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 第十九章 不要和职场小人对着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九章 不要和职场小人对着干
  人品越坏的人升的越快,所以别得罪他们。
  在职场中,有些人明明人缘很好,可在关键时候,却经常被人压制,甚至被人陷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越是老实人,越是人缘好,就越会被上司打压?
  这在职场上,是一种相对现象。人品越好的人升职越慢,人品越差的人升职越快。
  这种现象当然是有悖于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但现实并非遵循教育的原则运转,相反,我们应该接受事实,并以此接受再教育。
  唯有搞清楚这种现象为何存在,我们才可以小心防范,不要因自己人品好而被害,也不要成为永远升不上去的好人。
  1、坏人为什么升得快。
  在职场中,人品坏的人往往升职很快。往往令大家都想不通。
  人们通常以为,老板应该喜欢人品好的人,因为这种人踏实肯干,忠厚无欺。可为什么偏偏是奸诈小人们能够得到升职机会呢?
  首先要明白,你能看到的情况,老板不一定能看到。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大家接触的时间也不一样。
  你天天和职员们在一起,他们一举一动你都看在眼里,所有的斗争和是非你都知道。
  可老板却不同,他高高在上,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而且老板看到的,都是人们表现出来好的那一面。很少有人会在老板面前表演自己的劣根性,都是把最好的一面装出来。
  所以你看到的坏蛋,在老板面前往往是好人。而一个能干与否,老板也没有直观的评价,只能靠中低层干部的意见。
  所以,在职场中的升职,并非靠老板而是靠上司。上司掌握着你大部分的命运。
  而人品坏的人,通常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对着上司拍马屁,帮上司干私活多过公事。所以他们通常是上司优先推荐的对象。
  对着老板演戏,对着上司奉承,对着下属压制,这就是典型的职场小人。
  但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令他们有好处,使他们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所以在职场中,坏人总是升的最快,这是毋庸置疑的。
  2、好人为什么升的慢。
  好人升职速度慢,和坏人升职速度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坏人为什么能升值?
  一是会装,在老板前演戏。二是会奉承,拍上司的马屁。三是会害人,加害竞争对手。
  而好人之所以是好人,恰恰是这三点都欠缺。
  首先,人品好的人不愿装腔作势的演戏,他们觉着该是怎样就怎样,能干活的时候干活,该下班时下班,为什么要在老板面前装勤快,在别人面前懒散呢?
  人品好的人不装不演,所以他们不会给老板留下很好的印象。在老板少有几次接触中,对这类人都不会特别记得,自然也错失了升职良机。
  其次,人品好的人更不会去拍上司的马屁。他们很不屑做这种事情,并且极其鄙视拍马屁的小人,觉得这是极为丑陋恶心的事情。最夸张的时候,他们还会和职场小人对着干,别人拍马屁,他就顶撞。
  所以上司对人品好的人绝没有好印象,对于上司来说,下属能否帮公司赚钱不重要,能不能忠于自己,伺候好自己才重要。所以小人比君子更值得信任。从这角度出发,职场君子的机会又少了一分。
  最后,人品好的人不会打击同事和下属,这让他们培养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职场中,所有人都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小人们往往会未雨绸缪,将未来的竞争者扼杀在摇篮里。
  而人品好的人却不这么干,他们对同事非常好,可以说君子风范。不管对方有没有威胁,都把自己的东西完全教出去,只要人家口乖叫几声,就连家底都掏空了。职场君子在掌权时不害人,而不掌权时又常常被人害,所以他们往往只能在职场的底层打转,想要升职难上加难。
  有了以上的三条,职场小人和职场君子的前途泾渭分明,几乎是注定而无法改变的。
  3、好人为什么会得罪坏人?
