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穆斯林的葬礼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霍达说:我在稿纸前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久远的跋涉。每天从早到晚,夜以继日,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心都在小说中。当我一个个把他们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的痛彻肺腑……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深夜。合上书本,久久不能平复,小说中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活生生的浮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家族,60年的兴衰沉浮,几代人的情感纠葛。有执着的追求,有真挚的爱情,有世俗的烦恼,有宗教的信仰,有战争的苦难,有时代的变迁。最终不过是尘埃落定,这人生谁又能真正把握的住,只是清风明月依旧,璞玉珍宝辗转,离别的只有人罢了。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
  少年不贱:梁君壁
  张爱玲说:同学少年都不贱。我的理解是何必同学呢,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人生才要翻开新的书页,没有世俗的洗礼,没有变迁的沉痛,谁的心不曾柔软?
  当梁君壁向我们款款走来的时候,正值花样年华。她温柔如水,端庄娴淑。在这个清贫的靠手艺吃饭的回族家庭里,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是母亲的好帮手,是妹妹知心大姐。她知大体,懂奉献,出场的时候,是这样叫人喜欢,谁都愿为她憧憬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尔,就是这样一个壁儿,却是这个家族几十年沉浮的主导者,面对岁月更跌地位变迁,她已经面目全非,越到后来,越记不得她初时的模样。韩子奇发达了,再不是当年那个流浪的孤儿。她荣身为高贵的韩太太,住进了博雅大宅,一天一天,荣华富贵。
  当她在丈夫远赴英伦的时候,赶走忠心的义仆侯掌柜,致使全部伙计们愤愤辞东,丈夫辛苦挣回的奇珍斋就这样败落在她的手里。她没有想到当年父亲去世时孤儿寡母受人期负的场景,相煎何太急,同样的场景,她没有动容。她不曾想,这个家,这场祸事,失去的不仅是奇珍斋,而是这个家庭三十年后的风雨飘摇。这个女人,一步步走向愚昧,失去了丈夫的爱,失去了亲人的爱。她左右儿子的婚姻,棒打鸳鸯,导致儿子在初恋情人眼里变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人,还要失意的对曾经美好的恋人怀恨在心。她不知道这样会给儿子怎么样的一种压力,当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会想到,厂里的同事怎么样去看待他的儿子,当儿子知道真相后面对众人的非议只能忍辱负重。他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母亲的恶毒嘛?能让新婚的妻子知道他曾经有过一个恋人吗?他只能将所有的伤痛烂在心里,这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硬汉子,只能更沉默……她更不懂的爱情的美好,一切以她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事世。她轻视女儿,反对纯洁的爱情,一步一步将女儿推向死亡。

  这一幕一幕读来让人心痛,让人憎恨。不懂的放手的女人终究要失去一切。或者,想来她也没有什么错,哪个母亲不希望儿子永远忠于自己,那个女人会容忍丈夫另有所爱?她在岁月的河流里,一步一步庸俗,一步一步愚昧,最终成为一个不叫人喜欢的人。
  警示。自勉。我不能在生活中沉沦。
  独立人格:梁冰玉
  这个女子,幼年丧父,十二岁丧母。她是在姐姐与姐夫(哥哥)的呵护中长大的。
  她读书识字,才华横溢,骄傲冷漠。这样的女子,其实内心极度的脆弱与孤独。她渴望爱情,燕大的校园,青春期男女,众多的追求者中,她选中了一个。然尔,当她发现所托非人,自己选择的恋人居然如此不堪,让她开始鄙视自己,她的骄傲让那个人品下流的男子所践踏,她的爱情成了一场噩梦。她逃避。远赴英伦。真正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拒绝怀疑。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终究夺去去许多人的性*命,那个视她如女神的男人死于战火,倒下的时候还捧着一束娇艳的玫瑰,那是送给她的圣诞节礼物。她自责、内疚、崩溃。在暗无天日的轰炸中,她渴望光明,寻找救赎。终于,暮然回首,原来奇哥哥才最终是她的稻草,她与姐夫结合,飘泊十年,并且生一下个女儿。可是,他们将置还在故国的姐姐与孩子何地?这样的爱情终究是没有结果的。
