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南非洲历险记 - 第八章经度2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底边的测量共进行了38天,始于3月6日,结束于4月13日。一刻也不能浪费,探险队的两位领导决定马上开始建立三角形系列。
  首先要测定被测经线弧出发点的纬度。通过纬度的差别可以知道被测经线弧所跨的纬度数。
  4月14日,以确定此地经度的最精密的观测开始了。在此之前的晚上,当测量基础底边的工作中止之后,艾默里和佐恩已经借助复测经纬仅得到了很多星辰的高度。两位年轻人观察得如此准确,以至于每两次之间的间隔只有两秒钟,这些间隔多半是由大气层形状变化导致的不同折射造成的。
  从这些如此细致地重复多遍的观测中,他们用足够精确的近似法推算出了经线弧南端的纬度:南纬27.951789°。
  纬度测知了,他们开始计算经度,并把这一点确定在一张比例尺很大的南部非洲地图上。这张地图再现了这一地区最新的地理发现,利文斯通、安德森、马札尔、鲍德温、瓦扬、波切尔、列支敦士登等旅行家和博物学家的行程。他们需要在地图上选择一段位于两个观测站之间,横跨好几纬度的经线弧。我们知道,经线弧越长,在确定纬度数时,测量中可能出现错误的影响就会更微弱。从敦刻尔克经巴黎到达福尔门特拉的经线弧横跨了近10纬度,确切地说是9°56′。
  然而,在英俄共同进行的三角测量实验中,经线的选择要极其谨慎。一定不能碰到一些自然障碍,例如无法越过的大山,阻挡观测者前进的大面积水域。幸运的是,南部非洲的这块土地看起来是如此完美地适合这种实验。地面的起伏率非常小,数量很少的水流都很容易通过。他们会遇到危险,但不是障碍。
  南非的这块土地被卡拉哈里沙漠占据着。卡拉哈里沙漠从奥兰治河一直扩展到恩加米湖,位于南纬20°-29°之间,西部始于大西洋岸,东部直到东经25°附近。1849年,利文斯通博士就是沿着沙漠东部边缘的这条经线探险,直到恩加米湖和赞比西河各大瀑布。至于沙漠本身,确切地说与名字毫不相符。这里不是撒哈拉沙漠,就像人们试图想象的那样干燥多沙、缺少植被、无法通过。卡拉哈里沙漠中生长着大量植物,地面覆盖着丰富的草场,还有一片浓密的矮树丛和高大的树林。飞禽野兽在此大量繁殖。一些常驻部落和巴卡拉哈里人居住在这里,布希曼游牧部落也经常出没于此。但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沙漠中均缺水,纵横沙漠的众多河流的河床都是干涸的,土地干燥是在这个地区进行探测的真正障碍。不过现在雨季刚结束,人们可以使用保存在水沼、池塘和水溪中的大量不动水。

  这些都是猎人莫库姆提供的有关资料。他多次出入卡拉哈里,或者为了打猎,或者为某次地质勘探作随从向导。埃弗雷特上校和斯特吕克斯都认为这片广阔的地区具备进行一次准确的三角测量实验的有利条件。
  现在他们需要选择一条经线进行测量。能否将这条经线取在基础底边的一个端点上,这样就不必再借助一系列的辅助三角形将基础底边在卡拉沙漠中的另一点连接起来。
  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讨论之后,他们认为基础底边的南端可以作为经线出发点。这条经线位于东经24°,它穿过一片至少7纬度的地区,从南纬20°到南纬27°,不会遇到任何自然障碍,至少在地图上没有显示。只是在北部它要经过恩加米湖的东半部,但这丝毫不会构成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当阿拉果将西班牙海岸与巴利阿里群岛连接起来时,经历过更大的困难。

  要测量的一段经线弧就选定在东经24°上。在北半球沙俄境内,他们将会很容易地测量这条经线上另一段弧的长度。
  实验马上开始了,天文学家们忙着选择第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应当到达的地点,这个三角形将以直接测量过的基础底边作为底边。
  第一个三角形顶点选择在经线的右方。这是一棵孤立于大约10英里之外的大树。从基础底边的东南端和西北端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埃弗雷特上校在基础底边两端各放了一个支柱)。树顶是尖的,可以很准确地测得树的高度。
  天文学家们首先开始测量这棵树与基础底边东南端形成的角度。这个角度是借助大地测量实验用的波尔达复测经纬仪测知的。经纬仪的两个光轴准确地位于其盘面上,一个光轴对准基础底边的西北端点,另一个光轴对准位于东北方向的孤树。两个光轴通过其间隔指示以上两点的角距。没必要再说明这部制作十分精良的仪器能够使观测者们最大限度地减少观测错误。实际上,通过重复法,在重复多次的情况下,这些错误就互相补偿,互相抵消了。至于保证仪器正规摆放的游标尺、水平仪和垂直线,它们丝毫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委员会备有四部复测经纬仪,两部用于大地测量观测,例如测量角度,另外两部的度盘是垂直的,能够借助人工水平线测得天顶距离,因此甚至能在一夜间利用近似法计算出某一点的纬度。在这次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实验中,不仅需要获得大地三角形角的度数,还要测量星辰的子午高度,亦即每一观测点的纬度。
  这项工作从4月14日开始。当埃弗雷特上校、佐恩、巴朗德尔计算基础底边东南端与孤树形成的角度时,斯特吕克斯、艾默里和马瑞阁下则在西北端点测量它与同一棵树形成的角度。

  就在同时,营地被撤掉了,牛被套在辕上,探险队伍在莫库姆的领导下,向作为歇脚地的第一个观测点走去。两头“卡马”及其驾御者负责运送仪器,陪伴着观测者们。
  天气比较晴朗,适合实验躁作。他们已经决定,如若大气状况影响位置的测定,他们将在夜间借用委员会配备的反光镜或电灯进行观测。
  在这一天中,两个角被测定了,结果在经过细心核对后被记录在两份笔记上。夜晚来临时,天文学家们与探险队在用作标杆的孤树下集合。
  这是一棵巨大的波巴布树,树干粗达80多法尺。正长岩颜色的树皮赋予它一种奇特的外观。它的果实呈卵形,果肉白色,其浓密的枝叶中居住着无数喜食这种果实的松鼠。在这个“巨人”的脚下,整个探险队都有可以歇脚的地方。饭菜由一位随船而来的厨师负责准备,这位厨师从不会受“无米之炊”的难为。猎手们在附近猎获了若干只羚羊。很快,烤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勾起了观测者们本不需要刺激的食欲。
  吃过一顿补养饭之后,天文学家们都各自进“专车”休息去了,莫库姆则在营地周围布置岗哨。用波巴布树枝点燃的大火整夜都燃烧着,使得寻着血肉味前来的野兽不得不敬而远之。
  然而刚睡了两个小时,佐恩和艾默里就起来了。他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们要通过观察星辰高度来计算这个观测点的纬度。两人不顾白天的疲劳,在天文望远镜前开始了工作。鬣狗的狂笑、狮子的怒吼正回响在黑沉沉的原野上。两人精确地测出了天顶经过第一个观测点移动到第二个观测点的行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