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偶发空缺 - 第三部 双重释义 第六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9
  凯·鲍登再也不想踏进迈尔斯和萨曼莎家的门槛。她无法原谅他们见证了加文对她的冷漠,还有迈尔斯屈尊俯就的笑声,他对贝尔堂的态度,以及他和萨曼莎谈论克里斯塔尔·威登时嘲讽的口气。
  尽管加文事后道了歉,并半真半假地重申了对她的爱情,凯还是忍不住设想他和玛丽几乎鼻子碰鼻子地坐在沙发上的画面,还有他跳起来替她收拾餐具,以及他夜色中送她的情景。几天后,当加文告诉她自己去玛丽家吃了晚餐时,她费了很大劲才控制住不发脾气,因为他在她霍普街的房子里除了吐司之外什么也没吃过。
  或许她不能说“那个寡妇”任何坏话,因为那女人在加文口中简直宛如圣女一般,但莫里森两口子就不同了。
  “我无法说我很喜欢迈尔斯。”
  “他也不能算是我最好的朋友。”
  “照我说,要是他当选,戒毒所就完了。”
  “我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同。”
  加文的冷漠,他对别人痛苦的无动于衷,总是让凯感到愤怒。
  “有什么人会支持贝尔堂吗?”
  “科林·沃尔吧,我猜。”加文说。
  于是,周一晚上八点钟,凯走上沃尔家的车道,摁响了他们的门铃。从门前的台阶上,她可以看到萨曼莎·莫里森那辆红色的福特嘉年华停在三栋房子开外的车道上。此情此景更激发了凯的斗志。
  沃尔家的门被一个身穿扎染衬衫、相貌平平、身材短粗的女人打开了。
  “你好,”凯说,“我是凯·鲍登。不知能否让我跟科林·沃尔先生谈一谈?”
  有那么短短一瞬间,特莎愣愣地盯着门口那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人,脑子里闪过一个非常荒唐的念头:科林有外遇,他的情人现在找上门来了。
  “哦——好的——请进。我是特莎。”
  凯恳切地在门垫上擦了好几下脚,然后跟着特莎进了一间比莫里森家小且简陋却更温馨的起居室。一个高个子秃顶男人正坐在扶手椅上,腿上放着笔记本,手里握着一支笔。
  “科林,这位是凯·鲍登,”特莎说,“她想跟你谈谈。”
  特莎看到科林惊讶和戒备的表情,立刻知道他并不认识那女人。真是的,她有些惭愧地想,你在想什么啊?
  “对不起,这样冒昧地不请自来,”凯对站起来同她握手的科林说,“我应该先打电话的,但是你——”
  “是的,我们家的号码不在电话簿上。”科林说。他比凯高很多,眼睛在镜片后显得特别小。“请坐。”
  “谢谢。我来是跟你讨论选举的,”凯说,“这次教区议会的选举。你和迈尔斯·莫里森都参选了,对不对?”
  “是的。”科林紧张地说。他知道她是谁了:就是那个想采访克里斯塔尔的女记者。他们还是找到他了——特莎不该放她进来的。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所帮助。”凯说,“我是一名社工,主要在丛地工作。我可以给你一些贝尔堂戒毒所的资料和数据,莫里森似乎十分想要那些信息。据我所知,你是支持戒毒所的,对不对?你会支持它一直开放?”
