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在高原 - 无边的游荡 第二章 深宅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
  我一连花了几个星期寻找凯平,没有一点结果。难道他整个人给“秃头老鹰”霸占了不成,成了他的囚徒、一块无言的怪石、一个工具?那可真不像你凯平啊!我心里在想:只要找到了凯平,也就彻底明白了那只“大鸟”,也许荷荷就可以从骇人的鬼魅里挣扎出来了。当然她的那些呓语留给我更多的还是强烈的好奇心,是巨大的震惊。关于海滨一带无穷无尽的人与鸟的传说,也极大地加重了这种好奇心。
  正在我流连不去却又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个人出现了。他一般来说是我躲避的人物,因为他总是引起我最不愉快的联想,使我有一种难言的畏惧和厌烦。这个人就是岳贞黎。原来他在主动找我,几次打听我——梅子告诉我这个消息之后,我有点不太相信。在整个城市里他都是极难接触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岳父的关系,我是不可能认识他的,当然也不可能认识凯平。他是上一个时代里一块生了锈的铁疙瘩,沉重,硬邦邦的,被一层层包皮裹起来。而且没有人敢于敲打它,于是它就成为苍黑神秘的一坨。“他人老了,见不着儿子,就想起了你。这会儿他太孤独了,凯平没了影子,去年帆帆也带着孩子离开了。现在他是一个人,不,幸亏还有个炊事员和他在一起。挺可怜人的。你有时间就去看看他吧……”梅子咕哝着,渐渐让我听进了心里,我吃了一惊:“帆帆?她也离开了?带着小阿贝?”梅子点头。
  我用电话预约,他很快同意了,还说:“就来吧,有时间就来吧。”语气中甚至有一丝殷勤的意味。我说“谢谢”,放下电话又觉得不妥:为什么要感谢他?就因为他答应要快些接见我?
  第二天下午,估计老人午睡过后的时间,我去了那个大院。太阳已经斜向一边,树木光影斑驳,因为光的作用,这幢灰色的三层楼房看上去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大鸟蹲在树丫上,发出咳嗽似的叫声,然后就是感叹:“啊!啊!”比乌鸦的声音还大。因为大门没有关,屋门也没有关——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我直接敲了一下半掩的门扇走进去,听到里面有干咳声。我循着声音走过去,直接走进客厅里:一个身材粗壮的人手持一把剃刀,正在给一个大仰在椅子上的老人刮脸。我很快看出是田连连,他在给岳贞黎修面。如今使用这种老式剃刀的已经不常见了,它明晃晃的有些吓人。我站了几秒钟田连连才发现,转身“哦”了一声,赶紧用毛巾给对方揩了脸,然后一弓腰退下了。田连连的仆人做派十分明显,举止一如旧式,绝不在来客跟前多说一句话。

  岳贞黎的脸刚刚刮过,很干净。不过他的一脸倦容还是出乎预料。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人就变成了这样,老态龙钟,步子蹒跚,好像还有点耳背。左眼皮耷拉了一些,这就使整个人看上去怪模怪样的。他的手搭在我的肩上,粗粗的手指勾动了几下以示亲近。他鼻孔里伸出的白色鼻毛还没有剪去,这活儿田连连回头会接着干。岳贞黎按我一下,让我坐了,又抬头看门外——田连连端茶来了,两杯,在我们面前一一放好,然后躬躬身子走开。这个大宅里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仆人,所以对面的老人更像一个老爷了。我差点就说出一句:“老爷,您别来无恙?”他的手指很粗大,这使我想起他在院子里也没少干活,比如弄弄盆景什么的。一种腐朽的不久于人世的感觉,一种迅速老去的气息,从我迈进来的那一刻就萦绕四周。是的,这里自从没有了凯平,那种衰败感就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帆帆的离去,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趋势。一个田连连还不足以挽留什么,这个人虽然还不到中年,但已经暮气沉沉的了。
  “我叫你来,是知道你们——你和我那小子是好朋友,你的话他也许在乎……我想请你劝他来家里住,常住短住、常回,反正都一样。我老了,我要和这小子和解了。再说事情都过去了……”
  我听着。是的,事情过去了,主要是帆帆离开了。当然,人老了会有许多不同——他怎么突然就老了呢?这才是我感到惊异的问题。
  “你一定知道,凯平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他父亲于畔……哦,说起来远了去了,算了。我是说,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那位老战友啊!他也许会埋怨我恨我,嫌我没有照料好他的儿子!我盯着夜晚,就像盯着老战友的那双眼——这些年一闭眼就是他!可是我没法解释,说不清,家务事谁能说得清啊。我是太爱惜这个孩子了,反要招来一些恨……我多想凯平啊,我夜里睡不着,都是想他,是为这个难过!我想这个孩子,我们父子俩需要和解了,要不就来不及了——你告诉他,再不就来不及了……”

