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千年一叹 - 东方专制的童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新德里向东南方向行驶二百多公里,到阿格拉,去看泰姬陵。
  泰姬陵比想象的更美,至少与反面铺垫有点关系。首先是阿格拉这座城市太杂乱拥挤。仍然是满街刁、贩和乞丐,满地垃圾和尘土,闹哄哄地搅得人心烦躁。踏人者只想把路走通,己经忘记自己是来于什么的了。终于在一座旧门前停下,买票进去一看,院子确实不错,转几个弯见到一座漂亮的古典建筑,红白相间,堪称华丽,从地位布置上看也应该是大东西了,因此很多游人一见它就打开镜头,摆弄姿势,忙忙碌碌地拍摄起来。人在这方面最容易从众,很快拍摄的人群已堵如重墙。突然,有一个被拍摄的姑娘在步步后退中偶尔回首,看到这座古典建筑的一道门缝,这一看不要紧,她完全傻住了,呆呆地出了一会J琳,然后转身大叫:不,它在里边!所有的摄影者立即停止工作,涌到门缝前,一看全都轻轻地“哗”一声,不再言动。
  哪里还有什么红白相间,哪里还有什么漂亮华丽,它只是它.世界第一流的建筑,只以童话般的晶莹单纯完成全部征服。
  我从门缝.里见到它时只有一个想法,世间最杰出的精英是无法描述的,但一眼就能发现与众不同。有点孤独,有点不合群,自成一种气氛,又掩不住外溢的光辉,任何.人都无法模仿。这样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一共没有几件,见到它的人不分智愚长幼、国籍民族,都会立即叫起好来。现在,它就在眼前。

  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了跟前就小心翼翼地脱鞋,赤脚踩在凉凉的大理石台阶上,一级一级往上爬。终于爬上了如镜似砒的大平台,再往门里走,终于见到两具大理石棺材。中间一具是泰姬,左边一具是沙杰汗国王,国王委屈了。但这没办法,整个陵墓是你为她造的,她的中心地位也是你设计定的,无可更改。你的最终进人,只责警一种特殊开恩,可以满足了。
  从陵寝回到平台,环绕一圈,看到了背后的朱木拿河。这才发现,泰姬陵建造在河滩边的峭壁上。按照抄杰杆的计划,他自己的陵墓将建造在河对岸.用纯黑大理石,与泰姬陵的纯白相对应,中间再造一条半黑半自的桥相连。这个最终没有实现的计划更像是一个成人童话。从河.岸的架势看,泰姬陵确实在呼唤对岸。
  一个非常现实又相当铁腕的帝王,居然建造了一个世间童话,又埋藏了一个心中童话,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把童话情趣保存下来,付诸实践?这个疑问,等我到了另一座奇怪的城市斋浦尔(JaiPur),更加重了。

  斋浦尔与德里、阿格拉止好组成一个三角,各相距二百多公里。那儿长期以来由一个与莫卧儿王朝中央政府有姻亲关系的土邦王朝统治,在十八世纪出过以斋辛(Jaisin沙)为代表的一些聪明君主,简直把宫廷建筑当作一种豪华的游戏在玩。穷奢极侈,又天真烂漫。
  进城就非同一般,城门外的山道口硬是布置出两排二至兰层的镂空凉台长廊,即使有敌人来犯也要让他们在攻城前先赞叹一番。
  全城房子基本上都是粉红色,这种指令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但居然实现了。粉红色房子中最著名的一幢即所谓'.风宫”(H驯aMahal),每扇窗都以三面向外凸出,窗面精雕细刻,宫中女人可在里边看闹市人群,而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她们。这种想法本身就十分俏皮。
  更蔚为大观的当然是那个筑在山上的阿姆拔城堡(Am块rFo司。进去后怎么也分不清它到底有几个通道系统,更不知道每一个通道系统究竟连着多少曲院密室、华厅轩窗。
  那天我与从香港前来探望我们的风凰卫视董事会主席刘长乐先生以及段敏、赵维、王峥几位一起去参观,正巧遇到管理人员罢工,不开门,我们几个是趁乱溜进去的。没想到一进去就掉到迷魂阵里了,步步惊喜又步步紧张,生怕走不出来。无数次路断墙阻,又无数次柳暗花明,令.人难忘。

  我在欧洲也见过很多私密的庭院,但再私密也总能找出这些侧十与传统和风尚的远近脉络,很少像这里这样,完全是奇想异设,不与过去和周围发生太大的联系。宝盗区是东方专制主义的建筑特征吧,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又提出了否定。中国古典园林即使深藏不露,仔细一看还是有非常清晰的美学源流的,日本也是,与眼前的泰姬陵、斋浦尔城堡完全不同。我想,这与当时印度的统治结构有关。
  一个夕睐的王朝,虽然已经统治..几世,对印度本土艺术仍然排拒,对自己的传统也因迁移日久而生疏,于是,统治者可以离开种种制约大月旦邃想。
  他们的极端独裁义使整个国库成了实现这种遐想的经济保障,有时他们还会召集各国能工巧匠共同建造,各种建筑俗套互相抵销,只留下帝王意志的态肆体现。正巧某个帝王审美水平较高,便出现了近似童话的奇迹。这便是印度的神秘性。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印度阿格拉、斋浦尔,夜宿阿格才立Tddent.旅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2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