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南回归线 - 《南回归线》书评——米勒的狂想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它们
  自己的足迹上。我跟随我自己的
  足迹来到这里。拾起冷冷的钻头,
  鹤咀锄,短柄锤,和
  炸药包皮。
  一万年。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
  狂想曲,是以缓慢的民歌曲调为基础进行变奏,又与宣叙调式的段落和快速的民间舞曲段落相对比,结构自由、具有史诗叙事性*以及宣泄性*风格。所以自从狂想曲的诞生,宣泄的风暴就开始不间断地席卷整个地球。
  论宣泄的荒诞与狂野,谁都不会忘记亨利•米勒(Henry Miller)。这位被称为美国“垮掉派”的作家,以他反叛的姿态向整个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宣战;以他狂热的信仰与狂野的思想在世界上刮起一阵自由、批判的旋风。
  他,自称是“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颓废不堪、放荡不羁,但他却拥有无限深邃的思想以及满腹的才华。从《北回归线》到《希 腊》,他的书曾被长期列为禁书,但禁书不但没有禁锢思想,反而成为自由、性*解放的武器。他的作品一直冲击着传统观念,给整个世界添加了一道新的颜色*——灰 色*。
  自传三部曲中的《南回归线》,作者凭着他一贯叛逆的笔调,划出了一道思想上的“回归线”。《南回归线》完成于巴黎,因此全文的笔调带着颓废、 奢华般的重彩,随意地扫画出作者早期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层出不穷的感想、联想、幻想、狂想……通过无穷的联想、比喻、象征的手法,共同交织成作者本人内 在的精神世界、自我表现的狂喜、对现实资本主义状态的咆哮……或许有人会觉得该书晦涩难懂、过于抽象而不自觉地陷入意识流的漩涡中,但最纯粹的精华就恰好 藏身与无尽的象征意义中。

  全文结构如同是高处摔下的玻璃,零碎不堪,但在阳光的斜照下,每一部分都绽放出自己的光芒。破碎而颠三倒四的结构、荒诞的情节、空虚的人物等 各元素相互融合联系,共同酿成一坛陈酒,芳香四溢中透出一种无法驾驭的浓烈。结构乱而不散,这样奇异写作手法更是对当时欧洲文学先锋派造成极大的冲击。此 外,全文更是充斥着各种露骨的、充满争议的“性*”描写,铺天盖地而毫不掩饰,肉欲在全书都以空虚的形式出现,颓废中追求着有限的奢华,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 只是灰阶的照片,毫无生气;书中空虚无知、病态的生活,苍白而无力,无限追逐财富利益与死亡线挣扎的浑噩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一枚硬币,一面光彩 照人,另一面黯淡无光,但两者无论有多大的差别,却始终紧紧相连,一直存在的是:这枚硬币正在腐烂。
  全书都与“狂想”一词紧紧相连,而从宏观的角度看,就是一首音乐、文学、社会相融的狂想曲。书中不规则的段落划分就是一连串不稳定的变奏,形 成交错起伏的节奏感,加上稳定而平滑而相对柔和的首章插曲、终章尾声,乐曲得以演奏出表现自我情绪的性*狂想曲,凸显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 分,即批判西方腐朽的一面,又在精神上重建自我。

  在思想上,在精神上,作者似乎是一种达达主义者。亨利认为最好的地方就是母亲的子宫里,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原始。这些思想都与达达主义相嵌 合。达达主义宣扬的是丢掉一切发达的东西,回归到牙牙学语的时代,反对一切传统、一切文明。这或许是对于资本主义腐朽的一种虚无对抗的状态,但是这种无声 消极对抗的存在却惊醒了更多人对社会的反思。社会的堕落与发达程度是否有必然联系?人性*的发展是否就是肉欲的本能进化?希望与绝望的反差是否真的能构成*人 类社会争论的主流?
  社会的趋势就像是来往不息的潮汐,在不断的来回中不经意地改变整个世界。当资本主义狂潮侵袭的时候,世界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被侵袭。于是金 钱、权力等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人的意志与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更替,传统被颠覆、思想变异、欲|望无穷扩大……但是这一切变化都在黑暗中进行,像是平静的 大海下的暗涌,在黑夜中达到了质变。所以那时候的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正是在平静中缓慢腐化的食物,表面新鲜但内部已经腐化发臭了。但当时人们却只止于 表面的辉煌,或者说不正视自己腐烂的地方,这就造成了在世界末日前狂欲般的享受。

  书中的性*、堕落、空虚、贪欲等的描写只是一次资本主义根病的揭示,是对自我麻痹中的人们的一次极端的呐喊。但对于只会生活在幻想之中的木偶来 说,醒事的话语却被当成危险的利器。面对此般的愚昧,亨利痛心地走了一次极端,彻底反抗、推翻、宣战……的确,当一切都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时候,回归自然, 反进步就是一种理想主义。在迷幻中,与其沉浸在欲|望浑水,还不如自我演奏一曲达达主义的简单而宣泄的狂想曲。至少至少,痛苦过了,也思考过了。
  “我这样做为的是让你通过比较你我的痛苦而发现,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过小事—桩,从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压力”。亨利在书中这样说道,表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或许一切问题都在人类的痛苦中延伸着,如书名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精神的回归而不是物质的挥霍。
  音乐领域上的狂想曲能弹奏出来,社会的狂想曲只能在生活中静静聆听,无论是杂乱还是平淡。如前面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所言,我们只需沿着自己的足迹,用一些最简单的东西来生活,或者改变。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