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请你帮我杀了她 - 第二十三章 绑架者的身份 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谈什么?我以为你就是把那变态的照片给他们看看就行了。有人认出他了吗?”
  “我只是想把每一个方面都调查到,明天早上我再回克莱顿。明白了吗?”
  “非常明白。”
  “对不起,安妮,但是,在我确认所有的事实之前,我真的不能再告诉你更多情况了。如果我们弄错了,岂不是让你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
  “你在说什么?你是说你知道了是谁雇了那变态?至少你告诉我是不是我认识的人啊?”
  “安妮……这牵涉太多了。”
  “我很明白这件事牵涉很多,牵涉的是我的人生,是不是?或者你已经忘记了这一点?”我的声音很尖利,艾玛听出了我的愤怒,离开了房间。
  “好吧,我现在只能告诉你,在你认出鲁索的照片以后,我们已经了解了他的犯罪记录,根据这些记录,我们重新调查了他所认识的人,这是警方调查的标准程序。”
  他在鹰谷旅店等消息的时候,和旅店一些值白班的女员工碰了面。其中有一个人觉得那变态的拼图看起来很眼熟,但当盖瑞给她看照片时,她又认不出来了。如果真是同一个人的话,她说她曾经有一天早上看到一个戴着大太阳眼镜的女人进了那个人的房间,十五分钟之后又出来了。她没有看到那女人开的车,但她记得另外有一个女员工当时正在停车场所在的一楼打扫房间。而那个打扫房间的女员工就是盖瑞一直等着见的人。
  我感觉天旋地转。到底是什么女人去见了那变态?
  我说:“对不起,我只是……一时间我很难接受这么多。”
  “我明白。你一定不能……”
  “对不起,我妈妈给我打电话了,我得先接一下她的电话,要不然她……”
  “别接!”
  “好吧,好吧。”电话里的嘟嘟声终于停止了,我说,“她肯定还要再打来的。”
  “我们昨天晚上讨论的事情你跟她说过吗?”他的声音显得很紧张。
  “我今天还只和卢克说过话,我绝对不会……”
  “你不能跟她说这些,安妮。”他的声音让我突然警觉起来。
  “盖瑞,这是我妈妈。如果你还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我马上就给她打电话,把所有的事都告诉她。”
  “唉。”他沉默了片刻,我听到他深吸一口气。“你可能听到以后会觉得很难受……”
  “你只管说。”
  “你昨天晚上来的时候,提到你舅舅曾经被关在基索监狱,所以,我查了查,看他和西蒙·鲁索是不是同一时间服的刑。结果发现是。而且我们还证实了,你舅舅在坐牢期间,墙上就贴有你的照片。所以,在听了那个女员工的描述以后,我们申请了一份搜查令,要求查看你妈妈的银行账户,看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交易记录。”
  “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这么做?”
  “我还得和另外那个女员工谈一谈,但是,安妮……”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温柔,“看起来,似乎你妈妈和这件事情有关系。”
  见鬼。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了。在盖瑞说出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之后,他去接另一通电话了。他让我保证绝不把这些告诉别人,还说他会再给我打电话。所以,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大夫,也是我为什么像攥着命一样攥着这手机的原因,我必须从家里出来,必须和别人说说话。我再也无法忍受在家里走来走去,想着警察们现在又会提出一个什么鬼理由。就因为一个服务员看见了一个女人出现在旅店里,他们就认定了是我妈妈?这也太随随便便了。
  不知道盖瑞有没有给我家里的电话留言,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的手机号码。我不记得我给他的语音留言里说过没有了。如果他在我开车来这里的路上给我打了电话,但我正好手机没有信号怎么办?路上有好几处地方都收不到信号。我得走了,我要再给他打电话试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