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穷爸爸富爸爸 -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富爸爸的虚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近中国股市一路叫好,于是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书也变得格外畅销。本来这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最近,一个热衷于追求财富但又多少不失精神追求的朋友的极力推荐,我才大致浏览了这套投资理财的书。我的朋友推荐这套书的原因大致有这么两方面,一方面,该书纠正了她关于投资的许多错误的观念,让她克服了急功近利地投资态度;另一方面,该书完美地展现了一个投资者健康奋进的人生哲学(富爸爸的人生哲学),给投资和财务管理赋予了一种人文色彩。后一方面之所以是重要的,并非是一种小资的媚俗,而是因为只有真正具有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才能更好的应对自己在理财投资方面的挫折,保持理性冷静和有效地头脑来选择明智的投资策略,并保证自己拥有投资的明确的目的,防止被金钱异化,从而最后实现财务自由。
  听了她的推荐,我多少对富爸爸的人生哲学产生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从中能够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很可惜的是,在看完了《富爸爸•穷爸爸》之后,我感觉该书充斥着虚妄的观点和态度,跟着富爸爸去追求财务自由,非但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反而有可能会断送掉我们的幸福。由于《富爸爸•穷爸爸》是该套书的总的绪论,其中概述了投资理财的基本哲学,其他的都是对这些基本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我在这里主要谈谈这本书中存在的一些偏颇和疏漏,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妄和疯狂。
  该书力图描述一个富爸爸的人生哲学和投资理念,这构成了其他投资技巧和决策的基础。而富爸爸(一个典型的投资商人)人生哲学的明智和优越性是通过与另外一个人——穷爸爸的对比而凸显出来的。所谓的穷爸爸,其实是那些循规蹈矩、按照父母、社会制定的法则从学校一直到zheng府机关、学校企业本分工作的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有一定社会地位,生活殷实,不愁吃穿,手中有一些闲钱,可以进行一些奢侈消费,但同时又有着现实和未来的生活负担,没有各种生活保障,而他们手中剩余的钱无法保证一定能解决除他们自己外的家庭成员的各方面消费,最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自由和幸福,并希望通过教育、工作和自己掌握的技能,就一定在zheng府的帮助下解决所有问题。而对于富人的奢侈生活,他们非常羡慕,但又无能为力,不敢通过理财投资等方式来获得和富爸爸一样的豪华生活。通过比较,当然很容易看出,穷爸爸在以上方面是悲惨和等而下之的,由此,作者批判了以穷爸爸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人生哲学和教育理念,他认为,穷爸爸渴望金钱,但没有能力和勇气、积极性去赚钱,自己错失了富裕和自由生活的机会,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消极和怯懦的,而他所受的教育只是谋取工作的资格,而工作又是赚钱的工具,可是传统教育没有教给人们一些必要理财投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却学习了那么多“无用的”知识,因此,历来的教育都是彻底失败的,最好就是什么都不要学习,直接去炒股。

  至于富爸爸则不同了,他首先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知道不应该为了钱而工作,知道财富不等于金钱,也知道如何通过现金流(资本流动)来滋生更多财富,其次,他是个价值感很清晰的人,他只知道三种价值:财富、安全和舒适,然后能够根据这三点来做出正确的取舍,集中精力,进行投资,最后,他明白自己投资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让财富增值,以最终实现财务自由,而不会像那些目标不明确的人那样,由于过于贪婪而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满盘皆输,倾家荡产。
  总之,富爸爸通过自己的言行,承诺给了人们这样一个美梦,即财务自由之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判断富爸爸的这个承诺,就让我们从这个富爸爸的终极目标开始检验,看看他是否就真地比穷爸爸在人生目的上更清楚一些。
  财务自由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暂且把富爸爸的那些美丽的承诺放到一边,而来看看他倡导的这种观念的真正涵义:财务自由无疑是一种自由,而一种自由首先意味着,要能够尽可能地实现一个人愿望。而财务自由也就是一个人即使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自己认为是正当的要求。
  应当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即使一个人不工作,不从事那些实际的财富(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的)创造活动,也能够凭借他在股票、期货、租金、债券等等方面的收入来满足其要求,其次就是这里所谓的自由,是相对于他个人认为是正当的要求,因此,不存在一个普遍公认的正当的欲望的标准,一切随个人而定。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这种财务自由到底对人的真正自由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多少好处?在富爸爸那里,工作,尤其是为社会和他人工作,被当作一种绝对地“恶”和“愚昧”来批评。工作,只有一个价值,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而换来的金钱,而为他人工作,必然要受到其他人的更多的盘剥。对于这种观点,我马上可以反它两条,首先,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能是重新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实现自我成就,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对话的契机,我见过许多家庭妇女,她们可谓真是财务自由了,反正什么样的要求他们爱人都能替她们实现,最后就剩下拿钱来买情人了,可是她们自由吗?身体物质上的不自由也许还好说,可精神上无疑被牢牢地束缚于她们的欲望之中了。其次,为社会、zheng府工作就一定是怯懦的,并且一定是不如自己一个人工作的意义大吗?这同样是富爸爸的一派胡言。正如前面说过的,工作的意义不只在于钱,还包括自己的兴趣加上社会的需要,有些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就好比高能物理学的课题一样,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实验室共同组备完成。在现代社会,想要有所成就,需要多个精英共同努力,单个小组织,毕竟还是难成大事,更何况现代企业全球化趋势明显,愿意当鸡头而几年就解体,还是当凤尾逐步成就自身,实现更大的人力整合,这都是各有长短的事情。

