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穷爸爸富爸爸 -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富爸爸的虚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近中国股市一路叫好,于是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书也变得格外畅销。本来这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最近,一个热衷于追求财富但又多少不失精神追求的朋友的极力推荐,我才大致浏览了这套投资理财的书。我的朋友推荐这套书的原因大致有这么两方面,一方面,该书纠正了她关于投资的许多错误的观念,让她克服了急功近利地投资态度;另一方面,该书完美地展现了一个投资者健康奋进的人生哲学(富爸爸的人生哲学),给投资和财务管理赋予了一种人文色彩。后一方面之所以是重要的,并非是一种小资的媚俗,而是因为只有真正具有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才能更好的应对自己在理财投资方面的挫折,保持理性冷静和有效地头脑来选择明智的投资策略,并保证自己拥有投资的明确的目的,防止被金钱异化,从而最后实现财务自由。
  听了她的推荐,我多少对富爸爸的人生哲学产生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从中能够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很可惜的是,在看完了《富爸爸•穷爸爸》之后,我感觉该书充斥着虚妄的观点和态度,跟着富爸爸去追求财务自由,非但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反而有可能会断送掉我们的幸福。由于《富爸爸•穷爸爸》是该套书的总的绪论,其中概述了投资理财的基本哲学,其他的都是对这些基本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我在这里主要谈谈这本书中存在的一些偏颇和疏漏,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妄和疯狂。
  该书力图描述一个富爸爸的人生哲学和投资理念,这构成了其他投资技巧和决策的基础。而富爸爸(一个典型的投资商人)人生哲学的明智和优越性是通过与另外一个人——穷爸爸的对比而凸显出来的。所谓的穷爸爸,其实是那些循规蹈矩、按照父母、社会制定的法则从学校一直到zheng府机关、学校企业本分工作的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有一定社会地位,生活殷实,不愁吃穿,手中有一些闲钱,可以进行一些奢侈消费,但同时又有着现实和未来的生活负担,没有各种生活保障,而他们手中剩余的钱无法保证一定能解决除他们自己外的家庭成员的各方面消费,最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自由和幸福,并希望通过教育、工作和自己掌握的技能,就一定在zheng府的帮助下解决所有问题。而对于富人的奢侈生活,他们非常羡慕,但又无能为力,不敢通过理财投资等方式来获得和富爸爸一样的豪华生活。通过比较,当然很容易看出,穷爸爸在以上方面是悲惨和等而下之的,由此,作者批判了以穷爸爸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人生哲学和教育理念,他认为,穷爸爸渴望金钱,但没有能力和勇气、积极性去赚钱,自己错失了富裕和自由生活的机会,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消极和怯懦的,而他所受的教育只是谋取工作的资格,而工作又是赚钱的工具,可是传统教育没有教给人们一些必要理财投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却学习了那么多“无用的”知识,因此,历来的教育都是彻底失败的,最好就是什么都不要学习,直接去炒股。

  至于富爸爸则不同了,他首先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知道不应该为了钱而工作,知道财富不等于金钱,也知道如何通过现金流(资本流动)来滋生更多财富,其次,他是个价值感很清晰的人,他只知道三种价值:财富、安全和舒适,然后能够根据这三点来做出正确的取舍,集中精力,进行投资,最后,他明白自己投资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让财富增值,以最终实现财务自由,而不会像那些目标不明确的人那样,由于过于贪婪而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满盘皆输,倾家荡产。
  总之,富爸爸通过自己的言行,承诺给了人们这样一个美梦,即财务自由之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判断富爸爸的这个承诺,就让我们从这个富爸爸的终极目标开始检验,看看他是否就真地比穷爸爸在人生目的上更清楚一些。
  财务自由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暂且把富爸爸的那些美丽的承诺放到一边,而来看看他倡导的这种观念的真正涵义:财务自由无疑是一种自由,而一种自由首先意味着,要能够尽可能地实现一个人愿望。而财务自由也就是一个人即使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自己认为是正当的要求。
  应当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即使一个人不工作,不从事那些实际的财富(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的)创造活动,也能够凭借他在股票、期货、租金、债券等等方面的收入来满足其要求,其次就是这里所谓的自由,是相对于他个人认为是正当的要求,因此,不存在一个普遍公认的正当的欲望的标准,一切随个人而定。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这种财务自由到底对人的真正自由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多少好处?在富爸爸那里,工作,尤其是为社会和他人工作,被当作一种绝对地“恶”和“愚昧”来批评。工作,只有一个价值,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而换来的金钱,而为他人工作,必然要受到其他人的更多的盘剥。对于这种观点,我马上可以反它两条,首先,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能是重新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实现自我成就,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对话的契机,我见过许多家庭妇女,她们可谓真是财务自由了,反正什么样的要求他们爱人都能替她们实现,最后就剩下拿钱来买情人了,可是她们自由吗?身体物质上的不自由也许还好说,可精神上无疑被牢牢地束缚于她们的欲望之中了。其次,为社会、zheng府工作就一定是怯懦的,并且一定是不如自己一个人工作的意义大吗?这同样是富爸爸的一派胡言。正如前面说过的,工作的意义不只在于钱,还包括自己的兴趣加上社会的需要,有些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就好比高能物理学的课题一样,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实验室共同组备完成。在现代社会,想要有所成就,需要多个精英共同努力,单个小组织,毕竟还是难成大事,更何况现代企业全球化趋势明显,愿意当鸡头而几年就解体,还是当凤尾逐步成就自身,实现更大的人力整合,这都是各有长短的事情。

