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男人这东西 - 第12章妻子不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想象力是人类具有的极其出色的能力。当丈夫怀疑妻子不忠时,它就会起不好的作用:丈夫会在头脑中描绘出妻子与其他男子做爱的情景。在他的想象世界里,一定是妻子与自己的情敌做得更好;他们会表现出与自己做爱时从未有过的愉悦和丑态……他越是这样想,越会背上自卑的包皮袱,从而被从未见过的东西击溃。
  得知妻子不忠时,丈夫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到狼狈、委屈,同时他们会大发雷霆。有趣的是:他们暴怒的程度与热爱妻子的程度是一致的。
  对日本人来说,由于丈夫不忠而引起妻子悲愤不已、痛哭流涕的情景已是屡见不鲜了。妻子们毫无顾忌地向朋友或亲戚诉说丈夫不忠的情形,而周围的人都会给予同情、鼓励及安慰。
  然而,与此相反,一般情况下很少看到由于妻子不忠致使丈夫悲叹、痛哭的情形。事实上,并不是很少有人会遇到那种恶运,而是因为有一种特定的社会理念约束着男性,即,“男人不该在别人面前为个人的事情叹息、悲泣”。偶而有人那样做了,就会被他人说成“不像个男子汉”啦,“女人气太重”啦,因而越发被人瞧不起。
  也就是说:女人适合发牢骚。正因为她们哭诉苦衷能够得到同情和安慰,因此,即便她们发发牢骚也不被视为不成体统。然而,男人是不适合发牢骚的。如果他们胆敢发牢骚,那么只能被人轻视,除此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妻子对丈夫说出诸如“如果你离开我,我就不活啦”之类的话,那么多数丈夫都会改变主意仍旧与妻子守在一起的。但是,与之相反,如果丈夫对妻子说“你要是离开我,我就不能活”,那么也许有些妻子会受感动的;但是大多数妻子只会把他视为可怜虫而疏远他。
  由于有这种社会观念的差异,多数男子注意到妻子不忠时也只是在内心感到愤怒,承受着打击,但在表面上仍很坦然地对待妻子,对所发生的事装聋作哑。当然,刚得知情况时丈夫们也会怒发冲冠,但是,男人们是要面子的,因此,很少有人在盛怒之际与对方接触。尤其是所谓出色的男人,更不习惯唐突行事,他们极力控制着那种感情。
  这种不直接行动的背后有这样一种因素在起作用:男人们担心盛怒之下斥骂妻子,让她“滚出去”可能真地会导致妻子离家出走。
  这并非是男人们天生怯懦,而是如果妻子真地离家出走的话,自己的生活马上会陷入困境,如:从明天起如何安排生活?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场合,如果妻子弃子而去,那么自己连工作都不能保证了。因此,很多男人在妻子即将离去的瞬间就能预见到生活方面的诸多不便。
  而且,男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妻子因有外遇而离家出走的事情说给他人听的。那种事若是传到他人耳里,作为男人可谓丢尽面子了。由于事先就有这么多顾虑和恐惧,男人们很难采取断然的态度。
  尽管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但是在朋友和亲戚面前男人们仍然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尽力掩饰着一切。
  然而,这些并不是没有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其中有些男人甚至为此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和身心症。
  近年来,被妻子不忠所苦的男人在不断增加。但之所以曝光率不高,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男人们过度地忍气吞声或顾及面子而不愿张扬。
  然而,常常有些女性说:“女人敏感,所以能够立即发觉丈夫的不忠,而男人钝感,所以很难发现妻子的不忠。”
  其实,这种看法是她们的错觉,正如刚才叙述过的那样:尽管男人发现了妻子的不忠行为,也只是装聋作哑。
  多数妻子只要一怀疑丈夫有外遇,就立即直接逼问丈夫:“你是不是有外遇了?”有时更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刨根问底。就算她们最终能够宽恕丈夫的不忠,但是同时也会警告对手“我本人已经知道了”,并且以后她还会时常旧事重提,揭丈夫的伤疤。

  可是,男人却无论如何也不会问妻子:“你是不是有外遇了?”即使他们心存疑点,也会慎重考虑应采取的反应方式的。因为他们担心:一旦私下逼问,而妻子又坦率地承认的话,自己就会无地自容,丢尽面子。总之,他们害怕知道事实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丈夫比有外遇的妻子更怕丢人现眼。
  因此,即使确切地发觉妻子有了外遇,男人们也只是说:“近来回来的是不是晚了点?”“妆是不是化得太浓了?”
  等等,仅止于稍加提醒而已。如果妻子反驳说:“没那回事!”男人则不会追问下去。尽管在内心犯嘀咕,愤怒,但是在表面上,他们仍然若无其事。活虽这么说,男人们在内心还是希望妻子收敛一下的。
  即使丈夫偶而想稍加严厉地追问一下,也只是委婉地问上一句:“近来是不是经常和那个男人约会?”而很少直接逼问:“是不是有外遇了?”
