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末日逼近 - 引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萨莉!”
  哼了一声。
  “醒醒,萨莉!”
  “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
  他更用力地推。
  “醒醒,快醒醒!”
  查理?
  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
  她慢慢清醒过来。
  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
  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查理,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他好像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见喉结动了几动。屋子里一片寂静,只有闹钟滴嗒地响着。
  “着火了?”如果不是着火,他不应该如此失态。她知道,他的父母就是在火灾中丧生的。
  “差不多,”他说,“也许更糟。赶快穿好衣服,带上拉冯。我们必须离开这里。”
  “为什么?”她一边下床一边问道。一种莫名的恐惧袭遍了全身。奇怪,好像是在做梦。“在哪儿?是后院吗?”她这样问着,可心里明白,不是后院。她还是头一次见到查理如此紧张。她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嗅到烟味。
  “萨莉,亲爱的,别问了。我们必须离开。走得远远的。你去把孩子叫醒,给她穿好衣服。”
  “我是不是要……有没有时间准备一下行李?”
  他一时语塞,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她才意识到,丈夫与其说是恐惧还不如说是慌乱。他用手胡乱地理了一下头发,“不知道。我得去看看风向。”说着便向门外走去。
  她光着脚,身穿睡衣,又冷又怕,愣愣地站着,不知所措。他甩下的话让她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是不是发了疯?看风向和有没有时间准备行李有什么联系?什么叫走得远远的?里诺?维加斯?莱克城?还是……

  她用手托着下巴,琢磨起来。
  擅离职守!查理在半夜三更携家出走,肯定是擅离职守。
  她走进女儿拉冯的房间,看着熟睡中的孩子,呆呆地立了片刻。她隐隐地觉得这只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梦。梦会结束的,她会像平时一样早晨7点醒来,一边带着孩子吃饭,一边收看《今日》第一时段的节目,等查理8点钟下班回家,她会给他煎好鸡蛋。再过两个礼拜他改值白班,那个时候她就不必独守空房,也不会再做这种没头没脑的梦了。
  “快一点儿!”他十分不满地催促着,把她心头朦胧的念头一扫而光。“我们没时间了,只能简单带上一点东西……看在老天的份上,”他指了指童床,“给拉冯穿上衣服!”他用手捂着嘴,急促地咳了几声,接着开始胡乱地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掏出各种物件塞进几个旧衣箱。
  她叫醒了孩子,费力地哄她。孩子的哭闹声使她更感恐惧。当她看到查理两手抓着她的内衣几乎是跑着进屋时,恐惧变成了怒气。胸罩带子拖在他的身后,仿佛欢庆的人群在除夕之夜抛出的彩条。
  ‘到底怎么回事?”她吼道。刚刚止住哭声的孩子被她一吓又眼泪汪汪地哭了起来。“你是不是发疯了?他们会派兵抓我们?派兵!”
  ‘今天晚上不会的。”他说,语气肯定得令人不寒而栗,“不快点跑,我们就没有机会脱身了。我自己都说不清我他妈的是怎么从塔楼跑出来的。我想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没错,其他都很正常,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叹了口气,接着一声狞笑,令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拉冯穿好了吗?好,给她带几件衣服,放到那只箱子里,其他的放到蓝包皮里,然后就走。现在刮的是东风,谢天谢地。”

  他用手捂着嘴,又是一阵咳嗽。
  “爹地!”拉冯扯住他的胳膊,“要爹地!要嘛!骑大马,爹地!骑大马,要嘛!”
  “现在不行。”查理说着,闪身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萨莉听到碗碟磕磕碰碰的声音。他正在从碗橱顶层的汤碗里取她的零用钱。她在那里有三四十美元的积蓄,通常一次放进去1美元,有时是50美分。那是她的私房钱。看来不是在做梦。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之不是在做梦。
  孩子又抽泣起来,因为从来都是百依百顺的爹地这次没有让她骑大马。萨莉费力地给她穿上外套,然后慌手慌脚地把一大堆衣物塞进了衣箱。她感到一阵宽慰,孩子已经把过尿,用不着再带尿布了。
  查理跑进卧室,一边从汤碗里把一些皱皱巴巴的票子塞进上衣口袋。萨莉抱起拉冯。她倒是已经睡醒了,可以自己走路,但萨莉想抱着她。萨莉弯下腰,从地上拎起了衣箱。
  “我们去哪儿,爹地?”孩子问,“我还要睡觉呢。”
  “小孩子能在车上睡。”查理一边说着,一边抓起了两只衣箱。
  萨莉开始清楚地意识到了什么。“是不是遇上了事故?”她低声说道。“噢,天哪!遇上事故了,对不对?基地?”
  “我当时正在玩扑克,抬头一看,仪表从绿色变成了红色,我就打开监视器。萨莉,他们全都……”
  他没有再说下去。他看到孩子睁大了一双好奇的眼睛,眼里还噙着泪水。
  “底下的人,全都死了。”他说,“也许有一两个幸免,大概也都跑掉了。”

  “‘死了’是什么,爹地?”孩子问道。
  “没什么,宝贝。”萨莉说。她的话音显得非常冷静。
  查理哽咽了,喉咙里仿佛卡进了什么东西。
  “幸亏我抬头看了眼仪表,晚上半分钟,我也会给封在塔楼控制室里,像瓶子里的臭虫。”
  “哪儿出故障了?是……”
  “不知道。我根本不想知道。我只知道他们……他们一会儿功夫就全完了。我拿的钱多,干的活也危险。但还不至于要在这里等死。现在是东风。我们向东开。别说了。”
  她昏昏欲睡,好像做着一场噩梦。她跟在他的身后,走到汽车道上,这里停着他们开了15年的雪佛莱牌汽车。萨莉抱着孩子,在车门口站了片刻,看着住了4年的房子。她记得刚刚搬进来时孩子还没出世。
  “好了,上车吧,老婆。”
  她顺从地上了车。汽车大灯在房前扫了一下。窗户上的回影仿佛是野兽的眼睛。
  他紧张地把着方向盘,仪表板的微光映在脸上。“基地大门要是关了,我们就得闯出去。”她听得出,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她忽然感到膝盖湿乎乎的。
  他们的担心看来是多余的。基地的大门仍然敞开着。一名警卫手里捧着杂志在打瞌睡。她没有看到另一名警卫的影子。这里是基地——一座普通军车仓库的外墙。基地核心区域发生了什么事与这里的人并不相干。
  她一阵颤抖,把手放在了他的腿上。孩子已经睡着了。查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
  黎明时分,他们的车子在内华达的公路上向东疾驰。查理还在不停地咳嗽。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