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苹果树 - 第八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她走了之后,艾舍斯特站着闷闷不乐地瞧着橱窗里的模特儿,突然他觉得简直没法相信:梅根——他的梅根——竟会脱掉他经常看见她穿戴的粗苏格兰呢裙子、质料低劣的短罩衫和压扁的苏格兰圆帽,而换上别的服装。那年轻妇人已经抱着好几件衣服回来了,艾舍斯特瞅她把这些衣服贴着自己漂亮的身子比着。有一件衣服的颜色他很喜欢,是淡灰色的,可是他实在不能相像梅根会穿这件衣服。那年轻妇人又去拿了几件来。但是这时艾舍斯特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怎样选择呢?她也需要一顶帽子,一双鞋,一副手套;可是,如果他都买了,说不定它们会使她显得很庸俗,就像假日的漂亮衣服叫乡下人穿了总显得十分庸俗一样!为什么她不能穿着本来的装束出门呢?啊!可是招眼却是不好的;这是一次关系重大的私奔呀。他凝视着那年轻妇人,心里想:“不知道她有没有猜测,把我当成个下流坯?”
  请您把那件灰色的给我留着,好吗?”最后他硬着头皮说。
  “现在我不能决定;我下午再来。”
  那年轻妇人叹了一口气。
  “噢!可以。这是件十分文雅的衣服。我想您再也找不到哪件会比它更能适合您的需要了。”
  “我看是找不到了,”艾舍斯特嘟哝着,走了出来。
  摆脱了实际世界的那种不信任的庸俗气氛,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回到种种幻象中去了。在想像中,他看见了将要和他过共同生活的那个信任的美丽的小东西,看见自己和她偷偷地溜出去,在月光下的荒原上走着,他拿着她的新衣服,胳臂挽着她的腰,直走到一个很远的林子里,那时黎明即将到来,她脱掉旧衣,换上了新装,然后,在远处的一个车站,一列早班火车把他们载上蜜月的旅程,直到伦敦吞没了他们,爱情的美梦变成了事实。
  “弗兰克·艾舍斯特!腊格比分别后没见过面呢,老朋友!”
  艾舍斯特的愁眉解开了,靠近自己的那张脸长着一对蓝眼睛,满面阳光——这张脸属于那样一种类型,内心的阳光和外界的阳光在那里合而为一,变成一种光泽。于是他答道:
  “菲尔·哈利德,是你呀!”
  “你在这儿干什么?”
  “啊!没什么。出来逛逛,取点儿钱。我在荒原上待着。”
  “你上哪儿吃饭去?上我们那儿去吃吧;我跟几个妹妹在这里。她们刚出过麻疹。”
  艾舍斯特被这条友好的胳臂挽住,随他一路走去,上山下山,来到了城外,哈利德的谈话洋溢着乐天的精神,就像他的脸上洋溢着阳光一样;他解释为什么“在这无聊的地方,唯一好玩儿的只有游泳和划船”,如此等等。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一列新月形的房屋面前,这里比海略高,离海略远。中间一座房子是个旅馆,两人走了进去。

  “到楼上我的屋子里来,洗一洗。马上就要吃饭了。”
  艾舍斯特在镜子里打量着自己的容貌。经过两个星期的居住在农庄卧室、只用一把梳子、只有一件替换衬衣的生活之后,这间杂乱地放着衣服和刷子的屋子简直成了豪华的加菩亚;他想:“奇怪——真不明白——”但是到底不明白什么,他可说不上来。
  他跟着哈利德上起坐室去吃饭。听到“这是弗兰克·艾舍斯特——那是我的妹妹们”这句话,三张都十分白皙、都长着蓝眼睛的脸猛地转了过来。
  两个年纪的确很小,大约是十一岁和十岁。第三个大概十七岁,高高的身材,也是一头金黄头发,两颊白里泛红,略为晒黑了些,眉毛比头发的颜色要深些,自中间向两旁稍稍斜起。三个人说话都像哈利德,声音高,兴致好。她们笔直站起来,动作迅速地跟艾舍斯特握了手,端详着他,接着又马上走开,开始谈论下午干些什么。真是道地的狄安娜和两个待从仙女!经过一段农村生活之后,这爽快、热烈而充满了学生特种语言的谈话,这清新、纯洁而不拘形式的优雅风度,开头显得很奇怪,接着他又觉得是那么自然,使他刚刚离开的那个环境突然变得遥远了。两个小的似乎叫莎比娜和弗蕾达;最大的似乎叫斯苔拉。
  忽然叫莎比娜的那个回过头来对他说:
  “我说呀,你跟我们去捉小虾好不好?——真有趣呢!”
