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清洁女工之死 - 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确实不明白,波洛先生,你怎么会怀疑到罗宾-厄普沃德。”
  波洛洋洋自得地看了看都转到他这一边的面庞。
  他总是乐于解惑。
  “我本来很早就应该怀疑到他。那个线索,一个如此简单的线索就是那天鸡尾酒会上萨默海斯太太说的一句话。她对罗宾-厄普沃德说:‘我不喜欢被人收养,你呢?’这就是说明问题的两个字。你呢?其意思是——其意思只能是——厄普沃德太太不是罗宾的亲生母亲。
  “厄普沃德太太本人焦虑得近乎病态,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罗宾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关于聪明的年轻人依靠年老女人生活的下流传闻,她可能听说过太多了。而确实知道的人没有几个——只有她最初遇到罗宾时戏剧圈里的很少几个人知道此事。在这个国家里,她来往密切的朋友屈指可数,因为她在国外生活过很长的时间。于是,她选定离她家乡约克郡十分遥远的这个村庄定居。即使遇到她旧时的朋友时,如果他们以为这个罗宾正是他们从小认识的那同一个人,她也不向他们挑明这种猜测。
  “但是,从最初,在拉伯纳姆斯院里那些家庭细节上,有些情况使我感到很不自然。罗宾对厄普沃德太太的态度既不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也不像一个全心全意的儿子。那是一个受保护人对保护人的态度。他叫老妈妈那种口吻相当富有戏剧意味,像称呼一位财神似的。厄普沃德太太呢,尽管她明显地喜欢罗宾,然而,还是无意识中像对自己花钱买来的奖品那样待他。
  “这就是罗宾-厄普沃德,用‘老妈妈财神’的钱袋做他冒险投机的后盾,舒舒服服地生活着。后来,在他安稳的世界里,麦金蒂太太出现了,她认出了他保存在抽屉里的那张照片——那张背面写着‘我的妈妈’的照片。他曾经告诉厄普沃德太太说他的母亲是一位有才华的年轻芭蕾舞演员,她死于肺病!麦金蒂太太当然认为那张照片是厄普沃德太太年轻时留下的,因为她顺理成章地猜想厄普沃德就是罗宾的亲生母亲。我不认为麦金蒂太太头脑中真正产生过讹诈的念头,但是,她也许确实希望得到一份‘好看的小礼物’作为她守口如瓶的奖赏,否则,这种往事对于像厄普沃德太太这样‘骄傲的’女人将不会感到愉快。

  “但是罗宾一刻也没有放松。他暗自偷去了那把敲糖斧头。萨默海斯太太曾经戏称那是一件杀人用的绝好的凶器。第二天晚上,在他去电台播音的途中,他停车来到麦金蒂太太的屋子里。她毫无戒心地将他领进客厅,他杀死了她。他知道她放钱的地方——布罗德欣尼每个人好像都知道——他伪造了入室偷窃现场,将钱藏到了屋子外面。本特利受到怀疑,被捕入狱。目前为止,对聪明的罗宾-厄普沃德来说,万无一失。
  “可是后来,我突然亮出了四张照片,厄普沃德太太认出了伊娃-凯恩那一张和罗宾的女芭蕾舞演员母亲一模一样!她需要一点时间把事情想清楚。这里面涉嫌谋杀。罗宾难道可能——不,她拒绝相信。
  “她最终会采取什么行动,我无从知道,但是罗宾可不冒险。他精心安排了整个场面的前前后后。趁珍妮特放假外出和奥里弗夫人去看戏,打电话约人,把卡彭特夫人手提包里偷来的口红抹在咖啡杯上,他甚至还买了一瓶她用的那种名贵香水。整个过程都是精心策划的,当奥里弗夫人在车里等他的时候,他两次返回屋里。谋杀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之后,只需要按原来的意图将现场迅速摆成我们看到的样子即可。由于厄普沃德太太的死亡,根据她的遗嘱条款,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且谁也不会怀疑到他,因为好像可以相当肯定是一个女人制造的那起谋杀案。既然有三个女人当晚去过那所房子,其中一人几乎肯定会受到怀疑。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是罗宾像所有的罪犯一样粗心大意且过分自信。他不仅在房间里保留了一本有他原名的书,而且,为了自己的目的,他还保留了那张致命的照片。如果将照片销毁,他会安全得多,可是他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他可以用照片嫁祸于人。
  “他在当时很可能想到了萨默海斯太太。那也许是他搬出去住进‘长草地’旅馆的原因。不管怎么,敲糖斧头是她的,而且他知道,萨默海斯太太是个被人收养长大的孩子,要证明她不是伊娃-凯恩的女儿可能会觉得很难。
  “然而,当迪尔德丽-亨德森承认到过案发现场时,他又想到将照片放到她的东西中间。他爬上园丁留在窗下的梯子试图达到此目的。但是韦瑟比太太神经紧张,一定坚持将所有的窗户都封严锁死。这样,罗宾就没有使他的意图得逞。他直接回到这里,将照片放在了一个抽屉里,非常不幸,我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它。
  “因此,我知道那张照片是被故意放进去的,而且我知道是谁放的——是这所房子惟一有可能这么做的人——即正在我头顶上忙着打字的那个人。
  “由于从那所宅院里搜出的那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伊夫林-霍普的名字,那么,伊夫林-霍普肯定要么是厄普沃德太太——要么是罗宾-厄普沃德……
  “伊夫林这个名字曾把我引向误区——我曾经把它和卡彭特夫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她的名字叫伊娃。但是,伊夫林既可以是一个女人的名字,也可以作为男人的名字。
  “我想起了奥里弗夫人对我讲的关于在卡伦奎那么小剧院里的谈话。那个对她说话的年轻演员正是我想要找到以证实我推断的人——我的推断即罗宾不是厄普沃德太太的亲生儿子。根据他说那些事的口气来看,好像清楚地说明他知道事实真相。他谈到厄普沃德太太曾经果断地甩掉了一个在身世问题上欺骗过她的年轻人的事情也很有启发。

  “事实上,我本来应该更早地觉察到整个阴谋。我被一个严重错误引入迷途。我相信有人故意用力推我,试图将我推倒在铁道轨上——而且那个推我的人正是谋害麦金蒂太太的凶手。而现在证实,布罗德欣尼居民中当时惟一不可能在基尔切斯特火车站的人就是罗宾-厄普沃德。”
  约翰尼-萨默海斯突然发出了格格的笑声:
  “很可能是一个挎筐子的老妇人吧。她们确实爱撞人。”
  波洛说:
  “事实上,罗宾-厄普沃德太自负了,他根本不可能害怕我。这是杀人凶手的一个特征。也许算是运气吧。因为这种情况很少能找到证据。”
  奥里弗夫人坐不住了。
  “你的意思是说,”她不相信地提出质疑,“罗宾杀害他母亲的时候,我正坐在外面的车子里,而我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不会有作案的时间!”
  “啊,有的,会有的。人们的时间意识通常错误得荒谬可笑。注意一下一出戏多么快就会重演。这都是精心预谋的结果。”
  “真是一出好戏。”奥里弗夫人干巴巴地低声喃喃道。
  “是的,这是一出精彩至极出类拔萃的谋杀,富有戏剧效果。从策划到执行都天衣无缝。”
  “而我当时就坐在那辆车里——竟然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恐怕是,”波洛低语道,“你那女人的直觉那天放假休息了吧……”清节女工之死-第二十七章清洁女工之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