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九章
  第九章
  绕过好望角——前甲板——乔教授上的宇宙志课——论气球的躁纵——论寻找大气流——Evpnxa
  (“想出来了”)
  “决心号”运输舰快速地向好望角驶去。尽管大海的浪涛越来越汹涌,天气却一直很好。
  从轮敦起航27天后,3月30日,远处天际显露出桌山的轮廓。用海洋望远镜已经看得见山岗脚下的开普敦城。很快,“决心号”运输舰来到开普敦码头抛下错。但是船在此停泊只是为了加煤,这事一天就可办妥。第二天,船向南驶去,以便绕过非洲的最南端进入莫桑比克海峡。
  乔已不是第一次作海上旅行。他很快就像在家里一样自由自在。船上的人都喜欢他那坦诚、爽朗的性格。主人耀眼的光环大部分罩在了他的身上。大家像听权威人士讲话一样听他侃侃而谈。事实上,他弄错的倒也真不比其他权威人士多。
  当弗格森博士在作战会议室里继续上有关非洲探险课时,乔就在前甲板上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仿效历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派头,随心所欲地谈古论今,夸夸其谈。
  话题自然是围绕着空中旅行进行的。开始时,乔很难让那些死顽固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成功。但是后来,一接受了他的说法,水手们的想象力一下子被乔的叙述激发了,他们认为再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这位令人着迷的讲故事者使他的听众们相信,这次旅行过后,还要进行许多其他的空中旅行。现在,只不过是一长串非凡举动的开始。
  “朋友们,你们知道,当人们尝试过这种空中运动后,就再也不会放弃它。所以,我们的下一次探险就不是在地球表面进行了,我们将一直上升,越飞越高。”
  “好极了!飞到月亮上去!”一位感叹不已的听众不由得说。
  “到月亮上去?”乔不屑一顾地说,“不,当然不去。这太平常!人人都去得了。再说啦,那儿又没水。要去还得带上多多的水贮备着,甚至还得带上小玻璃瓶装的空气。因为,在那里只要想稍微呼吸一下,就用得着。”

  “是吗?要是在那儿找到杜松子酒呢?”一位特别钟爱这种酒的水手问道。
  “我的朋友,那儿是没有杜松子酒的。不!根本不去月亮。但是我们将到那些好看的星星上转转,到那些迷人的行星上走走,我的主人常常给我谈起那些行星,因此,我们可以先从访问土星开始……。”
  “就是那颗有光环的星星吗?”海军下士问。
  “对!那个戴结婚戒指的,只是不知道它的老婆哪儿去了!”
  “怎么!你们能飞那么高?”一位小水手惊愕地问,“你的主人真是个魔鬼。”
  “魔鬼?干这事魔鬼还差了点!”
  “那么你们去过土星以后呢?”听众中最性急的一位问。
  “去过土星以后?唔,去拜访一下木星。那可是个怪地方。听着,那里的白天只有9个半小时,这对懒人倒挺合适的。还有,譬如那里的1年等于我们这儿的12年。对那些只能活6个月的人来说,这是个福音。在那儿生活可以让他们多活上几年!”
  “12年?”小水手又问。
  “对,小家伙。所以,假如在那个地方,你还在吃你妈妈的奶呢。这边一位老人家,就算是50岁吧,到那儿只是个4岁半的娃娃。”
  “不信,不信!”全前甲板的人异口同声地说。
  “这全是真的。”乔信誓旦旦地说,“你们要我怎么说呢?如果光想待在这个世界上混日子,就什么也学不到,只能象只鼠海豚一样无知。要是你们去木星上走走,就知道我说的对了!不过,在木星上你们可不能乱来哟,因为有些卫星可是不大好说话!”
  于是大伙笑了起来,不过,还是有些半信半疑。接着,乔给他们谈起海王星,说在那儿海员最受欢迎;谈到火星时,乔又说在那儿最吃香的是军人,这最终让人厌烦;至于水星,则是个最不光彩的星球,那儿只有小偷和商人。这两种人那么相象,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最后,乔对金星作了一番十分动人的描述,大伙儿听了不由得心旷神怡。

