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喃喃 - 第7章 游吟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7章 游吟 (5)
  不如学罗布人的孤单吧,只要不期待别人来懂你,也不自以为懂得了谁,就永远不会寂寞,孤单其实可以很快乐。很感恩和艾买提的相遇,不是因为实现了寻找罗布人的愿望,是他以及他的家园让我重新想起自己的命途,应该始终独立、寂静而坚强。2006 年10 月7 日书于库尔勒·库尔勒没有月亮·昨天太阳毫不吝惜地普照着库尔勒,甚至整个南疆,其热烈豪放仿佛是因为透支了今天的能量,所以今天天色大转,阴沉郁结,温度也降了下来,今晚会是一个无月的中秋吗?罗布人的后裔艾买提告诉我,维吾尔人不过中秋节,所以他们也许不那么遗憾。中原人对中秋节的热衷除了是怀乡的情愫、团圆的渴望,我想更原始的冲动应该是:对圆满的赞叹和向往。所以从上古时代起人们就对“神”有了特殊的需求,人们渴求一种极致的完美,无死而万能。于是人们带着敬畏制造出一个个万能的神,而神的其中一“能”就是制造了我们。这是古人一个多么可爱的悖论啊:不完美的人创造了完美的神,然后神创造了我们。当人们向外驰求圆满,便有了对有形或无形的神祗的膜拜。然而“膜拜”本身就是一种撕裂:“因为我不可能是神,所以我膜拜神灵,我和神是永恒分割的两者。”
  因此膜拜不可能带来终极的圆满。佛陀是一个革命者,其中最大的革命就在于改变“寻求”的指向。年轻的乔达摩·悉达多同样是“完美”的狂热追求者,他不甘生、老、病、死循环不息,他拒绝苦难、他反抗宿命。他虽然没有臣服于梵天的神权,也没有像秦始皇一样听信方士们的“长生不老药”一说,但他的确也经历了向外寻求的阶段,试图通过极端的苦行达到极致的幸福。当一切手段被证明徒劳之后,万念皆休;当意识已经无力外求时,心念自然向内沉潜。当心终于肯反躬自身,它会发现它就是圆满本身,其“能”周遍。然而我们的痛苦就在于,始终不肯停下来向内观照。佛陀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我们变成另外一物,变成我们不是的那个人——那如恒河沙数般浩瀚的法教啊,都是为了让我们认识那个失散已久的自己。今夜如果真的无月,那么我将视其为佛陀最慈悲的加持,他是希望如佛陀般的上师最慈悲的加持,他是希望我能向内看到自己那轮高悬的明月,我就是明月。只是人间常别离,方才团圆分外喜。照而常寂不动月,无有此等短欢期。2006 年10 月7 日 书于库尔勒
  雪山之后·今天分外天晴。走到露台上晾衣服的时候,赫然发现不远处的一座大雪山,不过也许其实相隔挺远的吧,只是阳光太美好,所以感觉不到她的寒凉。我静静看着她,她则更加静静,甚至光与影,云与风到了她的身上都不再变化。最近常常会想到雪山,特别是上座修持的时候。以往总是刚一上座就想着下座的时候要做些什么,散乱又焦虑;而在完成了一定数目念诵时,又会想着还有多少就全部完成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松一口气或者进入另一个阶段,骄傲又着急。直到不久前一天,突然想清楚了,修持并不是一个自己跟自己玩的数字游戏,如果众生不能用数字算尽,修持又岂能止于数字?其实根本没有“修完这个之后”会怎么样的问题,而是只有一直继续下去,就像从雪域的峰顶眺望,雪山之后,还是雪山。从那天开始,每当修持时内心焦急烦恼,我就开始观想绵绵无尽的雪山。这一条路,只要我选择了不问远近、不计曲直地走下去,会有一天,当我一抬头,就看到那个地方的。

  而现在,我一抬头,看到的是大塔身后的黄金日落,所有的经幡都变成了透明,风一过,便翼翼翻动,有多少“嘛尼”会被卷入风中?他们会翻山越岭地去保佑那一个祈祷者吗?但愿那一声“嘛尼”与我不善言辞的祝福能够被每一只耳朵听见。2007 年1 月10 日 书于加德满都·天上地下,圣心光华·飞机到达德里之前,经过一个“五角星”。是的,那个城市在夜空之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闪烁着的五角星。我知道那是由无数盏灯火组成的满目繁华;可是我也知道,每一盏灯火之下定然有着无数个悲喜人生。
  他们以及它们现在看上去是那么细小而飘摇,但当苦乐来临时,却是再强大不过的真实,足以将整个所谓世界挤满。当我意识到,这里已经是印度国境之内,我提醒自己,其实在灯火不及处,还有着更多的人生,而那些人生却并不因为黑暗而模糊虚妄,反而苦得更真切,真切得令人无法相信这不过是一场轮回大梦。当“五角星”像一个夜行中的风筝飘然而过,便到了德里上空,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十二点半了。这一次,没有了以往的茫然和混乱,妥妥帖帖地住进了酒店。第一次在印度的四星级酒店舒适的床上,看电视里播放的时尚娱乐节目,竟然很不适应——是不适应德里先进、现代、时髦的一面吗?不适应印度其实根本不悲情?