  突如其来的轻松和喜悦几乎让科林头晕。
  “哦,是的,”科林说,“是的,我会的。是的,我的前任——我是说,这个位子上的上一位议员——巴里·菲尔布拉泽——绝对反对关闭戒毒所。我同样如此。”
  “我跟迈尔斯·莫里森谈过一次。他清楚地表明了观点,认为戒毒所开下去没有意义。坦白说,我认为他对毒瘾的成因和治疗的理解相当无知且天真,对于贝尔堂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没有丝毫认识。如果镇里拒绝延长那栋楼的租约,亚维尔也缩减开支,会有很多急需帮助的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是的,是的,我明白了,”科林说,“哦,是的,我同意。”

  他又震惊,又得意,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漂亮的女人竟会穿越夜色,主动来找他,要求成为他的同盟军。
  “你想喝杯茶或咖啡吗,凯?”特莎问。
  “哦,太感谢了,”凯说,“那么请给我一杯茶吧,不加糖的。”
  肥仔正在厨房里,从冰箱里拿东西吃。他食量很大,而且时刻不住嘴,偏偏还是骨瘦如柴,从来不长一两肉。尽管他公开表示过对母亲注射用针管的反感,可是如今那些预先装好药的针管放在白色的医药箱里,就摆在奶酪旁边,也没见对他的胃口有丝毫影响。
  特莎走过去拿水壶,她的思绪不自觉地又回到那个由苏克文达提起后一直占据着她脑海的话题上:肥仔和克里斯塔尔正在约会。特莎还没有问过肥仔,也没有告诉科林。
  特莎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可能是真的。她相信,肥仔一向自视甚高,对他来讲,恨不得任何女孩都配不上他,更何况是克里斯塔尔那样的女孩。他绝对不会……
  自贬身价?是吗?你是这样想的吗?
  “谁来家里了?”特莎把水壶放在炉子上时,肥仔问特莎,嘴里还在嚼着冷鸡肉。
  “一个想帮你爸爸成功当选的女人。”特莎一边在橱柜里找饼干,一边回答。
  “为什么?她看上他了?”
  “别那么幼稚,斯图。”特莎生气地说。
  肥仔从一个打开的袋子里拽了几片薄火腿,一点点地塞进已经挤满食物的嘴里,像是魔法师把丝手帕塞进拳头里。有时,肥仔会在敞开的冰箱前站上十分钟,撕开保鲜膜和包皮装袋,直接把食物扔进嘴里。科林看不惯儿子这种吃法,正如他看不惯肥仔其他所有行为一样。
  “说真的,为什么她想帮他?”肥仔终于成功咽下一满嘴的肉,再次问道。
  “因为她想让贝尔堂戒毒所继续开放。”
  “为什么,她也是同好吗?”
  “不,她不吸毒。”特莎说着,恼火地注意到肥仔已经吃完了最后三片巧克力饼干,只剩下空包皮装纸放在架子上。“她是社工,认为戒毒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你爸爸也想让它开着,但迈尔斯·莫里森认为它没用。”
  “肯定没什么用,丛地到处都是嗑药的和毒虫。”
  特莎知道,如果她说科林想关掉戒毒所,肥仔也肯定会立刻拿出支持它继续存在的理由。
  “你应该去做律师,斯图。”她说。壶盖开始噼啪响了。
  特莎端着盘子回到起居室时,看到凯正对着从手提包皮里拿出来的一份打印文件跟科林谈话。
  “两名药剂师,他们所需的资金一半由议会提供,一半由‘战胜毒瘾’机构提供,那是个非常棒的慈善机构。还有一名专门为戒毒所工作的义工,尼娜,我就是从她那里拿到资料的——哦,非常感谢。”凯笑容满面地对特莎说,后者刚把一杯茶放在她身旁的桌子上。
  仅仅过了几分钟时间,凯就对沃尔夫妇产生了好感,而她之前没对帕格镇上的任何人有过这样的感觉。她进门时,特莎没有上下打量她,没有斜着眼评判她的外表缺陷和穿衣品位。她的丈夫,尽管有些紧张,看上去也是个体面人,真诚地想要阻止人们彻底放弃丛地的行为。
  “你的口音是伦敦腔吗,凯?”特莎边问边把一块白饼干泡进茶杯里。凯点点头。
  “为什么到帕格镇来呢?”
