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好忧愁 - 第一部 第0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安娜大概一个星期之内不会来。我抓紧最后几天真正的假日玩耍。我们租住别墅两个月。
  可是我知道,一旦安娜来到,就不可能有完全轻松的日子了。任何事物,安娜都要给它一种形状,任何词语,她都要赋予它一种意义,而我父亲和我却常常有意放过。她给高雅情趣和高尚定了标准。在她突然的退避、受伤害的沉默和面部的表情里,人们无法不让自己觉察到这些标准。这既使人兴奋,又叫人厌倦,归根结底使人觉得耻辱,因为我感到她有理。
  她到达的那天,我父亲和艾尔莎决定去弗雷儒斯车站迎接她。我则坚决拒绝加入远征的行列。我父亲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花园里所有的葛兰都采集起来,准备等她一下火车就献给她。我仅仅劝他不要让艾尔莎拿着花束。他们出发后,3点钟的时候,我下到沙滩。天气酷热。我躺在沙子上,迷迷糊糊地正要睡着,西利尔的声音把我唤醒了。我睁开双眼,只见天空一片空白,因炎热而浑浊。我没有回答西利尔。我不想与他说话。也不想与任何人说话。
  我被这个夏天的全部力量钉在沙子上,两臂沉沉的,嘴巴发干。
  “您死了吗?”他说,“从远处看,您就像一个流浪儿,没人照管的…。”
  我微微一笑。他在我身边坐下,我的心开始急剧地、声音低沉地跳了起来。因为他坐下的时候,手触碰了我的肩头。上个星期,我出色的航海训练有10次把我们抛入水底。我与他互相搂抱着,却没感到半点不安。不过今日,这种炎热,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这种笨拙的动作,却足以使我心里的某种东西慢慢绽开。我扭头望着他。他也注视我。我开始了解他了:他比通常他这种年龄的人都要沉着、正直。因此,我们的处境——这个奇怪的三人家庭——让他反感。他太善良,或者太腼腆,木能向我说出来,不过我从他瞟向我父亲的憎恨的目光里感觉到了。也许他希望我为此烦恼。可我并未如此。此时唯一让我难受的事情,就是他的目光和我剧烈的心跳。他朝我俯下身体。我想起这个星期最后几天和他在一起的安宁,想起我对他的信任,于是我为这张长长的、稍有点笨拙的嘴凑过来而遗憾。
  “西利尔,”我说,“我们原来是那样快乐!”
  他轻轻地拥吻我。我望着天。然后,我就只看见我闭合的眼皮下现出的红光。炎热、飘然欲醉的感觉,头几个吻的滋味,以及叹息声持续了好长一阵。一声汽车喇叭声把我们吓得像贼一样地分开了。我一声不响地离开西利尔,朝别墅走去。迅速归来之际,我吃了一惊:
  安娜坐的火车应该还未到,然而我看见她已经站在平台上。她刚下了自己的汽车。
  “这是林中睡美人的房子!”她说,“赛茜尔,您晒得多黑!看到您我真高兴。”

  “我也一样。”我说,“您是从巴黎来的吗?”
  “我宁愿坐汽车来。我真累坏了。”
  我把她领到她的房间。我推开窗户,希望看到西利尔的船。可他不见了。安娜坐在床上。
  我注意到她眼边有一小圈黑眶。
  “这所别墅真漂亮。”她叹道,“主人在哪儿?”
  “他和艾尔莎上车站接您去了。”
  我把她的箱子放在一张椅子上,然后朝她转过身来,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她的脸突然变了样,嘴巴在颤抖。
  “艾尔莎-玛冈布尔?他把艾尔莎-玛冈布尔带到这里来了?”