  对此如果妻子辩解说:“与那个男人不过是工作上的交往,经常在一起吃吃饭而已。”那么丈夫就会见好就收,转而从舆论与他人的看法的角度提醒她说:“我没有怀疑你什么,不过,人言可畏,你要把握好自己。”
  这样,女人也许会以为“男人到底是感觉迟钝,没有发现问题”,从而深深地松一口气,其实她未免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在此我们举个例子吧:某人在出版社工作,是个非常勤恳的人。每天都主动找事做而工作到很晚。有时下班后与朋友出去喝完酒,之后还要返回公司继续工作。一位关系很要好的同事觉得蹊跷就问他其中的原因,他说出了实活:“一想到自己回家时妻子有可能不在,就不敢回去。”
  此君的妻子结婚后仍继续工作,并且已取得相当的职位,最近常常深夜才回家。这样,他如果回到家里而妻子尚未回来,就会产生“妻子是不是有了外遇”的念头。结果疑心生暗鬼会坐立不安的。尽管这样,他却难以开口问她:“为什么总是回来那么晚?”如果问了,说不定就会动口角。
  甚至闹分手。由于害怕出现麻烦,他就在公司呆到很晚,在妻子后面回家。
  也就是说,他老早就觉察到妻子有外遇,只是不愿那样怀疑,所以每天在公司加班到深夜。从旁观者的立场看,他越是回去的晚,其妻就越觉得心安理得,因而在感情上就会更加疏远他。总之,毕竟还有像他这样态度黏糊,只会苦恼的软弱男性。
  男人们就是这样尽力装作没看见或不知道妻子的不忠,即使他们知道妻子的外遇对象是谁也未必就会做出急速的反应,这与妻子知道丈夫的外遇对象时的反应截然不同。
  这种时候男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他会告诫自己不能不顾脸面。因为他怕见到情敌会伤害自己,他自身有一种自卑感。如果私下去见情敌,那么一旦发现对方比自己更具魅力,经济上也更富有时,他就会被彻底打垮,从而蒙受巨大的心灵创伤。
  更为可悲的是男人见到妻子的情人后会出现性无能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女性而言可能无足轻重,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男人的性是极为心理性的。因此,男人中由自卑感产生性无能的病例不在少数。也即是说,妻子的外遇会给男方的性造成致命的损伤。
  那么,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怀疑妻子有外遇呢?
  首先是夫妇之间的性生活中发生了紊乱。
  一般而言,女方一旦有了其他男人就会疏远丈夫或避免与之性交。在这点上女人与男人不同,男人可以和不爱的女人性交,而女人却做不到。虽然本心不想引起丈夫怀疑,但是,为了避开丈夫,她们的这种态度在床上也会明显地表露出来。当丈夫提出要求时,开始她以身体不舒服,累了等借口推搪。但是,经常拒绝的话丈夫就会起疑心了。另外,有时尽管她满足了丈夫的要求,本人却没有兴致,敷衍了事或者表现得比以前更加热烈,等等。从这些微妙的反应丈夫就能够感知妻子的不忠。

  与之相反,如果丈夫有了外遇,妻子大多从他身上沾到的香水味以及他的举止就能作出判断。然而,并不是丈夫们不善于观察这些方面,而是妻子们善于隐藏它们。因此,男人们大多是做爱时产生疑心。也许这就是男女嗅觉对方是否有外遇的方法的差异吧。
  一旦真正怀疑起妻子不忠,在床上丈夫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
  想象力是人类具有的极其出色的能力。当丈夫怀疑妻子不忠时,它就会起不好的作用:丈夫会在头脑中描绘出妻子与其他男子做爱的情景。在他的想象世界里,一定是妻子与自己的情敌做得更好;他们会表现出与自己做爱时从未有过的愉悦和丑态……他越是这样想,越会背上自卑的包皮袱,从而被从未见过的东西击溃。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结果是非常悲惨的。即使他与妻子保持着以往的关系,也会因想象力的影响而达不到满意的性交效果,最终也许会导致性无能。
  想象自己不能满足妻子而那个男人可以做得到,对男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是自己雄性的失败,或者说这意味着自己失去了资格。因此,这样下去也必将给男人的肉体上造成巨大影响。
  另外,一想到妻子被其他男人搂抱过,其体内还残存着其他男人的渣滓,作丈夫的就会产生强烈的肮脏感,进而更加憎恨对方。
  如上所述,知道妻子不忠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都会对丈夫造成致命伤害。到了这种地步,仍不逼问妻子,继续装聋作哑的话,他们就会明显地焦虑不安:酗酒、生活紊乱,没有工作热情。此外,作为妻子背叛自己的代价,有的人格外地疼爱孩子,甚至对猫狗也表现出强烈的爱恋之情。
  这时他们只有用自己势力能及的孩子或动物来安慰自己。
  这种情况下,男人最为痛苦的是不能向亲朋好友倾诉因妻子不忠而极度苦恼的事实情况,反之,他只能一个人闷闷不乐。也许这就是男子在性方面的悲剧。
  刚才我们举了一个丈夫对妻子不忠装聋作哑的例子,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对妻子锱铢必较的丈夫。
  能够这么做的丈夫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居于优越的地位,因此,即使妻子万一离家出走了他们也毫不在乎。这种男人大多拥有众多的女友,所以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去质问妻子。
  男女之间或夫妻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力量对垒的关系。由于所处立场的优劣、势力的强弱不同,双方作出的反应也各自不同。
