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八章
  第八章
  乔的重要性——“决心号”运输舰的舰长——肯尼迪的军火库——上货——饯行——2月21日启程——博士的学术漫谈——杜韦里埃和利文通斯——空中旅行详解——肯尼迪闭上了嘴
  2月10日左右,一切准备工作即将就绪。两只套在一起的气球已完全做好。充上气后,它们的各个侧面都经受住了强大的空气压力试验。这使人对它们的牢固性有了深刻印象,证明了制作它们时下的功夫没有白费。
  乔高兴得昏了头。他在希腊街和米切尔工厂之间不断忙忙碌碌地跑来跑去,脸上总是喜气洋洋的。他见人就谈有关旅行探险事宜的详情细节,也不管别人问不问他。他觉得最为骄傲的就是能陪主人一起去。我们甚至相信,带人看气球,给人一点一滴地讲述博士的想法和计划,让人透过半开着的窗子看上一眼博士,或博士路过大街时让人瞅瞅,这些都让机灵鬼乔赚了不止几个半克朗。不过也怪不得他,他完全有权利用当时人们的惊讶与好奇稍稍渔一点儿小利的。
  2月16日,“决心号”运输舰驶入格林威治港抛下了错。这是一艘载重800吨的螺旋桨推进式快船。该船曾负责给上次去两极地区探险的詹姆士-罗斯①爵士供应生活必需品,皮耐特舰长是位和蔼可亲的人。他对博士的旅行特别感兴趣。他早就仰慕弗格森博士。这位皮耐特舰长与其说是军人,倒更不如说像位学者。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舰船装上四门大炮。不过,这四门短炮身粗口径的大炮还从未伤过任何人,仅仅是用来发出世界上最和平的声音的。
  为适合安置气球,“决心号”的底舱经过了改装。2月18日白天,气球被小心翼翼地运来,以最稳妥安全的方式存放到了货舱尽头。吊篮及附属部件,锚、绳子、食物,到达马苏阿港口时必须装满水的水箱,一切物质都在弗格森博士的监督下用绳索紧固停当。
  此外,装到船上的还有制造氢气的十大桶硫酸和十大桶废铁。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原料。不过,考虑到制造氢气时有可能损失一部分,博士还是让人多预备了些。用于生产氢气的全套设备和30只桶也放到了船舱下面。
  这些烦琐的准备工作在2月18日晚上完成。船上为弗格森博士和他的朋友肯尼迪准备了两间舒适的舱房。这位怀疑论者一面发誓赌咒不去,一面上了船舷,全套的狩猎用具,两支上等的双筒后膛枪和一只经过爱丁堡市珀迪-穆尔-肯尼迪逊工厂全面检验过的马枪也一起带到了船上。用这么一支马枪,猎人能在两千步以外一枪打中岩羚羊的眼睛,而且百发百中,从未失过手。另外,他随身佩带了两支六响科尔特手枪以备万一。算上数量充足的火药、子弹袋、铅弹和子弹,全部重量加在一起没有超过博士允许他携带的重量。

  这三位旅行者于2月19日白天登船安顿了下来。他们受到了舰长和全体军官热烈而隆重的欢迎。弗格森博士依然相当冷静,一心想着他的探险;激动的狄克-肯尼迪拼命抑制住自己,不愿让感情流露出来;蹦蹦跳跳的乔语言诙谐,张口就惹人发笑,很快成了船员舱里最会逗乐的人。那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帆布吊铺。
  20日,皇家地理学会为弗格森博士和肯尼迪举行了一个场面浩大的欢送会。皮耐特舰长和他的军官们也应邀出席。宴会气氛热烈,酒肴丰盛,话语醉人。大家为身体健康频频干杯。举杯次数多得足可使每位宾客相信自己能活到百岁。弗朗西斯-M××爵士主持宴会,他极力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举止始终十分得体。
  令肯尼迪-肯尼迪感到十分困窘的是,很多次祝酒是冲着他来的。在“为无畏的弗格森,英国的荣誉”干杯后,又为“有勇气的肯尼迪,博士的勇敢伴旅”举杯,肯尼迪的脸变得通红,这被看作是谦虚的表现,大伙儿的掌声反而更响了,肯尼迪的脸也就更红了。
  宴会快结束时,收到了女王的贺信。女王在信中向两位旅行家致意,并预祝考察探险成功。这难免使得大家又为“神圣的女王陛下”干杯。
  午夜时分,在一番动情的告别和热烈握手以后,参加宴会的宾客们纷纷散去,各自回家。
  “决心号”的几条小船正等候在西明斯特桥口,舰长在乘客和他的军官们陪同下坐上小船。泰晤士河急速的水流把他们送往格林威治码头。
  1点钟,舰上的人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2月21日早晨3点钟,运输舰的锅炉发出隆隆的轰鸣声。5点,船锚拉了起来。在螺旋桨的推动下,“决心号”运输舰向泰晤士河河口缓缓驶去。
  不用说,全舰上所有人的谈话都是紧紧围绕着弗格森博士的探险进行的。见到他,简直就相当于听到了他的声音。他使人们不由得对他万分信任,以至于很快,全船上上下下,除了苏格兰人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对博士的事业会不会成功产生怀疑。
  在这漫长闲暇的航行过程中,博士在作战会议室里给军官们上了一堂名副其实的地理课。这些年青军官们如醉如痴地倾听博士侃侃而谈四十年来人们在非洲的发现。博士给他们讲述了巴尔特、伯顿、斯皮克、格兰特等人的探险活动,描述了方方面面都成了科学调查对象的那块神秘土地。年青的杜韦里埃①在非洲北部考察了撒哈拉大沙漠,并且把图瓦雷格人的几位首领带到了巴黎。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目前,两支探险队正作准备。它们一支将由北往南而下,一支由东往西而来。最后,两支队伍在廷巴克图会合。在南面,不知疲倦的利文斯通一直在向赤道进发。自从1862年3月起,他正在麦肯西的陪伴下沿罗沃尼亚河而上。最后,弗格森博士预言,六千年来非洲深藏不露的秘密必将于十九世纪大白于天下。

