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穷人缺什么 - 富人没有安全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有竞争就有冲突,冲突激烈了就会流血。越大的财富必然伴随越大的冲突,在竞争严酷的环境中尤其如此。所以财富往往也是祸根。
  富人只看到财富的积累而看不到财富后面的威胁,是很危险的。因为你的存在实际上已经对别人构成了侵害。
  俗话说在商言商,但在商之人,不能一味地只言商。人之于社会,就像鱼之于水,水质恶化,鱼就呼吸困难,人要想生活得好,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富人的钱,其实是取之于社会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环境对他尤为重要。商人为什么应酬多?并非都是在谈生意。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都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能量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广,影响的力度越强。如果以个人为核心画一个圆,能量越大的人,圆周越大,与社会接确的面也越宽,需要他培植和净化的环境就更复杂。
  人类最初是不懂得保护环境的,只知道索取,什么东西有用就只管用,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刚富起来的人,也不大懂得环境的重要,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被人视为势利小人。创业之初的势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形势严峻,容不得心慈手软。何况他也没有多少可以失去的东西,不值得为此忧虑。
  现在的人类重视环保,是因为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了自身的安全,取之无度,最后就是取无可取。说到底,环保也是个功利的事情。
  当富人终于也像人类一样,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沉重时,不安全因素也就多起来了。
  富人赚钱越多,整个社会的贫富悬殊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来越成为话题,让他听着就揪心。古人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太被人惦记不是个好事。于是富人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人慈祥可亲的印象,时不时还得施舍几个,让穷人的愤怒化为感激。蚀财免灾,主动拿出来总比被迫拿出来好。
  有一个请了保镖的著名富人对记者说,富人的安全问题除了政府重视外,“企业家自身也要做得好些。比如,正确对待员工,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竞争对手。还有,民营企业家应以一种健康的、共赢的心态处世,这样可以减少矛盾的激化。”
  说得很好,有觉悟。大事往往是由小事引起,一言不慎,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而多做好事,就算没有获得直接的利益,起码对安全是有好处的。对富人来说,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
  每年人大、政协开会,都会有很多富人露脸。他们向来视时间为金钱,但尽管这个会不赚钱,他们还是开得很积极,并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富人只有钱是不够的,很多时候,一种政治地位,不仅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还有更多的安全感。
  富人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除了已经取得的财富可能招致觊觎,还有他自身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事业本身。
  车越开得快越危险,发展越快的企业风险越大。如果某个企业家发展到某个时刻就嘎然而止,把事业兑换成金钱,从此告老还乡,那笔巨款是一辈子也用不完的。但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事业一旦发展起来,人就像绑上了战车,想下也下不来了。一路拚杀的结果,也许是更加辉煌,也许是血本无归,人生就是这样。
  富人再富,永远都在焦虑之中,永远没有安全感。所以富人就算有很多钱可以保养身体,头发还是白得快,只是染过以后,外人发现不了而已。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