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 第五章 你是公司的老实人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章 你是公司的老实人么?
  待人以诚,但诚是有目标和尺度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待人以诚”,不少人将此做为金科玉律,在什么场合都用。即使是职场上,也待人十分诚恳。
  毫无疑问的,这些人到头来都会碰一鼻子灰,在职场中,待人诚恳,最终都会惹祸上身,反倒成为别人加害的把柄。
  于是,这些吃过苦头的人彻底大转变,认为在职场中是没有诚恳可言的,只需要欺诈与蒙骗就可以了。
  不幸的是,当人们公开表现出自己欺诈的本性后,又会给上司和同事留下恶劣的印象,最终导致职场形象受损。
  待人以诚也不对,待人以欺也不对,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职场中为人处世的方法呢?有没有哪种态度是值得推广的?
  想要明白如何待人,你就先要明白一点:在职场中,所有人都期望同事、上司和下属能够诚恳,而他们自己能否做到就不一定了。
  对人高标准,对自己低标准,是人类的通病。这种通病的存在,最后导致了一个人表现出低标准会受到人们鄙视和诋毁,而过于高标准却又无法生存。
  简单来说,你一脸阴险小人样,就会受到职场中人的鄙视。而你真的做老实人做老好人却又会被他人欺负死。
  必须要清楚,这种情形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低标准,和对别人的高标准。
  想要摆脱这种窘境,其实也不困难。你所需的只是表现出诚恳,让人用再高的标准衡量你也无话可说,而内心中却有一本帐,可以算清楚什么时候真诚恳,什么时候假诚恳。
  1.对谁诚心对谁诈。
  待人以诚这句话本没有错,但要用对地方,用对人。中国古代有很多哲言名句,譬如“待人以诚”又譬如“防人之心不可无”,乍一眼看下来,仿佛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每句话都有它相对应的人。

  应该对什么人诚恳?
  首先是亲人,尤其是父母妻儿,这些有血缘关系,甚至是依赖着你的亲人;其次是朋友,这里说的不是那些酒肉朋友,而是真心相交的知己好友。这些都应该是你诚恳以待的,如果对这些最亲近的人你都不能诚心,那做人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然后对待毫无瓜葛的陌生人,你也可以诚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陌生人必须与你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因为他们害不到你,你也害不到他们,相互有利无害,自然可以诚心相待。如此一来,你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那么,在什么时候待人以诚这句话就不适用了呢?
  当人们和你有利益牵扯的时候,就不能一味去待人真诚。因为人类是趋利动物,大部分人都有可能为了蝇头小利而去损害他人利益,所以当你和别人有利益关系时,就必须要小心谨慎,有所防备。
  而职场就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在职场中,所有人都是和你有利益牵连的,包括老板、上司、同事、下属。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你身上获得好处,也防备着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相应的利益。
  所以在这种地方,你如果还抱着以诚待人的金句,那就是书呆子了。没有哪一句话,值得你用在整个人生的整个生涯中,生活是艺术的,必须要区别对待。
  2.人们鄙视小人,并非因为自己不是小人。
  虽然要灵活对待,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你不需要一味地“以诚待人”,在职场中,对人必须有防备心,但这并非是让你表现出阴险小人的模样。
  要记住,越是利益纠葛复杂的地方,人们就越是讨厌阴险小人。但这并非因为人人都是君子,而是他们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阴险小人是损人利己的代名词,利益场中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利益被侵占。利益受损还是次要的,可属于自己的好处被别人拿走却是难以忍受的。
  所以人们都如同防贼一样地防备着小人。
  可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防备小人,并不代表自己就不是小人。
  人们一贯性地对别人高标准,对自己低标准。防人如防小人,而自己私底下做的事情,也并不一定不是小人的做派。
  所以在职场中,你千万别以为站在小人对面的就是好人了,事实上,你应该更加谨慎地防备着他们。
  3.面对一件事情,你要看到两种结果。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以诚待人,什么时候要锱铢必较呢?
  职场中的事情,究竟该怎么样处理才对?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去推测事情发展的两种结果。
  如果这件事情你实话实说,据实办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相反的,如果你信口雌黄,把事情引入歧途,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当两个结果放在面前时,就知道该如何选了。哪一个对你有利,就选择哪个方法。而两个都没有利害冲突的,就选择以诚待人。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人们遇到抉择的难题,往往是因为他们只看得见开头而看不见结果。如果结果早已预知,那么选择根本就不是难题。
  你要记得,大部分事情的结果都是可预测的,只要你结合过往的经验,以前发生的事情,以及有交集的人的性格,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会出现的结果。
  拥有预测结果的能力,这才是胜利的保障。
  4.无关紧要的时候诚心,关键时候使诈。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平时看起来总是老实巴交的,似乎连一句谎话都不会说。可偏偏这种人在关键时刻永远都不吃亏,看似没做什么,但好事总轮得到他们,陷阱总可以避免。

  这种职场高人是怎么修炼出来的?
  其实很简单,他们只是搞清楚什么时候该做老实人,什么时候应该玩心眼。这类人就是上面说过的,能够看到事情结局的人。
  当他们发觉一件事情无关紧要,或者利害不大时,就好好做老实人,任人摆布任人欺负。使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无害的,是不需要防备的。
  可当一件事情涉及重大利益时,他们就偷偷地玩起了心眼。这才令他们既能避开陷阱,又可以收获利益。
  从前说过“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而高手做人也是一样,一百件事情里做老实人,在关键时刻才不会有人防备着你。
  5.诚心是有目标的。
  人们都以为,待人以诚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其实在职场高手的眼里,这是一种做人的工具。
  在职场中,你时时刻刻想着诡诈心机,那绝不是高手,真正的职场高手可谓是万事万物皆为我所用,任何态度都能够成为自己的工具。
  对人心诚更是如此。
  试想一下,在职场中,众所皆知的阴险小人跟你说话,你必定会思量再思量,生怕他有什么陷阱埋在里头害你。
  正因如此,所以阴险小人反倒害人不深,只不过流于表面而已。
  但如果是个人人称道的老实人暗害你,在他诚心诚意的话里面给你埋了个陷阱,那就很可怕了。因为你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是陷阱,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你待人以诚,是可以作为道具的。而别人待你以诚,也切切小心其后是否有陷阱。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遇险自救全攻略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在世,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平平安安、幸福快乐。相信这也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是,人生之路多坎坷,在现实生活当中,随时都会有意外事情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随时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与险境。关于人生,尼采曾这样说道: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