  还有一个情形通常可见,那就是好人会得罪坏人。
  在职场中,人品好人缘好的人,往往会和人缘人品极差的人结为死仇。因为这两种人是完全对立的,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利益趋向彻底相反。
  当他们有冲突时,几乎没办法合作。而当他们在一起共事时,也往往会因为小细节而激化矛盾。
  人和人之间,最麻烦的矛盾不在于利益,而在于价值观冲突。
  如果是利益冲突,那么终有解决的方法,而价值观的冲突,却是无解的。
  职场小人把演戏当作生活,把上司的私活当作正事,把打击别人当工作。这些做法是人品好的绝对接受不了的。
  而人品越好的人,就越耿直,所以他们会爆发,会直接顶撞,觉得与这种人做同事是侮辱。
  在平时无事时,职场君子当然天不怕地不怕,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可以把小人们骂到狗血淋头,甚至是孤立他们。
  但这种语言上的胜利,往往是暂时的。
  4、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因为职场小人的升职速度永远比好人更快,他们迅速的爬上去,并且掌握职场权力。

  曾经得罪过他们的人,都会被列入黑名单。
  所谓的职场小人,正是那种无事要打你一下,有事则打到你死的人。
  从前你们是平级,你当然不怕得罪他,甚至可以组织同事一起孤立他。而今天,他却上位了,成了你的上司,会怎么做?
  当然是疯狂报复打压你了。
  所以说,在职场中,做事一定要有远见。
  你以为得罪的起人,就不顾一切的针对职场小人,可却没想到,职场中的事物千变万化,今天的同事,明天的上司。人品越是坏,他升职越是快。迟早有一天得爬到你头上来。
  所以说,在职场中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为君子升职慢,没有职场前途,而小人却前程无量。
  不管你多早时得罪了他们,等他们大权在握,必定会报复的。
  这就是古话说的“小人得志”。
  这句话的意思还有一层,那就是小人必然得志,而你在他们得志前就要做好准备,千万别做没远见的事情。
  5、谁统治了职场?
  有人会问,坏人越升越高,好人越混越差,这种职场局面会有改变么?
  不会,当然不会。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但古往今来,世界寰宇都是这么一番景象,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一个市场中,大家卖的牛奶品质都差不多,价格也统一。而突然间,有个人往牛奶里加水,导致成本降低,他可以把牛奶价格卖的更低。这使得市场中的人都去买他的牛奶,别的商家就没生意。
  长此以往,商家们痛定思痛,也开始往牛奶里加水,把价格都压下来。而最早加水的人又开始加三聚氰胺,加蛋白质,号称是更好的牛奶。不堪这种恶性竞争的商家,也只能纷纷跟进。所以到最后,这个市场里的牛奶都有三聚氰胺,都是加了水的。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坏的东西赶走了好的,导致整个市场没有好货。
  职场也是这样,恶劣的小人们往往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他们把人品好的人排挤的无处可躲,只能呆在职场的最底层。
  这种情形能改变么?当然不可能,因为不止是职场,纵观历史,整个世界无不是被坏人统治的。
  看看国外,政客、罪犯、商贾、律师等等,凡是能够把良心出卖的人,都可以登上高位,呼风唤雨一番。
  大到国家已经如此,何况是小小的职场?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小人物,改变世界不是我们的责任,改变亲人的生活才是我们的职责。所以,不要老去想改变什么,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就可以。
  我们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底线,也不一定要做职场小人,但至少,我们可以不去得罪小人们,这是自己和亲人的最后保障线。
  人生如此,除了忍受就是残忍,别无他途。
  案例:
  回公司后,王小峰的日子过的实在不怎么样。他已经得罪了鲜于,相当于在东西两区内混不下去,而且也得罪了新部门中以林丛为首的大部分人,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一直伪装成好人的冯晖。
  王小峰认识到,自己在华东大区是被彻底的孤立了,从前的好人缘荡然无存。他私底下做了个分析,感觉要在短时间内逆转局面可能性不大,为今之计,只有先抓住黄陵华再说。
  因为王小峰把货配给黄陵华,等于将宝全压上了,必须要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
  幸亏黄陵华也在用人之际,倒也没有食言,还真把经理的位子给留了出来,交代王小峰,尽快办妥转职,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所以王小峰这几天就在办转职的事情。他把手上的工作都移交给了部门同事以及冯晖,该办的事情也都办好了,等着人事部门复核一下就可以把办公室转移到新部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这东风就是迟迟不来。
  按说这种分公司内部的转职是很快的,只要接收部门同意,自己部门不反对,立马就能办好,有时办公室都不用换,换个牌子就好了。
  但这次王小峰等了足足三天,连部门里同事都觉着奇怪,开始指指点点了。王小峰心中焦虑,主动跑到HR那边,找了个熟人打听消息。
  那熟人原本还不肯说,到最后逼得没法了,才把王小峰拖到角落里,悄悄说:“兄弟,你这回麻烦了,转职报告压在鲜总那边,他老人家不肯批,我们这儿也没办法做复核啊。”
  王小峰一拍额头,知道这回麻烦大了。
  要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王小峰还算不上智者,他之前也想过,得罪了鲜于肯定会被报复,可也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
  当初办转职时,王小峰琢磨过这事,只需要本部门的冯晖和新部门的黄陵华签字,事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他偏偏忘了,做为华东大区的总经理鲜于,他是有最后审批权的。
  华东大区现在是双巨头制度,人事和财务不可能多人做主,所以约定速成各管各的,黄陵华对自己部门有完全权力,而相应的,在东西两区内鲜于也有人事审批权,黄陵华还不好乱插手。

  如今鲜于捏着王小峰转职报告不撒手,可算是将王小峰给拿住了。小东区这边都办完移交,冯晖都开始选新主管了,而王小峰却是想走走不了,空挂在那边,显得特别多余。
  要是长期这么下去,王小峰别说干活了,他非得被异样的目光盯死不可。焦虑无奈之下,王小峰也顾不上别的,主动跑去找鲜于,希望能说服他给自己放行。
  鲜于是那种真正的伪君子,无论背后怎么使坏,表面还是对你客客气气的。听着王小峰一次又一次的请求,鲜于是连连答应,却阳奉阴违,纯粹当人放屁。王小峰找的次数一多,鲜于就开始推托,一会说忙,一会说开会,接着又连续出几天差。
  足足的把王小峰给冷落了一个多星期,把他给熬的,几乎都忍不住想辞职了。这天小西区的经理胡柏跑过来,为王小峰指点了一段迷津。
  胡柏的意思也简单,只是告诉王小峰,鲜总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货,如果下周再不能发货的话,那个已经签约的客户铁定是跑了,到那时,鲜于和王小峰就是两败俱伤,只有黄陵华得利。
  王小峰不明其意,胡柏干脆说穿了,只要王小峰能把鲜于弄来一批货,将眼下的困局对付过去,那么鲜于就不会再阻拦,允许王小峰立刻转职。
  胡柏说完这些就走了,却留下王小峰一人深思。现在王小峰是被逼到悬崖了,他不得不承认,鲜于的话是对的。这个事情处理不好,最后是两败俱伤,反倒冯晖和黄陵华这些人得利。
  为今之计,鲜于为了自保得卡王小峰,王小峰想要自保就只能帮鲜于一把。
  人生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原本只是想要A,可往往会被逼着去做B,最后又引发了C,而到头来,你压根没得到A,反而成了D。
  要说帮鲜于搞到货,王小峰也不是没有办法,他这次去北京总部,好好发挥了亲和力强的优势,认识了不少控货调货的人,其中一个是中部大区的主管,他的手上,正积压着一批鲜于想要的货物。