  我心里一软,说:“不,岳伯伯您的身体,还好着呢……”
  “是啊,就这么说着吧。唉,我有数。糟蹋了一辈子身体,怎么会好呢。凯平——你又见着他了?他怎么样?”
  我说我也很久没见他了,自从他换了工作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新工作、那个老板,好像十分神秘。凯平就像蒸发了一样……
  岳贞黎的眼睛锥子一样,盯住我看了一会儿,又垂下目光。他在客厅里踱步,咕哝:“为了搞清我那小子给什么人服务,我不得不下了点工夫,专门找了相当重要的渠道去了解……哼,那老家伙比我也小不了几岁,外号叫‘秃头老鹰’——其实就是秃鹫——他本人可不这么看,他以为自己是真正的鹰呢。年纪一大就懒了,不愿动了,不出门,谁也见不着,又是这么大的财东,怎么会不神秘!其实这个人从年纪不太大那会儿就愿闷在一个地方,阴气忒重。战争年代,这样的对手最难对付,心机大嘛。他现在常住在洋人废弃的一座古堡里——那是东边大山里,遗弃了几十年的一座古堡,他相中了,连四周的一片大山一块儿买下来。听说以前古堡没人时,有一种老鹰曾把小孩叼进去……”
  我愣了一下:“古堡在东部大山里?”
  他点头。
  “这不可能啊,因为我常年在那一带大山里活动,怎么会不知道呢?”
  “哦,是这样,过去是军事要地,后来部队才一点点撤走了,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我听着,已经在心里琢磨怎么去那儿了。我还想再问一下,他却不知道更具体的位置。
  岳贞黎坐累了,说:“咱们走走吧,活动活动。”就先一步站起。我们一起出了客厅。他在中厅的壁炉那儿略一犹豫,就扶住了楼梯说:“上去吧,你还没有去我那儿好好看看哩。”说着已经在费力地往上走了。楼梯由水纹大理石铺成,铜压条下是厚厚的紫色地毯。拐角处有西画,小小的。上楼后是印刷的诗词书法作品贴在迎面的墙上,给人极不协调的感觉。我们只在二楼的书房和办公室流连了一小会儿,就坐在了小客厅里。这儿仍然有一个古老的壁炉。“洋人物件,从来没用过。”他见我打量就说了一句。壁炉上方有一帧照片,是几个人的合影——我看清了上面有两个警卫战士,还有他、帆帆。帆帆当年可真是年轻,在照片上格外出眼。我贴近看了一会儿。

  要下楼了,我在楼梯处不由得往三楼看了一眼。他停了一瞬,仿佛下了决心似的,自语一句:“那就……看看吧;嗯,我的秘书室,一直是她……”后面的话听不清。我随他往上走去。
  这里其实是高敞的阁楼,有好看的大屋顶,整个面积并不小于二层。一个大间足有五六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铺了绿呢的长条桌,上面摆了一些文件之类,迎面墙上则贴了几张军事地图。这让人想起一间战争年代的军事指挥所。我在这儿长时间徘徊,又在旁边的大沙发上坐了一刻。
  最后我转开一点,有些唐突地推开了一扇门: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散发着浓浓的脂粉气,干花,化妆品;一张大床,铜架大床,大得出奇……我的脑海里马上闪出一个灿亮的脸庞:帆帆。是的,我曾见过她一直上楼;她兼做岳贞黎的文秘工作。这个屋子肯定是她的,休息室?卧室?
  “这孩子也走了。唉,跟连连两人不和;还有,想老家——她这会儿也回东部去了,小小年纪办起了一个大农场……”
  我转脸看他:一点玩笑都没有,脸色沉沉的,说话时嘴角在颤抖。“大农场?帆帆的?”我问这话时在想凯平提到的西部农场——那是他心中的梦想,这梦想和帆帆连在一起——如今事情翻了个儿,帆帆自己去平原上搞了个大农场!这可能吗?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弱女子牵拉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他的眼里有混浊的泪水,这会儿只得揩一揩:“这孩子太过逞强了!一定得回去,一定……没有办法,我只好找当地人帮忙,让她经营一片地。她疯了,发了疯了……”
  最后岳贞黎像在自言自语,一边说一边往楼梯那儿走去,不再顾得招呼我了。
  我在这间屋子多耽搁了一会儿。这儿仍然蓄满了她的气息。
  下楼后没了岳贞黎的影子。我站在院里,闻着从一边飘来的浓浓的草药味儿,那是配楼的方向。身后一个佝偻的身影走过来,是岳贞黎,走到我身边时大口喘息。配楼里出来一个人,是田连连,用毛巾裹着一只冒白汽的碗,小心翼翼走过来。
  “疯了,这孩子疯了……”
  岳贞黎盯着脚下,咕哝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