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魔鬼搭讪学 - 40 如何用短信把她约出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0 如何用短信把她约出来
  搭讪之后如果建立了足够的吸引,那么下次约会自然不成问题,可这样的好事毕竟少有。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最常见的情形:她给你留下了号码,可对你印象平平,这时候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然搭讪时我一向强调要展示真实自我,但不得不承认,在邀请这个阶段,必须使用一些技巧,而且其中某些过程,搭讪犯基本要像个推销员&程序员,一点儿也不能追求浪漫。
  下面我把作业流程给大家演示一遍。
  选择10个号码,群发第一条短信“做什么呢?”(或者给工作的mm发“上班呢?”给读书的mm发“上课呢?”)我知道这个开场很白痴很无聊,但却是一个有效的测试!
  因为你们彼此了解有限,你对她此刻的状态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务必记住:初期的短信绝不适合提出邀请或者展示价值,仅仅是去试探她当时的状态。
  第一条发出之后,根据经验,通常6个mm根本不会回信。
  这很正常,你们几乎等于陌生人,她有自己的生活,人家凭什么理你。
  剩下4个回信的mm,又分成两类,一类属于那种仅仅是出于礼貌的,另一类可能就恰好处于跟你一样无聊的状态。
  但是这两类mm的第一条回信往往也一样,可能都是简单的一句话,比如“嗯,上班呢”。
  这时候,你的第二条短信就要继续试探和筛选,依然不能过多地表现自我或者追问对方。比如,我会回答“我也是,最近还挺忙。”(此话也包皮含了一点儿暗示:我忙我还想着你呢,以及我忙我不会缠着你。)第二回合之后,礼貌mm通常就不会再回复你了,剩下的无聊mm也许又会跟上一条闲聊的话。
  然后呢,你就也再回一条闲聊的话。切记,尽量少用问句结尾,让对方的回信永远看起来是她自愿的,而不是出于礼貌在回答你,并且当她不想回复的时候,这次交谈随时可以中止,你不会因此显得尴尬。
  几个回合之后,如果对方没有明显表示出可以见面的迹象,通常还是不要邀请,而且应该让她的回复作为最后一条短信结束这次交谈。
  根据我的统计,一般10个mm里会有1.5个进入最后这一阶段,就此,你们建立起初步的熟悉感和一点点好感。
  隔一两天之后,跟这1.5个mm继续用“少提问”的方式闲聊,直到她明显流露出一些意图时,发出邀请便会一举成功。
  如果时机不对,聊上5-10个回合就及时收手,过几天再来,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同时,跟剩下的那8.5个mm以及你新认识的mm重复整个作业流程,将又会筛出新的1-2名恰好无聊的mm交谈。周而复始聊,绵绵不断筛,最终,再见面成功率可以高达70%!
  但是必须强调,这种技巧的没劲之处就是过分理性,搭讪犯如同约会机器人,完全是在执行一个程序,等到她想见你的那天也许你已经不太想见她了。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常常难免感情用事,最终成功率被平衡在50%左右。
  网聊高手可能会觉得这个套路似曾相识,但我想指出的是,作为经验不足的搭讪犯,往往会因为对方是一个现实中的漂亮mm而产生错觉,以为既然能够搭讪相识,自己在她心目中多少应该与众不同,所以往往贸然发出邀请或展示自我,结果是让自信心遭受打击。
  这个没有人味儿的方法的精髓就是“试探”,你始终是在一步步筛选那个也在无聊状态的mm。只有她恰好无聊,她才会关注你,才会对你袒露她的一些状况,你才有进一步的机会。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其实都是“客观情境”的动物,却往往爱用“主观意向”来看待自己或同类的行为,这或许也是星座属相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事实上,她接受你、愿意跟你交谈,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她正好处于一种愿意开放的状态,可“你”只喜欢把这归因于自己的主观条件。
  同样,你们的最初相识也是她处于无聊状态的一个结果,只不过时过境迁,当时的10个人里这会儿有8.5个暂时不在状态而已。
  所以,只要你不提出邀请,不被拒绝,就依然还有机会。
  要知道,mm对那些拒绝过的gg是会积累出心理压力的,次数多了,就算你脸皮厚觉得无所谓,mm也会躲着你了。
  最后重申一遍,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感性与理性的共舞,而本文推荐的这个方法只强调了其中一个片面,请大家在实践中自己去体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