  但问题是,跨区域窜货是公司大忌,如果被揪出来,会被扫地出门的。按说,这是帮鲜于办事,货也是给鲜于的客户,他那边的人不敢乱说出去。
  王小峰左右权衡,还是认定鲜于不敢主动举报,于是便给胡柏打了电话,表示能替鲜总解决眼前的困局。
  接下来几天,王小峰便忙开了这个事情,一批批货物秘密的从四川和重庆发到华东,鲜于迅速的给客户配货,把手上的大单给解决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公司上下分外震惊。黄陵华那边更是气的恼火不已,明明鲜于都快死了,可不知道怎的,又让他活了回来。
  同时活回来的还有王小峰,鲜于果然说话算数,那批货一配完就立刻给他放行,有了鲜总的签字,HR那边就好办事了,王小峰转职的事情天天都有进展,看起来用不了几天,他就能进新部门当经理了。
  原来小东区的同事们见王小峰果然能升职,开始奉承巴结,天天请着他吃饭,要他日后多多关照。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皆大欢喜的时候,一封匿名信悄然的送进了总公司各级高管的信箱里,这封明显从华东大区发出的邮件里,详细说明王小峰假借公司之名跨区域大规模窜货的事实,要求公司予以严查。
  这件事情在分公司看起来其实也没什么,虽说串货是死罪,可哪个分公司之间没干过,谁都有配给不足的时候,互相帮忙是常有的事情。
  可放在总公司里,却成了大事,尤其最近两个销售副总监在互掐,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成为陷阱。所以总部立刻派出销售副总监一名,到华东大区调查。
  这个事情调查的是华东区和王小峰,所以黄陵华、鲜于、王小峰三人规避。由林丛和副总监两人负责调查事务。
  王小峰本来是不怎么担心的,因为这件事情做的很隐蔽,大家调货都已经有经验了,不可能直接点对点的做,在中间至少通过两个公司中转。
  中部地区分公司先把货卖给一四川空壳公司,然后再转到重庆一个关系户那里,最后以临时回购的由头,把整批货运来华东。
  所以不管从哪个点切入调查,都没法子厘清整个脉络,这种事情到最后,也唯有不了了之,反正都是公司的货物公司的业务,谁做还不是一样。
  但这次却显然不同,副总监周晓华一来就召开大会,声言要严查严惩,绝对不姑息养奸,而且是杀无赦斩立决。
  王小峰心中惴惴不安,还不等他有反应,鲜于就要他暂时停职,王小峰被迫离开公司,对于调查的详情一无所知。
  停职期间,王小峰当然要打探消息,可是给公司同事打电话,每个人都说不知道。无奈之下,王小峰只能直接给小西区经理胡柏电话。这件事情虽然由鲜于主使,可这老狐狸很狡猾,一切细节都让胡柏出面,自己完全不搭手,所以王小峰也只能找胡柏商量。
  这通电话倒是很有效果,胡柏给王小峰吃了颗大大的定心丸。胡柏说,鲜于基本上把事情都摆平了,副总监和林丛什么都调查不到,也没有抓到任何把柄,基本上走个过场,训几句话就算过去了。

  电话通完,王小峰心中大安,他也不胡思乱想了,安安分分的在家呆着,就等事情过去,可以当他的新经理。
  可足足过了两个月,公司还没叫他回去复职。这天,王小峰突然接到张宇的电话。
  张宇:“小峰,你在哪?”
  王小峰还没事人呢:“我在家等候处理呢。”
  张宇的声音又气又急:“你还贫嘴,出大事了。”
  王小峰一怔:“怎么了?”
  张宇:“你串货的事情查出来了,我已经看到提交给总公司的报告,这次你麻烦大了。”
  王小峰:“怎么可能?压根没有的事情。”
  张宇气急败坏:“还给我装!人家林丛手里拿着铁证。中区分公司卖给四川公司的单据,四川公司转让重庆公司的单据,重庆公司发货到华东区的货运清单,林丛全部都查到了。”
  王小峰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
  张宇:“可能不可能是你的事情,总而言之我提醒你,这次麻烦大了,总公司高层震怒,要拿你杀鸡儆猴,恐怕谁都救不了你了,好自为之吧。”
  挂下电话,王小峰浑身被冷汗湿透,整个人如同虚脱般瘫在沙发上。
  张宇说的话,王小峰当然没有想到,可一旦被人点破,很多事情瞬时间都可以想通。
  林丛查到的那些资料,当然是确有其事,但这却是王小峰从前认为不可能查到的。因为接触的人少,细节点多,线头如乱麻。
  可林丛居然能从一团乱麻里找到证据,并且这么快就上交了能致王小峰与死地的报告,这说明什么?