  完全靠丈夫抚养的妻子们非常担心:如果丈夫离开,自己便失去了经济支柱,因而不敢深究丈夫的不忠行为而甘心忍受眼前的一切,同样,害怕妻子一旦离家出走便无人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孩子的丈夫们尽管知道妻子有外遇也只好原谅她们。
  近些年来女性的势力日益强大,因此,丈夫们即便知道妻子们有越轨行为也不敢疾言厉色地责问,而是自甘忍受了。
  不过,这类丈夫都属善良之辈,他们在很好的公司单位工作,既有地位又有面子。
  如果情形并非这样的话,比如说,男主人公是黑社会的人,他们既没地位又无面子,一遇到前述情况便极力声张,甚至不惜诉诸暴力。即使男方不属于黑社会,如果他缺乏男子汉的胸怀,不讲体面的话,说不定也会做出荒唐事来。
  当然,当有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妻子有外遇时,采取行动是必要的。

  时下不愿与有外遇的丈夫分手的妻子及不愿与有外遇的妻子离婚的丈夫都在不断地增加。换个角度看,所谓夫妇关系并非完全是靠爱情去维系的。
  即便达不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双方各自拥有自己的情人,但是形式上的夫妇关系还是可以维持的。由此可见,现代夫妇可谓徒有虚名。
  特别是有了孩子的场合,多数夫妻为了尽作父亲或母亲的义务而继续维持夫妻关系。本着一切为孩子着想的伦理大纲精神,加之看透了“所谓夫妻不过尔尔”这一“红尘虚境”,许多男女都不由自主地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如果是战前,夫妇之间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了。那种时候,丈夫不仅在经济上完全支配着妻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为妻子们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由于在力量对比上男人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妻子的不忠是对丈大的莫大的反叛行为,所以是绝对不允许的。妻子一旦有了外遇,就会被毒打,离弃。
  然而,现今时代夫妇的力量对比关系与战前全然不同了。如果娶了有工作的女性为妻,双方势力就几乎分庭抗礼了。除此之外,学生时代,出色的女生远比男生多,于今可以说是真正的阴盛阳衰了。也就是说,现在男性父权思想正逐渐地被淡漠。在某种意义甚至可以说男人是看老婆的脸色过日子的。
  随着女性不断涉足社会,原有的男女关系,夫妻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所谓“何为夫妇”这一本质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动荡趋势。
  今后,夫妻双双有外遇却能维持完整的家庭的情况也许会有所增加。
  近来,年轻男性越来越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表现自己;缺乏主动向女方求爱的气魄。与之相反,女性大都积极主动了。被动、等待,这种男人将来即使被妻子“背叛”了,也只能一味地忍受。而且,如果这种势态蔓延开去的话,妻子们会越发不满足于只有柔情的丈夫们了,她们也许会在外面寻求更有男人味的情人。
  从前,已婚女子与其他男人发生关系会被处以通奸罪。
  因此,要想越轨,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下必死的决心。所以,当时女人的不忠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以决心离弃家庭为前提的,换言之,唯有外遇才算得上她们真正的追求。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大多数妻子们并不是抱着上述坚定的信念去寻求外遇的。她们从一开始就未打算与丈夫离婚,而只是想轻轻松松地寻求刺激和消遣。尤其是到了三十五岁以后,她们无需花费过多精力去照顾孩子,加上又有青春不再的焦虑,因此,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梅开二度”的愿望。婚后,随着岁月的流逝,与丈夫间几乎没有了浪漫的情调,一想到作为女人的花季就这样迅即消逝,她们着实心有不甘。因此,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一位还把自己当作女人看待的男人的话,说不定她就会欣然与之交往。
  发生了这种事情,大多数妻子会觉得有愧于丈夫,且最终她们都希望回到丈夫身边,都希望丈夫能够宽恕她们一时间的荒唐行为。这一点与从前的男人希望妻子宽恕自己的稍许放荡行为的心理几乎毫无二致。
  总而言之,就像男人越轨却不愿毁掉家庭一样,现代妻子中似乎也有不少人虽然对丈夫不忠却想维系着家庭。
  从这种潮流看,姑且不论夫妻关系的好坏,我们可以说,有上述倾向的夫妻在人数上已不能对半开了,妻子一方可能已占据百分之六十的优势。
  夫妻平等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理想,虽然它是美满夫妻的象征,但是,与此同时,它又促使夫妻双方互为不忠,使夫妇关系名不符实,所以,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天涯在线书库扫描校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