  富爸爸表面一派绅士,内心却非常阴暗,认为自己的老板和zheng府都只干那种明火执仗地强盗行为,从员工和纳税人手里抢夺他们的财富,于是一个人就应当主动去避税,去利用经济制度的不公正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可是即使为了辩论的目的,我们暂且认为他说的有道理,zheng府和公司老板都是强盗,那么,在富爸爸眼里,世界上似乎就只有强盗和受害者两种人,既然你不想当受害者,就应当去当强盗,去搞股票,去玩投资,去开设自己的公司,或者去创建自己的zheng府(最后一点以富爸爸的智慧还不至于在他的书中明说)。可是,这种非此即彼的逻辑本身就是牵强的,而且,zheng府、公司和个人本来就是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虽然时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共生的关系。如果个人利益无法保证,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那么最终将会引起社会的动荡、zheng府的更替,公司自然无法在覆巢下完好无损。富爸爸倡导说,既然存在着不公正,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不公正的受害者,那么就应该主动是施加行为来加剧这种不公正。然而,这种利用这种中产阶级狭隘的受害人心理的倡导最终却恰恰会事与愿违。收入两极分化,导致下层起来暴力革命,社会动荡,一般最高层(如富爸爸的阶层)的金融家不会太惨,而在革命中最先遇到灾难的恰恰是那些过于自我中心的,而在经济政治上没有太大权势的中产阶级。
  所以,虽然财务自由对于大多数没有得到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去争取它也是值得的,但若认为财务自由就是取得幸福的唯一条件(这是富爸爸在书中很有技巧有意无意这样暗示的),那么就是在给价值有限的事务赋予无限的价值,到头来也许会引人逐步走向“钱奴”的“境界”。
  当然,我不是否认通过金融投资来为自己的财富增殖的意义,但问题在于,一种行业的技巧被那个行业里面有点哲学头脑的聪明脑瓜给高度抽象成了一个哲学世界观,并希望以此来规范、概括世界上一切的价值和理想的时候,人类理性的虚妄也就产生了,而富爸爸虽然有着精明的投资头脑和诙谐生动的布道口才却还是在这道关口上载了跟头。富爸爸宣称,世界只有三种价值,财富、安全和舒适,由此他解释了人们对待金钱采取的不同的投资策略和面对人生采取的不同的生活态度。作为一种概念构架,这也许能帮助大多数来认识、理解人生,但是这种世界图景却是大大简化了,乃至到了严重失真的地步。世界的追求是多元的,能把一切价值都归咎为这三个吗?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文明,难道不常常去寻找那些冒险、刺激,但从来也不给人任何安全感和舒适的事情吗?人们在享受了太多有财富提供的安全和舒适的同时,不还是希望在电影娱乐的虚拟时空中寻找那些既刺激又紧张,乃至产生悲剧色彩的艺术吗?甚至是投资财富的追求本身,如果没有那些可能随时可能产生的失落的可能性的话,又如何能够吸引住那些一流的心智去为之冒险和筹划呢?

  既然世界上的幸福和价值并不必然与钱有关,而有了财务自由,也未必就一定有幸福和自由,那么富爸爸的人生哲学的说服力和诱惑力无疑就大大下降了,那么剩下的一个问题是,富爸爸难道就不明白我刚才说的这些吗?我非常怀疑,从他在谈论投资原理、思想和技巧,谈论他那投资的冒险传奇的声调中,我能够感受到他自己就是他的金钱哲学的最大的背叛者,他是一个懂得欣赏过程甚于追求结果的人,这样他才能超脱特定的投资的结果,在整体和将来中把握投资的新的机遇,重新翻盘并立于不败。正是投资这种巨大变幻的游戏的刺激,让他不断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他生命的潜能,才让他永远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游戏中永不疲倦。而对于这种能够激发全部生命力的价值,我想,他也不至于幼稚到认为只有投资和股票一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富人不为钱工作”的箴言。
  但很可惜的是,投资、股票是这样一种游戏,只有玩的人越多,参与游戏的人才会越觉得有趣,所牵制的人的命运越多,资金数目越大,然后他作为后起者的前辈,在先行优势下的自我陶醉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才会越大。那些股票玩得最好的人往往也是最会向外行人透露股票投资行情的人。记得在股票市场早期,经济学家李嘉图就通过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分发他所写的经济学的小册子来影响股票持有人的行为,并以此获得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种策略现在已经是很原始了,但无疑对现代的投资家是有着启发的。我们可以想象富爸爸在表面传授那些投资理财的人生哲学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动机。也正是在这种修辞术的引导下,许多人才在没有充分准备之下,被他的雄辩引向了也许并不那么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解决方案。
  人们的幸福往往就在眼下,可是人们不懂得珍惜,总是觊觎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富爸爸号召不要为钱工作,但他又用金融学和会计学的概念偷换了财富的本真涵义。真正的财富既不是钱,更不局限于那些能够带来新的利润的现金流,而是指那些真正能焕发人性,愉悦情感,值得人一生一世去倾尽心力去探求的东西,金钱作为一种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其价值本身就是相对而有限的,除非那些将投资作为游戏的人,金钱一般并不足以成为我们永恒膜拜的对象。
  富爸爸在投资的成功中发现了自己的乐趣,他不甘心自得其乐,而是希望以此来控制别人的命运,于是就虚伪地编织了一个有关财务自由的现代神话。问题是世界上没有普遍合适的生活方式,而他这种暗藏的普遍主义的观点在狂妄地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遮蔽了大量用钱买不到的幸福、尊严和自由的存在:这正是富爸爸的虚妄所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