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魔鬼搭讪学 - 23享受即时约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3享受即时约会
  作为一个相貌平平的资深搭讪犯,我问过许多mm在搭讪那一瞬间她们对我的感觉,姑娘们诚实地告诉我:除了觉得这个人有点儿勇气之外,其他什么感觉也没有。
  对比自己后续的成功率,似乎也印证了mm们的回答。搭讪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再见面的成功率不到30%;搭讪时间超过30分钟的,再见面的成功率超过80%。
  于是,我发现了一个有效搭讪的制胜法宝——即时约会。
  在阐述如何即时约会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被搭者的一般心理,这里不妨做个换位思考。假设我这样一个男人走在路上,突然人群中冲出一个相貌平平的姑娘,一脸诚恳地对我说“帅哥,我想认识你……”那么,不管咱是真帅还是假帅,我心里都会很舒服,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魅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前这个跟我搭讪的姑娘就是群众代表。所以接下来,我会跟她开始一段亲切友好的交谈,然后在结束的时候,如果姑娘向我提出互留电话的要求,我又怎么能拒绝呢?就当是明星给粉丝签个名呗。
  以上说的就是大部分mm被搭讪时的心理过程。事后呢?
  你在她脑海里除了勇气之外留不下任何印象,而单凭勇气这点儿魅力是不能作为改天让她专门再来见你一趟的理由的,除非你们在短信和电话里能有新的了解。但话说回来,如果搭讪时的交流有限,短信和电话往往也是无话可说。所以,这就是大多数人搭讪容易再见难的原因。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呢,就是要尽量延长交流时间,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至少也可以让她对你增加一些熟悉感。所以,我们单独提出一项搭讪的重要技术——即时约会。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有的书上说搭讪要有“时间假定”原则,比如事先声明“我再有10分钟就要走了”,以此让被搭讪的姑娘放心你不会长久纠缠她,从而愿意跟你交谈。但根据我的经验,这条理论纯属扯淡。因为,如果mm担心你会纠缠她,那么即使是短时间的交谈,其实也是在敷衍你,这种情况下要到的号码没有任何意义。反之,如果她觉得跟你聊天愉快,那么继续追加时间也无所谓,直到姑娘必须要离开为止。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制造即时约会了。
  即时约会跟通常意义的约会最大区别是没有时间限定,它发生在搭讪的过程中,可以是散一段步,也可以是喝杯咖啡,甚至是共进晚餐,随时可以开始也随时可以结束,相当地民主、自由和公平。
  我把即时约会归纳为两个原则。
  其一,追加时间原则。
  比如你们在商场聊了10分钟,感觉还不错,mm说:“我该去地铁了。”这时,你就可以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陪你到地铁入口吧。”等到了地铁入口,如果你们还聊得不错,你就继续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陪你到地铁出口吧。”等到了地铁出口,如果你们还聊得不错,你就继续说:
  “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陪你走到地面吧。”等到了地面,如果你们还聊得不错,你就继续说:“如果你也没什么事,咱们就去喝一杯吧。”(最好找个西餐厅或茶餐厅)等喝完了东西,如果你们还聊得不错,你就继续说:“要不咱们顺便把晚饭也解决了吧。”
  大家明白了吗,这就是追加时间原则。如果你在商场刚聊了10分钟就提出共进晚餐,对方通常不会答应,而且说实话,你自己也无法肯定共进晚餐就一定愉快。但随着交流的不断进展,双方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继续每一步,这时候感觉就既自然又愉快了。
  其二,要求只提一次原则。
  女人不讨厌提出要求的男人,女人讨厌的是那些不接受拒绝的男人。所以,我们应该大方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也给对方选择的自由,不勉强不纠缠,不卑不亢不磨叽。在即时约会的任何一步,如果对方表示该结束了,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
  顺便也强调一下,有的影视作品为了表现戏剧冲突,总爱渲染男主角通过努力让女主角回心转意的场面,这放在真实生活中基本是行不通的,因为谁也不是这个世界的男一号。
  最后,针对那些想通过搭讪寻找真爱的朋友再讲一点体会,即时约会可以大大降低你的恋爱成本。因为有些时候,你跟她即时约会之后就可以确定没必要再见了,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