  “因为一段恋情。”凯说,说话时没有丝毫喜悦,尽管她与加文已经正式和好了。她转而面向科林。
  “我不是很理解教区议会和戒毒所之间的关系。”
  “哦,房子是教区议会的,”科林说,“是个老教堂。租约快到期了,需要续约。”
  “也就是说要把戒毒所赶出去其实很简单。”
  “就是这么回事。你是什么时候跟迈尔斯·莫里森谈的?”科林问,既希望听到自己的名字被迈尔斯提起,又害怕听到。

  “我们一起吃了晚饭,上上周五,”凯解释道,“加文和我——”
  “哦,你是加文的女朋友!”特莎突然反应过来。
  “是的。不提这个了。当时,关于丛地的话题跳出来——”
  “嗯,迟早的事。”特莎说。
  “——迈尔斯提到了贝尔堂,我对他谈到这个问题时的语气感到非常、非常惊愕和失望。我告诉他,我正在回访一个家庭,”凯想起自己上次不谨慎地提到了威登一家的名字,便小心翼翼地往下说道,“如果那位母亲没了美沙酮,几乎可以肯定她会复吸的。”
  “听上去像是威登家。”特莎毫不费力地猜到了。
  “我——是的,事实上,我说的是威登家。”凯只好承认。
  特莎伸手去拿另一块饼干。
  “我是克里斯塔尔的教导老师。这一定是她妈妈第二次进贝尔堂了,对不对?”
  “第三次。”凯说。
  “从克里斯塔尔五岁起,我们就认识她了:她小学时与我儿子同班,”特莎说,“她的生活很不幸,真的。”
  “是啊,”凯说,“我很惊奇,在那样的环境中她还长成了这么可爱的女孩。”
  “是啊,我同意。”科林表示十分赞同。
  想起校会“嗤笑门”事件之后,科林那么坚决地反对撤销对克里斯塔尔的留校惩罚,特莎不觉扬了扬眉毛。接着,她胃里一紧,有些好奇地想,若是苏克文达没有撒谎或弄错的话,科林会作何反应。不过,当然是苏克文达弄错了。她是个害羞而天真的女孩,很可能误会了某些信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关键是,唯一让特莉有动力的是她对失去孩子的恐惧。”凯说,“她正在重回正轨。她在戒毒所的疏导员告诉我她觉察到特莉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如果贝尔堂关闭,一切努力就白费了,上帝才知道那家人会变成什么样。”
  “这非常有用,”科林郑重其事地点着头,并开始往他笔记本的空白页上记笔记,“确实非常有用。你说你有成功戒毒者的数据?”
  凯开始在打印文件里翻找科林要的信息。特莎有种感觉,科林只不过是想独霸凯的注意力罢了。他对漂亮的外表和支持的态度一向没有抵抗力。
  特莎嚼着第三块饼干,还在想克里斯塔尔。她们近期以来的教导课都不让人满意。克里斯塔尔表现得很冷漠。今天也不例外。特莎成功地让克里斯塔尔保证她不会再追赶或欺负苏克文达·贾瓦德,但克里斯塔尔的言行却表现出对特莎的失望,觉得特莎辜负了她的信任。这可能要怪科林上次对她的留校惩罚。特莎本以为她和克里斯塔尔之间建立的纽带结实得可以承受那次冲击,尽管它从来就无法与克里斯塔尔和巴里之间的那根相比。
  (巴里带着划船机出现在学校里、准备为划艇队招新队员的当天,特莎也在场。她是从教师休息室被叫到体育馆的,因为体育老师请病假了,临时能抓到的唯一的代课老师又是男性。
  四年级的女生们穿着短裤和网眼背心来到体育馆,发现贾维斯小姐不在,而来了两个陌生男人时,都开始窃窃私语、偷笑不已。克里斯塔尔、尼奇和莱安妮被推到队伍最前列,正肆无忌惮地开着那位丰神俊朗却不幸很容易脸红的年轻代课老师的玩笑,特莎不得不站出来批评她们。
  长着姜黄色头发和胡子的巴里身材矮小,穿着一套运动装。他特意请了上午的假来做这件事。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想法奇怪而不切实际:像温特登这样的学校从来就没有过八人划艇队。父亲出现时,尼安和西沃恩感到又是好奇,又是难为情。
  巴里向大家解释了一下他的计划:招募一支划艇队。他说,他在亚维尔的运河下游找到了一个老船库,划艇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是一个让姑娘们为自己、也为学校争光添彩的机会。特莎就站在克里斯塔尔和她那伙朋友们身边,不让她们闹得太过分。最厉害的那阵笑声已经过去了,但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

  巴里演示了划船机,并请女孩们自愿上来试一试。没有人上前。
  “克里斯塔尔·威登,”巴里指着她说,“我在公园里看到过你吊在猴架⑦上玩,你的上肢力量很足。过来试试。”
  ⑦一种供小孩子攀爬玩耍的架子。
  对于这样备受瞩目的机会,克里斯塔尔求之不得。她大摇大摆地走到划船机前,坐了上去。哪怕特莎正对她们怒目而视,尼奇和莱安妮还是发出一阵爆笑,全班女生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巴里向克里斯塔尔演示了如何操作。他将克里斯塔尔的手放在木桨上时,寡言的代课老师小心地在一边看护着。
  克里斯塔尔把桨往上推了一下,朝尼奇和莱安妮做了个鬼脸,女孩们又哄笑起来。
  “看啊,”巴里神采飞扬地说,“她是个天生的好手。”
  克里斯塔尔真的有天赋吗?特莎对划艇一窍不通,无从判断。
  “挺直背,”巴里告诉克里斯塔尔,“否则你会拉伤的。对了。拉……拉……看看你的动作……你以前划过吗?”