  对这没有预料到的友好表示,艾舍斯特吃了一惊,他咕哝着说:
  “我怕今天下午得回去呢。”
  “呀!”
  “不能延期呢?”
  艾舍斯特看着刚说话的斯苔拉,摇摇头,笑了笑。她真美呀!莎比娜惋惜地说:“就延期吧!”接着谈话转到洞穴和游泳方面去了。
  “你能游得很远吗?”
  “大概两英里。”
  “啊!”
  “哎呀!”
  “多好玩!”
  三对盯着他瞧的蓝眼睛使他意识到自己的新的重要性。
  这种感觉是挺惬意的,哈利德说:
  “我说呀,你就是得待下来,去海里洗个澡。还是在这里过夜吧。”
  “是呀,就这样!”
  可是艾舍斯特又笑了笑,摇摇头。接着他突然发现她们在盘问他的体育才能。原来他参加过自己学院的赛船选手队和足球代表队,赢得过一英里赛跑的冠军;吃完饭站起来的时候,他俨然是个英雄了。两个小姑娘一定要他去看看“她们的”洞穴,于是她们就叽叽喳喳地出发了,艾舍斯特走在她们中间,斯苔拉和她哥哥在稍后的地方跟着。在那洞穴里,跟任何别的洞穴一样,既潮湿又幽暗,最大的特色是一个水池子,其中可能有着可以捉来放在瓶子里的各种小生物,莎比娜和弗蕾达裸着模样儿挺好看的棕色的腿,没穿袜子;她们叫艾舍斯特也到池子中央去,帮她们一同把水放在筛了里滤过。他马上也就脱掉了靴子和袜子。当你跟可爱的孩子们站在池子里,又有个年轻的狄安娜在池边好奇地接受你捉上来的任何东西的时候,如果你懂得什么叫美的话,时间是过得很快的!艾舍斯特从来就不大有时间观念,。当他摸出表来一看,已经三点过了很久,不觉吃了一惊。今天不能拿支票兑取现款了——

  等他赶到那里,银行早就停止办公了。看到他的神色,两个小姑娘立刻同声嚷着说:
  “好呀!现在你得留下来了!”
  艾舍斯特没有回答。他又回忆起梅根的脸来,吃早饭的时候,他曾悄悄地说:“我就上托尔基去,亲爱的,把一切安排好;今天黄昏就回来。要是天气好,今天晚上咱们就走。你作好准备。”他又回忆起她怎样颤抖着,认真地听着他的话。
  她会怎么想呢?然后他定了定神,突然意识到另一个年轻姑娘的安静的谛视——她站在池子边上,那么颀长、美好、像狄安娜似的——
  意识到她那稍稍往上斜起的眉毛下面的两只惊异的蓝眼睛。如果她们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什么——如果她们知道就在今天晚上他打算——!那么,那时她们就会厌恶地轻轻咕哝一声,丢下他一个人在洞里。于是他带着又怒、又恨、又羞的奇怪心情,把表放回袋里,粗鲁地说:
  “对,今天我算是吹啦。”
  “好呀!现在你可以跟我们去游泳了。”
  对于这两个可爱的孩子所表示的心满意足,对于挂在斯苔拉嘴角的微笑,对于哈利德说的“好极了,老朋友!晚上的睡衣我借给你!”他不可能不稍稍表示一点屈服。但是艾舍斯特心头又激动起一阵渴望和梅根,他抑郁地说:
  “我得去发个电报!”