  ①1840-1892,法国的撒哈拉沙漠考察家,曾发表《撒哈拉-北部图瓦雷格部落的考察》一书。
  倾听弗格森博士谈话的军官们顿时对非洲探险产生了兴趣,尤其当博士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他旅行的准备工作后。他们更是来了劲头。他们想验证一下博士的计算,随即展开了讨论,连博士也坦诚地参与了进来。
  大家普遍对博士随身只携带那么一点有限的食物感到吃惊。一天,一位军官就这一点询问了博士。
  “这让您感到意外了,是吗?”弗格森博士反问道。
  “当然了。”
  “那么,您料想我的旅行要多长时间?整整几个月吗?那可大错特错了。假如旅行时间延长,我们就完了,就到不了目的地。您知道,从桑给巴尔岛到塞内加尔海岸,路程不超过3500英里,就算4000英里吧。就算气球每12小时飞行240英里,这个速度还没有我们的火车快,那么,如果日夜不停的话,七天时间穿越非洲也足够了。”
  “但是,那样的话,您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您既无法测定地理位置,也根本考察不了那个地区。”
  “您别忘了,”博士回答道,“既然我是气球的主人,既然我可以随意升降,只要我喜欢,我随时可以停下来,尤其是当气流过强,有把我裹走的危险的时候。”
  “噢,你会遇到的。”皮耐特舰长插话道,“有些飓风的风速甚至超过每小时240英里呢。”
  “您瞧瞧,”博士顺势说,“要是有这么快的风,12个小时内就能横穿非洲了。这样,早上在桑给巴尔岛起床,晚上就可睡在圣-路易岛。”
  “但是,”一位军官问道,“气球飞得能和风一样快吗?”

  “这事有过。”弗格森回答。
  “真的?气球经得住?”
  “完全经得住。拿破仑1804年举行加冕礼时就有过这种事。那天晚上11点,法国航空家加尔纳里安①在巴黎放了一只气球。上面写着这样几个金色大字‘巴黎,13年霜月②25日,教皇七世陛下为拿破仑大帝加冕。’第二天早上5点钟,罗马的居民看见这只气球在梵蒂冈上空游荡。气球越过罗马平原,掉到了巴塞罗纳的湖中,因此,先生们,气球是可以经得住这样的速度的。”
  ①1769-1823,法国航空家,第一个按正规方式使用降落伞,并从空前高度跳下。
  ②法国共和历的3月,即阳历的11月21日到12月20日。
  “气球能经得住,但是人呢?”肯尼迪试探着问。
  “是的,人也是一样的!因为,就气球周围的空气而言,气球是静止的。不是气球在运动,而是空气团自身在运动,所以,你在吊篮里点燃一根蜡烛的话,火苗连晃都不晃。如果一位乘客登上加尔纳里安的气球旅行,他一点也不会觉得在这种速度飞行下有什么难受的。不过,我还不想尝尝在那种速度下飞行的滋味。假如晚上我能勾住一棵树或绊住一块起伏不平的地面,我是不会放过的。况且我还带了二个多月的食物呢。再说,着陆时,没什么能挡得住我们这位精干的猎手给我们提供充足的野味。”
  “哇!肯尼迪先生!这回您在那儿真可大显身手了。”一位海军少尉羡慕地望着苏格兰人说。
  “何止这个,”另一位军官接过话头,“崇高的荣誉会使您更加快活的。”
  “先生们,”猎人答道,“对你们的恭维——我很——感动。我无权接受。”
  “嗯?为什么?”大家齐声发问。“您不去吗?”
  “是的,我不去。”
  “您不陪弗格森先生一起去了?”
  “我不仅不陪他去,而且我来这儿就是为了最后阻止他的。”
  众人刷地把目光全都转向了博士。
  “别听他的。”博士神情平静地答道。“这事不用和他争。其实,他完全清楚他会去的。”
  “以圣帕特利克的名义起誓!”肯尼迪大呼。“我保证——”
  “你什么也别保证了。肯尼迪老友。你的块头量过了,你的重量称过了,包括你的枪支、子弹、火药都过了磅。所以咱们就别再谈了吧。”
  的确如此,从那天起一直到踏上桑给巴尔岛,肯尼迪只谈其他的,再不开口提此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