  说明林丛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还有人。
  可这个人会是谁呢?是黄陵华?是冯晖?都不太像。因为这两个连林丛在内,都不晓得王小峰做过这事情,就算他们怀疑鲜于的货是跨域去串货,那也应该告发鲜于才对,怎么会把矛头对准王小峰呢?而且林丛一查一个准,显然是对王小峰的情况早已摸清。
  王小峰心里咯噔一下,突然就亮堂了,那个陷害他的人呼之欲出。
  就是鲜于。
  整个事情的得利者是鲜于,举报者是鲜于,提供证据者是鲜于,幕后黑手还是鲜于。
  所谓串货的事情,就是林丛和鲜于两个人联手对付王小峰。
  王小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事情从头到尾的想了一遍,事情的症结找到,他轻而易举就可以想明白。
  王小峰回到华东分公司,受命新部门的经理,已经得罪了林丛和鲜于,这两个人当然要大规模的报复,可是却找不到机会。一方面林丛将来的地位低于王小峰,而另一方面,鲜于的指标危机并没有解除,如果没有足够的货,他的配额还是完不成。
  于是就有了这个连环计。
  首先是鲜于压住王小峰的转职申请,这看起来已经是报复了,其实不过是计策的开端,目的是让王小峰去求鲜于。
  王小峰一开口,鲜于便通过胡柏,让王小峰去调一批货来,还申明这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事情。而王小峰真的通过关系从外地调货,这就彻底落入陷阱。
  鲜于当然是尽快把货物发走,完成自己的配额,解除危机。然后再腾出手来,好好的对付王小峰。
  林丛则在鲜于的货发完后出手,先写一封匿名信到总部,开始调查后,又以独立调查人的身份参与。而实际上,王小峰调货的所有证据,鲜于早已交给了林丛,这当然一查一个准,证据确凿了。
  这个连环毒计必须多人配合才能完成,但效果却非常好。先是鲜于解除了自己的危机,然后再反戈一击,说王小峰串货。这样就算调查出真相,鲜于也可以推脱的一干二净,说自己也是被王小峰蒙蔽,所有责任就都在小峰一人身上。而林丛则可利用这机会把王小峰彻底赶出公司,经理的位置空出来后,就非他莫属。
  林丛和鲜于小规模合作一把,双方共同获利,唯一的牺牲品就是王小峰。
  想明白这一切,王小峰真是绝望无比,他回到华东分公司后,总算是小心翼翼,可还是落入连环套中。
  再仔细想想,鲜于和林丛两人在公司中升职如此快,真的不是没道理的。鲜于几年内就升上副总位子,又赶走了前任老总,扶正后先后逼走黄陵华、老拉,赶下冯晖,一人独大到了今天。而林丛也是阴险万分,他几次三番的加害冯晖和王小峰,令三人内斗不止。
  这两个人,是公司里真正的小人,但越是小人就越不能得罪。王小峰得罪了他们两个,才有如今的报应。
  疑问:林丛和鲜于加害王小峰,为什么黄陵华没有出手帮忙?
  陆琪解答:王小峰为了能转职,出手帮鲜于搞定了货源,使得黄陵华苦心布下的杀局作废。所以黄陵华只会痛恨王小峰,绝不会帮他。如今林丛和鲜于愿意出手对付,黄陵华当然不会帮忙。
或许您还会喜欢:
长相思2诉衷情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神农山位于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气势雄浑,共有九山两河二十八主峰,北与交通军事要塞泽州相连,南望富饶的燕川平原,东与天然屏障丹河守卫,西是著名的城池轵邑(ZhiYi)。轵邑曾是神农国的王都,在轩辕和神农的战争中受到重创,繁华烟消云散,百姓生活困顿。一百多年前,神农族的小祝融受黄帝委任,成为轵邑城主,掌管中原民生。他说服青丘涂山氏的太夫人,再次把轵邑作为涂山氏生意的中心。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一:故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为诗人所赞颂的神秘星光从未照耀这块土地,放射出温暖生命力的阳光也不得其门而入。此处就是幽暗地域,被遗忘的国度喧扰地表下的秘密世界。这里的天空是无血无泪的坚硬岩石,在意外闯入此处的愚蠢地表居民的火把照耀下,四周的石壁灰色单调,泛着死亡的气息。这里不是他们的世界,这里不属于光明的势力范围。不请自来的访客多半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阳光。极少数能够逃离此处,回到地表的人都有了重大的转变。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