  不清楚。这时候窗外传来了圣诞歌声,走过去发现原来是基督教学校的中学生。他们头戴红色的圣诞帽子,捧着募捐箱,在商铺前挨家挨户地唱着歌,似乎是为某个慈善机构募款。人们并不在意那是以主之名抑或是以湿婆之名,或多或少地都给予了捐施。这一刻,我不禁祈愿: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远被眷顾——当人们放弃成见相互关怀,一切人将被一切神所眷顾。“平安夜,圣善夜!牧羊人,在旷野,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亚,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2007 年12 月17 日 于印度新德里
  菩提迦耶的回忆·没有滔滔不绝、宏大叙事,只是一些记忆穿心而过。如果够迅捷便抓住了,拓成文字,出现在你面前,如果笔端太慢,就只能重归于幽冥,藏在我的心里。正觉无上不知道佛陀是如何拖着羸弱的身体从尼连禅河走到那颗菩提树下的,那基本上相当于从聚藏寺走到正觉塔的距离。在噶举大祈愿法会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重复这一条佛陀从领悟到觉悟的路径,也许真的,以此因缘,我们正一寸一寸地向着佛果靠近。这一种重历佛陀住世之光景的想象,会在噶举大祈愿法会大藏经绕塔的那一天得到最真切的实现。

  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流泪,泪眼婆娑地看着传承中的长老仁波切肃穆持香,步履坚稳地从面前经过,在后面的便是肩承经卷的僧众了,庄严绝伦。佛陀在世时定然也是这般的僧团鼎盛、四众和谐、律仪清静吧,那时候的我有没有拔足跟随?有没有致心顶礼?有没有热泪盈眶?不过是换了一番时空再际会,甚至根本时空亦虚妄,今日威德众师尊,信是当年释迦王。佛陀在时我蹉跎,此生不能再错过,看您缓缓在我面前经过,香雾缭绕、梵呗旋响,我也该上路了。福慧双修佛陀在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一天,当佛陀托钵经过街道,有一对夫妇供养佛陀一钵饭,佛陀说:“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此一钵饭的布施功德,将获得无量的福报。”
  佛陀说后,正想离开,但那对夫妇怀疑地问道:“佛陀!我们凡愚的人真不了解,仅仅一钵饭的布施,哪能获得多大的福报?”佛陀解释道:“你见过尼拘陀树吗?一树茂盛到四五里路之远,每年落下的果实有数万斛之多。当初,尼拘陀树的种子,也只是一粒果实。”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佛陀古制已经不再如当初一样盛行,也许人们宁愿相信只有将金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才可以获得巨额的返还。然而在这里,仍有众多的善男子、善女人愿意相信:供养如法修行的出家人,是修习清静善业的难得因缘;那一只只擎举的空钵,是末法众生难知难遇的上好福田。每年的噶举大祈愿法会都有一天,是特别安排的僧众托钵仪式。与会的僧众在传承仁波切的带领下,身穿金黄法衣,左手托钵,右手持锡杖,由正觉塔的东门开始,缓缓走到菩提迦耶的大街上。
  在路旁等候的信众远远看见那支黄金队伍,骚动起来,向前又怕失了恭敬,退后更怕少了虔诚,最后终于推推搡搡、谦谦让让地找到了最恰当的方式:那是对三宝最大程度的亲近,仅仅保留一个触手可及的距离。依照师尊的吩咐,信众应依佛制的规定,仅供养食物而非金钱。人们将事前准备的水果、饼干、糖果依次放入僧众的钵中,僧钵迅速被填满,又一次一次倒空,旋即又再被填满。全长一千米的托钵路程,一次一次上演钵中的潮涨潮落,只有人们心中的欢喜一直高涨,没有退过。就连当地馋嘴的孩童,都欢天喜地为落了满地的糖果而雀跃不已,好一场世间的盛事!也许那不是一只只托钵的手吧,是一朵朵将我们托出轮回大海的莲,以乞求的姿态,无争的情怀,将我们推向涅槃妙境。献供的人们应该反过来感念,三宝为我们开拓的殊胜福田,以大悲水浇灌菩提种,在成觉的道上,次第开放。

