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好忧愁 - 第二部 第1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直到吃晚饭时我们才再度见面,都为这如此突然恢复的两人独处而不安,我根本不饿。
  他也一样。我们都清楚必须让安娜回来。对我来说,要长时间地记起安娜临走前那张悲痛欲绝的面孔,想起她的忧伤和我的责任,我会受不了的。我已经忘了我的耐心的策略和那么周密的计划。
  我觉得自己精神完全失常了,不能自制。而且我也看到父亲的脸上显出同样的感觉。
  “你认为她会长久地抛弃我们吗?”他说。
  “她肯定去了巴黎。”我说。
  “巴黎……”父亲若有所思地爆嚼着说。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
  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我,并从桌子那边伸过手来抓住我的手:
  “你一定很恨我。我不知中了什么邪…和艾尔莎一起进树林时,她…。总之,我拥吻艾尔莎时,安娜大概到了那儿,于是……”
  我没有听他说。艾尔莎与父亲两人在松树的阴影里扭抱成一团的情景,在我看来,既好笑又不可靠,因为我并未看见他们。这天唯一确实的、残酷地确实的东西,就是安娜的脸。
  那张最后留在我记忆里的、刻记着痛苦、被人背叛的脸。我从父亲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燃。这是安娜不容许的事情:吃饭时吸烟。我对父亲微微一笑:
  “我非常明白:这是你的过错……如人们所说的,这是一时的疯狂。不过必须让安娜原谅我们,最终原谅‘你’。”

  “怎么办呢?”
  他的脸色很不好,我对他生出恻隐之心。接着我又怜悯我自己。总之,安娜为什么要这样把我们抛下,用这样一种无礼的行为来折磨我们?她难道对我们没有义务吗?
  “我们给她写信,”我说,“请她原谅。”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父亲叫了起来。
  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来摆脱充满了内疚的静坐无为的状态。
  我们饭也没吃完,就卷起桌布,推开餐具。父亲拿来一盏大灯,几支钢笔,一瓶墨水和他的信笺。我们面对面地坐下,几乎面带微笑,因为我们觉得,由于这种动人的场面,安娜的回来是可能的。一只统爆飞来,在窗前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圈。父亲低下头,开始写起来。
  那一晚我们写给安娜的信,充满了善良的情感。现在我回想起来,却不能不带着一种讨厌的嘲弄而残酷的感觉。我们父女两个像专心而笨拙的小学生,坐在灯下,无声地做着这不可能完成的作业:“找回安娜”。然而我们还是写出了两封书信杰作。信中充满了真诚的歉意、温情和懊悔。写到最后,我差不多确信,安娜读了信,不可能不动心;我们的和好指日可待。
  我甚至已经想象出十分腼腆的、滑稽的原谅场面……它将在巴黎,在我们的客厅里出现:安娜走进客厅,于是……
  电话铃响了。这时已是10点钟。我们先是惊愕地互望一眼,接着又生出满腹希望;这是安娜,她打电话说她原谅我们,她回来。父亲几个箭步朝电话机跳过去,以快活的声音叫道:“喂!”

  接着他就只说:“是,是!在哪?是。”声音极低。轮到我站起来了:我产生了恐惧,我看着父亲和他那只无意识地掩住脸的手。最后,他轻轻地放下听筒,朝我转过身。
  “她出了事。”他说,“在通往艾斯特莱的公路上。他们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她的住址。
  他们先往巴黎打电话,那边把我们这里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们。”
  他机械地说着,声调毫无变化。我不敢打断他的话。
  “事故发生在最危险的地段。据说那里出了好多起。汽车从50米高的地方摔下去,她要不死那就是奇迹了…”
  我记起来,那一夜余下的时间就像一场噩梦:车灯下面出现的公路,父亲木然的面孔,医院的…父亲不愿让我见到她。我坐在候诊室一条长凳上,看着一幅绘有威尼斯风光的石印画。我什么也没想。一个女护士告诉我,这是入夏以来,这个地方发生的第6起事故。父亲没有回来。
  于是我想,在死这件事上,安娜又一次不同于我们。如果我们,我父亲和我要自杀(就算我们有自杀的勇气),也是将一颗子弹打进脑袋,并留下一纸解释性的遗言,以永远搅乱负有责任者的心神与睡眠。可安娜却送了我们一件贵重的礼物:使我们十分可能地相信这是一次事故。一个危险地点,她的汽车不平稳。一件一提起我们就软弱得接受不了的礼物。此外,我今日说这是自杀,是因为我喜欢幻想。人家有可能为我父亲和我这样不需要任何人,死的活的都不需要的人自杀吗?再说,我与父亲谈话,从来都只说这是一个事故。

  次日下午3点钟,我们回到家。艾尔莎和西利尔坐在楼梯上等我们。他们像两个平庸可笑、被人遗忘的人物,在我们面前站起来:无论这个还是那个都不熟悉安娜,都没有爱过她;
  他们站在那里,带着他们的哀情,带着他们美貌的双倍诱惑力,带着他们的窘迫。西利尔朝我走过来一步,把手放在我的胳臂上。我望着他:我从未爱过他。我曾认为他善良,有吸引力;我曾喜欢他给予我的快乐。但我并不需要他。我将动身,离开这座房子、这个小伙子、这个夏天。父亲和我在一起。他也挽起我的手臂。我们走进屋里。
  屋里有安娜的衣服,有她的花,她的房间,她的香气。父亲关上百叶窗,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酒和两个酒杯。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药。我们的道歉信仍摊在桌上。我把它们推开。它们飘落在地板上。父亲端着斟满的酒杯,朝我走来,犹豫了一下,接着绕开了,避免踩在信上。我觉得这一切都是象征性的,倒人胃口。我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房间处在若明若暗之中。我看见站在窗边的父亲的影子。海水拍击着沙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