  水池玩腻之后,大家回旅馆去。艾舍斯特的电报是发给纳拉科姆太太的:“今晚有事,明返,甚歉。”梅根当然会明白,他忙不过来;于是他心里轻松了些,这是个可爱的下午,天气温暖,大海平静、蔚蓝,而游泳正是他极爱好的事。两个可爱的孩子对他这般亲切,使他很得意;她们,还有斯苔拉,还有哈利德的乐滋滋的脸,都叫人瞧着高兴;这一切似乎有点儿不真实,然而又是极端自然的——他好像正在最后窥视一下正常的生活,然后就要跟梅根一下子投入不平常的冒险中去!他拿着借来的游泳衣,跟大家一同出发了。哈利德和他同在一块岩石后面换衣服,三个姑娘在另一块岩石后面换。他第一个下海,立刻施展本领游了出去,要证明自己夸下的海口。他回头看见哈利德正沿岸边游着,姑娘们泡在水里,笨拙地打着水,乘着小浪一起一落。这都是他一向看不起的,可是现在却认为很有趣、很合理,因为这样才显得他是唯一精通水性的人。但是游过去的时候,他不知道她们是不是欢迎他这样一个外人去参加她们的泼水小组。靠近那个苗条的少女,他有点儿羞怯。后来,莎比娜把他叫去,两个小姑娘争着要他教浮水,忙得他应接不暇,甚至没空去注意斯苔拉是不是习惯于他在场。直到突然听得她一声惊呼,才看见她站在齐腰的水里,身体稍稍向前俯着,伸出两条细长的白胳臂指着前面,湿漉漉的脸上由于阳光照耀和恐惧而呈现出慌张的神色。

  “瞧菲尔!他是不是出了毛病?啊,瞧!”
  艾舍斯特马上看见菲尔是出了毛病。他正在打水挣扎,水深超过了他身体的高度,大概离他们有一百码远;他猛地叫了一声,举起两条胳膊,沉了下去。艾舍斯特看见那姑娘刷地使劲向菲尔游去,便叫道:“回去,斯苔拉!回去!”说着冲了出去。他从来没游得那么快过,正好在哈利德第二次冒上来的时候到达了他的跟前。原来是脚抽筋的缘故,把他救回去并不困难,因为他不挣扎。那姑娘停在艾舍斯特叫她站住的地方,等菲尔的脚一能着底,便马上帮着扶住;一到海滩上,两人就分坐在他的两旁,揉擦他的手脚,两个小的带着惊惧的神色站在一旁。哈利德很快就露出了笑容。他说自己太不中用了,简直不中用到极点了!如果弗兰克扶他一下,他现在就能够把衣服穿上了。艾舍斯特就去扶他,这时他看见斯苔拉的脸,又湿又红,双目眼泪汪汪,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平静;他想:“我叫她斯苔拉!不知道她会不会不高兴?”
  大家穿衣服的时候,哈利德静静地说:
  “老朋友,你救了我的命!”
  “胡说!”
  穿好衣服之后,大家心里都有点儿别扭,便一同回到旅馆里,坐下来吃茶点,只有哈利德没参加,他躺在自己的屋里。吃了几片果酱面包皮之后,莎比娜说:
  “我说呀,你要知道,你真是个好人!”弗蕾达便应和着说:
  “没错!”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千只鹤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栗本近子之会”每次在圆觉寺深院的茶室里举办茶会的时候,菊治照例收到请帖,可是自从父亲辞世后,他一次也不曾去过。因为他觉得给她发请帖,只不过是一种顾及亡父情面的礼节而已,实在不屑一顾。然而,这回的请帖上却附加了一句:切盼莅临,见见我的一个女弟子。读了请帖,菊治想起了近子的那块痣。菊治记得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