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潜意识的力量 - 第2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2
  《潜意识的力量》第二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二部分(8)
  然后,医生提交给病人一份论证书,来支持自己和病人。通过信仰和心理劝解,医生便可将患者从病痛中解放出来。精神论证的力量使得医生和病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信仰,它超越了错误观念的力量,医生对于真理的信念必然会在病人的现实经历中显现出来,患者也就随之痊愈了。
  崇敬疗法
  全世界有许多人实践过这一祈祷疗法,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结果。一位使用了崇敬疗法的女性谈到过这样一次经历:她安静地冥想。她心中想到了上苍会保佑所有人、他毫无保留的爱、无限智能、绝对力量和毫无保留的智慧、绝对和谐、无法形容的美丽和完美的品质。随着她思考的深入,这些话语进入她的脑海,构成了一个新的精神境界。她感觉世界的爱像无边的海洋,能够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能够治愈所有她为之祈祷的患者。她感觉到,所有的爱和力量都集中到了患者身上。无论什么小病小患或者烦闷苦恼,在生命和爱的海洋里都完全被中和、被化解于无形之中。崇敬祈祷疗法可以说能够和最先进的现代超声技术相媲美。一位居住在洛杉矶的杰出医生最近给我解释了这种技术。她在工作中使用这个技术,在超高频率的情况之下能够产生力量无穷的声波。当这些声波集中到病人的患处时,患病的细胞就会同超声波产生共鸣,回应声波震动,从而起到治愈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通过冥想造物主的各种特性和为我们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能够在意识中产生一个精神波,其中包皮含了和谐、健康和宁静。一旦将精神波集中投射到某位患者身上,那么患者就会感应到精神波的震动,并产生共鸣。许多神奇的治愈事例都是成功地运用崇敬祈祷疗法的结果。
  重新行走的残疾妇女
  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时间里,昆比医生经常使用崇敬疗法。他曾成功治愈了一位身体残疾的妇女。
  一天,他应邀去拜访这位因行动不便而卧床的年迈妇女。他说,她的身体疾病,完全是因为她将自己禁锢在一个如此狭小的活动空间,以至于根本不能自如地站立和活动。她的精神状态实际上处在恐惧无知之中。
  昆比说:“在这个坟墓中,她不懂人生的美好,错误的观念不断地捆绑着她,约束着她的行为,使她一步步走向死亡。”
  当这位妇女询问他人有关《圣经》段落的解释时,别人的回答就像一块石头投在她的心湖上,激起阵阵涟漪,她开始渴望精神的食粮。这些精神食粮带给她安慰,带给她生命的活力。昆比医生诊断她的病情为思想阴影和停滞,这一状况不仅源于她自身的兴奋、激动和恐惧,还源于她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清楚明确地理解《圣经》的意义而产生的困惑。这个严重的情感障碍在生理上的表现就是她的身体残疾。
  于是,昆比医生让这位妇女写下她是如何理解下面这段话的:
  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圣经·约翰福音7∶33~34》。
  她回答说,耶稣离我们而去,回到了天堂。昆比知道,她自己的错误理解就是她出现现在这种症状的原因。他对这位病人的症状十分同情,决心不让这位病人长期停留在充满恐惧的思想状态中。昆比认为,她需要“去找寻精神中的上帝”,于是昆比重新解释了这段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九重紫
作者:佚名
章节:34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争执窦昭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了。老一辈的人常说,梦死得生,梦生得死。她这些日子总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开满了紫藤花的花架子下摆动着两条肥肥的小腿,白白胖胖像馒头似的乳娘正喂她吃饭。有风吹过,垂落的紫藤花蔓挤在一起,累累迭迭的紫藤花籁籁作响,像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小姑娘。她觉得有趣,笑嘻嘻地跑了过去,抓住一根藤蔓,顺手就揪下了一朵盛放的紫藤花来。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