  女人,不能为了爱情义无返顾,因为这世间的男子不是个个都那么可靠。她说,我不是你的附属品,也绝对不会做小,我不要这么愚昧的思想。最后,在回到思念许久的祖国后,再次远赴重洋。因为那个男人的跪求与眼泪,她动容的心绝决的留下了女儿,从此飘摇一生……
  再回首时,故国、故园、故人,面目全非。
  玉痴成魔:韩子奇
  这个男人,着了玉的魔。他悲剧的一生,沉浮的一生,都跟玉有关系。玉带给过他尊贵的荣誉,最终也将他的生命推向毁灭。男人痴起来,总是比女人还看不开的。
  他是故事中的主线,应该算是相当份量的人物,而我对他却始终没有太多要说的。这个男人,因玉而成为响当当的人物,也因玉而成懦弱不堪的人物,叫人是可敬还是可悲呢?他爱冰玉,却叫她一个人远赴重洋,甚至用跟泪与跪求留下女儿,只为了安慰他的爱情。他不能勇敢的与冰玉逃离现世,只能留着女儿作为一种思念,却不曾想到一个女人,没有了爱情,更要失去做母亲的资格,只身一人去漂泊,是怎样的凄凉?他是自私的吗?或许一个男人为了一样东西着了魔,就真的身不由己了。冰玉走了,他也从此不与妻子同房,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儿长大了,进入了他理想的学俯。然而,命运却不会眷顾这个飘摇的家庭。新月死了,子奇跨了,还舍不得他的那些玉。三十年前的旧账翻开了,被赶走的侯掌柜终于沉冤得血,清清白白的死了。红卫兵冲进了博雅老宅,抄出了价值连成的玉,那些商、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古玉收藏再也不是属于他的了。他死了……
  历经世代的古玉,不知易过多少次主人,人生百年不过是枯骨一堆,唯有古玉仍然灼灼其华,流传千古,人到底能拥有什么,又能带走什么呢?韩子奇到死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人生不会重来!

  一言不发:韩天星
  天星降生的时候,韩子奇刚刚得到博雅老宅。霍达给了他一个离奇的生世,仿佛宅子的主人玉魔老先生真的投胎在他身上。三十多年的岁月变迁,走过战火连天的动荡岁月,经历十年浩劫,父母、妹妹、姑妈,与他一起在这个宅子生活的亲人,相继离世。唯有他,最终成了这个宅子的主人,他的子女会在这个静好的太世盛世里成长,他将在这里终老。两代玉魔,已成过往,他不会再与玉结缘。
  这是一个隐忍的男子,他有最深切的情感,无论是对恋人还是妹妹。他将自己最朴实的情感都默默的付出去了。然而,母亲打散了他与恋人浓情密意,他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与母亲相中的女子结婚。当他知道一切真相的时候,说不得,道不得,只能烂在心里。他懂得女子的好,于是不忍心让妻子知道他曾经爱的伤痛,也不能向曾经的恋人解释一切。这个男人,就这样硬挺着接受同事的轻视与初恋情人的鄙夷。父亲与小姨回国的时候,他十一岁,父母努力隐瞒的一切,他岂能不知?小姨走了,留下了新月。他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小妹妹,尽自己一切的能力呵护这个从小没有母爱的女孩。他懂得女子的好与苦,父亲在弥留之际,终于写了一封信给远在英伦的小姨,近二十年的思念,叫这个男人谢世之前全部倾诉出来,天星偷看了父亲的信,彼时家里正风雨飘摇,新月去世,红卫兵抄家,他怎么能让小姨在这个时候回来,怎么让小姨独在异乡听闻女儿夭折辞世?他烧毁了信件。
  这个总是沉默的男子所付出去的真切情感,总叫人动容,这样的男人即使是再木讷,给我也要。
  沉默是金:姑妈
  姑妈不是真的姑妈。她是一个在战火中失去丈夫、儿子无依无靠的女人,天星满月的时候来到这个家庭。从此在博雅宅中生活了三十年,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这个家庭。她任劳任怨,把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骨肉,她知道这个家里所有的秘密,可是从来不说。她一直有很重的疾病,可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直到她死。这个平凡的女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总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们好吃的……然而,她就这样死了,在所有人之前,守着她知道的秘密猝于新月的床前,同时,也将新月的病推向死亡。我们能说她不幸吗?至少她是有寄托的人,容易满足的人,无私的人……