  富爸爸表面一派绅士,内心却非常阴暗,认为自己的老板和zheng府都只干那种明火执仗地强盗行为,从员工和纳税人手里抢夺他们的财富,于是一个人就应当主动去避税,去利用经济制度的不公正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可是即使为了辩论的目的,我们暂且认为他说的有道理,zheng府和公司老板都是强盗,那么,在富爸爸眼里,世界上似乎就只有强盗和受害者两种人,既然你不想当受害者,就应当去当强盗,去搞股票,去玩投资,去开设自己的公司,或者去创建自己的zheng府(最后一点以富爸爸的智慧还不至于在他的书中明说)。可是,这种非此即彼的逻辑本身就是牵强的,而且,zheng府、公司和个人本来就是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虽然时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共生的关系。如果个人利益无法保证,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那么最终将会引起社会的动荡、zheng府的更替,公司自然无法在覆巢下完好无损。富爸爸倡导说,既然存在着不公正,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不公正的受害者,那么就应该主动是施加行为来加剧这种不公正。然而,这种利用这种中产阶级狭隘的受害人心理的倡导最终却恰恰会事与愿违。收入两极分化,导致下层起来暴力革命,社会动荡,一般最高层(如富爸爸的阶层)的金融家不会太惨,而在革命中最先遇到灾难的恰恰是那些过于自我中心的,而在经济政治上没有太大权势的中产阶级。
  所以,虽然财务自由对于大多数没有得到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去争取它也是值得的,但若认为财务自由就是取得幸福的唯一条件(这是富爸爸在书中很有技巧有意无意这样暗示的),那么就是在给价值有限的事务赋予无限的价值,到头来也许会引人逐步走向“钱奴”的“境界”。
  当然,我不是否认通过金融投资来为自己的财富增殖的意义,但问题在于,一种行业的技巧被那个行业里面有点哲学头脑的聪明脑瓜给高度抽象成了一个哲学世界观,并希望以此来规范、概括世界上一切的价值和理想的时候,人类理性的虚妄也就产生了,而富爸爸虽然有着精明的投资头脑和诙谐生动的布道口才却还是在这道关口上载了跟头。富爸爸宣称,世界只有三种价值,财富、安全和舒适,由此他解释了人们对待金钱采取的不同的投资策略和面对人生采取的不同的生活态度。作为一种概念构架,这也许能帮助大多数来认识、理解人生,但是这种世界图景却是大大简化了,乃至到了严重失真的地步。世界的追求是多元的,能把一切价值都归咎为这三个吗?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文明,难道不常常去寻找那些冒险、刺激,但从来也不给人任何安全感和舒适的事情吗?人们在享受了太多有财富提供的安全和舒适的同时,不还是希望在电影娱乐的虚拟时空中寻找那些既刺激又紧张,乃至产生悲剧色彩的艺术吗?甚至是投资财富的追求本身,如果没有那些可能随时可能产生的失落的可能性的话,又如何能够吸引住那些一流的心智去为之冒险和筹划呢?

  既然世界上的幸福和价值并不必然与钱有关,而有了财务自由,也未必就一定有幸福和自由,那么富爸爸的人生哲学的说服力和诱惑力无疑就大大下降了,那么剩下的一个问题是,富爸爸难道就不明白我刚才说的这些吗?我非常怀疑,从他在谈论投资原理、思想和技巧,谈论他那投资的冒险传奇的声调中,我能够感受到他自己就是他的金钱哲学的最大的背叛者,他是一个懂得欣赏过程甚于追求结果的人,这样他才能超脱特定的投资的结果,在整体和将来中把握投资的新的机遇,重新翻盘并立于不败。正是投资这种巨大变幻的游戏的刺激,让他不断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他生命的潜能,才让他永远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游戏中永不疲倦。而对于这种能够激发全部生命力的价值,我想,他也不至于幼稚到认为只有投资和股票一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富人不为钱工作”的箴言。
  但很可惜的是,投资、股票是这样一种游戏,只有玩的人越多,参与游戏的人才会越觉得有趣,所牵制的人的命运越多,资金数目越大,然后他作为后起者的前辈,在先行优势下的自我陶醉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才会越大。那些股票玩得最好的人往往也是最会向外行人透露股票投资行情的人。记得在股票市场早期,经济学家李嘉图就通过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分发他所写的经济学的小册子来影响股票持有人的行为,并以此获得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种策略现在已经是很原始了,但无疑对现代的投资家是有着启发的。我们可以想象富爸爸在表面传授那些投资理财的人生哲学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动机。也正是在这种修辞术的引导下,许多人才在没有充分准备之下,被他的雄辩引向了也许并不那么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解决方案。
  人们的幸福往往就在眼下,可是人们不懂得珍惜,总是觊觎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富爸爸号召不要为钱工作,但他又用金融学和会计学的概念偷换了财富的本真涵义。真正的财富既不是钱,更不局限于那些能够带来新的利润的现金流,而是指那些真正能焕发人性,愉悦情感,值得人一生一世去倾尽心力去探求的东西,金钱作为一种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其价值本身就是相对而有限的,除非那些将投资作为游戏的人,金钱一般并不足以成为我们永恒膜拜的对象。
  富爸爸在投资的成功中发现了自己的乐趣,他不甘心自得其乐,而是希望以此来控制别人的命运,于是就虚伪地编织了一个有关财务自由的现代神话。问题是世界上没有普遍合适的生活方式,而他这种暗藏的普遍主义的观点在狂妄地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遮蔽了大量用钱买不到的幸福、尊严和自由的存在:这正是富爸爸的虚妄所在。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