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四章 在纵帆船的围栏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在那天晚上,日落西山之后,看到了陆地,我们这艘纵帆船顶风停了下来。蒙哥马利暗示,这就是他要到的地方。距离太远了,难以看清陆地的详情细貌;在这变化莫测的蔚蓝色的大海中,那时它给我的感觉,只不过象是一个朦胧蓝色的斑点,低低地横卧在大海里。一缕几乎垂直而起的青烟,从那里冉冉升入蓝天。
  看到陆地的时候,船长没有在甲板上。在对我发泄了狂怒之后,他步履蹒跚地下到舱里去了。我知道,他是到他自己船舱里的地板上睡觉去了。大副实际上承担着全船的指挥任务。所说的大副,就是我们曾经见过的操纵舵轮的老兄,瘦削憔悴,沉默寡言。他显然也在对蒙哥马利发着怒气。对我们两个人,他简直视若无人,不屑一顾。在和他一起进餐时,尽管我几次试图引起交谈,但都没有得到反响,他绷着脸沉默着。我觉得,他对我的同伴和那些动物,也抱着特别不友好的态度。我发现,蒙哥马利对于他对这些动物的用途,对于他要去的地方,一直是话留半句,言未尽意的。尽管我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可我并没有极力敦促他说出实情。
  我们一直坐在后甲板上交谈着,直到繁星布满了夜空。除了从闪着黄色灯光的前甲板下的水手舱里偶而传出一声声响,以及动物不时活动的响动外,夜间万籁俱寂。在笼子的一角,美洲山豹黑呼呼地蜷缩一堆,卧在那里,眼睛一闪一闪地盯视着我们。那群狗看来是睡熟了。蒙哥马利拿出来几支雪茄。
  他以一种对追忆往事怀着不少痛苦的声调,和我谈起了伦敦,向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询问伦敦发生的变化。听他所说,他似乎对他在伦敦的一段生活十分留恋,但却又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被切断了和伦敦的渊缘。我东拉西扯,尽我所知和他漫谈起来。蒙哥马利不可思议的奇怪的影子,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浮动着。我一边说着话,一边就着从我身后罗经柜航灯射来的昏暗光亮,凝视着他奇特而苍白的脸。随后我又望着朦胧的大海,他的那个小岛就隐藏在这朦胧夜色之中。

  在我看来,来自苍茫大海的这个人,就是为着救我性命而来的。明天他就要离船而去,同时也将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就算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也会使我产生一点忧思,更何况又是在如此满腹疑问的情况下呢!首先,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竟独身一人生活在这个人所莫知的小岛上,此外,还有他那些离奇的托运物品。我发觉,我自己也在重复着船长的问题了:他要这些动物究竟干什么呢?还有,当我开始谈起这些动物的时候,他为什么要假意地说这些动物不是他的呢?再有,在他的那个可称之为人的随从身上,有那么一种奇怪的特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给这个人的周围包上了一层神秘的疑雾。这不仅抓住了我的想像,而且锁住了我的舌头,使得我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快到午夜了,我们关于伦敦的闲谈才渐渐地少了。我们并排靠着舷墙站在那里,梦幼地注视着寂静平稳、星光闪烁的大海,各自追随着自己的思绪。这是适于抒发感情的气氛,我开始表示我的感激之情。
  “假如我可以这样说的话,”停了一会儿我说,“是你救了我的命。”
  “碰巧啊,”他回答道,“只是偶然的机会。”
  “我倒是愿意向你这位起了绝大作用的温和的人,致以我的谢意。”

  “谁也不用谢。你有这个需要,我有这个学问,我把从一个人身上所能得到的,都注射给你并且喂你喝了。我烦闷无聊,正想找些事做,假如那天我疲惫不堪,或者假如我不喜欢你的长相,那么——那该是个引人好奇的问题了,谁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呢?”这使我的情绪有些沮丧。
  “不管怎么说——”我开口说道。
  “跟你说,这是个偶然的机会,”他打断我的话,“就像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事一样。只有傻瓜才看不到这一点。我——一个被现代文明驱逐出来的人——现在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不是一个享受着伦敦各种乐趣的快活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十一年以前——在一个浓雾之夜,在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一时冲动,失去了理智。”
  他停了下来。
  “说下去呀?”我说。
  “就这些了。”
  我们又重新陷入寂静。一会儿,他笑了起来。
  “在如此星光闪烁之下,的确是有什么东西松开人们的话头。我是个傻瓜,可不知为什么,我愿意告诉你。”
  “无论你告诉我什么,你可以相信,只会是我一个人知道??假如这就是你所顾虑的。”
  眼看他就要开始叙述了,但又满腹猜疑地摇了摇头。
  “别讲了,”我说。“对我反正都是一样。归根到底,最好还是保守你的秘密吧。假如我能够取得你的信赖的话,你可以向我倾吐秘密,从中你将一无所得,只不过是一点安慰。假如我不能得到??那么?”
  他犹豫不决地咕噜了几声。我觉得,我使他处于窘境,使他进退两难地处于轻率地吐露真情,而又感到欠慎重的心境之中;说实话,其实我倒不是那么急于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把这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赶出了伦敦。我猜度着,耸了耸肩,走开了。船尾栏杆旁静静地靠着一个黑影,注视着繁星。那是蒙哥马利奇怪的侍从。听到我的脚步声,侧过头来迅速地瞥了一眼,又把视线移开了。

  也许,这对你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段,可对于我,这却像是突然的一击。靠近我们的唯一光亮。就中舵轮旁的那盏提灯。一瞬间,这家伙的脸从船尾的昏暗之中,转向了这一束亮光,我看到,在我身上瞥过的眼睛,闪着淡绿色的光。
  那时,我并不知道,至少淡红色的光在人类的眼睛中并不是希罕的。这东西,就象是什么僵硬的非人之物向我走来。那黑色的身影,加上两只闪光的眼睛,穿透了我那已经成熟了的所有思维和感觉,一时间,童年时代已被忘却了的恐惧,又回到了我的脑中。随后,这一感触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了。对着星光,靠近船尾栏杆,只不过是个粗野的黑人影,一个毫无特殊意义的人影。我发觉蒙哥马利正在和我说话。
  “那么,我想去睡觉了,”他说,“假如你呆够了的话。”
  我不甚和谐地回答了他。我们走下甲板,他在我的船舱门前,向我道了晚安。
  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些非常不愉快的梦。下弦月升起得很晚。月光横跨我的船舱,投下了一束可怕的朦胧暗淡的白色光束,并且在我卧铺旁的船壳板上,映出了一个不祥之兆的模糊物像。一会儿,那群猎鹿狗又醒了,开始吠叫咆哮起来,所以我做梦时断续,几乎就没有睡熟,一直到天将破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