  我无言可答,只是愣愣地望着她。我过去一直看见那张脸那么沉着,那么有自制力,现在却变得叫我十分吃惊……她盯着我,眼前却浮现着我的话提供的种种图像。最后,她看清了我,便扭过头去。
  “我本该通知你们的。”她说,“但我动身时那样匆忙,又那样疲倦……”
  “可现在……”我不由自主地接下去说。
  “现在什么?”她问。
  她的目光带着讯问和蔑视的意味。什么东西都没被它放过。
  “现在,您已经到了。”我搓着手,愚蠢地说,“您知道,您在这儿,我真高兴。我在下面等您。您如果想喝点什么,这里的酒吧间倒很不错。”
  我一边结结巴巴地说话,一边走出来,下了楼梯,头脑里思绪纷乱。为什么她的脸色变成这样?为什么她的声音这样不安?为什么她变得这么萎靡?我在一张长椅上坐下,闭上双眼。我努力回忆安娜所有冷漠的使人放心的面容:嘲弄人的神色,自在的神色,威严的神色。
  这次发现这个经不起打击的脸色既让我激动,又让我恼怒。她难道爱我父亲?她难道有可能爱他?他身上的一切都不合她的趣味。他意志薄弱、轻浮、有时甚至懦弱。不过这或许仅仅是旅途的劳顿,精神上的不快?我用了一个钟头来作各种假设。
  5点钟,父亲与艾尔莎回来了。我看着他走下汽车。我极力想知道安娜是否可能爱他。
  他快步朝我走过来,头稍向后仰。他微笑着。我想很可能安娜爱他,因为不论是谁都爱他。
  “安娜没到那儿。”他大声对我说,“我希望她没有从车门口掉下去。”
  “她在她房间里。”我说,“她开汽车来的。”
  “是吗?这太好了!你只需把花献给她就行了。”
  “您为我买了花少安娜问,“太客气了。”
  她迎着他奔下楼梯,表情轻松,满面笑容,身上罩了一件看不出旅途风尘的连衣裙。我闷闷不乐地想,她仅是听到了汽车声才下楼;而她本应该早点下楼,与我谈谈话,哪怕是谈我的考试也行!不过,话说回来,那场考试我没参加。这个想法又安慰了我。

  父亲大步迎上去,吻她的手。
  “我抱着这束花,傻乎乎地微笑着,在月台上等了一刻钟。谢天谢地,您到了这儿。您认识艾尔莎-玛冈布尔吗?”
  我掉开目光。
  “我们大概碰见过吧。”安娜亲切地说,“……我住的房间很漂亮。雷蒙,您邀请我来,真是盛情啊。我累坏了。”
  父亲抖着身子。在他看来,一切顺利。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开启酒瓶。而我眼前则依次浮现出西利尔多情的面孔和安娜的面孔。这两张面孔都显露出强烈的感情。我自忖假期是否真如我父亲所表示的那么简单。
  这头一餐晚饭非常快乐。父亲和安娜谈起他们共同的熟人。他们为数虽然不多,却极有特点。我十分开心,直到安娜说父亲的合伙人是个小脑袋为止。那是个酒鬼,不过人很温和,我们,我父亲与我和他一起吃过饭,那是一些令人难忘的宴席。
  我表示异议:
  “隆巴尔可有意思了,安娜。我见过他,挺好玩的。”
  “不过您得承认他有缺陷。而且,甚至他的幽默…-”“也许他没有那种通常的聪明样子,不过…”
  她以宽容的神气打断我的话:
  “您称为聪明样子的东西其实只是年龄。”
  她说话的简洁明了让我听了高兴。对我来说,有些话造成了理智而美妙的气氛,吸引着我,即使我完全不了解它们的含义。她那句话使我产生了拥有一个小笔记本,一支铅笔的想法。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安娜。父亲听了哈哈大笑:
  “至少,你不记恨。”
  我不能够记恨,因为安娜并无坏心。我只觉得她非常冷漠。她的评论没有那种简洁,那种恶意的尖刻的简洁,然而却因此更叫人难受。