  悲智等持以菩提树为起点,佛陀出发了。在菩提迦耶正觉塔的周围,你可以循着标示牌一一找到:“佛陀获得圆满正觉处”、“佛陀即从座起,行走七步处”、“佛陀觉悟后打坐七周处”、“佛陀回望金刚座处”等等。其中在佛陀证悟后打坐的地方,标示牌上写着:rajayatana(森林之树王),并写道:“成觉之后,佛陀在此禅修七周,出定后,两位商人供养佛陀米饼与蜜糖,并受皈依戒——皈依佛、皈依法。”标志牌上,在“皈依法”后面特别加了一个括号,注明:“其时尚未成立僧团。”弹指间,岁月迁流,此时的菩提树下,僧众云集,僧团广大,他们都是佛陀教法的追随者。外相庄严寂静的他们,实则是以慈悲为良驹,以戒律为铠甲,以智慧为利剑的菩提勇士,在佛陀的感召下,为碎破无明、利乐有情而生生世世努力着。
  但僧宝之所以堪为我们的皈依处,不是因为其阵容鼎盛,也不是因为地位崇高,是因为僧团所聚集的那一股善的力量,如同最可靠的旅伴,可以让我们一路上不孤单、不恐惧、不放逸、不彷徨。从2004 年起,上师开始接手噶举大祈愿法会的法事至今。师尊参照古德时期的辉煌传统,制定新法会程序。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规范僧众的各项律仪,从搭衣、持具,到行走、进食都给予了清楚的指导甚至亲身示范。因为上师相信,如果外在行为得以清静与合度的话,内在的烦恼敌也就能够得到控制与降伏。也许我还是轮回战场上一个懦弱的小兵,可是当置身于祈愿法会的现场,置身于这殊胜清静的福德对境之前,听着沉稳有力的诵经之声,看着僧众一次次击鼓、吹号,而上师手中的铃与杵,如同晨光中一面明亮的旗帜,召唤着我们忆起自己曾经的誓言。在我内心沉寂已久的力量也开始苏醒,好想立刻背挎那把仅有的小木剑,跳上自己的小瘦马,加入这无畏无惧的队伍,奔赴涅槃城。
  行佛事业今年的菩提迦耶小镇,尤其显得空荡荡,听说是因为大菩提寺,也就是佛陀悟道之金刚座所在的寺院园区,已经正式成为联合国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甚至连整个菩提迦耶镇都因此成为了联合国重点关注、维护的区域。当地政府拆迁了大批路边临时搭建的店铺和饭店,听说未来,连大乘酒店和附近的固定商铺都会大举拆迁。大菩提寺及周边大范围的区域会被改建成一个大型的静修园,届时园内将不再允许举行任何法会。这殊胜的祈愿法会,很有可能将来不能再在菩提树下举行了。听到这个消息,有一丝惋惜:还以为在菩提树下祈愿,这种殊胜妙好的机缘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呢,变数就出现了。不过再想想印度人的工作效率,估计再办上三五七年的法会,应该还是没问题。只不过,以后的每一次,都要加倍地珍惜,要将无常悬在头顶上,时时提醒着自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回首的相思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最后一抹夕阳余光没入地平线之下,宁静的小家庭中,婴儿嘹亮的哭啼、夹杂成一股笔墨难以形容的氛围----那叫温馨。突然,悠扬的门铃声响起。“擎,去开门。“房内,尹心语扬声喊道,由那慌乱的口气和婴儿更加撼动山河的壮烈哭声可以判断,刚晋升为母亲的小女人尚未摆平那个才数月大的小东西。宋擎了然地笑了笑,先关了炉火后,才离开厨房。 [点击阅读]
天崩地裂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第一节时间之龙诺兹多姆在时间的漩涡里痛苦挣扎,他看到了隐藏在燃耗军团和死亡之翼耐萨里奥背后、在那黑黝黝湖水下面的更为强大的邪恶力量,暗夜精灵、兽人和人类的命运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来争取。伊利丹在归顺萨格拉斯的过程中失去了他的双眼,但这双已经失去视觉的眼窝却具有了可以探知魔法的强大力量,而他接受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寻找意欲破坏传送门并且夺取“恶魔之魂”的玛法里奥、克拉苏斯和他们的同伴们。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