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喃喃 - 第3章 游吟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章 游吟 (1)
  扎西拉姆·多多写作于我,并非创作。常常觉得,我并不能制造任何文字,即便真的努力去尝试,最后得到的,也并无惊喜。但凡是触动我的文字,都是在它出现之前,我对其毫无预料的,我只是无知又谦卑地,等待被它穿过。而我的心又是如此的钝感无力,有时候明明知道有一股宏大之流已经到达,但能够清晰感知又书写下来的,只有其中的一个瞥见。所以常常留下的,仅是些短小的诗句。若用尽力气,要将涌然而去的那一股思潮记录下来,充其量也只是对它的回忆与描摹再加上许多想象罢了,不真实也不真诚。可即使曾数度与明灵擦肩而过,也从来不会觉得可惜或者叹惋,因为我知道,伟大之流会一再地找到,那些始终保持无知与谦卑的孩子。
  生命于我,也像是一次毫无预料的书写。虽然常常会去计划我的人生,但是真正精彩的部分,都不是我所计划的。只是在每次转折的时刻,努力保持着一点小好奇与一份小勇气,好随顺生命之流将我带到下一个出口而已。而且你永远不知道生命的计划,到底分了多少步,任何一种境况,看似结局的,也许都只是个过渡,生命轻轻拐一个弯,又走向了更远处。我总是愿意相信,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在为一个更为宏大的目的而累积力量。至于那更为宏大的到底是什么?我不急于了解,凡是我能想到的,都不够宏大,它一定在我的意想之外,乃超我之物。书写的人生,是一场无边的游吟,向着一场无知的渺茫,乾坤独步,边走边唱。人生的书写,是一个人的诗史,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且歌且行。
  寻何而去·即将西行,来者问我:“你希望从这一次行走中得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我想了好久,说:“没有。”来者似乎对我的答案不太满意,继续引导:“用这么长的时间走这么远的路,总是希望收获些什么的吧?”我说:“嗯,这个……走出去了,就知道会获得什么了,坐在这里想是想不到的。”来者沮丧地换了一个话题:“那为了这次行走,你要放弃些什么?”我说:“一无所有的人谈什么放弃呢?”来者颓然,我开始暗想:奇怪,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关心得与失的问题?他们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是不是都想得特透彻才决定的呢?不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对这次行走太不重视了?于是我开始想象玄奘当年的心情。
  贞观三年,那一年玄奘和我此时同岁,据说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那时候的玄奘已经是“游学于洛阳、长安、成都及江南各地,求教于名僧,执经问”。很快就在佛学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有“佛门千里驹”之誉。去国西行,他要放弃的,至少比今天的我多。问一声古德呵,你去,你舍什么而去?你行,你求什么而行?许久许久,有一个声音穿越历史的重门,自那高处沉沉俯向我:那一年长安的月光清冽,夜夜凉如水,可清凉不了群生的恼热啊,清凉不了。那一隅有佛陀的话语自书页上剥落,那是凝固的论典,不是真理啊,不是。真理应是那明明灵灵的生命,生命应是那行行进进中的凛然。于是我走了,舍浮名,求真经。

