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第三部 番外1:张骏(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她理智大方,有风度,那么好吧,就让他来做幼稚小气,没风度的人。
  他伤极生怒,不管别人如何看他,如何笑话他,他决定和她绝交了,罗琦琦出现的场合,他一定回避,从此永不相见!任何人在他面前只要提到罗琦琦,他一定翻脸,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他的禁忌,绝口不提罗琦琦,他的举动毫无颜面的告诉所有的朋友,是,我是受伤了!只为了能远离她。
  从此,一直到高三毕业,他再没有见过罗琦琦,也再没有听到过罗琦琦的消息,他用全部的努力把她严严实实地封锁在他的世界之外。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彻彻底底忘记她!
  从那之后,直到考上大学,离开故乡,他只见过罗琦琦两面。
  一次是毕业联欢晚会,罗琦琦被临时拉去做主持人,他一直低着头,拒绝去看她,一直和同学说着话,拒绝去听她的声音,晚会刚开始没多久,他就趁着大家没注意悄悄离开了,罗琦琦那天晚上究竟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与他无关!他甚至连她穿什么衣服都没看清楚。
  最后一次是录取通知书下来后,清晨他去跑步锻炼,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她,他本来想转身就走,可是,细雨迷蒙中,她站在桥上,一块又一块地扔着石头,脸上有隐约的哀伤,他突然之间就挪不动步子了,甚至萌生了一种错觉,觉得罗琦琦是在为他伤心。

  可是,他再次自作多情了,罗琦琦知识默默看了一会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地久转身离去了。
  他凝视着她的背影慢慢消失在烟雨中,想着从此后,她就彻底走出了他的生命,她的世界他将再无法触碰,他所能做的惊叹只能是希望她永远幸福,有一个优秀的男孩能陪着她飞翔。
  原来那么努力地恨,只因为是爱。
  非常难过,可是他不会后悔爱过这个女孩,恨过这个女孩。
  张骏回到家里,思绪仍不安宁。
  回忆的阀门被打开,就像是放出了被囚禁的洪水猛兽,再不能由他自己控制。
  打开电脑,上网去搜歌,他想知道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刘若英的《光》。
  他点击了一下播放按钮,歌声响起,因为印象好,听起来比刚才更动人心魄。
  想问你是不是还记得我名字当人海涨潮又退潮几次那些年那些事那一段疯狂热烈浪漫日子啊恍如隔世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这样不理智是怎么回事才快乐一阵子为什么我却坚持那一定是我最难忘的事
  张骏靠着躺椅,默默聆听。
  他一直坚信自己遗忘了,可其实他一直将那段记忆藏在最深处,任凭时光荏苒,岁月的灰尘将它重重掩埋,但,它一直都在那里。

  那么多年后,他第一次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忘记?
  也许不仅仅是因为那段岁月镌刻着他青春的欢笑和哀愁,年少的真挚和笨拙,成功去努力拼搏,如果没有她,也许他的高考成绩根本不会那么好,不能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也是她让他懂得了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一个小小的女孩都能为梦想百折不挠,他一个大男儿岂能做不到?所以他才会拒绝接手父亲的生意,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园林景观设计,才会在一次次失败后毫不言弃地再次努力,才会享受到努力付出后收获成功的喜悦,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成就感。
  她在他心中留下的光,让他的人生变得更精彩。
  爱她,令自己变得更好!
  手机短信的提示音响了一下。
  他没有心情理会,可对方非常固执,不停地发短信,重复道第六遍时,他拿起了手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请问是张骏吗?”
  连着六条一模一样的消息。
  他回复过去,“是,你是谁?”
  “我是关荷,希望你还记得我,我有点事情告诉你。”

  张骏太过意外,“当然记得,我不习惯发短信,现在就给你打过去。”
  电话还没有拨通,新的短信又到了,“那你一定也还记得罗琦琦了?”
  张骏不知道怎么回复这条信息,更不知道要不要给关荷打电话,他茫然地看向前方,电脑的音响正在播放“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
  关荷显然并不需要他的回答,新的短信又到了,“高二你过生日那天,琦琦送了一瓶幸运星给你,你看过里面的话了吗?”
  这个时候,他反倒没有胆量拨通电话,似乎这样,才能把自己保护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内,他发了条短信过去,“什么意思?”
  “那就是没有了。如果你还没有把它们丢掉,去拆开幸运星看一眼。”
  他还没理解她的意思,又是一条新的信息,“如果你已经扔了,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过。”
  “你到底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清楚。”
  张骏握着手机发了很久的呆,突地一跳而起,匆匆走进卧室。
  他从柜子最下层取出一个黑色的老式小行李箱,拉链上锁着一个小锁,钥匙在很多年前就被他从窗户里扔掉了。这些年他从没有打开过,却在买了房子后,立即就把它从老家搬运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