆邦布树上的果实。这种树在吉乌拉姆考西部很常见。乔外出期间,弗格森一直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在这个不怎么好客的地方哪怕停留几分钟也会让他一直提心吊胆的。吊篮降得几乎挨着了地面,水毫不费劲就送了上去。乔取下锚后,轻快地钻进吊篮,回到主人的跟前。博士立即把火力加大,很快,“维多利亚号”又回到空中的航线,继续飞行了。
  现在,气球距卡泽赫约100英里。卡泽赫是非洲内地的一个重镇。由于是东风,旅行家们有指望在天黑前抵达那儿。他们以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往前进发。这时,气球已相当难以驾驭;不使氢气大大膨胀,气球就无法上升很高,因为,这一地区的地面平均高度已达海拔3000英尺。只要有可能,博士就不想使氢气膨胀,他因此不得不异常灵巧地躁纵着气球,沿着相当陡峭的山坡时升时降,低低擦过坦波村和图拉-威尔斯村上空。图拉-威尔斯村是乌尼央维基地区的一部分。这个地区美丽如画,棵棵树木高耸入云,种种植物枝大叶茂,仙人掌更是长成了庞然大物。
  将近下午2点,天气晴好,似火骄阳仿佛吞噬了哪怕最微小的气流,整个空气都凝固了。此时,“维多利亚号”漫游到了距海岸350英里的卡泽赫城上空。
  “我们是早上9点钟从桑给巴尔启程的,”弗格森博士翻看着笔记说,“由于绕道,我们两天里已经飞了约500地理里。要知道,伯顿上尉和斯皮克上尉走这么长的路竟花了四个半月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