  但是我的走中有不舍,不舍在生死中流浪的有情,固执不舍。而我的求中有不执,不执文字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合掌,送别那渺然天音。如果再有人来问我希望从这一次行走中得到什么,我想我终于可以回答:我想得到生命本身要给予我的答案。如果有人来问我为了这次行走需要放弃什么,我会说:放弃我的懦弱吧,勇猛精进!2006 年6 月25 日 书于广州·启程·启程不为离乡,行走便是家园;真经岂是文字,生命方是真经。我们出发,不是因为所要找寻的不在这里,在在处处无不有佛,无形之处,赫然有道;我们出发,不是因为净土只在远方,当心莲盛放,净土就在目前;我们出发,不是试图逆溯时光,时间其实虚妄,只有一个真实的刹那,叫做当下。其实行走不需要理由,生命只能以流动的形态呈现,生机必须在无常变幻中开显。于是我们阔步走去,沿着真理一径不灭的走向。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人在夜雾中看到那个悄悄离开王宫的身影,那样的年轻、健美、尊贵,那是已经决心离家的悉达多太子。
  但没有人看见他眼里的忧伤,更无人知晓他内心的迷惘——到底建多高的城墙才能抵挡死劫生关,拥有多丰盛的财富才能敌得过流变无常?如果身为太子,统摄之王,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与那贫穷的首陀罗并无二样,那么答案定然不在这华丽之宫堡内,也不在这国王之宝冠上。悉达多启程了,也许启程时,他并不清楚该向何方去,他只是相信在某一个地方,会有他的答案,他只是相信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仅是百万生、无量劫以来的重复流转。悉达多是勇敢的,他的勇敢不是因为敢于违抗父命,舍弃王位。他要违抗的,是轮回的宿命。
  出离从来不是逃避,从浮名与幻财中出离,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有承认这一切都不恒久的勇气;出离也从来不是抛弃——若不执实何妨得,如能知空哪怕失!出离只是坦然地拥有,同时能得失无惧;出离就是出发,向着究竟真理步步接近,向着真实心性步步接近。我出发了,我的脚步将渐行渐远;我的心,将回到真实家园。2006 年7 月20 日 书于韶关今晨五时半不到,被唤醒,六时已经离开衡阳,直奔武汉而去。中午十二时,到达汉阳,总算结束了从没到过湖北省的历史。白日里又是一番名寺参拜,一番忙碌拍摄,可我心里只想着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也不知道是崔颢成就了黄鹤楼的声名,还是黄鹤楼激发了崔颢的才情,或者根本是,造物本无意,人间自多情。

  今天,恐怕已经没有哪一座现代建筑物可以让人触动这般情愫了吧,人们只能够对旧物怀古,祭奠那些远去的人文忧伤。如今的城市也许缺少的就是这种微酸的忧伤,而只剩下焦躁和郁闷。忧伤是需要酝酿的,而城市太匆忙,连一场雨都来得太突然,不再会为什么去酝酿。忧伤是需要距离的,而城市太拥挤,想得到的,就要马上得到,思念没有市场。忧伤是需要一颗懂得狂喜的心去领会的,而人们从来没有狂热地爱过这个世界,所以,世界也不会令他们癫狂。因此黄鹤楼显得弥足珍贵了,一如崔颢当日的情怀,我寻此遗情而去。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远眺,据说江那边就是黄鹤楼,据说八点钟楼上就会亮起灯火。可从桥的这头走到了那头,不见高楼矗立,更不见灯火辉煌。桥下人声倒是鼎沸,桥上车流也如织,城市不因黄鹤归去而寂寞。听说黄鹤楼因为正在修整,并不开放,所以在桥上无从得见。坐车经过近前,依稀可见华丽飞檐,可也只是短短一瞬,就擦肩而过了。崔颢若知,怕是亦要叹息,因没有我来与他一道凭吊,烟波江上的那股离愁。2006 年7 月23 日书于汉阳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记得宗萨钦哲仁波切曾经说过:“如果你们真的了解,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带到中土的佛法有多么的珍贵,你们就会同意,即使将整个大地铺满黄金以作供养,都不足以报答祖师的恩德。” 当我站在少林寺内的立雪亭前,静静听着当年达摩祖师如何一苇渡江,又如何为断臂求法的神光安心的故事,一种力量缓缓向我袭来——是悲心殷重的力量。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那是禅师要参的话头,禅师问而不答,我自己的答案已经在心内悄然相应:佛性无东西,祖师未作意。一苇能渡江,悲心为舟楫。慈悲似乎总是出现在佛教语境里,但它绝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更不是佛教徒用来自我吹嘘的工具。