  克里斯塔尔真的挺直了脊背,真的把动作做到位了。她不再看尼奇和莱安妮,动作开始有了韵律。
  “棒极了,”巴里说,“看啊……棒极了。就是这样,姑娘!再来。再来。再——”
  “我胳膊疼!”克里斯塔尔喊道。
  “我知道。所以你最后会练出像珍妮弗·安妮斯顿那样漂亮的胳膊!”巴里说。
  人群中响起了涟漪般的轻笑声,但这次笑声是跟随着巴里的。巴里到底有怎样神奇的性格呢?他是那么融入,那么自然,毫无扭捏。特莎知道,青少年最担心自己被取笑。毫不扭捏地表现自己的人——而且上帝知道成人世界中这种人的数量有多小——在年轻人中间会很自然地拥有威信,真应该强迫这些人从事教育工作。
  “停下休息!”巴里说,克里斯塔尔的身体立刻松弛下来,涨红了脸,不停地揉着胳膊。
  “将来你就不能再抽烟了,克里斯塔尔。”巴里说,学生们大笑起来。“好,接下来谁愿意试试?”
  重新回到队伍中时,克里斯塔尔没有笑。她嫉妒地看着每个上去划船的女生,眼睛不停地转向巴里蓄着小胡子的脸,想看看他对那些女生的评价如何。卡门·刘易斯完全搞砸之后,巴里说:“克里斯塔尔,给她们看看应该怎么做!”她立刻神采飞扬地回到了划船机上。
  但当展示结束、巴里让有兴趣入队的女生举手时,克里斯塔尔却抱着双臂一动不动。特莎看见尼奇向她嘀咕了几句,她却摇摇头,露出讥笑的表情。巴里仔细记下来举手的女孩们的名字,然后抬起头来。
  “还有你,克里斯塔尔·威登,”他指着她说,“你也要来。别对着我摇头。要是到时见不到你,我会非常恼火。你有天赋,我不能看着你的天赋被浪费。克里斯—塔尔,”他拖长了语调,大声念出她的名字,“威—登。”
  体育课结束后,克里斯塔尔会边冲淋浴边思考自己的天赋吗?那天,她会把这个新发现带在身上,就像得到一份意外的情人节礼物吗?特莎不知道,但令所有的人——或许不包皮括巴里——意外的是,试训时克里斯塔尔真的出现了。)
  科林正随凯浏览贝尔堂的复吸率数据,一边拼命地点着头。
  “帕明德应该看看这个,”他说,“我一定要给她一份影印件。是的,非常非常有用。”
  特莎感到略微有些恶心,伸手拿起了第四块饼干。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血火大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绿林恶魔1没有风,天黑以后,气温还未降下来。空气的湿度很大,蚊子叮咬着人粘糊糊的肌肤。在巴西偏僻内地长大的日本姑娘水野直子,已经习惯了蚊子和毒虫,对蚊虫的毒素已产生了免疫力,即使受到它们叮咬也没什么反应。如果对它们神经过敏的话,在这里简直无法生活。一阵巨大的声音把直子惊醒。她从粗糙的木床上坐起时,那声音变成了狂吼和怒号。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