  静美如初:韩新月
  她出生的时候,一弯新月初升。于是,新月便成了她的名字,她的人生就真的只是一弯新月,永远停留在最初的静美。
  这个女孩子,在外人看来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性*情也是值得这么多人痛爱她的。她不似哥哥那样总是一言不发,她懂得讨好亲人,包皮括姑妈在内。父亲将对冰玉的爱全部寄托在她身上,哥哥与姑妈都懂得她的好,只独那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她大概总难博得母亲的深爱。从小到大,隐隐约约,她总想母亲为何不是那个慈祥可亲的母亲呢?可是,她是懂事的孩子,她表现的无忧无虑。内心的疑惑与不安,从来不曾跟任何人提起。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自己的理想,梦想进入北京西语系,将来成为一个翻译文学作品的学者。当然,她做到了,在父亲与哥哥的鼓励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这个倔强的孩子,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这样全力以赴了。在北大的校园,她遭遇了她的爱情。

  原本以为,新月这样美好的女孩,一定会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然尔,霍达给了她这样一个名字,同样也给了她这样的一个命运。她终究是这样走了,带走了父亲、哥哥的爱,带走了雁潮最纯洁的爱情,她就这样在花开得正好的时候,谢了……
  穆斯林不崇尚奢华的葬礼,他们的葬礼有严格的教义在里面。然尔,这本书,这个名,霍达将最完整的葬礼给了这个女孩子。
  琴声空悠:楚雁潮
  请让我叫你相信
  我只盼一件事情
  给你献上我的心灵
  和这心灵中蕴涵的全部感情!
  “卡尔·马克思赠给燕妮的诗。”楚雁潮说,“现在,让我转赠给你,连同我的爱情!”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这句话,是这个男子的信念,他恪守这样的爱情观。楚雁潮的出现,总叫人相信,这世间还有纯美的爱情。然尔,他的爱情让那个叫新月的女孩子带进入坟墓。从此,荒冢月魂,孤影琴声,这个男子与恋人隔世相守。
  新月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关于楚雁潮与韩新月之间的爱情,我不想写,只想留在心间。他们的爱情,单纯得让人羡慕,坚定的让人拷问。红色*年代的很多情感,值得我们深思,除了爱情还包皮括信念。前几年热销的《山楂树之恋》据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同样是在那朴实的年华。《穆斯林的葬礼》里面的人物据说也是有生活原型的,这绝对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书。
  在我看完这部书的时候,心潮澎湃,似乎有许多想记住,想说的话,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终耐不住夜深整理笔记,一气呵成。完毕时,已近佛晓,却发现初时想抒发的东西已经遗忘了大半,人这记忆最靠不住了。 这本书里可看的部分太多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与懂得吧。
  还有一个片断,让人感动。韩雁潮的老师,一个毕生心血都用在西语教育事业上的教授。在弥留之际,他选择了一个浪漫的方式与人世告别,信念真是让人动容的东西。我总在想,当我要与世长辞的时候,应该要选择怎么样的一种怎么样的方式。
  “不要哭,和我告别,背我翻译的拜伦的诗”严教授喃喃的说,“那一首,《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
  尽管月光还是那样灿烂。
  因为剑能够磨破了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
  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这夜晚正好倾诉衷肠,
  很快的,很快的就要天亮,
  但我们已经不再一起漫游,
  踏着这灿烂的月光。
  严教授在纯美纯情的诗意中停止了呼吸他安详的闭着眼睛,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仿佛静静的睡去了……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