  但“慈悲”的确在佛法里以各种形式体现着,这也许是佛法在世间流布两千五百多年,仍能鲜活不衰的原因之一——因为慈悲与人心相应、与天道不违。我所领悟的“慈悲”,其内涵应是“了知”多于“仁慈”。“仁慈”取决于立场,而“了知”直指实相。“慈悲”是智慧而不是情绪,是对实相了达之后的大悲周遍——了知生命经历的不圆满,自然生发出要提升生命的愿望,知苦以后开始抉择,此“抉择心”就是慈悲心的另一层面。当悲心成长,足够深广博大之后,推及他人,能感他人之苦乐,此谓之“平等”。“平等”亦是慈悲心的另一层面,此后,一切出于慈悲心的抉择都是利乐有情的因。故说,祖师西来何需作意,行住坐卧皆是法施。可扪心自问,还远未具足慈悲心,唯有在达摩祖师闭关洞前合十祈请,加持劣根小徒能生起真实无伪之大悲心,不造作、不退转。7 月25 日 书于河南嵩山
  老张头是在我们决定实在找不到投宿的人家,就只能在村子里找块合适的空地搭帐篷过夜的时候出现的,及时得像是那场伏中的暴雨。老张头似乎不会笑,而且大概是因为脑血栓后遗症,他的头总是不自主地轻微地摇晃着,看上去就像是一直在叹息;一副用了有些年头的老花镜,被他用一根细绳子在脑后勒着才不至于从鼻子上滑下来。老张头衣服的头四颗扣子永远敞着,干瘦黝黑的胸脯微颔,透着谦逊甚至谦卑。你甚至不能说老张头是热情的,但的确好客。我们正在村子里找地方投宿,老张头刚好路过,别人顺手一指说这位老张家有余房,老张头也不细问,就说:“是有。”我们问,大爷能带我们去瞧瞧吗?他回答:“成。”看过了房间我们认为可以挤得下四个男同伴,就对老人说:“谢谢您,大爷,我们打算让四个男的住在这里,我们现在还要去别的人家给两个女同伴找地方住。”老张头走到对面屋一撩门帘说:“这还有一间,女娃可以住这里。

  ”就这样,刚好路过的老张头,成了我们西行路上第一个投靠的人。当我们六人将硕大的行李包搬到屋里,老张头静静地看着我们各自摆放、收拾,却并不上前打听我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是一直轻轻地摇晃着他的头,在院子里等我们整顿停当。后来我们介绍道,我们是打算重走唐僧西行路的六个人,从西安出发,要走到印度去,今天路过小王淀村留宿一晚,明天再接着赶路。老张头连声说:“不容易,不容易。”这个时候我才看到了老张头的笑,当周围好奇的邻居不时探进头来,老张头就小声地对他们说:“他们是西天取经去的,不简单得很。”老张头的老伴已经不在,他有一个儿子,却是“寄居”在儿子的家里。当他的儿子和儿媳回到家中,老张头紧张起来,赶忙将儿子拉到一边,想必是向儿子解释为什么家里收留了这么一群陌生的来客。看到儿子并没有反对,老张头放下心来,搬了张板凳坐到院子门口轻晃着头,不时回答着好奇的乡亲们的询问。
  没想到的是,当我们第二天和老张头告别,提出要给老人家留下点钱作为酬谢。老张头第一次激动起来,忙说:“咳!不能要你们的钱,不用的,不用的。”说着竟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块钱,告诉我们:“我这是住在儿子、儿媳家,这是他们家,你们帮帮忙,把这五十块钱给我儿媳。”我们一下子反倒不知如何是好,可老张头一再地坚持,接近是哀求了,我们只好答应他,把钱交给他的儿媳妇。老张头的儿媳也是百般拒绝,说什么也不肯要这五十块钱,最后我们硬是把钱塞到了她的口袋里,才算作罢。出门的时候,老张头感激地说:“谢谢你们了啊,这下子我就不欠他们什么了。”我从未和农民深入地接触过,和老张头也不算,但他让我感到触动。老张头是乐助的,他的乐助甚至已经深植于内,不需要任何理论支持,也不需要谁来感恩,而成为了本能。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3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5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