  这头一天晚上,艾尔莎径直进入父亲卧室,有意无意显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安娜似乎没有注意。她给我带来一件她的成套时装商品中的粗羊毛衫,却不让我谢她一声。她厌恶别人的感谢,而我的感谢也从不能表达我的高兴之情,因此我也就免了。
  “我觉得这个艾尔莎很可爱。”她在我走出去之前说。
  她盯着我的眼睛,不露一丝笑容。她在我心里寻找一种她必须消除的想法。我应该忘掉她刚才的反应。
  “是的,是的,这是个可爱的女人。嗯,年轻的女人…就是讨人喜欢。”
  我说得结结巴巴。她噗妹一声笑了起来。我很恼火,便去上床睡觉。我想着西利尔进入了梦乡。他也许正在县纳与一些姑娘跳舞。
  我意识到我忘了,迫不得已忘了主要的东西:海的存在,它永无止息的运动和太阳。我也记不起外省一间寄宿学校院里的四株极树及其芳香。我忘了3年前我从寄宿学校出来,父亲在站台上接我时的微笑。那是一种尴尬的笑容,因为我扎了发辫,穿着近乎黑色的难看的连衣裙。到了汽车里,他又突然变得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因为我的眼睛和嘴巴像他,我将成为他最珍贵、最出色的玩物。我什么都不熟悉。他将向我展示巴黎、奢华的享受和安逸的生活。我认为我那时的大部分快乐都归功于金钱,坐车快速兜风的快乐,有件新连衣裙的快乐,买唱片、书籍、鲜花的快乐。我现在仍不为这些轻易获得的快乐而羞耻。再说我称它们为轻易获得的快乐,仅仅是因为听到别人这么说。也许我更容易悔恨,否认我的忧愁和内心的恐慌。不过爱好快乐与幸福代表了我性格中唯一协调的方面。也许是我读的书不够多?在寄宿学校,除了有教益的作品,别的书学生们都不读。在巴黎,我没有时间读书:一下课,朋友们就把我拖进电影院。我不熟悉演员的姓名,这使他们大觉惊讶。或者,他们把我带到露天咖啡座。我领略着置身于人群里,饮酒喝咖啡,与某人在一起(他盯着你的眼睛,然后拉起你的手,领你远离这群人)的诸般乐趣。我们在街上走,一直走到家。在那里,他把我拉到一个门口,拥吻我。我第一次尝到了亲吻的快乐滋味。我也不往这些回忆里加进一些人名,如让、乌培尔、雅克……这些姓名是所有的少女都熟悉的。到了晚上,我就变老了。我们与父亲一道出去参加一些晚会。在那些晚会上,我无事可干。那是些人员相当混杂的晚会,我自寻开心,也以自己的年纪引人快乐。我们回到家后,父亲便把我扔下,常常又去陪送一个女友。我没听到他回来的声音。

  我不愿让人们认为他对自己的风流事儿作了什么炫耀。他仅仅不对我隐瞒这些事而已。
  更确切地说,是限于不对我说些体面话或假话,来解释他的某位女友经常在我们家用早餐或完全住在我们家的原因……一时瞒住我可以!但不管怎样,时间一长,我不可能不知道他和他的“女客”是什么性质的关系。因此,他大概一心想保持我对他的信任,而他想避免那些费心劳神的想象,便更要如此。这真是绝妙的算盘。它唯一的不足,便是有一阵曾使我对爱情的事儿抱着一种看穿了的厚颜无耻的态度。以我的年纪与经历,爱情本应显得给人以娱乐甚于给人以感受。我愿意复述一些简洁的格言。例如奥斯卡-王尔德的“罪率是现代社会剩下的唯一的鲜明色调”。我以坚信不移的态度,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格言。我想,我就是把它付诸实践,也远没有这样肯定。我认为我的生活可以仿效这句话,借鉴这句话,可以像艾匹纳尔印制的一张罪恶图像一样从中显现出来:我忘记了过去的时间、事物的突变和平常的善良感情。作为理想,我打算过一种下流的、丑恶的生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