  “当我们从这次空中旅行返回时,”讨人喜欢的故事讲述人说,“我们将被授予南十字星座勋章,就是在上帝的衣扣上方闪闪发光的那枚。”
  “你们本来就完全配得上这枚勋章!”水手们齐声说道。
  一个个白天就这样伴随着愉悦的话语在前甲板上度过。与此同时,博士也正在作战会议室里与军官们进行着一次又一次颇有教育意义的谈话。
  有一天,在谈论气球的躁纵问题时,弗格森博士应大伙请求就这一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相信,”他开口道,“当今能达到人工躁纵气球的程度。眼下世上所有的躁纵系统,无论是做过试验的,还是才提出的,我都了解。不过没有哪一个获得成功,没有哪一种能行得通。诸位当然明白,我应该关心这个对我很有好处的问题,但是用目前的力学知识所提供的方式,我还没法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发明一种马力大得超乎寻常而重量又轻得难以想象的发动机才行。即使是有了这种发动机,人们也无法抵御得住强大的气流!再说,至今为止,注重的是研究如何躁纵吊篮,而不是躁纵气球,这是一种错误。”
  “不过,”有人反驳道,“气球与船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船却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
  “当然不对,”弗格森博士答道,“相似之处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空气的密度比水小得多的多。船身只有一半隐没在水里。气球却整个置身于空气中,而且就周围的气流而言气球是静止不动的。”
  “那么,您认为航空学已经发展到头了吗?”
  “不!当然没到头!现在需要的是寻找其他途径。即使不能躁纵气球的方向,至少应使气球时刻飘浮在最适合的大气气流中。随着气球的升高,气球周围的气流变得越来越均匀,气流运动的方向也越来越稳定。这时候,气流的运动已不再受地球表面沟沟壑壑的高山峡谷的干扰。诸位知道,这些山川峡谷恰恰是使风向和风力改变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找准了气流带,剩下来要做的只是把气球停留在合适的气流中而已。”

  “可是到那时候,”皮耐特舰长又说,“为了能始终待在有利的气流带里,气球就必须时常升升降降。亲爱的博士,这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
  “为什么?亲爱的舰长?”
  “我们都明白,正因为是作长距离飞行,这么升升降降的才极为困难。如果只是在空中飘飘,当然不难做到了。”
  “请问,您有什么理由这么说?”
  “因为,要上升就只有扔掉些压载物。要下降就只有失去些氢气。这样下去,您的氢气和压载物很快就会用光的。”
  “亲爱的皮耐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当前科学要攻克的唯一难点也就是这个。重要的,不是躁纵气球的方向,而是如何不消耗氢气使气球能至上而下地运动。如果比喻的话,可以说,氢气就是气球的真气、血液、灵魂。”
  “您说得对,亲爱的博士。但是眼下,这种困难仍然无法解决,这种方法仍没有能想得出来呀。”
  “对不起,已经想出来了。”
  “谁想出来的?”
  “我!”
  “您?”
  “是的。您很明白,如果想不出办法来,我是不会冒险作这次乘气球穿越非洲旅行的。要不然,24小时以后,我就会把气球里所有的氢气用光。”
  “可是,在英国的时候,您可从没谈过此事呀?”
  “是没谈过,我那时不愿引起公开争论。我觉得争来争去的又有什么用呢?我预先悄悄地做过几次试验,结果十分理想,我很满意。这是我的事,根本用不着向别人多说什么。”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么,弗格森博士,您能把您的秘密告诉我们吗?”
  “好吧,先生们,其实我的方法挺简单的。”
  听众一下子全都集中起了注意力。这时,弗格森博士沉稳地开口说了下面一番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